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蘭詩,來源於漢代的樂府詩集,是人們對巾幗英雄的美好嚮往而編寫的故事。這首詩的句式特點歡快,流利,對答句,排比句,比喻句等等都用得恰到好處,句與句之間的緊湊感疊加感更讓人讀來朗朗尚口。
織布機咯唧咯唧地響著,木蘭在家裡織布,旁邊的人聽不見機器聲,只聽見木蘭一聲聲地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
木蘭對織布的同伴說,我昨天看見了軍中文告,皇帝要徵兵打仗,軍書有許多,每冊都有我家的點明,兵役必須要服的。我父親老了不中用了,也沒有可用的兒子,現在只剩下我了,我想替父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我告別了父母,來到了軍營,得到了軍功和封賞,在每一次對外戰鬥中,我都指揮全軍英勇殺敵,行軍途中,我最想念父母家人,所以也想早日結束戰鬥。一次,我們要攻打北邊的入侵者,白天宿營在黃河邊,黃河水奔騰咆哮,讓我聽不見思念中的父母親的呼喚聲,晚上宿營在一座大山下,這裡已到了邊塞,入侵者的鐵蹄錚錚作響,讓我聽不見思念中父母親的呼喚聲。我恨透了敵人,一定要打敗他,早日還鄉。
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十年戰火的考驗,入侵者被打回了老家,木蘭帶領著軍隊凱旋而歸,皇帝給賞賜,木蘭一概不要,她只想騎著她的千裡馬辭職回家,看望她的父母家人。父母聽說女兒要回來相護攙扶著迎了出來,姐姐聽說了趕快收拾打扮自己,小弟聽說了趕快磨刀,去後院宰羊慶賀。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木蘭見過親人後,趕快脫掉戰袍,穿上了女兒裝,出門來見戰友,戰友們驚訝萬分,並肩戰鬥了十二年的夥伴,居然是女子,可敬可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