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的抽筋,在醫學上被稱為痛性痙攣,表現為一組或幾組肌肉突然、劇烈、不自主地收縮。抽筋雖然僅持續幾分鐘,但是發作過後肌肉的不適感或觸痛可以持續幾個小時,多見於老年人小腿腓腸肌抽筋、運動時和女性孕期。
抽筋病因
(一)夜間抽筋的原因
01
疲勞
白天腿部的運動量過大或用力過度而造成疲勞,過多的代謝產物沒有及時代謝完,刺激小腿肌肉抽筋。
02
受涼
夜間睡眠時,腳和腿部受涼可以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03
低鈣
當體內發生低血鈣時,神經肌肉接頭的興奮閾值降低,小的刺激都可使神經肌肉興奮,因而極易產生異常的收縮,引起小腿抽筋。這種情況多見於缺鈣的孕婦和老年人。
04
血流不暢
有腿部靜脈曲張或深部靜脈血栓的患者,如果睡眠時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導致血流不暢,當血液淤滯達到一定程度時,會引起腿部抽筋。
05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
因下肢動脈血管壁內出現粥樣硬化斑塊導致動脈狹窄或閉塞,引起下肢供血不足,早期症狀是間歇性跛行。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病史者,當出現下肢酸痛、腿抽筋、行走不便的症狀時,應當首先排除較為常見的下肢動脈閉塞症。
(二)運動時抽筋的原因
01
準備活動不充分
準備活動不充分時,肌肉突然從靜止狀態轉到運動狀態,一時不能適應,會發生抽筋。
02
寒冷刺激
如冬天在寒冷環境下進行晨練;冬天在水溫較低時遊泳。
03
運動劇烈
劇烈運動時,全身處於緊張狀態,腿部肌肉收縮過快,放鬆的時間太短,局部代謝產物乳酸增多不能運走,肌肉的收縮與放鬆難以協調,從而引起小腿抽筋。
04
出汗過多
運動時間長,運動量大,出汗多,又沒有及時補充鹽分,體內液體和多種離子大量丟失、代謝廢物堆積、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環不好,容易發生抽筋。在低溫大風環境下鍛鍊時出汗散熱過多,也會造成局部肌肉寒冷。
05
運動過量
在超過身體負荷的運動時最易發生,尤其是長跑、爬山、登高時容易發生抽筋。
(三)孕期抽筋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低鈣。孕婦在懷孕後,身體對鈣、磷及維生素D等營養物質的需要量比平時高出2倍以上,如果不及時補給,孕婦就會缺鈣,容易出現小腿抽筋。
(四)其他
肌肉或肌腱輕裂傷、情緒過度緊張、以不適當的姿勢從事運動都容易發生抽筋。
抽筋表現
人們常見的腿抽筋其實是小腿肌肉痙攣,表現為小腿肌肉如腓腸肌突然變得很硬,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鐘之久,同時帶動踝關節強直、不能自主活動。
急救方法
(一)保護患者
防止患者在抽筋時摔倒。
(二)腳抽筋緩解法
01
抵牆法
如果半夜出現腓腸肌抽筋時,可以利用牆壁壓擋腳趾,將腿部用力伸直,直到疼痛、抽筋緩解,然後進行按摩。
02
旋轉法
取坐位,伸直抽筋的腿,用手握住前腳掌,向外側旋轉踝關節,只要動作連貫有力,通常能立即止住劇痛。
03
扳腳法
取坐位,一手用力壓迫痙攣的腿肚肌肉,一手抓住足趾向後扳腳,使足部背屈,再上下活動腳,抽筋就能得到緩解。
04
牽拉法
取坐位,伸直發生抽筋的下肢,上半身前傾,用雙手扳住前腳掌,緩慢、持續向軀幹側牽拉,直至痙攣緩解。由他人幫助時,患者採取仰臥位,抬起患者患肢到垂直位,並使膝關節伸直,用手持續向下壓患者的前腳掌。注意牽拉時不要用暴力,以免造成肌肉損傷。
05
按摩法
用雙手快速揉搓小腿肚,或用手按揉或輕拍小腿肌肉,可幫助緩解肌肉痙攣。
06
熱敷法
如果上述方法未能完全解除症狀,可改用熱毛巾、熱水袋敷於小腿肚處,能有效促進肌肉的血液循環,緩解痙攣。
(三)遊泳抽筋急救
01
手指抽筋
將手握成拳頭,然後用力張開,張開後,又迅速握拳,如此反覆至抽筋緩解。
02
手掌抽筋
用另一手掌將抽筋手掌用力壓向背側,持續做震顫動作至抽筋緩解。
03
手臂抽筋
將手握成拳頭並儘量屈肘,然後再用力伸開,如此反覆至抽筋緩解。
04
小腿或腳趾抽筋
用抽筋小腿對側的手,握住抽筋腿的腳趾,用力向上拉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小腿的膝蓋上,幫助小腿伸直,堅持至抽筋緩解。
05
大腿抽筋
彎曲抽筋的大腿與身體成直角並彎曲膝關節,然後用兩手抱著小腿,用力使其貼在大腿上並做震顫動作,隨即向前伸直,如此反覆至抽筋緩解。
抽筋預防
01
加強體育鍛鍊
適當進行戶外活動,多進行日光浴。
02
注意用餐習慣
飯前休息10分鐘,讓腸胃道舒緩放鬆,有利於進餐時更好的消化,減少脹氣的發生。按時進餐,遵循早餐吃好、中餐吃飽、晚餐吃少的原則。
03
合理調配飲食
注意補充鈣質,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燉豆腐、黑木耳魚頭燉豆腐、牛筋燉番茄、大骨熬湯、小鳳尾魚、考子魚等高鈣食品。孕婦可以根據自身體質選用適宜自己食用的食物。飲食要多樣化,不要挑食、偏食。
04
選雙舒服鞋子
容易發生腿抽筋的具有身體特殊構造者如平足患者,可以選擇一些穿起來舒服的鞋子。
05
睡前適當鍛鍊
睡前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能有效預防夜間抽筋。伸展方法和腿抽筋時伸展腓腸肌和足部肌肉的方法相同。
06
適當飲水
平時多喝水,但是不要過量,大量液體能稀釋血液中的鈉,造成血鈉濃度降低而相對缺鈉,同樣會引起肌肉抽筋。
07
低鈣抽筋預防
飲食要選用含鈣量高而又有益於營養平衡的新鮮食品,如豆製品、海帶,也可在食品中適量添加骨鈣粉、碳酸氫鈣等,或是在睡前喝一杯牛奶。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葡萄糖酸鈣片、鈣素母、乳酸鈣等含鈣藥物。與此同時,注意多吃一些含維生素D的食品或是含維生素D的鈣劑。
禁止吸菸,限酒、茶或咖啡。
補鈣最有效的運動方法是有氧運動配合力量運動。
08
運動抽筋預防
在任何運動之前都要熱身。
運動前後都要喝大量的水,尤其是天氣炎熱或者潮溼的時候。
進行劇烈運動後,不要驟然停止,坐下來休息,而是逐漸減速,最終停止運動並做些柔和的放鬆活動。
09
夜間抽筋預防
1.足尖運動手扶桌椅,赤足腳尖著地並儘量將腳後跟抬起站立,持續10秒鐘後放下,數秒後再繼續,反覆進行10~15分鐘,早晚各1次,能刺激足部末梢穴位,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小腿痙攣,而且對下肢肌肉、膝關節都有很好的鍛鍊作用。
2.睡前泡腳可起到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舒筋活血,解除痙攣的作用。每天臨睡前用40℃左右的熱水浸泡雙腳,等到水涼了,再倒進熱水以保持水溫。浸泡時間15~20分鐘。
3.睡前飲水也能起到放鬆神經,鬆弛肌肉,減少抽筋的作用。
4.拉松被褥在天冷時如果捂緊被子睡覺,特別在仰臥的時候被子可壓住足部使腓腸肌和足底肌肉緊繃,導致小腿抽筋。如果是這種原因引起,只要睡覺時將被褥拉松一些就可預防。
10
孕期抽筋預防
1.妊娠5個月後,孕婦有時會有小腿肌肉酸痛、緊繃的感覺,夜間容易發生抽筋。睡前可以熱水泡腳,解除疲勞,並注意調整睡姿,儘可能採用左側臥位,伸懶腰時注意兩腳不要伸得過直,並且注意下肢的保暖。
2.要注意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吃鈣片,也可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製品等。必要時可補充一些維生素E。
3.適當進行體育鍛鍊,如做各種孕婦操等,但運動要有度,一旦發覺不適,要立即停止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