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雙十一,各大品牌紛紛放出有力折扣,各位"剁手男孩女孩"早就瞄準好自己想要的商品,而現在最直接的購買途徑,就是關注各種直播間的連結。
除了邀請有名的帶貨主播,例如李佳琦之外,還有很多商家會選擇一些有影響力的娛樂圈明星在直播間進行推廣帶貨。
一般只要請了時下最炙手可熱的偶像來直播間帶貨,憑藉著他們自身的流量和粉絲基數,商品基本上都會取得很好的銷量。
而一些女明星則會選擇代言一些化妝品,其中帶貨效果最明顯的產品就是口紅了,經過親自上嘴試色包裝之後,一些色號會迅速躥紅,成為網紅色,熱賣色,甚至直接斷貨。
可以說,時下明星與直播帶貨的結合,持續而高效地刺激著網絡消費。不過最近,卻頻頻出現明星帶貨 "翻車"現象。
據悉,汪涵在某品牌的直播間賣家電的時候,就鬧出了一場尷尬的 "烏龍"。
有網友指出,汪涵的直播間存在刷單現象。商品的成交率經過後臺暗箱操作,造成了直播間商品熱賣的假象。這樣蓄意矇騙消費者的行為,引發了一眾顧客的憤怒。
很多人在得知直播間數據作假以後,紛紛要求退款和索賠。導致了原來就不多的銷量進一步下滑。這一連鎖現象,可謂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當天,汪涵直播間的退款率竟然高達76.4%,而實際上只賣出了三百多臺。這造假退款之後的爛攤子,卻越來越難以收拾。
對此,不僅賣貨的明星感到尷尬,商家自身也難以全身而退,還給品牌帶來了負面的影響。更重要的是,這給顧客以後在直播間購買東西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陰影。
如果以後這些品牌還造假摻水,那麼誰還敢繼續在直播間購買商品呢?這就造成了直播購物的信譽危機。
而更值得關注的是,在造假事件過後,商家依舊沒有給此次事件一個合理的解釋和處理方式,試圖直接裝作無事發生糊弄過去,這又引起了消費者一輪新的憤怒。
他們直接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向汪涵和商家開炮,以宣洩他們的憤怒和不滿,更呼籲以後不要再購買汪涵以及其代言的產品。
對此,有些吃瓜群眾表示"直播帶貨水分太大,需要一個嚴格的環境來加以管控",有的直接說不再相信所謂的明星直播帶貨了。
也有吃瓜群眾說現在直播風氣盛行,直播數據造假的現象常有,還是要關注商品本身的情況如何。
確實,此次事件給整個明星網絡直播帶貨都產生了不好的影響,而現在做主播帶貨的門檻低,導致網上直播泛濫,質量也有好有差,有些直播間就會存在著渾水摸魚,欺騙消費者的現象。
這不得不要求消費者擦亮雙眼,有一個辨別商品質量的能力。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商家要製造一個完全透明,安全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