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鮑伊緬懷約翰·列儂,兩位搖滾樂鼻祖在天堂找到彼此了嗎?

2021-01-11 花邊八卦爆料

喜歡本號的話請關注本號,並把本文分享給您的朋友。您的關注是我們發展的動力!關注花哥,吃瓜不迷路,關注花哥,天天有新瓜!

2021年1月10日,也就是昨天,是大衛·鮑伊離開我們的第五年整,他是華麗搖滾的開創者,擁有異瞳和絕美臉龐,是20世紀最偉大的搖滾巨星,他更是一個思想張揚、前衛的藝術家。

2021年1月10日是搖滾歌手大衛·鮑伊離開我們的第5年,今天我們回顧一下1983年他在香港演唱會上含淚演唱好友列儂的《Imagine》,不禁讓人感慨萬分#大衛鮑伊 #約翰列儂 #Jane生活裡的文藝瞬間 原視頻修復來自b站up主黑鳥·Blackbird

同是搖滾樂鼻祖的披頭四成員約翰·列儂和大衛·鮑伊是好友,鮑伊曾問列儂:「你怎麼看我的搖滾樂?」列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挺棒的,那不就是塗了口紅的搖滾樂麼。」

然而在1980年的12月8日,列儂被狂熱粉絲槍殺,年僅40歲,所有人都為此惋惜,更別提寶爺了。

大衛·鮑伊(David Bowie),原名大衛·羅伯特·海伍德·瓊斯(David Robert Haywood Jones),出生於英國倫敦布裡克斯頓,英國搖滾歌手、演員。

1967年6月,發行第一張個人錄音室專輯《David Bowie》 。1972年,發行概念專輯《Ziggy Stardust》,並創造虛擬太空生物齊格·星塵(Ziggy Stardust)。1974年,創造出其標誌性的形象阿拉丁·塞恩(Aladdin Sane) 。

1976年,主演科幻電影《天外來客》,並憑藉該部影片獲得第4屆土星獎「最佳男主角」獎 [6] 。1996年,大衛·鮑伊入駐搖滾名人堂 。

1997年,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留名 。1999年,獲得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司令勳位 ,以及伯克利音樂學院名譽博士學位 。2006年2月,獲得第48屆葛萊美獎「終生成就獎」 。

2016年1月10日,大衛·鮑伊因肝癌而逝世,享年69歲 。同年2月25日,第36屆全英音樂獎為其頒發「全英偶像大獎」 。2017年2月12日,他的遺作《Blackstar》在第59屆葛萊美獎中獲得五項大獎。

被粉絲稱為「寶爺」的大衛·鮑伊有一句名言:「我只是想要出名,想在這個世界上留下痕跡。」

1969年,他的搖滾單曲《Space Oddity》發行,一瞬間就席捲全球。他的舞臺顏色靚麗,充斥著各種奪目的燈光,他誇張的妝造和服飾更是動搖著時尚界。

如今,寶爺已離開我們5年,我想,大家都想告訴他:你不僅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而且,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這抹痕跡。

最後也別忘了,點個「贊」、「收藏」和「分享」再走吧,有能力的瓜友如果願意的情況下給花哥打賞點水錢或者也行,花哥不強求,全憑自願!

相關焦點

  • 緬懷大衛·鮑伊:15首天才之作
    不過,在這首《Hunky Dory》的首發單曲中,大衛·鮑伊保持著他的驕傲,甚至向他的競爭者們發出了警告。「當心了,你們這些搖滾樂手,」他唱道,「很快你們會變得有點老。」這樣的話被一個還不是很火的人說出來好像有點傲慢,但事實證明它預言了大衛·鮑伊接下來的大獲成功。
  • 海綿寶寶的爸爸:大衛·鮑伊
    在最後一張專輯發行後不久,鮑伊於2016年1月10日死於癌症。早年大衛·鮑伊因其變幻莫測的外表和音色而被稱為音樂變色龍。1947年1月8日,他出生於英格蘭南倫敦的布裡斯頓。大衛從小就對音樂產生了興趣,13歲就開始吹薩克斯。他受到了他同父異母的哥哥特裡的影響,特裡比他大九歲,將年輕的大衛帶到了搖滾樂和節奏文學的世界。
  • 天堂快樂,大衛鮑伊先生
    勞倫斯·范·德爾·包斯特1927年曾來到日本當記者,因此學會日語了解日本文化,二戰期間他成為一名英國軍官,但卻被日軍抓獲,關在了戰俘營裡,小說講述的就是他經歷的1942年爪窪島日本戰俘營的故事。大衛·鮑伊與大島渚原著作者原想邀請羅伯特·雷德福(《虎豹小霸王》)出演讓日軍夜井上尉意亂情迷的英國陸軍少校傑克,但雷德福不願出現在這樣一部關於日軍暴行的影片裡,因此改由英國搖滾巨星大衛·鮑伊扮演(鮑伊也在同一年出演了託尼·斯科特的導演處女作長片《千年血後》),日本軍官夜井則由有「日本大衛·鮑伊」之稱的音樂人坂本龍一扮演,大島渚是看了坂本龍一的黑白寫真集後想要找他的
  • 大衛·鮑伊:黑暗之星成絕響!
    《剎那天地》曲 / 唱:大衛·鮑伊 詞:林夕你還好嗎?——大衛·鮑伊《改變》,1971年專輯《出色》大衛·鮑伊說:「我的褲子改變了世界。」一名戴墨鏡的時尚男人則說:「我認為你的鞋改變世界更多。」鮑伊:「的確是鞋。」說完朗聲大笑。某種程度而言,這是個玩笑。但毫無疑問,鮑伊在1970-1980年代,甚至1990年代改變了許多人的外在,是他在引領潮流。
  • 50張照片帶你緬懷大衛鮑伊
    02. 1966年 14歲的大衛鮑伊03. 1963年夏天,少年時期的大衛鮑伊手持曼陀林在倫敦為《男朋友》雜誌拍攝07. 1969年 25的大衛鮑伊45. 1989年 緹納特那與大衛鮑伊48. 1994年的大衛鮑伊
  • 大衛·鮑伊與柏林圍牆
    他在1976-1978年生活過的霍普特大街155號放滿了鮮花和蠟燭,柏林市長穆勒(Michael Müller)說,柏林和鮑伊的連接不僅僅是音樂上的,「鮑伊是我們(柏林人)的一份子,我們為此感到驕傲」,「他的《英雄》(Heroes)一曲是對冷戰分裂下的柏林的讚歌,表達了人們對自由的嚮往。」德國外交部甚至在推特上發出悼詞:「再見,大衛·鮑伊。你現在成為英雄(Heroes)了。
  • 大衛•鮑伊:我已置身天堂 帶著看不見的傷
    正如他在兩天前發行的音樂專輯中唱到的,「我已置身天堂,帶著看不見的創傷……如同那隻藍知更鳥,我將獲得自由,就像真的我一樣。」在傳奇人生中,鮑伊從沒有忘記內心中那個真正的自己,他在自己光鮮耀目的外表下,翻找著死亡、離棄、恐懼的黑暗主題,因為他相信,相比於各種頭銜和桂冠,這些生命中的瘀傷更能證實靈魂的存在。
  • 為什麼英國能產生華麗搖滾教父大衛·鮑伊
    澎湃新聞獲得授權摘錄張鐵志《聲音與憤怒:搖滾樂可能改變世界嗎?》一書中關於華麗搖滾的一章。楔子:20th Century Boys2000年2月的全英音樂獎,大衛·鮑伊(David Bowie)和英國樂隊Placebo合作翻唱一首歌曲20th Century Boys。
  • 他只是在做大衛·鮑伊
    外星、怪客、酷兒,大衛·鮑伊在六十年代末左傾迷幻文化蕭條、嬉皮沒落之際橫空出世,在七十年代大面積的朋克文化與迪斯科文化這兩個極端之間提供了一個饒有魅力的異端形象。搖滾樂總是比其他藝術落後10年;它到處撿剩下的邊邊角角。……現在發生在搖滾樂裡的事情剛剛觸及達達主義。所以與其把我稱為未來主義者,不如把我稱為當代現象。」(引自玲瓏:董楠譯的大衛·鮑伊語錄)如果不是大衛·鮑伊這樣一種清醒,藝術上的頹廢主義沒有這麼快能進入流行文化。「我每天都在變。我並不是反覆無常,我只是在做大衛·鮑伊。」——年輕時的大衛·鮑伊在一次談及自己的裙子時說。
  • 大衛·鮑伊離世 愛子:這是真的,我將離線一陣子
    大衛·鮑伊並不是一個只知向前和上升的歌手,對於東方禪宗的迷戀也讓他經常將「退一步海闊天  空」這個道理,運用到自己的音樂人生裡。像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極簡主義,以及新世紀開始後的回歸本質,都讓大衛·鮑伊通過緩衝和清空,為自己之後的音樂積蓄更多的能量。  大衛·鮑伊的搖滾樂不缺人文關懷,同時讓搖滾樂變得更為性感。
  • 鏡頭:大衛·鮑伊
    今天我們將通過這一些照片和回憶,從這些片段裡重溫大衛·鮑伊。「當地的演出推廣人讓我提前來拍攝鮑伊獨特的舞臺設計,以放入他們的檔案,我答應了,而他們的條件是讓我在演出大樓裡只有活動,假裝不記得我了。大衛在舞臺兩側都安排了大個子的安保人員,為的就是阻止攝影師。他們甚至會進入觀眾席,把發現的相機膠捲收走。」
  • 大衛·鮑伊:最後的時光
    2016年大衛·鮑伊去世後,2月11日期《滾石》雜誌封面痛感來襲的時候,大衛·鮑伊正在唱《Reality》。這首歌出自此前發表的同名專輯,內容關於面對死亡和放棄幻想。2004年6月下旬的一個布拉格夜晚,巡演舞臺上的大衛·鮑伊57歲,正進入歌中所述的人生階段。他已菸酒全戒,服用降低膽固醇的藥,請了一位健身教練。
  • 英國發送紀念幣到太空以紀念大衛-鮑伊
    英國皇家鑄幣局推出紀念音樂傳奇人物大衛·鮑伊的新系列紀念幣 這是英國紀念幣首次被送入太空,同時也是為致敬大衛·鮑伊以太空為靈感創作的著名歌曲,包括《星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以及《太空怪談》。
  • 沒有大衛鮑伊的青春才是被狗吃了
    短短三天時間,沒有一點點防備地重磅炸彈傳來: 「在勇敢地對抗癌症18個月後,大衛·鮑伊今天安詳地在家人守望下離世。」(發表在大衛·鮑伊官方Facebook上的訃告)死訊傳出後震驚古今中外東南西北洋樂壇,英國首相卡梅隆也深感哀戚,發布推特表示『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大衛是本寶寶的童謠小英雄%#$*^&*(&%'..
  • 關於大衛鮑伊的秘密和過去
    從音樂、藝術再到時尚,在諸多領域中,都可以找到人們對他的致敬——紐約Broadway-Lafayette地鐵用他的海報來布置。在他去世之後,Vans也推出了致敬大衛·鮑伊的全新聯名系列來紀念。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另一面是電影演員。除了音樂上的卓越表現,他也參與多部電影演出,許多導演認為,僅僅是大衛鮑伊出現在畫面裡,就能賦予不同的意義。
  • 大衛·鮑伊《星塵》:沒拿到歌曲版權的傳記片有看頭嗎?
    影片希望從這趟失敗的美國之旅,找到成為Ziggy Stardust之前的大衛·鮑伊蛻變的秘密。片子用的是公路片手法,兩人一車,來到一座又一座城市。一路上他們打交道的主要對象是媒體——記者和電臺DJ。沒人認出眼前這位穿裙子的金髮英國佬是未來的巨星。片中對媒體人的刻畫很有時代氣息,而且驚人地簡陋單一。
  • 關於大衛鮑伊的秘密和過去
    從音樂、藝術再到時尚,在諸多領域中,都可以找到人們對他的致敬——紐約Broadway-Lafayette地鐵用他的海報來布置。在他去世之後,Vans也推出了致敬大衛·鮑伊的全新聯名系列來紀念。搖滾巨星大衛·鮑伊的另一面是電影演員。除了音樂上的卓越表現,他也參與多部電影演出,許多導演認為,僅僅是大衛鮑伊出現在畫面裡,就能賦予不同的意義。
  • 一個時代逝去 我們在銀幕上錯過了大衛-鮑伊
    無數驚豔造型引領潮流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1月8日是大衛-鮑伊的69歲生日,才過去兩天,訃告傳來,大衛-鮑伊突然離世,他來不及接受自己第25張專輯帶來的聲譽,也看不到自己兒子執導的《魔獸世界》了。大衛-鮑伊是一個時代符號,在搖滾音樂的殿堂中有屬於他的耀眼位置。
  • 誰是大衛-鮑伊?這個男人的死登上了全世界的頭條
    在音樂界和萬眾粉絲扼腕痛惜的同時,這位「搖滾變色龍」的傳奇也給人們以無限遐想,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說大衛·鮑伊的個性人生。了,我能唱些其它的嗎?」大衛·鮑伊和自己的一名好友在「女性」的問題上大打出手導致右眼受傷,右瞳孔永久性放大。
  • 鏡頭:大衛·鮑伊
    《大衛·鮑伊:偶像(David Bowie: Icon)》是一本不一樣的影集,在這本書裡,集合了25位曾經拍攝過搖滾變色龍的攝影師,他們不僅奉上了關於大衛·鮑伊的經典照片,更講述了這些照片背後的私人回憶。今天我們將通過這一些照片和回憶,從這些片段裡重溫大衛·鮑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