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孩子不會認數說話不清楚,是智力問題嗎

2020-12-24 陽光語言矯正

想起以前,我們接到一個語言障礙諮詢的例子,一個已五歲小女孩,語言發育遲緩,在語言能力評估和測試時,發現她對數字不敏感,十以上的數字數不準,數字相關的抽象理解欠缺,只喜歡看帶圖片的畫冊,且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媽媽很擔心,因為鄰居背後說孩子可能是智力有問題。

讀寫計算也是語言能力

數字的理解和計算,在我們看來也算是,孩子早期語言發育的一項,它和聽、說、讀、寫、理解、表達一樣,都是一種後天發展的能力。

從語言發育角度看,孩子的數字敏感期一般在2歲左右,對數字學習的經驗來源於家庭日常生活,以及和父母的互動遊戲。

生活中孩子的吃穿玩樂等需求的事物中,很多都可以用數字計量,比如一個玩具,一扇門,一條毛巾,一張桌子配4把椅子,以及早期的幼兒啟蒙讀物中,也會有數字教學內容,這些日常所見都可以作為孩子的認數啟蒙開端。

可以說,孩子的數學能力不是單獨發展起來的,因為它的發展和學習脫離不了母語的支持,所以還是從孩子的綜合語言能力來考量。

5歲的孩子不認數,是不是智力問題呢?

這個真的不可以輕易下結論,還是需要父母帶孩子去更專業的地方檢測、評估一下,如果智力真的出現問題,可能還要提供很多依據,包括家族病史,孕檢結果,出生後的日常檢查等等,甚至還需要神經方面的檢測,總之檢測智力不是憑空想像那麼隨便。

從出生到上小學之前,這個年齡階段,孩子智力發育根據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特點,彼此之間有一定差異,是正常的,這個與孩子的興趣有關,也與家庭教育方式有關,有的孩子對數字不敏感,可偏偏對音樂喜歡,有的對數字沒興趣,可能對畫畫有興趣。

另外,父母可能平常缺少針對性的數字教育,反思一下,是不是這些都在生活中忽略了呢?

1. 過度幫助,使得孩子缺少體驗和發現生活中數字的用處。

2. 日常玩具和親子互動中,父母總是教孩子認字,唱兒歌,使得孩子缺乏感知和體會有些食物可以用數來描述,沒有刻意引導孩子探究數字的興趣。

3. 沒有給孩子獨自用數字解決問題的機會,以至於缺乏這方面的認知能力,或體驗不到數字解決問題的樂趣。

兒童數數的發展過程

事實上,兒童學習數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大致經歷了:口頭數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三個階段:

2-3歲的孩子

能夠做到1-10的背誦數字,有時會出現漏數、重複數字的現象。但是還不能做到數字與實物的一一對應。

3-4歲的孩子

已經能夠做到手口一致的點數物體,但是卻常常說不出物體的總數。

4-5歲的孩子

不僅能夠手口一致的點數實物數量、說出物體的總數,還能夠做到用眼睛最多目測5個物體,也就是「整體認數」。如果給孩子8個物品,孩子應該能做到從5往後直接數出:6、7、8,然後給出總數8,那麼他(她)已經能夠做到熟練的認數了。

關於語言發育和語言障礙的問題

5歲的孩子,不僅要關注學習能力,還要關注語言問題,很多孩子5歲多依然吐字不清或發音不準,首要考慮是否語言障礙的可能,還有5歲孩子的語言理解表達能力是否與同齡同性別孩子較大差距等表現。在上小學前解決掉這些問題,不要給孩子未來學習生活帶來麻煩。

相關焦點

  • 小孩說話遲早與智力有關係嗎 說話遲是智力低嗎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一周歲左右就會慢慢開始說話,可能會從單一的字母,逐漸發展為說句子,之後還會問簡單問題,甚至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但不少家長感到困惑的是,為什麼孩子都已經兩、三歲了,還是不能正常說話。這時很多媽媽就擔心孩子是否出現了智力問題,那小孩說話遲早與智力有關嗎?
  • 五歲寶寶說話不清楚,這個階段應該注意什麼
    媽媽們的留言:1、孩子五歲了,從小說話就不清楚,他會說爸爸,媽媽,哥哥,狗狗,兔兔,貓貓,綿羊,鴨鴨,喝,葡,不要,就這些簡單的詞語。我們全家人都很焦急,每天都教孩子,可是就是不開口,難得學會一個字,還是說不清,而且轉眼就忘得一乾二淨。
  • 孩子說話不清楚,剪掉舌系帶就能解決了嗎?
    「我家寶寶4個月的時候就把舌系帶剪了,但為什麼現在還是出現了大舌頭,說話不清楚呢?」「寶貝剛出生不久就檢查出舌系帶短,我們就被建議做個小手術。可2歲半時還是發生吐字不清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小編也查閱了一下資料,網上的說話五花八門。有說6月齡就要做的,有說2歲之前做的,還有說4-5歲時才能做的。我也詢問了一下矯正師,矯正師和我說所謂的手術最佳時期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每個孩子的發育情況不一樣,而且現在的孩子長得都快,雖然舌系帶手術不能太早進行,可是太晚做的話也會耽誤孩子。如何判斷該什麼時候做手術呢?
  • 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是自閉症嗎?
    最近,我常收到讀者的留言,問一些關於自閉症的問題,如:自閉症的孩子有哪些表現?孩子說話晚,不愛學說話就是自閉症嗎?不是自閉症的孩子,也要進行語言開發嗎?下面針對這些問題,做簡要回覆:自閉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目前還沒找出病因。
  • 孩子說話「口齒不清」,媽媽咋教都不會?問題出在哪父母要清楚
    大概是因為這樣所以才讓孩子不愛說話的吧,從那之後小傑回家就跟老公說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習慣已經養成算時間還是很難改變的。寶寶說話總是「口齒不清」,媽媽怎麼教也不會?其實現在很多家庭也是面臨孩子說話難的問題,因為尤其是有對比的,可能誰家孩子說話比較好比較早,要是你家孩子沒有跟上你就會著急。
  • 語言發育遲緩讓孩子不會說話,這些問題你應該先了解一下
    別人家的孩子好像總能在各方面都壓自己孩子一頭,無論是學習、體格還是性格。兩個孩子明明在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但父母總是覺得別人家的寶貝比自家這個不爭氣的傢伙要更聰明。可問題是希望寶貝成為別人家的孩子的你,事先成為別人家的家長了嗎?
  • 孩子到了3歲說話還是有問題,父母應該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兒童語言發育有相應年齡階段,10個月-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及表達的關鍵時期,此期間也是兒童語言障礙多發年齡段。如果在孩子3歲的時候,才發現不會說話這個問題,是相當失職的。因為發現的時間有些晚,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四處求助尋找機會,而我們語言障礙矯正師需要做的是查明真相,與時間賽跑,讓孩子的語言發育迅速回歸正軌。
  • 3歲孩子不會寫abcd,被父母質疑智力發育不正常,是真的不正常嗎?
    一個網友在問答上問了這樣一個問題,「孩子3歲了,還不會寫abcd,是不是智力不正常?」這篇問答閱讀量高達57萬,回答也有3000多人。回答的內容也是各式各樣,有人說每個孩子的發育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慢;有人說誰家那孩子三歲都會一百以內的加減和一兩外語了,這個不正常,趕上帶著上醫院看看;也有人說提此問題的家長太過於焦慮了。還有一位網友甚至是做了一首詩來形容這位家長的太過於著急。詩是這樣寫的:千古少出和稀奇,三歲強練ABC。父母智商開發早,五歲還用尿和泥。
  • 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也許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要注意
    信息時報訊寶寶已經快兩歲了,居然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的情況了?最近有一位寶媽來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諮詢最遲這一醫院兒科心裡特別是林建芬也表示過,這位寶媽的意識也是一個隊的意識,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不斷的落後,很多的一些父母也並不知道如何去判斷孩子的一些認知能力和發展情況,有的一些時候就會錯過了認知能力訓練最佳的事情。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
  • 被人嘲笑大舌頭只能剪舌系帶嗎,說話不清楚真的是舌頭的問題嗎
    99%的父母可能有誤解提到「大舌頭」,99%的父母都會聯想到舌系帶,孩子說話不清楚,剪一刀就好了。萬一沒好呢?父母會想,那就再等等,大一點就好了。我們還是深入認識一下「大舌頭」吧,別耽誤了孩子,讓孩子白白受疼了。孩子說話不清楚,總是發音錯誤時,你認真觀察過嗎?孩子的舌頭真的大嗎?
  • 「健康」孩子2歲還不會說話?醫生:可能是認知能力發展落後!
    但兩代人的教育理念難免有分歧,比如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到底要不要上早教?孩子說話晚、成長慢,該不該看醫生?廣醫三院兒科心理測評師林健芬提到,最近有位寶媽來問道:「寶寶快2歲了,還不會說話,這是不是發育落後啊?林醫生表示,這位寶媽的意識是對的,寶寶的認知能力已經落後了。
  • 孩子就是不會說話是什麼原因
    孩子就是不會說話是什麼原因?與同齡兒相比,有些孩子語言發育緩慢,有些則發音不明晰,對此不少家長以為,孩子說話有早有晚,老人們常說「貴人語遲」,沒有必要過分的去關心,因而對這些孩子不予注意。事實上,孩子說話的早與晚,確實存在著個體上的差別,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環境的影響。
  • 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孩子說話晚是天才?別讓無知害了孩子!
    很多老人都認為老話常說的「貴人語遲」很有道理,自己孩子說話晚指定是日後要幹大事的人,像愛因斯坦這麼偉大的科學家還不是4歲才會說話,自己孩子長大後一定聰明又富足。可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濟南六一兒童醫院專家詳解:生活中,所謂「貴人語遲、金口難開」是有限度的,孩子一旦過了2歲還不會說話,家長們可就要重視了,因為這極可能是孩子患上了語言發育遲緩。
  • 顏澤明講解: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說話正常嗎?
    其實1歲半的寶寶不會講話也是正常的。 只是寶寶的語言發育比較慢,尤其是男寶寶,男寶寶的語言發育比女寶寶會更慢一些,這是正常的 早走路的寶寶說話也會比較晚的 。
  • 1歲多就說話的孩子,和2歲半還不說話的孩子對比,差的是這樣東西!
    芽芽有個不太常見面的小表弟,白白胖胖、憨態可掬的,十分愛笑,特別招人喜歡,家裡人給他起了個可愛的暱稱,饅頭。唯獨有一點讓家長著急的就是饅頭2歲半了,除了咿咿吖吖就是不開口講話。周圍的小寶寶們都是周歲左右就開始開口說話了,饅頭爸媽內心的焦灼可想而知,但是又不知道該做什麼。
  • 受大舌頭影響的孩子,總是說話不清楚,矯正很重要
    眼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琪琪的父母卻感覺不到一絲的高興,因為孩子到現在還說不清楚話。眼瞅著孩子就到了應該上學的年紀,可是連一句整話都說不清楚,他們這些做父母的,那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孩子支支吾吾不愛說話是性格缺陷?不要慌,家長從這三點入手
    今日問題:孩子不愛是性格上的缺陷嗎?每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一段牙牙學語的時期,這段時間讓父母歡樂不斷,但是如果寶寶不說話,甚至一歲以上,還是不願意說話,那麼父母就要引起重視了,探查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輕度智力障礙的父母就不配擁有撫養孩子的權利了嗎?
    影片講述智力水平只有7歲的山姆,和他女兒露西生活在一起,山姆悉心照顧女兒成長,但當地教育官員卻認為山姆沒有能力照顧露西,於是把露西帶走,山姆為此竭盡全力爭取露西撫養權的故事。據了解,這對夫妻經過智力測試後,只有70左右,低於普通人的90-110,被認定為輕微智力障礙。因此,這對夫妻被迫失去孩子撫養權,僅保留探視權,目前孩子寄養在其他家庭等待領養。 為了重新獲得撫養權,他們上了家教、心肺復甦和營養等課程,但這樣還是沒起作用。
  • 3歲孩子被指責說話不清楚,家長需要注意這6種情況
    說話變得越來越激動,甚至有點結巴了。姨姥最後說小文父母,怎麼不好好教孩子說話,瞧他說話一點也不清楚,聽著都費勁。當時小文的媽媽感到非常委屈,她覺得自己的孩子說話沒有啥大問題,有時候會有點咬字不清楚。至於聽不清楚自己倒是沒有感覺出來。小文媽媽被老人這麼說,心裡很不高興,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問題,是他們聽不懂孩子的語言。
  • 為什麼有的孩子說話早,有的孩子說話晚呢?
    導讀:「你們家的寶寶是開始喊爸爸媽媽了嗎?」這應該是不少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後,家長們都會進行討論和交流的一個話題。當孩子開口說第一句話的時候,很多父母們聽到都會熱淚盈眶,感覺自己的孩子終於又長大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