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俑風靡唐代,沒有一個豪門貴族是無辜的!

2021-02-07 大肉莊

你印象中,唐俑中的伎樂俑是不是這樣能歌善舞的小姐姐?或者多才多藝的小哥哥?

唐代伎樂俑和侏儒俑

其實還有一種表演人俑,叫侏儒俑,以歷史上真實的侏儒為原型的。侏儒的身高往往不超過1米2,大概像美劇《權利的遊戲》中的小惡魔那麼高,放在現在去旅遊景點都不用買成人票。

侏儒俑一般戴黑色或者褐色的蹼頭,圓臉絡腮鬍,雙手拱於胸前。上身穿右枉窄袖長袍,腰上繫著一條下垂的蹀躞帶,下身著褲,足登靴。侏儒俑的身高只有30公分左右,是普通唐俑的一半大,形態上也與正常身高的唐俑別無二致,侏儒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頭大身子小,樣貌自帶滑稽,有一種天然喜感。

唐 侏儒俑

故宮博物院藏


1

「根本停不下來的侏儒之風」

侏儒在我國很早就有了,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國語》、《莊子》、《列子》、《史記》等古籍中有「侏儒扶盧」的記載。《史記·滑稽列傳》記載「優旃者,秦倡侏儒也 。」優旃是秦始皇諸多侏儒中最出名的一個,他通過插科打諢來取悅秦始皇。

 

從唐代開始,這種侏儒之風尤其盛行,侏儒俑也特別多,以至於唐昭陵墓、鄭仁泰墓、楊恭仁墓等多個墓葬都出土過侏儒俑。據專家考證,這些侏儒的來源於非洲、東南亞和古倭國,還有國內的道州地區。

章懷太子墓壁畫 唐宮女與侏儒

唐高祖李淵時期,常有西域使者進貢侏儒,為了表示他勤政愛民,力行節儉,他曾經給西域使者下過這樣的詔書。

「 ……朕受命君臨, 志在儉約, 日旰忘食, 昧爽求衣, 篡組珠璣, 皆雲屏絕, 雕琢綺麗, 久從仰止。其侏儒、 短節小馬、 痺牛、 異獸奇禽, 皆非實用, 諸有此獻, 悉宜停斷, 宣布遠邇, 鹹使知之。」

意思很簡單,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唐高祖表示要勵志節儉,摒棄浮華,一切用於賞玩的奇珍異獸,都不要進貢了。(李淵:再沉迷享樂,我就剁手。)

結果呢,再強大的flag,還是躲不過真相定律。據載, 西域著名的「昭武九姓」的康國, 於718 年遣使獻侏儒、 胡旋女;鹹亨至開元年間,寶利佛逝(今印尼、蘇門答臘) 也曾多次進獻過侏儒。

永休君山出土彩繪侏儒俑

2

「道州侏儒」

國外進獻的侏儒,僅僅是一小部分,根本滿足不了眾多皇室成員、貴族大臣的需要。


據歷史記載,湖南道州地區侏儒才是唐代侏儒的主要來源。《新唐書》記載,「道州產侏儒,歲貢諸朝,城哀其生離,無所進。」

 

道州百姓不知是遺傳因素,還是營養不良,身材普遍矮小。正常人都覺得繁重的農耕,對道州的百姓來說更是異常艱難,生存都成問題。

經濟地位一旦上不去,社會地位就很低,受人歧視,道州侏儒普遍處在社會底層,地位等同牛馬。為了艱難求生,道州侏儒在當時主要表演一種滑稽戲, 叫做 「 參軍戲」,通常是兩個人配對表演,一名參軍, 一名蒼鶻, 參軍詢問, 蒼鶻回答, 用豐富的表情和詼諧的語言逗人發笑。

唐代侏儒俑

3

「為什麼唐晚期的侏儒變少了」

在唐晚期的時候,侏儒卻神奇的變少了。

 

據《新唐書》記載,在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道州來了一位新刺史,叫陽城。陽城在道州任刺史期間發現道州進貢侏儒後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長年累月的進貢,道州的百姓不僅遭受著親人離異之苦,還嚴重影響了社會生產。生產建設沒人搞,所以越來越窮。於是陽城向朝廷寫了一份奏疏,要求免除道州的侏儒進貢。誰也沒想到,這份奏疏真的獲得皇帝批准,從此道州矮民免於進貢,百姓無不感激涕零,擁戴陽城。

唐代侏儒俑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寫《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記載了這件事:


「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餘,市作矮奴年進送,號為道州任土貢。任土貢,寧若斯,不聞使人生別離,老翁哭孫母哭兒!一自陽城來守郡,不進矮奴頻詔問!城雲臣按六典書,任土貢有不貢無,道州水土所生者,只有矮民無矮奴。吾君感悟璽書下,歲貢矮奴宜悉罷。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父兄子弟始相保,從此得作良人身。道州民,民到於今受其賜,欲說使君先下淚,仍恐兒孫忘使君,生男多以陽為字。」

這段侏儒減少的歷史,我們從侏儒俑的出土情況中也能得到驗證。 侏儒俑墓葬的出土主要集中在唐代早中期,遼寧朝陽蔡須達墓中出土的侏儒俑年代最早,為 619 年;唐金鄉縣主墓中出土的侏儒俑年代最晚,為 722 年。越到唐晚期,出土的侏儒俑越少。

唐代侏儒俑

美麗的三彩陶俑,其背後隱藏了不為人知的唐代侏儒文化。道州的矮人,無論是被迫成為伎樂演員,還是重獲自由,都令人聞之嘆惋。

這裡留給大家一個問題,感興趣的rose們可以思考一下,重獲自由後的侏儒又是如何生存的呢?

追的上熱點,聊得了藝術,我是茁壯成長中的肉莊小編輯,歡迎大家關注大肉莊公眾號,每周見證我的成長~

    點擊視頻,觀看7月直播高光時刻~

更多完整內容

長按二維碼下載「ROSE宋瓷收」APP獲取

相關焦點

  • 宮廷與侏儒,唐朝貴族那些不得不說的癖好
    1958年太原南郊金勝村出土彩繪陶侏儒俑1件,頭戴高帽,身穿赭色短袍,腰中系帶。1961年在長治北石槽出土侏儒俑1件,穿黃色綠色長衣,腰束帶,左手拿一圓球,右手架一鳥,墓主人是大周(武則天時期)故云騎尉王義。1976年寧夏玉泉營出土唐代侏儒俑1件,戴幞頭,身穿束帶短衣,袒胸露腹,高10釐米。
  • 唐代詩僧寒山子的詩詞為何風靡日本?
    而在其中,詩歌文化當是最受日本人歡迎的文學形式之一,尤其是唐詩,更是受到日本人頂禮膜拜的程度,上到日本天皇,下到平民百姓,如果能夠吟詠唐詩就可以顯示其文學素養之高,不少日本貴族和受過教育的文士,更是以熟讀唐詩和會作詩而榮,這種文化一直流傳到現代。日本桓武天皇 那麼,在群星燦爛的唐代詩人當中,誰最受日本人歡迎呢?
  • 西安發現唐代貴族家族墓地 顏真卿真跡首次考古發現
    @陝視新聞消息,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最近在西鹹新區發掘了一處唐代貴族家族墓地,在一座夫妻合葬中,發現一方由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的墓志銘從2020年夏天開始,陝西考古人員發掘清理了大量隋唐時期的墓葬,其中包括唐代貴族元氏家族墓葬共三座,出土墓誌共四方。通過墓誌判斷,墓主人屬於唐代貴族元大謙、羅婉順夫婦及其兒子元不器和侄子元自覺。由於早期遭到盜擾,考古人員在墓葬內發現了少量的銅錢和陶俑,以及銀帶扣、葵口高足銀杯等文物共計兩百多件組。依據墓誌記載內容,考古人員發現羅婉順墓誌的書寫者竟是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
  • 中世紀歐洲的中國奢侈品,一個貴族家裡沒有這些都不好意思叫貴族
    中世紀中世紀,英文為Middle Ages,從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開始,到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結束,是歐洲歷史三大傳統劃分(古典時代、中世紀、近現代)的一個中間時期。「獵殺女巫」運動在這一千年間,歐洲幾乎全方位地落後於歐亞大陸另一邊的中國,文化和科技被全面碾壓,貿易更是年年大幅度逆差,當時的歐洲貴族家裡如果沒有幾樣來自中國的東西,跟人見面都不好意思自稱貴族
  • 「唐代女性以胖為美」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問:請編輯考證一下唐代以胖為美這件事。 先說結論:所謂「唐代女性以胖為美」這種說法,雖然已是一個流傳極廣的「文化常識」,但它並不正確。
  • 唐代女性的時尚標誌:薰香、調香為何能風靡盛唐?有何文化內涵?
    王公貴族必須要沐浴薰香,才能朝見無比尊貴的天子。貴族女性開始對薰香產生極為濃鬱的興趣,其實也是在久遠的商周時期。貴族階級、文人墨客、時尚女性等,都是薰香的主要推崇人群。薰香的種類可以用琳琅滿目來形容,既有可以用來沐浴的薰香,同時也有用來佩戴,或者放入香爐中焚香的薰香。唐朝時期,香文化發展到一定高度,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普通老百姓,幾乎達到了人人佩戴薰香,以及家家戶戶焚香的地步。尤其是當時社會的貴族女性,更是對調製薰香愛不釋手。
  • 「逐將白日馳青漢,銜得流星入畫門」,從史料文物談談唐代的馬球
    原來在小區裡跟老頭打打桌球打挺好的,如今也想要玩點那貴族的運動了。什麼網球,什麼高爾夫,能上的都給上上。要說這個啥叫「貴族運動」,其實主要就是要突出一個「貴」!就跟電影《大腕》裡說的似的:「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 為何說唐朝的科舉是「豪門貴族」內部的科舉?難怪唐之後再無貴族
    只有無知和本身就是貴族的人才會羨慕西方的貴族精神,因為那意味著永久性的世襲和階級固化。很多人天真地認為有了科舉之後門閥大族就消失了,帝國的君王會通過科舉這條路來有效地削弱豪門大姓的勢力,卻不知在實際操作中,科舉不但沒有削弱貴族在朝廷中的勢力反而更好地成就了他們。
  • 唐代女性內衣——訶子是什麼?還有一個名字是「合歡襴裙」
    秦漢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女性內衣的式樣存在兩個共同特點:一是肩部位置均綴有細帶,目的是避免內衣滑落;二則是內衣功能僅在於包裹胸部,遮羞蔽體,均沒有聚攏胸乳的功能,唐代時期的訶子以這兩個特點為基礎變革而來。
  • 羅隱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戳穿了豪門貴族的醜惡嘴臉!
    流離落魄的羅隱對當時的考試制度非常失望,對當時豪門貴族貪得無厭的醜惡本質非常厭惡,便寫下了很多諷喻詩。《金錢花》便是其中一首。《金錢花》是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是一首託物寄意的詩,雖然詩題是「金錢花」,但主旨並不是詠花,而是借金錢花戳穿了豪門貴族貪得無厭的醜惡嘴臉。一針見血,具有很強的諷刺和批判力量。
  • 0216 日不落:風靡朋友圈的現代貴族|經濟學人
    >追求名望Once they ran the empire; today they run Instagram accounts曾經他們管理整個帝國,今天他們風靡朋友圈aristocrat /rstkrt/[c]
  • 唐代有沒有「平妻」一說?
    唐代有沒有「平妻」一說?松鳴如今網絡上的唐穿小說,男主最後很少不是三妻四妾的,福利可謂爆棚!  其實原來所謂三妻四妾,就是一妻多妾。古書有明確記載,所謂三妻,是指春秋時期齊國君主的一段佳話。其實「平妻」這個詞從來都不是官方叫法,乾隆末期之前,在法律中沒有這種說法。平妻是對商人在外經商所娶女子的一種稱呼,但是其實際法律地位仍然為妾。其在乾隆後期法定為適應於兼祧婚制的另娶妻子的稱謂,但正妻與平妻之間相當於堂妯娌。直到道光末年,正妻與平妻間才出現「兩頭大」或「對房」的說法。
  • 唐代青銅鏡有沒有收藏價值呢
    2004年,中國嘉德推出民國時期北京著名收藏家關祖章舊藏銅鏡專場拍賣,143面銅鏡全部以高於預期的價格成交,其中一面「唐代脫銀庭院仕女遊樂圖銅鏡」以45.1萬元的高價成交,遠遠高於拍賣前的15萬元估價。
  • 唐代那些絢麗的妝扮歷程!
    隋代的歷史比較短,因此這段時間內妝扮上沒有變化得特別快,儘管如此,人們還是熱衷於追求時尚——我們那時候就已經開始使用進口化妝品了。「螺子黛」出產於古波斯國,是隋唐時期比較受歡迎的進口奢侈類化妝品。除白色面藥外,唐代還有其他顏色的面脂。唐劉禹錫《代謝曆日口脂面脂等表》中寫道:「臘日口脂、面脂、紅雪、紫雪……雕奩既開,珍藥斯見,膏凝雪瑩,含夜騰芳,頓光蒲柳之容,永去癘疵之患。」眉妝上,螺子黛、銅黛、石墨仍再使用,螺子黛是最為昂貴的眉妝用品,一般為貴族階級使用,銅黛相對便宜些,石墨是最廉價的。在唇妝上,顏色也多了起來,「檀口」:顏色為淺紅色,顏色較輕。「朱唇」:為大紅色,顏色略重。
  • 豪門怎麼養孩子?郭晶晶和霍啟剛育兒不走尋常路,網友稱讚真貴族
    文|秘籍君你們知道豪門是怎麼養孩子的嗎?按照我們的猜想,豪門因為不缺錢,因此養孩子也會極盡奢侈。住豪宅有菲傭,出入有豪車保姆相伴自不必說。比如之前黃聖依的兒子安迪在參加某親子節目的時候,奶奶就展示出了對他的豪門寵愛。「安迪想要去玩,我就給他建了個遊樂場,冬天安迪想要去滑雪,我就給他修了個滑雪場」,這花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 先婚後愛嫁入豪門:5本貴族豪門的好文,嬌妻闖入我的世界
    先婚後愛嫁入豪門:5本貴族豪門的好文,嬌妻闖入我的世界大家好,今天推薦給大家的是5本口碑不錯的貴族豪門的好文。這5本書的寫作質量都不還是不錯的,值得大家細讀細品,文中內容可圈可點,情景交融,感人至深。一起來欣賞吧。
  • 鄭京浩背景遭扒竟是豪門貴族
    鄭京浩背景遭扒竟是豪門貴族時間:2018-07-31 15: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鄭京浩崔秀英分手了嗎? 鄭京浩背景遭扒竟是豪門貴族 近日,韓劇《火星生活》獲得不少網友的喜歡。男一號鄭京浩的相關資料也引起關注。其中,大家好奇他與崔秀英分手了嗎?另外,還有的就是:為什麼鄭京浩被叫做是鄭少女呢?
  • 有種「豪門修養」叫郭晶晶,曬出晚餐太接地氣,網友:真正的貴族
    「豪門」一個令人嚮往的詞,相信很多人都會想成為豪門,或者嫁進豪門。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影視劇的影響,大家對於豪門的印象就是頓頓鮑魚燕窩魚翅,家裡房子大到需要有交通工具,一家人會過著奢靡無度的生活。但有這麼一個豪門的日常十分平淡,他們就是霍啟剛郭晶晶一家人。
  • 不知名詩人的經典,短短4句揭露現實,豪門貪婪,難怪唐朝滅亡
    但是在古代平民百姓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情況下,只有那些富貴人家才有時間去養養花、種種草,唐代的長安城就盛行著養花的風氣,在當時的大街小巷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賣花的老人和孩子,這也是長安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唐代女子以胖為美?楊貴妃:不是,我沒有,別瞎說
    近日,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透露,該院利用新科技新技術,對唐代貴族李道堅墓葬壁畫完成了第一階段修復。其中的仕女形象,也引發了種種關於唐代女子穿著打扮的議論,不少網友感嘆,果然唐代女子都是「胖美人」。 資料圖:唐李道堅墓壁畫室內清理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