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人從沒聽過福建炒飯,恰如天津人不會做天津飯一樣

2021-02-14 物種日曆

總有一些帶著地名的食物,當地人聞所未聞,而它們卻在異國他鄉別樣綻放,就比如風靡南洋的「福建炒飯」和日本人家喻戶曉的「天津飯」。

天津飯(てんしんはん)圖片:tokyo-cafeblog.com

福建炒飯(Hokkien Friedrice),一道在港式餐廳常見,並且風靡南洋,而福建本地人卻沒怎麼聽過的「福建美食」。每次提起福建炒飯,福建朋友都是一臉懵圈。這炒飯還真和福建沒什麼關係,更不是以「福建人」為原料的炒飯,福建人先別急著跑。

福建炒飯(Hokkien Friedrice)。圖片:薩魚

這道在港式餐廳出現頻率很高的炒飯,與通常意義上「粒粒分明」的那類炒飯不太一樣。簡單來說,它是以蛋炒飯打底再澆上濃稠雜燴料頭的一種「溼炒飯」。澆頭與蛋炒飯的界限分明,又彼此映襯,入口「連汁帶飯」,口感比較特別。

福建炒飯是一種連汁帶飯的「溼炒飯」。圖片:stock.tuchong

福建炒飯的米飯和配菜需要分開來炒制,配料十分豐富,主要包括冬菇、雞丁、蝦仁、瑤柱、火鴨絲、芥藍等,再配上由雞湯、生抽、蠔油勾成的芡汁,最後整個兒鋪在雞蛋炒飯上,看起來有一點像是「雜錦燴飯」。

福建炒飯的「料頭十足」。圖片:food-touring.com

福建炒飯大約誕生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最早見於香港的酒樓和食肆,後來被僑民帶去南洋後發揚光大。如今已經成為海外中餐廳常見的「碟頭飯」。由於用料很足,挺討食客喜歡。沒錯,福建炒飯,可以算是一道廣東菜。

福建炒飯,一道廣東菜。圖片:stock.tuchong

天津飯(てんしんはん),也被稱為「蟹玉丼」,可以理解成是「滑蛋蟹飯」或是「芙蓉蟹肉飯」,幾乎是一道與天津沒什麼瓜葛,卻在鄰國日本廣為人知的「中華料理」。關東人習慣叫它「天津丼」,而關西人則多稱它為「天津飯」。

日本家喻戶曉的「天津飯」。圖片:park.ajinomoto.co.jp

「天津飯」名稱的由來並沒有可靠的說法,有人認為天津飯可能因為最初選用了天津著名的小站鎮稻米和天津港出產的梭子蟹而得名,聽起來實在有點牽強;還有人認為,天津飯是由天津傳統名菜「鍋塌裡脊」演變而來的,因為兩者在做法上頗有相似。

天津飯也被稱為「蟹玉丼」。圖片:icotto.jp

「鍋塌」的做法其實源於魯菜,指的是在「跑蛋」過程中加入配菜,如蝦仁、裡脊等等。「鍋塌裡脊」的做法大致是:鍋中倒入大部分蛋液,再放上醃製入味的裡脊肉,沿勺邊打入少許油,小火使蛋液凝固,再倒入剩餘的蛋液,然後將蛋餅翻面煎至兩面金黃,最後加入湯汁稍燜並勾芡。

天津傳統名菜「鍋塌裡脊」。圖片:stock.tuchong

如果以「鍋塌菜」為基礎,搭配米飯做成「鍋塌蓋飯」,看起來似乎確實和天津飯有些神似,不過,這種說法最終也沒有定論。

關於天津飯在日本的起源同樣也很模糊。日本民間食物的「元祖店」通常不止一家,而且往往分別在關西和關東。天津飯的元祖店,關西的代表是大阪的「大正軒」。據說主廚來自山東,他用天津產的梭子蟹拆肉製作出「芙蓉蟹」,再蓋到裹著滑蛋的米飯上;關東的代表則是「來來軒」,富有創造力的廚師用雞蛋和螃蟹肉做成「蟹玉」,蓋到米飯上,再淋上用糖醋和醬油調成的芡汁。

不管起源何處,都是芙蓉蛋與飯的組合。圖片:park.ajinomoto.co.jp

無論是哪種,都是「滑嫩蛋液」和「蟹肉」裹上米飯,再淋濃稠芡汁的模樣,和之前的福建炒飯還真是氣質相投。如今關西與關東的天津飯,主要區別還是在芡汁上,關西常見的是用醬油為主打的鹹鮮口味,而關東比較多見加入番茄醬的酸甜口味。

關西和關東的天津飯,芡汁有差異。圖片:mainfloor.jp

天津飯的做法並不複雜,基本元素就是滑蛋、米飯和芡汁三樣。步驟大致是將雞蛋液打勻,然後加入蝦仁、蟹肉、胡蘿蔔、香菇、筍絲、肉絲和蔥花等配料,混合攤成香軟嫩滑的「芙蓉蛋」(蟹玉)包裹住米飯,再用醬油、味淋和醋等調出醬汁兒,勾薄芡後澆在滑蛋上,口感鹹甜兼備,特別符合日本人口味的一款「中華料理」。

天津飯的製作過程。視頻:Chinese Gastronomic Cuisine

天津人:介似個嘛兒???

本文來自吃貨研究所,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繫food_lab@guokr.com

相關焦點

  • 這道價值100塊的「福建炒飯」送給你!
    港式茶餐廳從來不乏美味,什麼腸粉、燒臘、流沙包、蝦餃、金錢肚、豬肝粥、雲吞……每次去都恨不得每種各來一樣!下面這道「福建炒飯」標價100塊,雖然貴,但是味道好到小編吃完後立馬就跑去和師傅偷師了,原來這碗能賣到一百多塊的炒飯,秘訣在於:炒料勾芡。
  • 來,上一碟福建炒飯
    作為一個南方人,我獨愛面,幾乎天天不碰白飯,常常被人說奇怪。到目前為止,只有三種飯能夠讓我情不自禁地埋頭一直吃,一個是煲仔飯的飯焦,一個是海南雞飯,還有一個是媽媽的炒飯。媽媽炒的飯真的很香,每次我都能吃兩三碗。
  • 「我是天津人,不會說天津話,也不想學」
    · 我是天津人,但不會說天津話 · 還記得前一陣子,「天津話到底有多好笑」的話題刷爆了同城熱搜。網上不少人都說「新天津人,只會說天津普通話」。很多天津人都是在天津出生,但祖籍不是天津,是祖輩來天津安家,家裡長輩也不會說天津話。
  • 天津5大牛逼傳奇炒飯,咱天津人都知道的地兒!
    凡事皆可避免,唯有美食不可辜負尤其是咱天津人有一癖好!那就是只要是美食,哪怕是街邊小攤,就算排著長隊,也要吃到美味的宵夜。下面天津介5家深夜炒飯,絕對讓你大飽口福!在天津炒飯美食中火爆的一家,一位帥哥專做炒飯的,人稱炒飯哥,啊哈哈哈!
  • 雞蛋東渡日本,生出了「天津」蓋澆飯
    而作為見證過這部近代史的人,吧檯後面的老闆又當廚師又當店員,一輩子都在半開放式的廚房裡奮力地顛著大鐵鍋。*《孤獨的美食家》把客人請到廚師面前吃飯是日本的做法,他們把這叫做「板前」,說白了就是叫客人看著現做現吃,自證傳統和食對新鮮的講究。
  • 福建人告訴你
    驚喜是他家滷素拼好吃,就是我在福建浪蕩,街頭的那個攤子買上一點當夜宵的味道。也許是一天奔走,到飯點飢餓感給它加分了,但我真的還想再來一盤。兩家店老闆雖然都不是閩南人,但整體味道沒有跑偏。老陳記對合肥人來說很清淡,追求原味,沒有花裡胡哨的調味,湯底即便在福建也屬中上。閩南海鮮面算合肥第一家,為了適應當地人口味,調味略重,放在福建只能算一家很普通的小店。但在合肥確實名氣響,還入圍了大眾點評2019必吃榜,物以稀為貴吧。
  • 【快看】外地人黑福建人的7宗罪,福建人這樣回應……
    福建人普遍存在的發音差異:1、不會翹舌,如:吃(chi)說成ci;2、沒鼻音,「n」說成「l」,如:牛(niu)說成(liu)3、「f」念成「h」,如:發(fa)說成(hua)類似這些現在聽起來好像很搞笑的發音問題,其實是正宗古代漢人的發音,古代各個時期大部分福建人從北方中原遷徙而來,因此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發音方式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
    難道是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加上福建人愛吃海鮮造就了福建人肉質鮮嫩,所以福建人就成為廣東人無法抵擋的一道美味?就像這樣!儘管是一場誤會,但「廣東人吃福建人」「福建人瑟瑟發抖」兩個標籤的關注度還是蹭蹭蹭地往上漲。
  • 國家炒飯地理:從廟堂美饌到市井風味
    但好處是,當地遭受文化迭代的衝擊較小,像時間膠囊一樣,保存了許多宋以前的古韻古風。當其他地區飲食中炒飯地位急轉直下的時候,嶺南人卻越來越多地提升著炒飯江湖的味覺天花板。南方特產的鹹魚、雞粒、鳳梨、大蝦、火腿、叉燒、瑤柱……萬物都可入炒飯。包括著名的揚州炒飯、福建炒飯,最早都見於20世紀初的廣東老照片中。
  • 天津人的自來熟,其實就是「不要臉」!
    天津的自來熟很多,你出去遛個彎總會有陌生人跟你搭茬兒,而這種人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聊天,他非但不會害你,聊天時沒準還會順帶解決你的問題和困難,天津人的自來熟多是這一種。在這種自來熟體質的影響下,什麼叫認生,哪個叫社恐,天津人的字典裡就從沒出現過這倆詞。
  • 北角的福建人
    從前說起香港,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印象:港產片、四大天王、流行音樂、購物天堂、東方好萊塢...這些來之不易的印象都是由幾十年的香港人打拼出來。這班香港人,多數來自上海、福建和廣東。他們離鄉別井到香港尋找一切機會、生根,然後發芽、結果。然而,這一次,為什麼是福建人?在香港,每6個香港人裡面就有1個是來自福建。
  • 香港北角的「街頭霸王」--福建人
    相信對於大多數東亞地區的年輕人以及中年人而言,很多人應該或多或少,玩過或聽過街頭霸王這款經典街機遊戲。畢竟他們也曾經被取材到兩部90年代的經典港片中去,一部是成龍的《城市獵人》,一部是群星雲集的《超級學校霸王》。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春麗的主場,背景有一個廈門肉食公司。那問題來了,就是這個福建元素的廈門肉食公司取材於何處?這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 網紅吃福建特產美食,評論把福建人惹怒了,福建人:不懂就別吃
    ,每一個地方對於美食都有著屬於自己的見解和詮釋,在對於食材的處理和烹飪手法面就有著不一樣的做法。網絡上就有人是吃了福建的一種地方特色美食,就是土筍凍,但是這個網紅對於土筍凍的評價卻引發了很多福建網友的怒火,很多的網友都說這個網紅根本就不懂得吃。
  • 那就來份炒飯!
    有人先炒飯,有人先炒蛋,還有人把米飯和蛋液攪拌均勻再一起下鍋。較起真來,論戰激烈程度可能要超過甜鹹黨的針鋒相對。炒飯無論怎麼炒,一定要炒得粒粒分明。可以事先把飯捏松,熱鍋冷飯,看著米粒在鍋裡跳動,噼啪作響,再下蛋液,快速兜勻,簡單調味,就是最基礎的蛋炒飯了。
  • 天津這家牛雜麵,火了20多年了,不少老天津人覺得是天津最好吃的
    天津人嘴刁,哪怕一碗普通的牛雜麵,也能吃出它的味道高低,提起天津的牛雜麵,很多人都會想到「竇四」,這家牛雜麵館名氣很大,幾乎所有的天津人都知道,很多人認為他家的面雖然貴,但是料足味道好。也有不少老天津人認為劉記特色牛雜麵館的牛雜麵是天津最好吃的,性價比高,一碗只要20塊錢,這家店搬過好幾次家,每到一個地方,他家的人氣依舊,很多老客人找上門去吃,順便還俘獲了一批新地址周圍的客人。
  • 這個福建女人,「稱霸」中國沿海
    直到今日,天津仍流傳「先有天后宮,後有天津城」的俗語。▲天津天后宮 圖源/攝圖網02. 海貿、移民與信仰明朝永樂年間,一個太監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壯舉。他用了28年的時間,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南至爪哇,西至非洲肯亞,死在異國古裡(今印度南部科澤科德)。這個太監名叫鄭和,回教徒。
  • 「美國人怕長樂人,全世界都怕福建人」,這句話是啥意思?
    越來越多的人移民到美國或者世界各地,這都是因為時代的變化,而美國可以說是我國移民最多的地方了。據統計,現在我國移民最多的就是福建人,因為福建人幾乎都去了國外拼搏,尤其是美國紐約。在福建則有一句老話,「美國人怕長樂人,全世界都怕福建人」,可能很多人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句話就是說美國的長樂人最多,而全世界移民最多的是福建人。不過說到福建人,筆者還想起了廣東人,畢竟還有一句話是「廣東人最愛吃福建人」哈哈哈哈。不過這些話都是都是當作開玩笑一樣,聽聽就可以了。
  • 日本飯店裡的「天津飯」,到底和天津有何關係?
    只是用料中,日式天津飯偏向用蔬菜和蟹肉更多。而看天津飯的做法,好像確實和天津有一定的聯繫——天津鍋塌。就拿天津人非常愛吃的鍋塌裡脊來說,是將裡脊肉裹了雞蛋煎熟吃。到了天津飯,裡面裹的東西換成了蛋炒飯而已。
  • 福建人,中國的航海民族
    中國的福建人,也可以堪稱是中國的航海民族。一 福建地形特徵福建人為航海民族,還是由地域特徵說決定的。福建背山面海,坐擁著3700多公裡的大陸海岸線與數以千計的海島,這些豐富的海洋資源,使福建人當之無愧為「海的女兒」。
  • 地瓜是每一位福建人活命的根本
    不吃地瓜福建人就不能活嗎?這句話未免太誇張了,年輕的福建人表示扯淡。我前段時間寫過一篇《閩南排骨飯,走遍千山萬水,還是家鄉最美味》的文章,文中寫道:小女是吃排骨飯長大的孩子。確實,90以後的年輕福建人基本上都是吃著海鮮、排骨、雞鴨牛羊肉等精品食物長大的,他們看都不看地瓜一眼!但我的那幫60·70後的老夥計們看完文章則非常感慨:我們可是喝地瓜粥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