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敗亡,絕對不是孔有德部下偷了一隻雞那麼簡單

2021-01-18 迷惑晨夕

關於明朝敗亡的原因,流傳著很多說法。有天氣說、土豆紅薯說、瘟疫說、甚至還有「偷雞說」….…

這些學說,大多數都比較荒誕。就拿天氣說來講。小冰河這種天氣,不可能是區域性的。絕對不可能單單只影響到大明王朝,而後金和朝鮮卻絲毫不受影響。

至於土豆紅薯說,那就更經不起推敲。土豆和紅薯,在明朝末年傳入中國。在此之前,中國並沒有這兩種農作物。像宋代沒有紅薯土豆,同樣富得流油。自水稻種植技術普及,只要沒有戰亂和大規模災害,中原王朝一般不會鬧糧荒。

現在再來看一下,孔有德部下偷雞。

這個孔有德同毛文龍之間,有著莫大的關聯。兩個人的關係不只是上下級那麼簡單。在皮島期間,孔有德作戰勇猛,深受主帥毛文龍的賞識。毛文龍一時興起,直接將孔有德收為了養孫。

攀上毛文龍這門親戚,孔有德本來離飛黃騰達不遠了。可惜,好景不長,半路殺出來了一個袁崇煥。毛文龍就這樣稀裡糊塗被袁崇煥給砍了。毛文龍一死,孔有德歸孫元化節制,一時間失去了靠山。

崇禎四年,皇太極再一次率領軍隊,包圍了大凌河城。大凌河城危在旦夕,崇禎慌忙調集軍隊馳援大凌河城。這些救援部隊中,就包括了孔有德部。

孔有德手裡只有一千左右士兵,讓他去救援大凌河城,簡直是杯水車薪。這個孔有德心裡當然不樂意。再加上,一路上大明百姓都將明朝的軍隊當成了土匪,紛紛關門閉戶不接待。

走到吳橋縣。孔有德的部下又冷又餓,因此偷了王象春家裡幾隻雞吃。壞就壞在這個王象春不是普通人上,他是王象乾的弟弟。這個王象乾身居高位,而孔有德只是一個小小的遊擊。

孔有德知道對方惹不起,只好將偷雞的士兵狠狠鞭打了一頓。可是這一打,立馬引發了兵變。憤怒的士兵,直接一把火把王象春的家給燒了。

這群叛兵本來就是毛文龍的部下,對於毛文龍無故被殺,心中早就不滿。在叛兵頭目的挾持下,孔有德被迫宣布反明。

明朝的軍隊腐敗至極,面對這支不足千人的部隊,平叛時竟然一觸即潰。更嚴重的是,軍事重鎮登州城竟然不戰而降。此戰,孔有德一舉俘虜了7000多名明軍,外加300多門大炮,逐漸成了氣候。後來,在明軍的重兵壓境下,孔有德率兵投降了後金。

可以說,這次兵變,並不是偷幾隻雞那麼簡單,而是蓄謀已久。這裡面同毛文龍被殺,絕對有莫大的關聯。孔有德帶去的300門大炮對後金的幫助的確很大,但是仍然不足於對抗明朝的火器。

明朝的敗亡,主要還是由於軍隊「腐化」兩個字。面對區區一千人不到的叛軍,整個登州7000多人,外帶著300多門大炮竟然直接投降。這支軍隊腐敗到什麼程度,可想而知了。

相關焦點

  • 明朝農民養出四十斤「公雞」,道士看後說一預言,不久明朝亡了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幽州臺歌》由於古人崇拜鬼神,於是衍生出了佔卜這一說。在封建社會,由於「君權神授」的原因,所以會將王朝的興衰和自然界的不尋常的異象聯繫起來。而封建王朝的發展走勢是否真的有天意?如今,封建迷信是不可取的,但是在封建社會,那時果真有一些道士還真說中了國家發展走向。在明朝末期,各類異象層出不窮。
  • 天下第一神偷,沒有他偷不到的東西,最後卻因為偷了一隻雞而慘死
    事實上時遷不僅擅長飛簷走壁,而且還能夠挖墳盜墓,在盜賊這一行裡也算是精通多門手藝,他本人也因此而極為自得,揚言整個天下就沒有他偷不到的東西。    事實上根據後來他的所作所為來看,還確實是沒有他偷不到的東西,不過偷到了以後能不能跑掉卻是一個問題,當初他正是因為在薊州府偷了東西,沒幾天就被抓到所以進入監獄,從而與身為薊州兩院押獄的楊雄攀上了交情。
  • 張生全‖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嫡傳後裔,又有統一的雄心,為何敗亡於後金
    但最終是,他不但未能統一蒙古各部,而且還把自己搞得非常悲慘,離開遼河套,踏上西遷之路,最後在青海敗亡,蒙古滅國。敗亡林丹汗的,不是大明王朝,而是後金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代君王。而且林丹汗敗亡以後,他的所有老婆都被皇太極等一眾後金宗室收納,他的傳國玉璽,也給到了皇太極手裡。皇太極因為有了傳國玉璽,正式登基當了皇帝。
  • 為什麼《明史》上說,孫傳庭一死,則明朝就註定亡了
    既然如此,為何《明史》上還會說,孫傳庭一死,則明朝就註定亡了?到了崇禎年間,農民起義活動猖獗,孫傳庭為了救國救民,便主動請纓出任陝西巡撫,負責剿滅農民軍。當時農民起義軍的第一代首領闖王高迎祥,率領軍隊從湖廣來到陝西,打算從漢中進攻西安。孫傳庭主動請纓後,打算組建一支軍隊,到潼關鎮守,就上報朝廷請求撥軍餉。
  • 明朝亡於萬曆還是嘉靖?都不是,在這個朝代之後的明朝已經顯出敗象了
    ,所以這就導致明朝的不斷衰退。 從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宣宗朱瞻基時期,這四位皇帝帶領下的明朝大體上還是比較安穩的。尤其是在明仁宗作為太子監國時期,朱棣一朝雖然東徵西討,幾度下西洋,但是明朝的政治經濟還是能夠支撐起來的。
  • 不要說明朝亡於萬曆 始亡於嘉靖 明朝的滅亡從成化年間就開始了
    說起明朝的滅亡,清代學者在總結之時,提出「明之亡,非亡於崇禎,而亡於天啟,實亡於萬曆,始亡於嘉靖」的觀點,這個觀點的解讀主要是基於黨爭。從嘉靖朝開始,為了爭奪首鋪之位,張璁、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人拉幫結派,開啟了黨爭,以至於在萬曆、天啟年間愈演愈烈,為明朝的滅亡埋下伏筆。但是從經濟角度來看,明朝滅亡的根源應該要從明憲宗成化年間說起。
  • 古代第一小偷揚言:天下沒我偷不到的東西,不料卻栽在一隻雞手上
    憑著一手出神入化的功夫,啥都敢偷。說起來有一位小偷行業有名的人物也是悲催,他本來是hi赫赫有名的小偷,啥東西他都能偷,但是結果卻栽在了一隻雞手裡,而這位傳奇小偷的結局也甚是悲慘啊。這個人就是時遷,他是水滸傳裡面的英雄。向來以偷盜為生,當然,能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技術,而 時遷很巧,他的技術十分高超。
  • 明朝亡於小冰期?氣象學家:明朝冬天頻打雷,違反氣象規律,詭異
    地球經歷過很多更極端地環境,剛誕生時遍地都是巖漿與噴發的火山,曾有過下了兩三百萬年的大雨,也曾氣溫升高到完全融化掉南北兩極的冰面。 所以人們對於環境的關心歸根結底是在關心自己,而環境也對人類的社會活動影響深遠,就有論調認為明朝亡於小冰期。
  • 明朝崇禎死後,他的敵人將他葬入了明思陵,也是最寒酸的明朝帝陵
    大明亡於李自成,而非滿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時,並未喪心病狂,所以,他還是找到並收斂了崇禎的遺體,並將其安葬到了崇禎後宮田貴妃的墓中。滿清入關後,又以精簡版皇陵的規制,重修了田貴妃墓,形成了最終的明思陵。
  • 比辣子雞還好吃的爆炒雞塊,做法還特別的簡單,不吃絕對會後悔!
    比辣子雞還好吃的爆炒雞塊,做法還特別的簡單,不吃絕對會後悔!上一個星期天,兒子放學之後,我和我老公去學校接兒子,接了兒子之後,我們就去朋友家裡面做客了,朋友看我們拖家帶口的都去了,就決定給我們做一個她最拿手的菜,還吹噓這個菜比辣子雞還好吃,我當時不信,我問他,你要做什麼?
  • 為什麼有人說明朝亡於萬曆
    明神宗萬曆皇帝帝朱翊鈞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相對於其他幾位皇帝而言,萬曆皇帝可以說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皇帝,當然,他的出名源於偷懶和怠政。萬曆帝死後24年,清軍入主中原,明朝宣告了結束。而明實亡於萬曆這個觀點在某些方面來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社會風氣轉變明朝萬曆時期,是整個明朝的社會風氣大轉變的時期,明朝的商品經濟發展很快,社會頂層在生活上越發奢侈。「今貴臣大眾,爭為奢侈,眾庶仿效,沿習成風,服食器用,逾僭凌逼。」
  • 有人說明朝全昏君清朝全明君,為什麼明朝能撐270多年,清朝卻亡了呢?
    如果這些都是昏君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還有明君嗎?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等這些盛世難道都是昏君治理出來的?再比如,乾隆皇帝打著考查民生的名義,六下江南遊山玩水,還有八旗子弟...褒義奴才、慈禧...例子真的不要太多。還有 康熙、道光、鹹豐、同治、宣統這幾個都不是明君啊。清朝明君只有一個,那就是「雍正」。
  • 吃雞方式有一百種,沒有一隻雞走得出廣東
    大家不要看到吃雞就條件發射以為是吃雞遊戲啊。今天介紹的就是字面的意思,真正的吃雞,咕咕叫的活雞!在這炎炎夏日裡,大家走在大街上痛苦並快樂著,因為要忍受著熱辣辣的空氣和頂著頭頂的烈日下吃冰淇淋,不但是真的吃著冰涼的雪糕還有可以看到穿著涼爽的小姐姐嘛。但是逛完街總要吃飯吧,那麼大家喜歡吃什麼呢?
  • 明粉眼中明朝的骨氣到底是什麼?看看明朝士大夫的表現吧
    小編經常寫明朝的文章,這些文章都是有史有據,客觀公正。但是有一些所謂的「明粉」可能就不高興了,甚至是暴怒。他們說,明朝是那麼有骨氣的一個朝代,什麼「君子死社稷,天子守邊疆」,什麼「不和親,不割地,不投降,不賠款」。感覺他們說得理直氣壯,我竟無言以對。
  • 明末四大「繁榮」景象,告訴你明朝為何會滅亡
    清朝民國作者|我方團隊張嶔《我們愛歷史》為頭條號籤約群媒體字數:1952字,閱讀時間:約5分鐘自從明王朝悲情滅亡後,好些明朝遺民們,就常想不明白一個虐心問題:這大明朝,怎麼亡的這麼突然?明朝的腐化速度,可以參考賭博泛濫的程度。越演越烈的賭博風,就似一個急速下墜的鐵球,牽著晚明的社會風氣,年年急速下墜。「繁榮景象」二:丟臉到歐洲的「小聰明」歐洲較早一本介紹明代繁華的圖書,當屬克魯士的《中國志》。這位學者曾在嘉靖年間遊歷東南廣州等地,記錄下了明朝悠閒的城鄉生活與繁華的商業,引得多少冒險家心馳神往。
  •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牆上牆、門對門、家敗人又亡」,到底是什麼意思?在農村裡,蓋房子是非常有學問的!而老祖宗在蓋房屋之前已經算好了「子醜寅卯」。比如蓋房子的位置啊,戶型的選擇啊,大門的朝向啊等等,而這些都是老百姓要考慮的。
  • 九牛二虎一隻雞的傳說
    現在,人們常常用「九牛二虎」之力,顯示把力道用足,而「九牛二虎一隻雞」的故事,則反映了治理洪澤湖的艱難和中華傳統智慧。 康熙年間,黃河奪淮衝進洪澤湖已經超過500年,泥沙不斷淤積在洪澤湖底,湖床越來越高,逐漸高於兩岸平地,洪澤湖大堤同樣越築越高,洪澤湖成為「懸湖」。
  • 明朝已亡,朝鮮君臣為什麼一想到萬曆、崇禎皇帝就流淚?
    朝鮮二次求援,這次明朝調7萬兵力( 後最高至11萬)赴朝救援。日軍在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從朝鮮半島撤退。明、朝聯軍在陳璘、鄧子龍、李舜臣的指揮下,取得了露梁海戰的勝利,萬曆朝鮮戰爭以明、朝聯軍的勝利而告終。但在此海戰中,李舜臣和鄧子龍壯烈犧牲。中國學者認為,明朝實際並不亡於崇禎,而是亡於萬曆,足見萬曆皇帝之昏庸。
  •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腐朽的朝代嗎?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之一首先,一個接近三百年的朝代,興衰更迭,絕對不是一言可蔽之地,所以這種說法本身就有問題。然後我們看幾個黑明朝的理由。1、明朝皇帝殘暴。說明太祖殺功臣,三大案殺人如麻。對比下,漢高祖劉邦就不說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也不見得光榮多少。而且,說一千道一萬,殺的是權貴,殺的是貪官汙吏,剛經曆元朝末年百廢待興的王朝,百姓需要的是新的腐敗權貴官僚還是一個清明的吏治呢?明史又是清朝士大夫階層編撰的,你品,細品。
  • 在廣東,沒有一隻雞能活著走出去
    問:沒有雞,廣東人怎麼活?答:沒法活!因為廣東人的生活裡,早已經離不開這一隻雞、那一隻雞、湛江雞、清遠雞、杏花雞、懷鄉雞.....白切雞的做法也很簡單,只要一鍋水,一隻「雞項」或「騸雞」,雞要煮的將熟未熟。再準備一鍋冰水,才能保持雞最完美的勁道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