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舟記》舟入大渡海

2020-10-12 violetta0029

【電影頻道觀影】二刷。

還記得看《編舟記》的順序:動畫——書——電影。都很喜歡。最喜歡動畫。

盲吹松田龍平一波,不知是他演的棒還是角色都適合他,反正看他的影劇,就覺得那個角色就應該是他這樣。他早就有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標籤。他當他晃晃悠悠出現時,我的心理:他來了,他來了,帶著獨特氣質趕來啦。演這電影時已經30了,為什還是滿滿的少年感!(可能因為瘦)

三浦紫苑《編舟記》和《強風吹拂》都在強調信念的重要性,但是又不是單純的勵志。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管是編大渡海還是箱根接力,都在堅定的信念下完成。勵志,但不落俗。跑句題,三浦紫苑的書也都好看。

看第一遍的時候覺得節奏好慢,色調好暗,第二遍沒了這些挑剔,看來這電影很適合多刷。

相關焦點

  • 強烈推薦《編舟記》
    強烈推薦《編舟記》!!!大渡海,辭海,打造一葉扁舟渡過辭海,片名起得好生動 什麼是右,數字10中,0的方向是右,太智慧了,松本老師即使年邁也依舊為汲取新詞和詞條例句不停地向年輕人們學習著 為辭典付出自己的一生15年,那隻橘貓都已經離去,用15年為大渡海打造一葉扁舟,「不管怎麼說不能出版有疏漏的辭典」,編舟記這群人的堅持和執著好感動人能和你們一起編纂辭典是我的幸運,如果有另一個世界我會繼續收集比感謝更貼切的詞彙
  • 《編舟記》傳song之物
    編舟記,在編也在傳。大渡海的封面是一位年輕的母親抱著嬰兒,有生活的情趣,更有代代相承生生不息的感動。這也是大渡海的獨特之處,時時緊扣時代脈搏,「活在當下」,不斷更新時下流行的詞語註解。詞語也是有生命的,與時俱進,不斷更迭,正如人類的繁衍生息。
  •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2020-12-10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何以餘生寄江海——電影《編舟記》推薦
    驀然想起從前小同桌推的《編舟記》了——就如同人們在炎炎夏上日總是不免想起甜兮兮的冰鎮梨子似的,便挑了個無事的晚上完成了二刷。這是一部經典的日本電影了。影片裡以平鋪直敘的敘事方式和輕鬆寫意、帶有上世紀末色彩的鏡頭(導演為達到這一效果,特地使用35mm膠捲拍攝而非數碼鏡頭)造就了它那令人舒適的安靜,電影所講述的故事也偏冷門:是一部字典由立項到編寫、校對以及最後出版的故事。
  • 《編舟記》:渡海,渡人,渡己 小編談書
    五年後,當電影《編舟記》成為「申奧」片時,「職人精神」一詞對大眾來說已不那麼陌生。  說實話,看小說《編舟記》前,並沒有太高的期望,倒是作者三浦紫苑令人好奇:這位出生於1976年的女作家,寫作涉及多個專業領域,可以說是寫「職人」的高手。
  • 《編舟記》渡
    編舟記這名字可能會讓人疑惑,編舟?編什麼舟?但當明白詞典編輯部這一設定便會明了,詞典便是那渡人的舟。全劇貫穿著一個人為自己所熱愛的職業奉獻一生的態度,松本如此,荒木如此,馬締如此,香具矢亦如此。一份職業可以改變一個人,馬締從一個無法正常交流的人變得逐漸開朗,是詞典編纂工作的功勞。若馬締沒有被荒木看中調到編輯部,可能他的一生會很暗淡,永遠只能被人當作怪胎。不能做自己熱愛的工作,是很悲哀的。
  • 《編舟記》原來是那個龍平
    劇名《編舟記》是一個亮點,使用了一個比喻,如果叫做《大渡海》少了一些韻味。同時,此片告訴我們,專注一件事真的可以很幸福。
  • 【納傑微劇場】《編舟記》:「愛一行,就愛得痴迷,愛得沉醉!」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講述職場故事的電影《編舟記》。好啦,話不多說,一起看片吧。 玄武書房準備出版一部面向現代人的新版詞典,松本主編負責主持和監修,編輯荒木已經做了30餘年編纂工作,到了退休的年齡,為了照顧重病的妻子,他決定退出《大渡海》編寫工作。 荒木和西崗在營銷部門找到了不善言辭卻熱愛文字工作的光也,將其招入詞典部。
  • 為什麼《編舟記》被豆瓣評為十大感人的日系電影之一 ?
    電影《編舟記》主要描述了日本九十年代一個僅有四人的編輯部花費了十五年心血共同編寫了一本辭典《大渡海》的故事,影片出奇的簡單卻獲得了日本電影的最高獎項。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整部電影中,處處體現出日本人的職人精神。什麼是職人?就是指一輩子致力於某一專業的人。一個真正的職人,不僅會為自己的職業和事業感到自豪,他人和社會也會因為他的專業而尊重他。
  • 編舟記,致那些看起來毫無意義的堅持
    ——石井裕也《編舟記》《編舟記》是石井裕也2013年導演的電影作品,在日本公映以後,於2014年3月,榮獲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男主等12項日本電影學院獎。故事不要太簡單,我看電影的時候兩度昏睡過去。《編舟記》,記錄了一個編纂辭典的過程。
  • 《編舟記》動畫版來了|他們用15年時間,只為編撰一部字典!
    《編舟記》動畫版在日本,人氣小說被改編為動畫、電視、電影已經是家常便飯。而最近,三浦紫苑於2012年獲得日本書店大賞的《編舟記》也終於被動畫化。雖然是以編撰字典這種冷門題材,但在講述字典《大渡海》完成的過程中,將兩位主人公的人生與字典編撰的漫長歲月聯繫起來,融入日式工匠情懷,以及對文字、辭典的魅力解讀,帶給人細膩綿長的感動。
  • 《編舟記》:字裡行間的無窮魅力(圖)
    本周推介的電影是以《廣辭苑》和《大辭林》這兩本辭典為靈感,拍攝的世界上第一部講述如何編纂辭典的劇情長片──《編舟記》。該片背景設定在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講述了辭典編輯部為編纂辭典《大渡海》堅守奮鬥的故事。  《編舟記》由同名小說改編。
  • 豆瓣8.5分的《編舟記》,只看過電影就太可惜了
    和電影版《編舟記》豆瓣30349人次的評分比起來,小說版《編舟記》的1079人評分實在不多。(但對於一本書來說,其實已經很多了。 馬締光也,表達的迷茫《編舟記》講的是不善言辭的馬締光也克服困難,用了15年編輯出版了一本中型辭典《大渡海》的故事。
  • 《編舟記》丨編詞典之舟,渡語言之海
    如果你覺得抱本字典是逐字敲句, 迂腐且無趣,那麼,《編舟記》恐怕也很難稱得上有趣。如同編纂字典的繁複、瑣碎,電影本身也沒什麼奪目技巧,相當枯燥,缺乏修飾美化,慢得驚人。12年後,依然有一種沒完沒了的感覺。若是鼓吹成功的勵志劇,這個時候就可以完結了。 更何況在完成《大渡海》之後,幾個人又商量著要開始修訂工作。
  • 電影推薦|《編舟記》:字裡人間,編舟渡海.
    ——《編舟記》日本人有一個很神奇的一點,他們總能把很邊緣的職業渲染的很偉大。像只有一個《鐵道員》的車站;終其一生都在恪守堅持的《壽司之神》;從死亡中感悟生命的《入殮師》。他們甘於寂寞,帶著信念,傾注一生。
  • 《編舟記》辭典是漂浮在語言這片汪洋大海上的一葉扁舟。
    電影《編舟記》展示了「右」其中一條釋義討論的過程:初版:面向西方站立時,朝北的方向。「北」面向西方站立時,朝右的方向。【評價】「這樣就成了兜圈子了。」《編舟記》講述了日本玄武書房於1995年擬出版一部面向當代人的中型國語辭典《大渡海》,在監修松本的指導下,由老編輯荒木輔佐,馬締、佐佐木、西岡、岸邊四人,近15年曆經種種困難與阻礙,終於在2009年《大渡海》出版問世的故事。 上一次翻詞典是什麼時候呢?大概是高中,寥寥數次。
  • 豆瓣8.6《編舟記》:一生很短暫,怎樣規劃職業才最有意義
    &34;&34;《編舟記》由石井裕也執導,三浦紫苑和渡邊謙作執筆,松田龍平、宮崎葵、小田切讓聯袂主演,豆瓣評分8.6分。2014年3月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編舟記》榮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計12項大獎,代表日本角逐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34;。《編舟記》的故事很簡單,講述了在一家出版社的辭典編輯部裡,編纂《大渡海》中發生的事情,一群堅持者的故事。
  • 編舟記 | 一場字裡人間
    日本電影慣常是有著婉約、華美、纖細的風致。《編舟記》是石井裕也執導、三浦紫苑和渡邊謙作執筆的電影。影片講述了在一家出版社的詞典編輯部裡,在完成詞典《大渡海》編輯工作中發生的故事。於2013年4月13日在日本首映。故事發生於1995年的日本。松田龍平飾演的是男主角馬締光也,一個嗜書如命、不善交際卻被安排在出版社銷售部工作的宅男。銷售部的工作總是出錯,在公司受人冷落,但卻自顧自地活在自己的書籍世界裡。
  • 《編舟記》:關於理解與表達
    電影《編舟記》講述了不善言辭、行為舉止在周圍人眼中很怪的馬締光也在辭海編輯部的故事。 整部影片時間跨度為15年,也是光也和同事編纂《大渡海》辭典所用的時間。 馬締是個非常不善於社交的人,不能與同事進行正常溝通,更別說談業務,被同事認為是個怪人,但他對詞語很敏感、做事認真,因此被荒木選中,被調動過來,和編輯部一起編纂辭典《大渡海》。
  • 小田切讓領銜《編舟記》首映 希望變成偶像成龍
    小田切讓領銜《編舟記》首映 希望變成偶像成龍 時間:2013.04.1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姬忠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