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用計扳倒李嚴,卻不料在北伐將要勝利的時候被他拖了後腿!

2021-01-15 慧瓊看旅遊

話說諸葛亮上書朝廷,提升李嚴為驃騎將軍,並推薦李嚴的兒子李峰做京州都督。李嚴知道了這事,怒火萬丈,這個傢伙還跟我玩這一招,是吧?憤怒之下把這任命書扔得遠遠的,這就是一個調虎離山的安排。

驃騎將軍雖然地位僅僅次於丞相,但軍隊都要歸於諸葛亮指揮呀,我去當著驃騎將軍,我好厲害,再說了,讓我去漢中。漢中那邊有魏延,魏延經營這麼多年了,我一個外人怎麼滲透進去啊,你把我調離江州了,然後讓我的兒子鎮守這個地方,李峰有多大年紀,嫩得很吶,根本就沒啥根基的,坐不穩這把交椅的,所以這根本是個過渡時期的臨時安排啊,李峰你是想到這一點了,可是外人是看不穿的,因為在面上看諸葛亮是給足了你面子了,爺倆都升職了,你這個時候再say no,那你就是故意滋事找抽了。

這就是諸葛亮在玩政治平衡這方面幾乎沒人能比得上了,所以別那你就別掙扎了,只能放下你的李嚴大城,乖乖的帶上部隊去漢中報導吧!李嚴帶走的部隊幾乎是江州所有的本地部隊了,他這麼一走在江州留下的只有李嚴大城這個爛尾工程了,他的兒子能夠指揮的恐怕只有嘉陵江裡的魚了。來到漢中,李嚴所擔心的事兒還是變成現實了。剛一報導呢自己手下的部隊立馬就給收編了。理由呢簡單的。為了讓你李嚴統帥三軍啊,怎麼個統帥?簡單的諸葛亮恢復了李嚴中都護的職位,這繞來繞去的這個職位最後還是落到李嚴頭上了。但可惜這個中都護和以前他當的那個中都護是不一樣的啦!

九年前,劉備讓李嚴做的中都護管理內外軍事,九年後,諸葛亮著他又讓李嚴當了中都護職能卻是署府事。意思就是說管府內的事情!至於這個府是什麼府,簡單了,丞相府,也就是讓李嚴主管丞相府的大小事宜,這就好玩了,當年的顧命大臣是為皇帝為國家服務的,可是經過諸葛亮的反覆倒騰,現在已經變成了自己的下屬幕僚了。你說李嚴能不失望嗎?為了表達心中的不滿呢,他居然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不就李嚴了,叫李平,看起來他心中是有多少不平,希望能夠平復啊,好吧,或者說是李平多年以來都在權力中心外圍遊蕩的。來到漢中又屬於外來戶,新漢中人。

那你說他不得天天看別人的臉色過日子,可是這還沒完呢,李嚴的到來和他的升職令很多人相當的不滿,群臣上下皆怪!陳代平之後,這句話是從諸葛亮的角度講的,意思是說大傢伙都覺得啊我為啥對李嚴這麼好啊,那怎麼回答大家呢?當然是說,李嚴德才兼備,國家棟梁,重用他很正常啊,大傢伙紛紛提意見的,都說李嚴這個人吶做人不和諧,不權威,升他幹什麼呀,行吧,有這個輿論氛圍就很好,也就是說,李嚴到漢中就徹底被抽調了。還是那句話,李嚴你想和丞相玩政治,真的還是嫩了點啊!對於諸葛亮這種級別的政治高手來說,他是不經意出重拳的,他始終是在吊轉騰挪,等待機會,最後讓你自己放倒你自己!

那種一上擂臺就大喊大叫,非要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的人,對於諸葛亮來說是相當不屑的,那屬於幼兒園的水平。過了沒多久,諸葛亮的下一招又來了,李嚴任中都護沒幾個月。公元231年的春天,諸葛亮帶私兵出祁山會,相應讓李嚴多多運糧草,這個任命一出來,大傢伙牙都快笑掉了。原來中都尉說到底就是個運糧官啊,好吧,到了這個份上,你還有什麼選呢?笑,你們就笑死去吧。告訴你,我在督糧官這個職位上依然能玩出花樣,到時候讓你們哭都來不及啊,李嚴,你有這樣的想法呢就對了。畢竟貓抓老鼠還是要戲耍一番的。諸葛亮現在等的就是李嚴反抗,到時候給你扣個罪名,你就萬劫不復了。

實際上在之前幾次的北伐當中,諸葛亮已經總結出來了,這種長途遠徵,最要命的還不是軍力,而是軍糧。勾勾手指頭數一數,28年第一次濰坊市街亭。這年的冬天,第二次北伐出散關。29年重點第三次尾巴攻佔五毒音頻,把在零年初田進攻漢中,諸葛亮防守反擊,這也算得上第四次北伐了。前後四次其實跟上吃虧的還是糧草的問題。糧草是主宰了整個戰爭的走向的。所以這一趟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然後讓李嚴運糧,意思就是要堵住後方的漏洞。所以這第五次北伐開局顯得非常漂亮。

很快諸葛亮就上書了,其聲,打破司馬懿的隊伍,戰甲首3000或懸臺五千,鱗甲有3000多張。能穿上炫彩的士兵,那就相當於現代特種部隊能穿上防彈衣的那種。腳冷的就相當於現在各種部隊裡的突擊步槍了。這種部隊顯然不是普通的士兵,那是精華當中的精華,白色福特S這種精銳部隊都被趕上了,3000多人高級鎧甲,已被繳獲了5000多名。你說我這勝利算不算大勝啊!另外,張和曾經想反攻這位王明率領的山地特種部隊無當飛軍打退,捷豹像雪片一樣飛來啊,眼瞅著這第五次北伐就要取得空前的勝利了!

北伐成功殺入長安,經復漢室,似乎已經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目標了。不是,就在這個節骨眼上,諸葛亮下令退軍,原因是糧盡了。雄心萬丈的諸葛亮在最有希望的時候,還是倒在了糧草的運輸上。糧草運輸負責的正是李嚴。

相關焦點

  • 李嚴的官位並不在諸葛亮之下,而諸葛亮為什麼排擠李嚴?
    大家應該沒有人不知道諸葛亮是誰,卻甚少有人認識李嚴這個人,實際上,在蜀漢時期,諸葛亮和李嚴是同一個地位的大臣,兩人的關係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 因為在諸葛亮掌握了實權,在朝堂上職位屬於丞相,還有自己領頭的益州牧,反觀李嚴呢,他只不過是駐守一方的將軍,手中沒有勢力滔天的軍權,朝堂中沒有他說話的權力,甚至他想要與諸葛亮同樣開府做江州牧的要求也沒能實現。
  • 諸葛亮五次北伐以失敗而終,如果再來一次北伐,他會怎樣規劃?
    228年-234年,諸葛亮對曹魏發起五次北伐,這五次北伐說來也奇怪,每次要到破敵之時便掉鏈子,不是因為用人失誤,就是因為糧草補給不及時,最終五次北伐次次無功而返,如果,上天給諸葛亮一次重新北伐的機會,他會怎樣規劃?諸葛亮會更改三次原有計劃,確切的說,會更換兩個人,一次軍事行動。
  • 李嚴諸葛亮同為劉備託孤的重臣,卻為何自絕蜀漢,最終鬱憤而死?
    話說劉備為給關羽報仇,不惜大軍傾巢出動討伐東吳,不料想被火燒連營,大軍慘敗而退到白帝城的時候,因急火攻心病倒了。他自知時日不多,急令諸葛亮、李嚴等人,來到白帝城。 在臥榻前,將太子劉禪珍重地託付給了諸葛亮和李嚴二人後,劉備吐血含憤而死。諸葛亮和李嚴,就一同成了劉備的託孤大臣。
  • 【諸葛亮之八】諸葛亮北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下)
    李嚴假傳聖旨被識破後,為嚴正法紀,諸葛亮將之貶為庶人。第四次北伐,諸葛亮設計了稱為「流馬」的運輸工具。再戰祁山231年春天,諸葛亮乘曹魏雍涼地區半年沒有下雨,再次進行北伐,以木牛運糧,包圍祁山堡,並在祁山堡東北修建滷城作為蜀軍大營,諸葛亮又招攬鮮卑人軻比能,軻比能起兵到石城響應漢軍。
  • 李嚴手握重兵,為何將軍權拱手讓人,最後還被諸葛亮趕回老家
    為了保證權利的分化,劉備並非僅僅託孤給了諸葛亮一個人,還另外提拔了李嚴,專門用來制衡諸葛亮。李嚴是益州的老將,在西川之戰的時候,李嚴帶領自己的部隊投降了劉備,成為了劉備手下的重要的將領。同趙雲等人不同,李嚴和諸葛亮的交情不深,不會過多的受制於諸葛亮。
  • 諸葛亮是李嚴最大政治對手,為何諸葛亮去世,李嚴反而憂懼而死
    但是諸葛亮死了的時候,哭得最傷心的,卻恰好就是李嚴。而且李嚴不是假哭,是真哭,沒過多久,他就因為悲傷過度,跟著去世了。那麼明明諸葛亮是李嚴最大的政治對手,為什麼諸葛亮去世的時候?李嚴卻偏偏哭得那麼傷心呢?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說諸葛亮是李嚴的最大政治對手?
  • 李嚴和諸葛亮玩政治權術,他能贏嗎?
    話說劉備安排李嚴統內外軍事,是為了彌補諸葛亮軍事才能和軍事經驗不足的,劉備死的時候,諸葛亮依然沒有任何出彩的軍事行動!所以劉備看出來,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也就是善於治軍,但是打仗能力卻欠缺的。劉備看的有錯嗎?
  • 託孤大臣李嚴,本是劉備用來制衡諸葛亮的,不料8年後反遭被廢
    而戰爭從來都是漫長的:蒙古人統一中國,如果從鐵木真進攻西夏、金國開始擴張算起,一共用了73年;明太祖朱元璋用了16年才打下江山;漢高祖劉邦用了7年才稱帝;隋文帝楊堅用了10年才統一天下;但李淵從起兵到稱帝僅用了半年時間。可見打江山也要天時地利人和。
  • 諸葛亮北伐(1):北伐準備
    諸葛亮北伐是一個頗值得說的事,受限於很多謠傳之類的,很多人對於諸葛亮的北伐了解並不夠準確,所以我們這個系列的文章也就是詳細的說一說諸葛亮的北伐。就在孫權和曹丕激戰之時,劉備的身體已經不行了,他首先將李嚴叫來永安,任命他為尚書令,又在幾個月後將諸葛亮叫過來,準備託付後事。《三國志·李嚴傳》:章武二年,先主徵嚴詣永安宮,拜尚書令。《三國志·先主傳》: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這裡跑個題,說一下諸葛亮和李嚴的問題。
  • 諸葛亮去世後,被他廢為平民的李嚴,為何「激憤而死」呢?
    一首先,公元231年,諸葛亮率領大軍北伐曹魏的時候,李嚴押運糧草因為下雨道路泥濘延誤時日。對於李嚴來說,為了推卸責任,反而怪罪甚至誣陷諸葛亮的北伐,導致諸葛亮不得不退兵。等到諸葛亮回到成都後,事情真相大白,李嚴的行為,自然遭到了蜀漢文臣武將的反對。
  • 軍師聯盟:李嚴可以反殺諸葛亮,只要再遲幾年|文史宴
    李嚴此人個性高傲,不能為人下,人際關係處得不好,同鄉陳震曾經說他「腹中有鱗甲,鄉黨以為不可近」,所以從輔政伊始,就不忠於蜀國,而是想要更高的權位、更大的權力。一開始,李嚴想討好諸葛亮,勸諸葛亮加九錫,進位為王,想攛掇諸葛亮改朝換代,自己通過率先投靠,得到更大的權位,當年勸進劉備的時候他也是急先鋒。
  • 諸葛亮北伐之時,若大將軍是韓信的話,蜀漢能北伐成功嗎?
    可以說,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智謀超群的一個人物。在劉備去世後,他以一己之力維持了蜀漢政權,雖然,最終沒有成功地光復漢室,但是,他的忠義精神將永遠為後人所銘記。杜甫的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更是令無數人為之感傷。後人在崇拜諸葛亮的同時,也對他的北伐失利很是不解。
  • 諸葛亮病逝,為何李嚴哭得最傷心,也跟著「激憤而死」?
    因為諸葛亮是唯一「有可能」罷黜李嚴並「重新起用"李嚴的人,雖然這種「有可能」只是李嚴的一廂情願。
  • 劉禪將李嚴降為庶人,諸葛亮不計前嫌,仍要重用他的兒子!
    劉禪將李嚴降為庶人,諸葛亮不計前嫌,仍要重用他的兒子! 原標題:劉禪將李嚴降為庶人,諸葛亮不計前嫌,仍要重用他的兒子!
  • 諸葛亮病逝,為何恨他的李嚴聽到死訊後會大哭,並激憤發病而死?
    在劉備死的時候,託孤大臣可不僅僅是諸葛亮一人,還有一人就是李嚴,按理說李嚴地位與諸葛亮平級,可是他卻與諸葛亮不合,後因耽誤北伐而被廢為平民,李嚴本應該恨諸葛亮,可是為什麼聽到諸葛亮死訊後,就跟著「激憤而死」呢?
  • 諸葛亮病逝,為何恨他的李嚴聽到死訊後會大哭,並激憤發病而死
    在劉備死的時候,託孤大臣可不僅僅是諸葛亮一人,還有一人就是李嚴,按理說李嚴地位與諸葛亮平級,可是他卻與諸葛亮不合,後因耽誤北伐而被廢為平民,李嚴本應該恨諸葛亮,可是為什麼聽到諸葛亮死訊後,就跟著「激憤而死」呢?
  • 李嚴意圖分裂蜀國,諸葛亮為除李嚴:先斬了馬謖吧
    劉備臨終前曾託孤諸葛亮與李嚴,諸葛亮為正,李嚴為副! 諸葛亮一生跟隨劉備忠心耿耿,能力又顯而易見,託孤於他很是正常! 而李嚴則是降官,劉備為何也要相託呢?
  • 諸葛亮之所以架空李嚴,根本不是為了自己,實則是為了蜀漢!
    劉備託孤時看似是將大權全部交予了諸葛亮,但同時卻還讓李嚴擔任副手,說什麼兩人一同協助劉禪料理蜀漢朝政。說真的,李嚴儘管曾經乃是跟隨在荊州舊主劉表的帳內,但他後來投靠到劉璋這邊時,已經是當之無愧的益州派的代表人物。
  • 諸葛亮去世,李嚴哭的傷心欲絕的原因分析!
    蜀漢集團是一個整合過來的集團,主要是分為三個集團:土生集團(以張飛、關羽、趙云為班底);荊州集團,諸葛亮、蔣琬為代表的;益州集團,李嚴、劉巴、黃權、法正等為主。李嚴是益州集團的人,託孤的時候,法正已經去世,黃權投靠了曹魏,劉巴已經死了。為了權衡集團的利益,劉備特意叫來了諸葛亮和李嚴,目的就是讓他們好好合作,實現蜀漢統一天下和恢復漢室的宏遠志向。
  •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蜀國劉備的託孤對象只有一位,那就是諸葛亮了!諸葛亮掌握了蜀國大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諸葛亮正式了登上了歷史的舞臺!迎來了諸葛亮人生最巔峰的時刻,北伐!這一年是公元228年,諸葛亮規劃了宏偉的北伐路線,諸葛亮希望這次北伐能取得重大勝利!他信心滿滿,躊躇滿志,先帝劉備的話在諸葛亮耳邊響起,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