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叛的俄狄浦斯:《魯路修》中暗藏的歐洲神話傳說

2020-10-12 晴天16

聲明:這是一篇硬核文本分析,不站隊,不氪CP,不評論,看官或理解成彩蛋大集合也無不可。

《反叛的魯路修》(以下簡稱《魯路修》)的文本很有意思,乍看是近未來政治題材,但其實有著很多歷史隱喻,更有趣的是他雜糅了諸多歐洲神話傳說。如果說我們看到的機甲大戰是一個表層故事,那這些神話傳說就是《魯路修》的隱藏線索。今天想單就歐洲神話傳說尤其是關於俄狄浦斯王的部分展開聊一下。

就我有限的認知,目前在《魯路修》中看到的歐洲傳說來自四個體系,分別是凱爾特神話北歐神話聖經故事古希臘傳說

1. 凱爾特神話

凱爾特神話是最顯而易見的。魯路修的父親名叫亞瑟,修奈澤爾的戰艦名為「阿瓦隆」,圓桌騎士們的Knightmare,諸如:蘭斯洛特、加拉哈德等也是以傳說中的圓桌騎士命名的。亞瑟王和圓桌騎士就是最著名的凱爾特神話故事。在凱爾特神話中亞瑟王曾遭遇騎士蘭斯洛特的背叛,最後死於自己的私生子莫德雷德之手,同時莫德雷德也被亞瑟王用一把「長槍」所殺,結局是兩敗俱傷。在《魯路修》的故事中亞瑟最後也被朱雀(蘭斯洛特的駕駛者)背叛,後又被兒子魯路修殺死,而魯路修最後也死於長槍(注意:歐洲騎士所謂長槍指的是大號西洋劍而不是中式紅綾槍)。這樣不難發現,所謂表裡故事,表面講的是魯路修反抗亞瑟的故事,隱含的卻是莫德雷德反抗亞瑟王的故事。以下幾則神話同樣如是。

故事最後魯路修被長槍所刺

2. 北歐神話

在北歐神話中有一棵世界之樹,有預言說當這棵樹被毒龍咬斷的時候諸神黃昏將會降臨。諸神黃昏指的是一場無法避免的劫難,彼時眾神會經歷一場殘酷混戰,在「紅蓮」(紅蓮名字出處)般的火焰中舊世界毀滅,但新世界也得以建立。而《魯路修》的故事中,如果把擁有Geass的人看作神的話,那麼故事最後的諸神之死就不言而喻了。混戰之後,魯路修對娜娜莉說:「我摧毀了世界,又創造了世界。」就是對諸神黃昏的點題。

「諸神黃昏」在第一集即被亞瑟提起,仿佛一個預言,故事最後才得以兌現

《魯路修》中的世界之樹

3. 聖經故事

《魯路修》的主題在某種程度上討論的是罪與救贖,這條脈絡追根溯源無疑承繼自《聖經》的原罪思想。在故事中段,拯救世人的路線一度出現兩條,一條以尤菲米婭為代表,一條以魯路修為代表,面對這對矛盾魯路修明確提到彌賽亞只能有一個。彌賽亞在希伯來語中意味著上帝派來的特使,《聖經·新約》認為耶穌即是彌賽亞,因為耶穌向世人展現了一系列神跡,最後還以自我的犧牲為世人洗刷了罪孽。在《魯路修》文本中魯路修無疑就是那個向世界展示奇蹟,把一切罪孽攬於一身,最後代世人受難的彌賽亞。

魯路修提出誰是彌賽亞的問題

魯路修的血和國徽組成巨大十字架,極具宗教意味

魯路修張開雙臂背靠十字架猶如耶穌受難

4. 古希臘傳說

這是我最想詳細討論的部分,因為對古希臘傳說的化用在《魯路修》中是最隱晦卻是最核心的。我們能直接看到的幾乎只有那把懸在空中的「達斯克摩之劍」和「奧德修斯」這個人名。以至於很少有人發覺《魯路修》的故事和另外一個著名古希臘傳說《俄狄浦斯王》關係密切。

《俄狄浦斯王》講的是老國王聽到預言說自己的親生兒子將來會殺死自己,為了避免災禍準備殺掉剛降世的兒子,卻陰差陽錯使得孩子被他人收養。這個孩子就是俄狄浦斯,俄狄浦斯成年後也聽到了自己會弒父娶母的預言,為了避免悲劇決定離開父母,然而他不知道他離開的其實是養父母。他在離家的途中殺掉了一個蠻橫的老人,來到另一個國家憑藉過人的智慧被推舉為國王,還繼承了前任國王的妻子……結局大家已明了,當他知道自己殺掉的老人就是自己的親生父親,而自己娶到的妻子竟是自己的生母后羞愧難當,自戳雙目,放棄王位,從此流浪他鄉。

這個故事有一個經典的意向就是「戀母弒父」,這個意向在後世的文藝作品中被不斷改編和借鑑。我需要先解釋一下「戀母弒父」這個象徵,所謂「戀母」並不是那種大家通常在媒體上看到的那種病理性戀母心理,在文本當中是指對女性的依戀,同理,「弒父」也不意味著真的要殺死父親,而是象徵著對男權的顛覆。《魯路修》的大部分時間也在沿著「俄狄浦斯」的脈絡進行:一個流落異鄉的王子,天資聰慧,出於對母親的愛對父親展開復仇,最終殺死父親取代了王位。有趣的是《魯路修》的故事進行到「弒父」的同時竟然開始了對《俄狄浦斯王》的反叛,魯路修一直思念著的母親竟然和父親一同站到了反面陣營並被魯路修殺死,而後發生的情節也不是自戳雙目而是失明的妹妹雙目復明。我不知道主創這樣編排有何深意又或是純粹的惡作劇。

但無論這些意向如何使用,《魯路修》的故事繼承了《俄狄浦斯王》的內核是毫無疑問的。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之所以經典就在於它演示了最悲劇的宿命論。老國王和俄狄浦斯都為了避免悲劇而採取了對抗命運的行為,結果正是「逃避」本身使得他們走入了悲劇的宿命。這種在命運面前,人類的渺小,無力和荒謬是「俄狄浦斯」的思想核心:作為人類,無論自己的主觀願望多麼強烈,歸根結底無法逃脫自己的宿命,這就是古希臘先賢認為的生而為人的最大悲劇。我們再來看《魯路修》中那些對抗命運的角色,故事最後幾乎無不如此——他們對抗命運的初衷對抗到最後的結果是恰恰相悖的。

魯路修:為了保護好娜娜莉對抗布裡塔尼亞,戰鬥到最後貌似取得了勝利,卻不得不離開娜娜莉。

朱雀:企圖以正當手段堂堂正正地拯救日本而對抗Zero,最後卻不得不戴上面具變成了Zero。

亞瑟王和瑪麗安娜王妃:為了創造沒有謊言的世界下了一盤大棋,棋局最後恰恰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欺騙了全世界,化身Zero來抹殺了他們,而他們眼中虛偽的「假面」最終成為了正義使者的象徵。

亞瑟夫婦反對的「假面」在故事最後成為了正義的象徵

V.V:和亞瑟王等人約定好創造沒有謊言的世界,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暗殺瑪麗安娜並對亞瑟撒了謊,最後也因為再次撒謊被亞瑟終結生命。

為了擺脫宿命而落入宿命

C.C:乞求死亡,卻擁有不死之身。

在這一點上,朱雀和C.C很像

除此以外,幾位重要配角被魯路修施加的Geass也是命運式的悲劇:

朱雀一心求死卻被施加「活下去」的命令;尤菲米婭試圖幫助日本人卻遭遇了「殺死日本人」的詛咒;夏莉最愛的是魯路修,被施加Geass後忘記了關於魯路修的一切。

每個人的都仿佛被命運嘲弄一般,最終宿命朝著心願的相反方向奔去,無可逆轉。這就是取自「俄狄浦」』的古典悲劇的內核。

《魯路修》表面好像講了一個中二少年對抗世界的故事,暗線中還穿插了神話文本,它同時還講了:亞瑟王傳說、諸神之戰、耶穌受難和俄狄浦斯王至少四個故事。而且從神話的文本來看,每個故事都已經走到完結:亞瑟王被兒子殺死、諸神之戰後舊世界毀滅新世界降臨、耶穌為世人受難、俄狄浦斯弒父稱王卻失去以悲劇告終。至此,《魯路修》也完整落幕。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的俄狄浦斯三角(四)
    五.中國的神話及傳說中的俄狄浦斯三角: 曾文星:從話本《薛仁貴徵東徵西》,京劇《汾河灣》,晉劇《射雁灘》,秦腔《五典坡》和《寒窯》所表現的唐朝大將薛仁貴父子關係的傳說故事中,找到了與希臘俄狄浦斯神話相似的中國版本。
  • 俄狄浦斯情結·開篇·1、俄狄浦斯情結是什麼?
    這些攜帶著著俄狄浦斯情結的孩子們,快樂卻又完全天真無邪,性化他們的父母,把自己的幻想引領到這些欲望中的客體身上,模仿他們。然而這並不存在成人世界中的那些性行為與道德行為,也不存在羞恥心。這些是小兒生命中第一次體驗到,他整個肉體對另外一具肉體產生色情的活動。這其中的關鍵不再只是嘴唇緊緊地吮吸乳房,而是整個身體完整地擁有母親的肉體。
  • 俄狄浦斯是誰?
    俄狄浦斯,外國文學史上典型的命運悲劇人物,是希臘神話中忒拜的國王拉伊俄斯和王后約卡斯塔的兒子。
  • 【微學術】俄狄浦斯情結真的存在嗎?
    我們或多或少在某些階段都會有戀母情結,但也僅僅是依戀母親,並不過分。但是偉大的弗洛伊德居然說男生普遍會有戀母情結,乃至敵對父親的程度,並說否認的人其實是自我抑制,這是科學還是扯淡,讓我們先來了解了解什麼是俄狄浦斯情結!
  • 俄狄浦斯與司芬克斯——孩子必須了解的100幅世界名畫
    這些悲劇主角的命運各自悲慘,但要比最慘,那無疑是俄狄浦斯。由於命運早在人出生之前便已註定,所以俄狄浦斯的故事,也要從他的父輩開始說起。由於道路狹窄只容一人通過,國王的粗暴行為引發俄狄浦斯和他的爭鬥,最後俄狄浦斯將他殺死。他們都不知道,「弒父娶母」的可怕詛咒已經應驗了前半部分。俄狄浦斯於是一路來到了忒拜城的入口,司芬克斯所在的地方。這樣緊張的故事,容我們喘口氣,來看看畫面吧。
  • 俄狄浦斯情結·中文版序言
    是的,自從我第一次在研討會上關於俄狄浦斯情結做課題報告開始,之後為其開始著筆,已經過去十年了!為什麼要關於這個既著名又普通的主題寫一本書呢?關於俄狄浦斯情結這個主題,幾乎所有著名的圖書館都存有它的資料。但是,我對俄狄浦斯情結的感受是這樣的:儘管它普遍流傳,但對於普通大眾而言,他們依然停留在對這個概念糟糕的理解之中。
  • 俄狄浦斯情結(二):女孩版
    俄狄浦斯情結(二):女孩版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相比於男孩來說,要更為複雜一些。這主要是因為女孩和母親同一性別。不管男孩女孩,母親都是他們生命中第一個重要的人,也是他們首先欲求的人。但男孩欲求母親是順其自然的事,女孩欲求母親是為了欲求父親做準備。
  • 《反叛的魯路修》續集啟動,魯路修究竟復活了沒?
    《反叛的魯路修
  • 女孩的俄狄浦斯
    當她撞見這個禁忌時,她的生殖與前生殖衝動的升華被激發。她勇敢地參與競爭,通過文化的習得,以及從母親那裡習得的如何做、如何取悅別人的本領。在接受禁忌之前,在整個個人提升和社會化的道路上,亂倫的意圖在不知不覺中支撐了女孩。放棄亂倫的意圖,使她面對著一種喪失價值和焦慮的體驗,如同陰道切除術的夢所證實的那樣,在這樣的夢中,她看到自己喪失了其女性身份和她的生殖器官。
  • 男孩女孩的俄狄浦斯情結
    客體關係兩年培訓第3期即將結束,我們已經從客體關係心理治療的基本理論來到了被譽為客體關係理論之母的梅蘭妮·克萊因提出的與弗洛伊德不一樣的俄狄浦斯情結。弗洛伊德提出的俄狄浦斯情結,通常被認為是人類心靈最主要衝突的核心,他認為在3-6歲的時候,男孩是閹割焦慮,女孩是對陰莖的嫉妒。
  • 當弒父娶母的俄狄浦斯化身耶穌 該怎樣看這個悲劇人物?
    她抽出書本,落坐在高低失衡的床上,讀出書中開頭一段文字,這是荷爾德林譯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的第一幕第一場。霎那間乾坤移動,舞臺上現出一片純白空曠的空間,背景白牆的壁龕裡一名白衣修女立於懸掛的基督聖心背後,被褪去冠服,開始演繹俄狄浦斯的故事。接下來的舞臺扮演,古希臘悲劇故事與基督教圖像被並置。
  • 心理學解析《飲食男女》:從父親與孩子關係,看「俄狄浦斯情結」
    在相處中,親子關係常常透出"俄狄浦斯情結"的特點,三姐妹之間的秘密競爭、暗暗較勁都突出了家庭關係中的矛盾。在朱家的牆上,掛著一幅母親的照片,而二女兒朱家庭長得最像母親。這是一種隱喻,父親和女兒們的微妙關係也從這裡開始。
  • 俄狄浦斯不僅僅是殺了爹睡了媽那麼簡單
    前一個故事,俄狄浦斯殺夫娶母,婦孺皆知,而他晚年在科羅諾斯的遭遇,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沒想到情節竟然如此精彩,俄狄浦斯自刺雙眼帶給我們的遺憾,在後一個故事裡得到了撫慰和滿足。我們看到俄狄浦斯不僅僅是殺了父親睡了母親那麼簡單,他還是一位因飽受苦難而獲得神恩,能夠帶領人們走出黑暗困境的英雄。
  • 成功後的懲罰|蔣凡和張大奕都躲不過的俄狄浦斯情結
    所以,我想說的是,蔣凡出軌事件很有可能是遇到了他的俄狄浦斯情結,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毀掉自己。戀母情結又稱作俄狄浦斯情結。是S.Freud借用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話故事情節而自撰的術語概念。神話名稱為《俄狄浦斯王》,描述俄底普斯王子命中注定他必然殺死自己的父親,娶自己的母親為妻,他雖然終生小心,極力避免,但仍在不知不覺中犯下殺父、娶母兩樁大罪,弗洛伊德認為這個情節反映了男孩愛母憎父的本能願望,而女孩則有戀父情結,即憎母愛父的本能願望,又稱「伊賴克特情結」。
  • 「俄狄浦斯情結」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老詹和孩子們文 | 詹潤演(微信公眾號:老詹漫談)俄狄浦斯情結又稱「戀母情結」,是由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借用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神話故事情節而提出來的心理學術語概念。
  • 精神分析的重要概念—俄狄浦斯情結(女孩篇)
    在男孩的俄狄浦斯情結中,我們講到四歲的男孩存在著三種亂倫欲望:佔有的欲望、被佔有的欲望以及消滅他者的欲望,而對於相同年齡的女孩來說,她僅僅開始於一個單獨的亂倫欲望
  • 《反叛的魯路修》
    我想這也不是沒有原因,畢竟兩部動畫同樣以「鬥智」為賣點,圍繞在這兩部作品之間的筆戰也是爭論不休,且「夜神月」和「魯路修」兩個角色共同處甚多,設定背景上均極為相似,並一顛以往作品主角的設定:魯路修與月均是其作品的主角。
  • 帕索裡尼鏡頭下的俄狄浦斯王
    前兩天更新的洛麗塔 今天來聊聊與之相對應的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的故事取材於古希臘神話傳說 劇本中的俄狄浦斯正視現實 剛毅勇敢,體貼民眾,敢於承擔責任 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英雄
  • 世界文學資深專家餘斌:俄狄浦斯為什麼避免不了「殺父娶母」的結局
    聽起來就像腦筋急轉彎,卻一無猜謎的輕鬆,是要以命相搏的,俄狄浦斯猜出謎語,拯救了忒拜,斯芬克斯則羞憤自裁。這之前忒拜老國王拉伊俄斯已被人殺死,忒拜人便擁立他們的救星俄狄浦斯為王,他並且娶了老國王的遺孀為妻。不用說,俄狄浦斯與人爭道時殺死的老者正是他的生父,而現在他的妻子正是他的生身之母。
  • 《紅顏》|失足少女的俄狄浦斯之光
    蘇老師從班級合影裡剪下小勇的照片,貼在自己的全家福上小雲《紅顏》被很多人譽為2005年最好的中國電影,在豆瓣上評分達到了7.9分,可是自問世以來它一直被禁止上映,就是因為題材涉及了「戀母情結」,也就是本文標題的來源——「俄狄浦斯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