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影星李麗華為陰丹士林旗袍拍攝的廣告圖片。
隨著旗袍的發展,民國當時的旗袍製作出現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兩大流派。因旗袍的發源地在北京,所以最初階段,融合漢族元素立領、左右兩面開衩等特點的改良旗袍稱之為京派旗袍;後來,由平面裁剪改為立體裁剪,增加腰身等時尚元素的旗袍,稱之為海派旗袍。海派旗袍修長適體的特點正好迎合了南方女性清瘦玲瓏的身材特點,成為一種服飾風尚,並且後來居上,逐漸取代了京派旗袍。
當然,兩派主要以風格作為區分,並非簡單的以地域為標準。即並非在北京的旗袍就是京派旗袍,在上海的旗袍就是海派旗袍。京派與海派代表著藝術、文化上的兩種風格。海派風格以吸收西方藝術為特點,形式靈活多樣,商業氣息濃厚;京派風格則帶有官派作風,顯得矜持凝練。
近年來有人提出「蘇派旗袍」的概念,即江蘇旗袍,這是一個新提法,多半是商業炒作的概念,與民國時期的京派旗袍、海派旗袍,並不是一個概念。民國時期,因為南京曾作為首都,其旗袍風格曾廣為流行,但南京旗袍在製作風格上仍然屬於海派風格,只不過在具體樣式的製作上與上海旗袍略有差別。
民國時期,旗袍是女性最為代表性的服飾,其適用性非常廣。上至貴族女性下至平民百姓,家庭婦女,都可穿著旗袍。旗袍的年齡跨度很大,十來歲的小女孩,七八十歲的老奶奶,皆可著旗袍。而且旗袍一年四季皆可穿著,其形制可單,可夾,可棉。夏季有單旗袍,冬季有棉旗袍,春秋天有夾旗袍,裡面還可以襯穿其他的服飾。秋冬季節的棉旗袍為長袖,長下擺,重保暖輕時尚。
而且旗袍的搭配性廣,受季節因素影響小,可以搭配多種服飾。天涼時旗袍外可加短背心或絨線衫,冬季在旗袍外面套裘皮大衣,領、袖處加以毛皮飾邊。另外,旗袍還可以與絲巾、絲襪、項鍊、耳環、手錶、皮包、高跟鞋等時尚之物完美搭配,正因為如此,旗袍成為民國女性的最愛。她們個個穿得風姿綽約,吸引世人的目光。
在當時,各種款式的旗袍中,陰丹士林旗袍特別流行,所謂陰丹士林旗袍就是指旗袍的面料採用的是陰丹士林布。
陰丹士林本是一種還原染料名稱,其還原染料耐洗、耐曬,用它染成的布料色彩豔麗,因此被人們習慣稱之為陰丹士林布。其中又以大德染料廠出品最有名。與傳統的土布相比,陰丹士林布顏色鮮豔,種類繁多,而且質量好。另外與純洋布比,它又顯得樸素大方,經濟耐用,可以滿足中、高、低層次顧客的需求,因此很受人們的喜愛。
當年陰丹士林布的宣傳廣告走俏都市鄉村,在學生中影響尤大。陰丹士林布也以其優良品質,暢銷大江南北,家喻戶曉。學生爭穿陰丹士林布做的制服,時髦女郎也穿陰丹士林布做的旗袍,陰丹士林布幾乎成了「國布」。時至今日,陰丹士林、士林藍、士林布仍然是很多老年人耳熟能詳的字眼。
延伸閱讀
[真絲知識]綾.羅.綢.緞等絲綢織物的特點
時興裝扮的旗袍是怎樣形成的?
黎錦:中國紡織史的「活化石」
中國文化遺產三大名錦之宋錦
中國文化遺產三大名錦之蜀錦
中國文化遺產三大名錦之雲錦
視頻|神秘的香雲紗
棉麻,關於愛它的幾種方式
認識羊絨的四大誤區
絲絨旗袍不用乾洗,手洗就行了,很簡單
旗袍的美,
在於懂得欣賞。
關注旗霓嘉影,
做一個懂得欣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