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丹士林旗袍風靡全國

2021-02-13 旗霓嘉影

民國時期,影星李麗華為陰丹士林旗袍拍攝的廣告圖片。

隨著旗袍的發展,民國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準。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鍊、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

  在當時,各種款式的旗袍中,陰丹士林旗袍特別流行,所謂陰丹士林旗袍就是指旗袍的面料採用的是陰丹士林布。

  陰丹士林本是一種還原染料名稱,其還原染料耐洗、耐曬,用它染成的布料色彩豔麗,因此被人們習慣稱之為陰丹士林布。其中又以大德染料廠出品最有名。與傳統的土布相比,陰丹士林布顏色鮮豔,種類繁多,而且質量好。另外與純洋布比,它又顯得樸素大方,經濟耐用,可以滿足中、高、低層次顧客的需求,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

  當年陰丹士林布的宣傳廣告走俏都市鄉村,在學生中影響尤大。陰丹士林布也以其優良品質,暢銷大江南北,家喻戶曉。學生爭穿陰丹士林布做的制服,時髦女郎也穿陰丹士林布做的旗袍,陰丹士林布幾乎成了「國布」。時至今日,陰丹士林、士林藍、士林布仍然是很多老年人耳熟能詳的字眼。

延伸閱讀

[真絲知識]綾.羅.綢.緞等絲綢織物的特點

時興裝扮的旗袍是怎樣形成的?

黎錦:中國紡織史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遺產三大名錦之宋錦

中國文化遺產三大名錦之蜀錦

中國文化遺產三大名錦之雲錦

視頻|神秘的香雲紗

棉麻,關於愛它的幾種方式

認識羊絨的四大誤區

絲絨旗袍不用乾洗,手洗就行了,很簡單


旗袍的美,

在於懂得欣賞。


關注旗霓嘉影

做一個懂得欣賞的人。

相關焦點

  • 馨怡坊|陰丹士林旗袍
    民國初期有一種顏色變成一種信仰,可初心並不僅僅為革命自由而生,也是因為美而生,它是中國史上第一個美學潮流的商業廣告,這因「色」而起的廣告一面世就佔據頭條榜,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它的名字餘音繞梁,直至今日許多家庭壓箱底的寶貝中一定有一件「陰丹士林藍」。馨怡坊追隨著民國女性的愛國情懷,出品新古典風格的陰丹士林藍旗袍。1931年,上海遊樂場舉辦迎春會。
  • 「陰丹士林」連環畫(圖)
    辛亥革命後,德商率先將「陰丹士林」帶到十裡洋場。它是一種還原染料名,德文名稱的音譯。還原染料耐洗、耐曬牢固度高,以此染成色布俗稱陰丹士林布、士林布,其中以藍色(士林藍)尤為經典、暢銷。當時中國傳統手工染整業正發生變革,逐漸被機染替代,德孚洋行不僅牢牢控制著陰丹士林染料的生產配方與銷售,還出產或代理質量上乘的士林布,具有一定的壟斷性。
  • 雪妮微電臺:老去的陰丹士林
    我喜歡旗袍,可我知道,我永遠都缺少一件旗袍,一件叫做陰丹士林的旗袍。陰丹士林,那樣的藍是鮮豔的,亦是清涼的。我很少穿旗袍,因為覺得自己不夠美好,怕辜負了它的花樣年華。多少次,站在衣櫥跟前,伸手去摩挲那些旗袍。從精巧的領口沿著腰間的曲線一直到開叉處。每一粒盤扣,每一道滾邊一一觸摸,眼睛總是不肯離開。我在解讀它的身世,它們散發出來的獨特的氣質。
  • 「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開幕 全國百場旗袍文化公益展啟動
    據展覽策展人、古董旗袍收藏家張雙蓮介紹,旗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旗袍背後的文化,此次展覽同時開啟「全國百場旗袍文化公益展」活動,本著弘揚傳統文化的初心,她們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旗袍文化的公益展覽。
  • 百年舊痕 | 彭坤:最高級的藍——「陰丹士林藍」
    當年陰丹士林布的幾則廣告當年陰丹士林布的幾則廣告點擊音頻 邊聽邊看三十年代開始流行一種染料叫陰丹士林,是從英文Indanthrene音譯過來的,這種陰丹士林跟中國傳統染色是不一樣的。中國最好的印染業一開始是在山東,為什麼在山東呢?
  • 旗袍風韻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
  • 【旗袍】最後的孤島:香港的旗袍式樣校服
    或者「沒落」這個詞是出自我的主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它與曾經的確就不一樣了。如果非要對比如今與曾經的旗袍,不太恰當地說是:生於女權(權益的權)、死於男權(權力的權)。所以如今的旗袍變成這副鬼樣子,我一點也不意外。不過本篇想講講的是在這樣的情境下,為我們保留住的旗袍的一股清流,那就是「旗袍的校服時代」。
  • 旗袍風韻:民國時期最受女性歡迎的服飾
    民國時期,影星李麗華為陰丹士林旗袍拍攝的廣告圖片。  1925年宋慶齡拍攝的一張照片中,所穿的旗袍是一款特殊的倒大袖旗袍。從旗袍鑲的邊來分析,旗袍做工考究,屬於大做。不過到了上世紀30年代,旗袍款式層出不窮,倒大袖旗袍已經很少見了。  此時旗袍總體特點是領小、袖小、下擺多變化,核心是講究腰身。依穿著者的不同身材,量身定做,在腰身的放、收之中,體現旗袍的貼身。
  • 中國旗袍的發展演變之中西合璧、花樣不斷翻新的現代旗袍
    現代旗袍是由清代滿族婦女穿的直身長袍式的旗袍演變而來的,產生於1914年,1915年間,先流行於上海,後影響全國,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旗袍吸收西方服裝的特點,花樣不斷翻新,成為普通市民和女學生的主流服裝,高檔旗袍則是上層社會婦女的晚禮服。
  • 雲想衣裳花想容 | 她們那時候的「同款」旗袍
    —— 柯靈《遙寄張愛玲》旗袍作為華人女性的時尚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由發源地上海風靡至全中國葉淺予為「雲裳「設計旗袍1927年8月7日,在卡的路(今石門二路)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路口,一家由滬上文人、社交名流和美術家合作的服裝公司開幕
  • 民國旗袍:頭髮是火燒的,胳膊是摸魚的,腿是過河的,鞋是跌人的
    1928 年,革命成功,全國統一,在社會一片欣欣向榮的氣氛中,旗袍的下擺被稍稍提高了,高度適中,即使開衩比較低也易於行走,不會局限了步福。報章評論說:「這種新改變的旗袍,穿起來可說時髦極了!美麗極了!可是一雙肥厚而圓潤的大腿,暴露在冷冽的天氣之中。僅裹著一層薄薄的絲襪,便能抵禦寒氣的侵襲麼?」
  • 影像服飾史:從《合奏》聊民國的高衩旗袍
    ,不僅可見旗袍底下的鑲著蕾絲的襯裙,分別還穿著黃色和綠色的長褲,褲子底下也鑲著蕾絲。「露臂不露胸」異曲同工,當時的旗袍恰好滿足了這種需求,雖然脖子包的嚴絲合縫,但露出半截子的胳膊是允許的,而隨著旗袍較之前更加稱身,雖然開了高開衩,卻「恪守中庸」的在裡面套上褲子以求平衡,這種時裝設計在當時顯然是被推廣的款式,一張衣料廣告畫上,寫著這樣的話:請仿圖中女服,以陰丹士林各色絲光細布及府綢裁製時裝,畫中的三個女子,分別穿著各色陰丹士林高衩旗袍,裡面露出府綢長褲,簡直是服務一條龍,完美。
  • 旗袍,是上海女人的皮膚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俊俏的阮玲玉身材修長,穿上旗袍顯得亭亭玉立。有一張照片,她懷抱愛犬站在後門口曬太陽,那身格子圖案的旗袍正是1934年的流行款式,袖長離肘大約一寸,袍長至腳面,自有一種清麗哀怨的韻致,就像一朵在空谷裡散發幽香的百合。由於阮玲玉性格懦弱、淡泊名利、不善交際,又長期生活在張達民的陰影之中,所以她的旗袍以素色居多,而且常常穿陰丹士林布旗袍。相比之下,影后胡蝶則是另一番景象。
  • 旗袍拾遺 | 美豔旗袍,為什麼讓女性怦然心動,讓女人愛戀不已?
    為什么女人都愛旗袍?為什麼男人都愛穿旗袍的女人? 上海,旗袍的發祥地旗袍的歷史已經泛黃了。1930年,旗袍被部分中學、大學採用為校服,教師及年青學生喜歡穿上「陰丹士林」的藍布旗袍,政要夫人、名門閨秀、女學生與家庭主婦,都把旗袍視為正裝,元首夫人在外交場合多穿旗袍亮相,名媛名太也以旗袍出入社交場合,風光無限。
  • 老外也瘋狂愛的旗袍,正在消失!
    劇中的她,似乎一直都是旗袍迷,各式各樣的旗袍不在少數。Jeniffer Aniston一身黑色繡花旗袍,配上紅色的高跟,顯得整個人修長、身材勻稱,很巧妙的將中西方風韻結合起來。安妮海瑟薇,絕對算是國外明星中,穿旗袍的佼佼者了。電影《一天》(One Day),安妮海瑟薇一身藍色的旗袍,體態較為嬌小的她,卻很好的將氣質展現出來。
  • 上海記憶:月份牌裡的旗袍文化
    大多數月份牌的時裝美女都是畫家創造的,偶而也見有以當時影星為摹本的,陰丹士林廣告中就有樨英畫室繪的影星陳雲裳圖,紫絲絨的無袖旗袍,領襟滾黃白燈芯草邊,白色高跟皮鞋,旁襯黃梅,側坐於雲石鑲木椅,旗袍襯美人,真是秀美之極。
  • 圍棋女神多才多藝,風靡日本,旗袍下棋,網友:對手能認真對弈?
    要說起圍棋界,近幾年最為受矚目的女選手,當屬美女黑嘉嘉了,她是澳大利亞與中國臺灣省的混血,與大多數混血兒一樣,黑嘉嘉完美的繼承了東方女性的美感,並且凸顯出西方人的氣質,不少的圍棋迷都為之所折服,由於長相十分符合日本民眾的審美取向,她很快風靡日本,被日本圍棋界稱為「千年僅一」的美女棋士。
  • 旗袍:中國女人的文化印記,行走的中國藝術與美
    旗袍適合搭配纖細的身材,能夠突出優雅的氣質。關於旗袍,中國女人,總是有太多千絲萬縷的聯繫!目前改良的旗袍可以有很多新穎的搭配,不會顯得中規中矩。張愛玲作品改編的電視劇裡都是旗袍裝。像94年的電影--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曾經言:就是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而在所有中國關於旗袍的影視劇中,大多女主的命運是跌宕起伏的。
  • 在骨不在皮丨旗袍的傳承
    作為在浩如煙海的品類中唯一傳承至現代的中國傳統服裝,旗袍所蘊含的傳統只有這幾個結構元素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民國旗袍在旗袍發展序列中具有獨樹一幟的特性,但長期被學術界忽視。眼尖的簡友應該已經發現了,小簡在《旗袍往事》聊到民國旗袍時已經提及了。沒錯,就是襯裙和襯褲了。民國時期的旗袍,穿著時內裡要配上與外袍長度相當的襯裙、襯褲,旗袍開衩所露出的襯褲花邊與亮片、襯裙的衩邊裝飾都是旗袍整體造型的一部分。旗袍襯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