最近熱火的網劇《隱秘的角落》,口碑爆棚,豆瓣評分高達9.0,人物豐滿形象的塑造功不可沒,請其中幾位小朋友精湛的表演,讓大眾印象深刻,普普,朱朝陽,幾位主要角色然後巨大的反差,脫離人們偏見的形象讓人印象深刻。
普普,當你第一眼看見她時,仿佛以為她只是一個瘦弱可憐,長的又好看的女孩,具有蒙蔽性的外表給人一種她是完全無害的感覺,即便是精明的殺人犯張東及資深刑偵專家嚴良,都被這個小女孩給欺騙了。雖然這個女孩在三個孩子中年齡最小,但她內心卻十分成熟,做事冷靜。船上有棵桂花樹,白兔在遊玩,因為這個小姑娘,這首歌都成了不少網友中的心理陰影。
這種前後矛盾性極大的脫離人們主觀偏見的反差型人物,不由得讓人想起一部製作精良的國產電影《》,這部影片講述的是在一所政法大學內,在簡陋的倉庫中,有12位家長組成的陪審團,12個身份不同,年齡不同,社會地位也不同,圍繞一起富二代兇殺案來一次模擬歐美法庭的審判,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西瓜視頻上搜索這部電影直接觀看。
仔細觀察,兩部影片是有許多共同之處的,兩部劇都是都是國產懸疑劇,甚至選角時都用了相同的演員,都有弒父和冤枉的情節,劇情都是跌宕起伏,反轉接連不窮。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探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性中的理性與偏見。
在《十二公民》中,除了深知案件走向的八號陪審員,其他的陪審員或多或少對出富二代的刻板印象就是不學無術,沒心沒肺的壞形象,一位在北京土生土長的審查員十分激進的說&34;這句臺詞將人們的偏見充分的表現了出來。因為人性中的偏見,所以他們一開始都錯了。
人性中的偏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的話,就是一種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某個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點廣而推之,忽略個體差異,是一種常見的社會行為,地位不同,年紀不同,職業不同,都可能產生偏見,只要有人的存在,難免會有這種偏見。
這種偏見有利有弊,積極表現是幫助人們能節省分析每一件事物,每一個人的時間,但也有許許多消極影響,往往人們因為偏見而忽略了真相,正如《十二公民》中,那位從事個體經濟的父親,帶有一定仇富的偏見,所以他一開始就單方面惡狠狠地斷定富二代,一定是殺人犯。
人之所以能作為一種高智商,高情商的物種,正是因為人具有理性,可以據於現有的理論,通過合理的邏輯推導得出正確的結果。《十二公民》在理性守法的八號陪審員的勸解下,大家重新推敲整部案子,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從事實和證據著手,12個人終於得到正確的結論——富二代無罪。
在這個網際網路發達的時代,人們可以暢所欲言,其中不乏有些人從一些極為片面缺失的信息中以一種帶有偏見的角度去分析,去評判和議論,而這往往是對其他群體的一種毀滅性打擊。
理性與偏見,請在生活中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偏見,社會才能更融洽。
對此,你怎麼看呢?可能你心中有了答案,可能你心中還在思考,不過這都不要緊,建議您可以去西瓜視頻上欣賞好這部電影,再給出答案吧。有不同意見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