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蓮為啥要「切腹自殺」?

2021-02-20 海峽新幹線

臺灣地區前副領導人呂秀蓮在爭取民進黨內臺北市長提名失敗後,便喊話要跟民進黨說「Bye Bye」,為臺灣政壇拋下震撼彈。儘管兼任民進黨主席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蔡辦秘書長陳菊有意拜會慰留,呂秀蓮昨天(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直言「相見不如不見」,更哽咽表示不忍看到臺灣在民進黨「執政」下「淪亡」,「我要切腹自殺」。

呂秀蓮對媒體說,民進黨高層說「不支持我就是不愛臺灣」,但再這樣下去,恐怕會影響到民進黨的年底選戰,如果2018臺北市拿不回來,2020民進黨一定失去「政權」,雖然政黨輪替很自然,但她不忍心看到臺灣在民進黨「執政」後「淪亡」,「我要切腹自殺」。

5月28日,民進黨「選對會」建議徵召民進黨籍民代姚文智參選臺北市長;5月30日,民進黨中執會通過提名,由姚文智代表民進黨出馬參選。呂秀蓮人雖在馬來西亞參訪仍發出聲明,「對於一個失去黨德和黨魂的政黨,與其痛苦留下來,不如歸去。道不同,不相為謀!Bye Bye!民進黨!」5月31日,呂秀蓮返抵臺灣,人還沒出機場就進一步證實,民進黨與她已沒有關係;對於未來是否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呂秀蓮未把話說死,僅稱「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對於此次民調偏低,呂秀蓮說,「當然低」,因為民進黨當她不存在,她要拜訪誰幾乎沒地方可去,她被黨內如此對待。

呂秀蓮

我是民進黨黨員嗎?我也沒資格說我要退黨,你們早就把我逼出去了,我只能講珍重再見。

其實呂秀蓮早就表態要參選臺北市長,但蔡英文卻在農曆年前民進黨的尾牙宴會時對姚文智說,「如果有偏心,也一定對姚偏心。」而姚文智則回復,不怕蔡英文偏心,只怕變心。

後來事情一件又一件浮出水面,呂秀蓮說原來這場戲的劇本早就寫好了。蔡辦秘書長陳菊表示,民進黨沒有分裂的本錢,目前民進黨處在艱難時刻,大家更應該要團結,若是內部對黨中央縣市選舉提名政策有不夠滿意的地方,都可以再檢討、再溝通。

呂秀蓮昨晚(4日)接受臺灣民視節目專訪表示,如果民進黨「選對會」要她不要選臺北市長,可以直接跟她說,不要每天放話,不斷講失敗主義,還專打她一個人「有需要這樣封鎖我嗎?」對外界揣測她要退黨,她說,「我從沒用退黨兩字,我心裡想的是脫黨」。

面對蔡英文、陳菊的勸留,呂秀蓮指出,她從馬來西亞回臺灣之後,接到蔡辦的電話已經有4次之多,都說蔡英文想要和她見面,可是她都回「相見不如不見」。這不是「拒絕」見蔡英文,而是蔡英文上任兩年來她們有太多的時間可以見卻都沒見,「用不著這個時候見了」。


2011年,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初選勝出後展開請益之旅,第一個就是拜會呂秀蓮。兩人閉門討論後蔡英文表示,呂秀蓮交代現在面臨重要選戰時刻,要做到最大力量的集結和團結,交代她要把老同志找回來;而呂秀蓮則說,「很感謝蔡主席沒有把我這個老人忘了」,至於怎麼打「大選」?蔡英文胸有成竹,她沒什麼可建議。

2017年8月,蔡當局的「一例一休」惹出很大爭議,呂秀蓮接受專訪時直轟蔡英文錯誤政策害死臺灣地區,「一例一休」到底是誰的主意?她還抱怨,無論走到哪,大中小企業老闆讓她跟蔡英文講這個錯誤的政策,但蔡英文從不找我!

呂秀蓮是臺灣「美麗島世代」的黨外運動「健將」,亦是民進黨創黨大佬,她曾是島內女權運動的倡導者之一,也是目前「美麗島世代」與陳菊同樣還在政界活動的「唯二」代表,但兩人在民進黨內的待遇卻有天壤之別。

陳菊長伴「君側」,是蔡英文最仰賴的「菊姐」;呂秀蓮則不時「不合時宜」發言,被視為「烏鴉」。

臺媒曾分析,以學識程度及當年民主運動的投入來言,呂秀蓮無疑是略勝陳菊的,但如今在蔡英文主導的民進黨內,陳菊備受重視,但對呂秀蓮則是相對未加尊重,蔡英文既未曾公開稱揚過呂秀蓮,也從未假以辭色,這種「重菊輕蓮」的「大小眼」,呂秀蓮自是如人飲水。民進黨對呂秀蓮過於「冷落」,讓當事人心寒,這應是呂秀蓮要向民進黨說再見的主因。

據了解,對於呂秀蓮昨天開始的接受平面以及電視專訪,民進黨也準備接招,民進黨內人士說,蔡英文對約呂秀蓮見面相當有誠意,但是,雙方是否會見面,至今未達成共識。

相關焦點

  • 呂秀蓮高喊要切腹,蔡英文暗爽,機智的網友早已看穿一切
    已經74歲,曾當過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的呂秀蓮,近日終於再次紅遍臺灣。因民進黨確定提名「立委」姚文智參選臺北市長,落選的呂秀蓮不僅一怒「脫黨」,更在媒體專訪時語出驚人,含淚稱「臺灣若在民進黨執政下"淪亡",要切腹自殺」,心裡暗爽的蔡英文還在假意慰留,然而機智的網友早已看穿一切。
  • 梅子:重新審視呂秀蓮
    隔日,呂秀蓮回到臺灣後再表態:「昨晚就跟民進黨毫無關係」,並稱現在的民進黨早已經失去「黨魂、黨德」,對此與呂秀蓮一同對「拔管」發表聲明的馬英九時期無黨籍「行政院長」張善政受訪表示:「她受到黨內壓力,從此對黨死心」。再以後呂秀蓮更直接挑明:「不忍心看到臺灣在民進黨執政時淪亡」,若如此,「我將切腹自殺!」
  • 為什麼日本人自殺非要切腹?
    11區人民不這麼想,注重儀式感的他們,死前要給肚皮開光,整個過程還不能瞎哼哼,得把自己整的跟比特附體似的。最後差不多了,脖子上再讓人補一刀,這事才算完。挺麻煩一死法,人管這叫切腹,一門快消失的日本傳統手藝。為什麼日本人自殺非要切腹?
  • 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
    在古代,切腹後扯斷腸子,是必死無疑的。 其他的自殺方法,都有救活的可能。 中國古代一些俠客,也採用切腹的方式自殺。 比如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刺客聶政,殺死宰相韓累以後,唯恐被活捉受到酷刑,就採用切腹的方式自殺。
  • 一座小城6000人切腹,日本最大的集體自殺
    兵敗了就要分分鐘切腹自盡日本人兵敗自殺是世界出了名的。二戰時期的塞班島戰役,一千多名日本軍民跳崖自殺,留下一個陰森的「萬歲崖」景點。▲美軍鏡頭下拍攝的日軍自殺跳崖不過,要論自殺的規模,下面要說的才是日本第一
  • 全面解讀日本人切腹自殺附(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
    切腹分為一字切,二字切,三字切,還有十字切,顧名思義,就是拿刀在腹部劃一個十字,但是此過程中不能把刀抽出來,要劃回去然後換個方向再來一次。  所以切腹也是考驗勇氣的自殺方式,您要是切到一半手軟了那就丟人了。還有切完了不能哼哼,否則也很沒面子;同時不能後倒,那樣也是丟人的行為,要向前伏倒。
  • 日本人切腹自殺,為何身邊還站著一個人?
    美國戰地記者羅斯,是一名戰地記者,1945年8月20日,他獲準踏入日本領土,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戰爭把日本變成了一座廢墟之城,隨處可見身穿軍裝的士兵,面目表情的走著,他要去哪裡?去做什麼?我不知道答案。但是我知道,戰爭結束之後,很多日本士兵選擇了切腹自殺。」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聊聊日本人切腹的那些事。
  • 日本人切腹自殺?我們都上當了,他們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英勇
    所以,自殺行為在中國人看來是懦弱無能的表現,是會被鄙視的。而日本人卻與我們恰恰相反,他們認為自殺是一切的解脫,自殺者是「悲情英雄」,這種行為是值得讚許的。例如,我們在抗日劇中通常會看到這樣一幕:日本軍官戰敗後,高喊一聲「天皇陛下萬歲!」然後就把刀捅進自己的肚子,切腹自殺了。
  • 日本人切腹自殺?我們都上當了!他們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英勇!
    然後就把刀捅進自己的肚子,切腹自殺了。這種自殺方式不僅讓旁觀者毛骨悚然,自殺者也會非常痛苦。因為「腹部神經密布,小磕小碰就能讓人疼痛難忍,更何況是用到切?再加上腹部脂肪較厚,如果刀插得不夠深,沒傷到致命要害,自殺者就要忍受幾個小時的疼痛,等血慢慢流幹才能解脫。」
  • 切腹之痛 ——日本電影《切腹》觀後感
    《切腹》誕生於1960年代,導演叫小林正樹,他是上個世紀,日本非常著名的導演之一,《切腹》獲得了法國坎城電影節的評審團大獎。在介紹電影之前,先簡單地說一下切腹這件事吧。切腹是日本的武士非常榮譽的死亡方式,武士經歷戰爭失敗,表示效忠,向君上諫死等,最後都會選擇切腹自殺。
  • 日本人切腹自殺?我們都上當了!他們根本沒你想像的那麼英勇
    然後就把刀捅進自己的肚子,切腹自殺了。這種自殺方式不僅讓旁觀者毛骨悚然,自殺者也會非常痛苦。因為「腹部神經密布,小磕小碰就能讓人疼痛難忍,更何況是用刀切?再加上腹部脂肪較厚,如果刀插得不夠深,沒傷到致命要害,自殺者就要忍受幾個小時的疼痛,等血慢慢流幹才能解脫。」
  • 日本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崇尚所謂武士道精神的作家三島由紀夫
    「切腹」是一種流傳於日本的一種自殺方式,這種方式也被一群崇尚所謂的武士道精神的人所發揚光大。在他們認為,「切腹」自殺是非常光榮的,所以在日本歷史上,以這種方式自殺的人並不在少數。在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切腹自殺的人叫藤原義。他出生於日本平安時代的一個貴族家庭。
  • 日本武士為何偏愛切腹自殺?原因讓人詫異,網友:我無言以對!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對於自己的身體必須加以保護,古代人連剪指甲這件小事都要選一個黃道吉日來做。但是不知日本的傳統怎麼回事?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日本人切腹自盡的片段,就連愛情喜劇《愛情公寓》中的關穀神奇也經常說:「我要切腹自盡」。日本武士為何偏愛切腹自殺?
  • 【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三島由紀夫切腹(歷史系列第671講)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講史堂第一千三百七十八期】(歷史系列第671講)最後一個切腹自殺的日本男人:1970年11月25日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在東京市谷駐屯地的陸上自衛隊東部方面隊總監部(軍區指揮部)鼓動兵變失敗後,切腹自殺身亡。
  • 切腹竟是騙局?日本人為何會選擇如此血腥的自殺方式?
    後來,進入江戶時代,為殉死而切腹、作為刑罰的 「詰腹 」逐漸變成了主流。切腹由此流傳開來。那麼,日本人為什麼會保留這一殘忍的自殺方式呢?那便可以追溯到一個名叫「大嘗祭」的皇室儀式。靈魂居於腹部,因此,切腹自盡其實是在釋放他的靈魂。也正因這套信仰體系,日本人才多選擇這種自殺方式。那麼,到底是如何切腹自盡的呢?
  • 一位茶道大師為什麼會切腹自殺?
    秀吉與利休的關係也不例外,這兩個昔日的志同道合者、良好的競爭夥伴、互為反觀的鏡子,最終演變成利休奉秀吉之命被迫切腹自盡的結果。 這是一場藝術與政治、權勢的較量。 從《宗湛日記》來看,利休曾說過秀吉討厭黑色茶碗。所謂黑色茶碗,就是指利休命令長次郎燒制的「今燒」黑茶碗,也就是樂燒黑茶碗。
  • 池袋街頭一中年男子切腹自殺,日本網友驚呼:這是什麼年代了
    日本人最經常用的自殺方式,是不是很多人都會想到切腹自盡這個詞。
  • 日本歷史上有一人,因為切腹被日本人崇拜至今,號稱是最疼的自殺
    在抗日影視劇中,我們都能夠看到一幕,那些不投降而又戰敗的日本軍官,最後都選擇了自殺,其中有些自殺方式就是切腹,其實,切腹也是日本歷史上久遠的一個傳統。日本從鎌倉時期就開始有了這種自殺的方式,之後的歷朝歷代切腹更是風行於日本,日本的這種自殺方式有很多的寓意,在日本武士看來,如果自己犯了重罪,最後能夠切腹自殺,這對罪犯來說不是羞辱,反而是一種榮耀。
  • 史上最疼自殺:比切腹疼多了,只有一日本人做到了,被膜拜至今!
    文/不二書史史上最疼自殺:比切腹疼多了,只有一個日本人做到,被膜拜至今!日本是一個一言難盡的民族,一方面他們彬彬有禮,互相謙讓,另一方面又瘋狂而暴虐,讓人汗顏。比如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就非常的奇葩,動不動就要自殺,而且還是用最殘忍的方式:切腹。
  • 日本人為什麼切腹?
    相關新聞評論區經常能看到網友要求相關負責人切腹以謝國民的調侃。2014年仁川亞運會時,一名日本運動員偷竊韓國記者相機被曝光後,也曾引起網友的口誅筆伐,要求其切腹以挽回名譽。較為知名的切腹事件發生在1970年,作家三島由紀夫在自衛隊駐地鼓動軍事政變失敗後切腹自殺。切腹是日本特有的自殺文化,也被認為是種榮譽的死法。不過細想起來,切腹或是最低效、笨拙的自殺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