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麗,一個愛美的女孩,即使天冷了,衣服依然穿得很少。為了禦寒,直接在腹部貼了一塊暖寶寶,結果持續的低溫燙傷,等感覺痛時已是淺II度燙傷。
隨著冬天的來臨,氣溫降低,很多怕冷人士採取了各種取暖的方法。南京市第二醫院傷口造口護理門診最近接診了多例燙傷病人。因為取暖方式不當,發生意外引起局部燙傷。
最慘的是一位使用熱水袋的大學生,臨睡前灌了一袋開水,放在下腹部,結果熱水袋自爆了,會陰部、大腿等部位II度燙傷。
國際傷口治療師、江蘇省傷口造口專科護士張立副主任護師提醒廣大市民,一旦發生燙傷,最有效的緊急處置就是冷水局部衝洗,建議持續三十分鐘。如果局部只是發紅,皮膚完整,沒有起水泡,在家處理就可以了。如果局部起水泡,痛覺明顯,或者表皮破潰,基底顏色灰白等II度燙傷表現,就要來醫院傷口門診進行規範處置;如果大面積燙傷,局部焦痂,就需要去醫院的燒傷科處理了。
針對因為暖寶寶或熱水袋等引起的低溫燙傷,張立副主任護師介紹,皮膚對熱力有一定耐受度,一般而言,比體溫高5℃-7℃是可以耐受的。溫度越高,導致組織損害所需要的時間越短。低溫燙傷多發生於嬰幼兒、手術未恢復知覺以及末梢神經感覺不好的病人或老年人。但健康中、青年人群中也有發生,主要發生在人們過度疲勞沉睡、醉酒等情況下皮膚痛溫覺靈敏度較低時。早期表現多為淺II度,面積一般不大。但由於熱力持續滲透,創面實際會比較深。預防重點是身體不要與暖寶寶等直接接觸,建議隔著一件衣物。熱水袋使用前要檢查完好性,有無老化,不要用沸水直接灌入,先加冷水,再加熱水,使熱水袋的溫度保持在41—42℃左右,或用手腕感受,不燙即可。還有電熱毯,不要長時間開啟,建議睡前開啟,入睡時關閉。(魏琳玲 蔡蘊琦)
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