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麥卡錫主義歷史宿命

2021-03-05 喬新生

美國麥卡錫主義歷史宿命

 

美國國務卿關於中國的言論,讓人想起美國的麥卡錫主義。意識形態掛帥的麥卡錫,在擔任美國參議院議員期間,把「抓共產主義特務」作為自己的政治工作,極盡造謠誣衊之能事,最終在美國國防部的挑戰下,折戟沉沙。這是美國政治投機主義者的悲劇,也是中美兩國關係發展必須避免的歷史陷阱。

此前已經有多位學者指出,如果中美兩國競爭變成了意識形態的對壘,那麼,中美兩國都將面臨非常大的危險。當年美國和蘇聯圍繞著意識形態的鬥爭,不斷激化矛盾,最終走上了你死我活的不歸路。

當前中美兩國矛盾,完全是美國政客所挑起的。中國既沒有挑戰美國的國家利益,同時也沒有違反聯合國憲章所確立的基本原則。美國政客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把中國作為假想敵,恨不得把中國置於死地。可以這樣說,中美兩國不存在發生冷戰的任何可能。這一方面是因為中美兩國經濟關係密切,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通信企業實施制裁措施,在美國國內引起巨大爭議,美國高通公司等一大批晶片製造企業為了繼續向中國企業銷售產品,已經動用自己的影響力,試圖說服美國總統改弦更張。另一方面,美國政客的歇斯底裡,完全是出於政治形勢發展需要。美國總統支持率明顯低於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為了在競選中贏得勝利,美國參議院共和黨參議員已經制定了詳細的競選計劃,把中國作為攻擊目標,認為這樣做可以萬無一失。而美國國務卿只不過是按照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編寫的劇本鸚鵡學舌,如此而已。

到目前為止,美國國務卿就像當年的麥卡錫一樣,沒有提供任何證據。一方面,美國情報機關利用美國在網絡領域的控制地位,對其他國家實施監督控制,可是另一方面,卻無中生有,指責中國企業生產的產品存在安全問題。美國這種倒打一耙的做法,甚至連西方的戰略盟友都看不下去。只不過美國的西方戰略盟友並不希望與美國徹底翻臉,他們不會和中國站在一起,當然也不願意在有關中國問題上與美國發生齟齬。

可以這樣說,當今國際社會已經形成了坐山觀虎鬥的特殊景象,越來越多的國家袖手旁觀,希望中美兩國在這場歷史性大決戰中,決出勝負。如果中國勝利,那麼,許多國家將會和中國站在一起。如果美國勝利,中國投降,那麼,美國將繼續成為世界的領導者。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只能勝利不能失敗,因為除了勝利,中國無路可走。

麥卡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由於過度自信,狂妄至極,挑戰美國軍方,認為美國軍隊存在大量的共產黨員,結果導致在電視直播的聽證會上,被美國軍方律師駁斥的啞口無言。美國國務卿在美國尼克森圖書館發表的講話,實際上是宣戰書,目的就是要向中國發起挑戰。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國內的一些民粹主義者,支持美國國務卿的觀點,但是,對於美國商界的絕大多數企業家來說,美國國務卿的講話只不過是毫無意義的老調重彈而已。

中國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必須採取一切可能採取的措施,確保中美兩國關係不會走向極端。中國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步步退讓,以時間換取空間;還有一種則是針鋒相對,通過打擊美國政府的囂張氣焰,一勞永逸地解決中美兩國關係發展中的不平衡問題。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步步退讓,現在已經無路可退。美國要求中國放棄自己的大飛機研製項目,中國國家領導人立即要求中國大飛機項目下馬,與美國麥道公司合作。中國失去了大飛機項目發展的機會。美國對中國第五代移動通信設備製造商採取嚴厲制裁措施,無非是老調重彈,迫使中國重蹈覆轍。如果中國作出讓步,那麼,美國有可能會得寸進尺,到那個時候,中國的國家利益將會遭受更大損失。

中國已經制定了詳細的戰略。一方面繼續與美國保持接觸,靜觀事態變化,另一方面在事關中國國家利益問題上,中國絕對不會讓步。中國在維護國家利益問題上堅定不移。如果中國的娛樂企業在美國遭受打擊,那麼,中國政府可能會發出譴責聲明,但是,不會採取實際行動,但是,如果美國政府對中國的第五代移動通信設備製造商實施制裁措施,那麼,中國一定會奮起反抗,並且按照對等的原則,對美國企業實施制裁措施。

麥卡錫主義之所以在美國甚囂塵上,是因為美國總統和他所領導的政府希望轉移視線。中國既不是過去的蘇聯,不會與美國對抗,也不是現在的俄羅斯,與美國搞軍備競賽。中國始終認為,中美兩國完全可以開展合作,共同維護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但是,中國始終強調世界多元化發展重要性,反對中美兩國主宰世界。

中國一些學者認為,美國戰略家們已經提出了中美兩國共同統治世界的主張,可惜中國沒有作出積極反應。這種說法令人感到費解。美國不可能與中國共同治理世界,美國戰略家們提出的建議,只不過是「障眼法」而已。如果中國按照美國的戰略企圖,與美國共同統治世界,那麼,中國將會被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所拋棄。美國自稱世界領袖,當然不會允許中國與美國平起平坐,美國戰略家們提出的建議,只不過是「離間計」,破壞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關係。如果中國真正按照美國戰略家們的設計,與美國共同統治世界,那麼,只能一種結果,那就是中國變成第二個美國。

這是中國所不願意的,也是不可能的。中國外交官已經明確表示,中國永遠不會成為第二個美國。因此,美國把中國變成第二個美國的企圖不可能得逞。美國之所以對中國採取遏制戰略,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中國成為一個弱小的國家。這對於中國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言絕對是不可接受的。

處理中美兩國關係,一方面要密切關注美國國內的政治動向,及時地發現美國國內的麥卡錫主義者,並且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通過各種渠道向美國陳述事實的真相,讓美國的麥卡錫早日露出原形,另一方面,中國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不要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轉,而應該根據自己的發展需要,按照自己制定的發展規劃闊步向前。如果美國對中國採取的各種遏制戰略不能奏效,那麼,美國國內的麥卡錫主義就會失去市場,他們在美國國內販賣的中國威脅論,就會變成歷史的笑柄。

美國病毒感染人數世界第一,死亡人數世界第一。美國不是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解決美國國內的問題,而是把矛頭對準中國,試圖通過攻擊中國爭取選民的支持。對於美國這樣一個發達國家而言,這樣的選舉策略極端危險。如果美國的青年通過社交軟體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通過娛樂視聽軟體表達自己的憤怒,那麼,美國國務卿製造的各種謊言就會不攻自破。美國國務卿之所以對中國的社交娛樂軟體恨之入骨,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社交娛樂軟體在美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消費者可以通過這款軟體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對於美國當代的麥卡錫而言,中國社交娛樂軟體是重大威脅。因此,當代麥卡錫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理由,對社交娛樂軟體採取制裁措施。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美國青年自發地組織起來,通過訴訟的方式向美國政府發起挑戰,並且繼續使用社交娛樂軟體諷刺調侃美國國務卿,那麼,這位美國國務卿有可能會很快被民眾所唾棄。

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當年美國麥卡錫所製造的冤假錯案,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平反。這是因為美國雖然是政黨政治,但是,美國並沒有平反冤假錯案政治機制。凡是沒有被提交美國法院司法審判的案件,最終都不可能平反昭雪。由於美國麥卡錫製造的許多冤假錯案,並沒有提交美國司法機關審判,因此,也不存在平反昭雪的問題。美國國務卿在美國國內發動的針對中國的輿論攻勢,可能會導致一大批同情中國的美國公民受過迫害,但是,他們無法伸張正義,就像當年美國駐華外交官一樣,在麥卡錫的攻擊下,被迫結束自己的外交使命。

中國應當通過網際網路全面揭露美國國務卿的所作所為,爭取美國民眾看清事件的真相,團結起來,共同對付美國當代麥卡錫主義者。美國國務卿在處理中美兩國關係問題上所採取的極端不負責任的態度,使得中美兩國關係處於懸崖邊。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美國政府瘋狂的政治動員活動,有可能會使美國選民迷失方向。從現在開始,中國就應該保持高度警惕,防止中美兩國關係徹底失去控制。如果美國總統悍然發動戰爭,那麼,中國必須勇敢面對嚴峻考驗。冷戰期間,美國和蘇聯曾經多次出現軍事對峙的局面。雖然中國不可能與美國發生冷戰,但是,中國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一旦中美兩國發生軍事衝突,那麼,中國就必須做到速戰速決,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中美兩國不平等、不合理的關係,使中美兩國真正回到「競爭—合作」的軌道上來。

麥卡錫主義是美國歷史上的逆流,它導致美國國內出現嚴重分裂,同時也讓美國失去道德制高點。美國國務卿發表的講話,試圖把中美兩國關係重新拉入意識形態爭論的泥潭之中,不過,中國國家治理能力和國家治理體系有目共睹,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國家看清問題的本質,不會上當受騙。美國國務卿企圖把自己塑造成為麥卡錫,在未來美國參議員競選中贏得勝利。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美國國務卿的所作所為,只不過是東施效顰,最終有可能會成為國際社會奚落的對象。如今美國與德國的關係處於不正常狀態,美國與法國的關係出現嚴重挫折,所有這些都應該歸咎於美國國務卿。美國國務卿希望在美國的政壇上留下自己的英名,可是到頭來卻成為歷史的笑柄。

 

2020年8月10日星期一

 

相關焦點

  • 麥卡錫主義——美國的法西斯主義
    反映美國麥卡錫主義的宣傳畫 麥卡錫主義是指1950年至1954年間肇因於美國參議員麥卡錫的美國國內反共
  • 麥卡錫主義對美國政治的影響
    按照麥卡錫自己的解釋,所謂「麥卡錫主義」,指的是清查「政府中的共產黨分子」的意思。遭麥卡錫攻擊的杜魯門卻把「麥卡錫主義」看成是一種不惜以「敵視美國理想」為代價來滿足個人或黨派權欲的方法。麥卡錫之後,「麥卡錫主義」曾被理解成「國會的委員會對情報的濫用」。
  • 麥卡錫主義,美國的文革?
    ·麥卡錫那樣多的譴責與爭議了,以他冠名的麥卡錫主義是政治壓迫和白色恐怖的代名詞,以至於大洋彼岸的專家教授在抗議本國政府對知識分子施加的審查壓力時,都要強調「警惕麥卡錫主義」。麥卡錫是誰?為什麼他能在民主國家發起「白色恐怖」?他的指控都正確嗎?最有權力的美國人1950年,參議員麥卡錫提出,他掌握了美國政府等幾百名「共產黨員名單」,輿論大譁,此後,他不斷提出證據不足的指控,質疑數百人的忠誠度,直到50年代末,大眾的熱情冷卻,加上他爆出了個人醜聞,逐漸失勢,此後聲名狼藉,「麥卡錫主義」也成了美國人反覆踐踏的名詞。
  • 麥卡錫主義:籠罩在二戰後美國上空的陰影
    麥卡錫主義是1950年至1954年間,在美國出現的極端反共、反民主的社會思潮和社會運動。1950年2月9日,共和黨參議員約瑟夫麥卡錫在西維吉尼亞州惠林市發表演說,指責國務院中充斥著「共產黨人」。對許多人來說,受麥卡錫委員會傳訊就意味著被解僱,喪失社會地位和被列入「黑名單」,很多美國人天天擔心忽然禍從天降。麥卡錫主義的出現,遭到了美國共產黨、一些勞工組織和進步團體的有力揭露和堅決鬥爭。報紙上出現了強大的反麥卡錫主義的輿論力量,許多城市爆發了抗議示威。另一方面,麥卡錫主義危及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
  • 國際觀察:警惕「麥卡錫主義」幽靈重回美國
    「過分了,像麥卡錫時期也像希特勒時期。」日前,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在接受CNN採訪時表示,當前美國政府借疫情反華的論調可以與當年的「麥卡錫主義」和希特勒時期相提並論。這位前美國駐華大使的論斷乍聽之下似乎有點「聳人聽聞」,但觀察一下美國的防疫局面便知一點也不過分。
  • 「麥卡錫主義」:一個從未遠去的幽靈
    以下文章來源於饅頭說 ,作者饅頭大師 饅頭說來來來,聽饅頭說一說「麥卡錫主義」,一個非常熟悉的名詞,曾經我們以為這已經是個歷史名詞,但現在看來,它的陰影似乎從未散去。
  • 好萊塢最黑暗的一段歷史,《特朗勃》為你揭秘「麥卡錫主義」
    今天的人們或許知道五十年代的美國由於受到麥卡錫主義的影響,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聲勢浩大的政治迫害運動。鮮為人知的是這為期五年多的運動使美國的文藝界從此陷入了長達數十年的黑暗之中。「十君子」與「黑名單」想要看懂《特朗勃》,就不得不提五十年代在美國國內掀起滔天巨浪的「麥卡錫主義」思潮以及由其引發的「好萊塢黑名單事件」。回顧歷史,今天的人們談起「麥卡錫主義」首先想到的肯定會是那個顛倒黑白、扭曲事實的威斯康星州參議員麥卡錫。
  • 舊錦新樣 | 王希:麥卡錫主義的鬧劇與悲劇
    麥卡錫沒有挖出一個真正的潛藏在美國政府中的共產黨人,但他卻給英語增加了一個新詞:McCarthyism(麥卡錫主義)。這個詞的原義與我們現在理解的這個詞的涵義是不同的。按照麥卡錫自己的解釋,所謂「麥卡錫主義」,指的是清查「政府中的共產黨分子」的意思。遭麥卡錫攻擊的杜魯門卻把「麥卡錫主義」看成是一種不惜以「敵視美國理想」為代價來滿足個人或黨派權欲的方法。
  • 「麥卡錫主義」重現?美國白色恐怖盛行,民眾噤若寒蟬
    文|小新同學 審|樂一美國前駐華大使,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採訪時表示,如今美國在疫情期間的政治論調與多年前的麥卡錫時期十分相似,也與希特勒時期的政治氛圍十分相似。或許很多人覺得這一說法有點誇大其詞,可是當你真正的去觀察美國疫情防控局面,以及美國白宮政客的政治說辭,就知道其實這一說法,對美國當前的情形來說名副其實。
  • 麥卡錫:一個焦慮的時代 (三)
    很多美國人的印象中,麥卡錫就是指「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和一個漫畫藝術家  「麥卡錫」究竟是什麼呢?當然,約瑟夫·麥卡錫(Joseph McCarthy)曾經是美國的一個參議員。從1950年至1954年間,主持了一系列對美國政府機構是否被親蘇聯勢力滲透的調查。但是今天人們說「麥卡錫」,當然已經超出了一個「人物」的概念。
  • 麥卡錫:美國人的靈魂
    1985 年,終於出版了他的早期代表作《血色子午線》,這是麥卡錫躍身為一流作家的最重要的作品。這一年他42歲,對於一個小說家來說,正值盛年,他也該寫出代表作了。《血色子午線》是一部歷史小說,也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但一切歷史小說其實就是當代小說,我覺得不存在真正的所謂的「歷史小說」,因為即使利用歷史材料寫作,也都是為了當下人理解歷史才去寫的。
  • 麥卡錫:一個焦慮的時代(一)
    這場惡夢讓美國嚇出一身冷汗。所以參議員麥卡錫演變成為「麥卡錫主義」這樣一個很「重」的詞,負面得一塌糊塗。有關的書可以說是出了一把又一把。2005年還出了一本新書《焦慮的時代》,馬上被評為《時代》最佳圖書。  此書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海涅斯·詹森(Haynes Johnson)。
  • 《禁閉島》:麥卡錫時代的基督山伯爵假設
    可以說,近年來,斯科塞斯(Scorsese)的工作一直試圖從大背景和歷史事件(例如1863年紐約幫派暴動暴亂)的背景下著眼於美國社會本身。美國傳奇人物霍華德·休斯(Howard Hughes)正在飛回家等等。這些主題比他過去通過貧窮的街道和小巷關注血統居民的生活要大得多。 當然,他也曾兩次嘗試過宗教電影,但就他對美國社會本身的關注而言,從紐約到波士頓的旅程始終證明他的視線是在歷史環境上。
  • 麥卡錫:一個焦慮的時代 (十八)
    華道夫聲明  所謂「好萊塢黑名單」事件,雖然起於麥卡錫進入公眾視線之前,卻幾乎是麥卡錫時代歷史敘述和回顧的主體部分之一。原因是它在今日歷史敘述中,是一場針對普通平民的政治迫害。記得有朋友說起一個真實故事,說是一個中國人對一個美國人解釋文化大革命,可怎麼解釋對方都理解不了,最後就說,這就是放大了一千倍的麥卡錫時代,對方似乎就明白了。可想而知,麥卡錫在不論中國人還是美國人心中是個什麼樣的概念。那四十八名籤署「華道夫聲明」的好萊塢CEO和業主,現在也就基本上是迫害者,或者說是麥卡錫時代歇斯底裡的象徵。可是,仔細去探究歷史,你會發現麥卡錫和「文革」,其實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
  • 《川普只是個翻版的麥卡錫》
    這樣一來,美國兩黨將在參議院各持50票,但考慮到當選副總統哈裡斯同樣是民主黨人,有著作為參議院議長的決定性一票,因此民主黨最終成功拿下參議院多數席位。雖然這是美國參議院歷史上優勢最小的多數黨,但畢竟也能讓當選總統拜登在未來幾年不必過多考慮共和黨的掣肘,他的內閣和法官提名也能更加迅速地通過。
  • 和麥卡錫對話
    我們將圍繞的主題是下面這個問題:「如果這場反共產主義鬥爭變成美國兩個偉大政治黨派之間的鬥爭,美國人民知道,兩黨必有一黨會被摧毀,這樣,共和制在一黨制之下就堅持不了太久了。」我們為這項聲明鼓掌,我們認為麥卡錫參議員也一定會鼓掌的。這話正是他自己說的,1年零5個月之前,在密爾沃基(Milwaukee)。
  • 說說麥卡錫
    我知道在中國,很多自由主義者非常崇拜麥卡錫,認為是他挽救了美國。然而,我表示懷疑。而且,即使如此,我也不認為,麥卡錫的做法是完全無可厚非的。 不妨去看看《特朗勃》這部電影,達爾頓·特朗勃曾經是好萊塢最昂貴的劇作家,但也是一位共產主義的同情者,他在美蘇反法西斯結盟年間加入了美國共產黨。
  • 美國人民為什麼沒有識破他的謊言?
    華春瑩的原話是這樣的: 「美方有關做法挑動意識形態對立,破壞中美正常人員往來,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也是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和美反華勢力對華全面遏制打壓的又一表現」。 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值得我們警惕。什麼是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真的要沉渣再起?它又將帶來什麼?
  • 攻擊不存在的敵人:美國政客揮散不去的幽靈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做出了嚴正回應,她在回應中提到了一個詞,值得注意,那就是「麥卡錫主義」。華春瑩的原話是這樣的:「美方有關做法挑動意識形態對立,破壞中美正常人員往來,是對中方的嚴重政治挑釁,也是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和美反華勢力對華全面遏制打壓的又一表現」。麥卡錫主義死灰復燃值得我們警惕。什麼是麥卡錫主義?麥卡錫主義真的要沉渣再起?
  • 餘茂春√陳剛× 美國掀起第三次「紅色恐慌」!
    這一次,我們甚至都不用影射美國搞「麥卡錫主義」了,因為主持調查和起訴陳剛的美國國土安全局特工,就叫馬修·麥卡錫。餘茂春√,陳剛×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認為,陳剛事件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定性:第一,從美國政治角度來說,這是很典型的對華裔追殺的行為。這實際上與歷史上美國與其他國家處在衝突和戰爭時,它對其他國家裔的美國人採取的清理、約束的那種殘酷做法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