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粉巷裡的「春發生」,少有的國營餐館,進門你得先掰饃

2021-01-17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暑期西安行。酷熱的古都西安熱浪滾滾,出門五分鐘,出汗兩小時。就連吃飯,也不願意去遠處了。

把酒店定在了鐘樓附近。這裡是遊玩西安最方便的地方了,鐘樓附近酒店林立,就是旺季價格稍高一些。酒店200米外就是粉巷,據說這條小街上,有幾家不錯的特色餐廳,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提起「葫蘆頭泡饃」,作為老陝,尤其西安市民,幾乎是無人不知。 「葫蘆頭泡饃」,是西安特有的傳統風味佳餚。西安葫蘆頭泡饃館很多,尤以「春發生」飯店為正宗。它味醇湯濃、鮮香可口,饃筋肉嫩,肥而不膩,名聞遐邇,享譽中外。春發生店其實位於南院門街上,並不在粉巷。

這可是一家碩果僅存的國營飯店,吃飯時還向飯店服務員求證過,服務員自豪地說,春發生飯店隸屬於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百年老店了。春發生飯店創建於1920年,1952年公私合營。1998年重新裝修並增設了五個包間,營業面積擴大了一倍,形成了現在的一樓大廳、二樓包間、三樓宴會廳的經營格局,經營面積2025㎡,現有餐位總數300餘個。

飯店門前經營者五一大包,也是春發生飯店的,看來很受歡迎。

來的時候客人並不多,坐下後,服務員拿過來一隻大碗和一個饃,這是要幹啥?一臉懵。旁邊的老客笑著說,掰饃啊!掰饃?第一次在飯店吃飯,還要自己動手。

原來,在西安吃泡饃,都是自己動手的。西安的泡饃店都希望食客能自己掰,因為泡饃這個東西有點特別,,饃掰的如何會直接影響成品的口感。自己掰的要比機器絞的好吃得多,饃一粒粒的筋滑又入味兒,就是需要點耐心。掰饃可沒有那麼簡單,還有訣竅,講究掰、撕、掐、抖。掰:將整個餅一掰為二,二掰為四;撕:取四分之一,從中間撕為兩片;掐:用掐的方法,將饃掐成黃豆粒大小,掐的大小越均勻越好;抖:掰完了要抖一抖,檢查有沒有忘記掰的大塊饃,再看看碗底,不要有太多饃渣,不然煮出來就「面面」的,不好吃。當然,我掰的這個饃,跟我人一樣急躁,服務員一臉的「嫌棄」。

邊掰饃,邊研究你要選哪一種葫蘆頭泡饃。春發生飯店葫蘆頭品種眾多,有濃香型的老味道葫蘆頭、葫蘆頭小炒、油潑葫蘆頭和陝西葫蘆頭;還有清香型的精腸葫蘆頭、精肥葫蘆頭、精瘦葫蘆頭和傳奇葫蘆頭。價格從25元到35元不等,我選的是「陝西葫蘆頭」,又點了兩道涼菜。

泡饃是由進食者先將饃在碗裡掰成碎塊,然後由廚師將切成坡刀形的腸肚及豬肉、雞肉,擺放在饃塊上,加適量粉絲,用沸湯澆泡3~4次,使熱湯滲透饃塊;然後再加適量熟大油、調料水、味精、香菜、蒜苗、油潑辣子,最後澆適量沸湯即成。

這大大的一碗,再點幾個其他菜的話,一碗足夠兩個人吃。鮮而不腥,肥而不膩,湯白肉嫩,色味俱佳,這也許是春發生葫蘆頭最準確的評價了。進食時,佐以糖蒜、泡菜、辣子醬等,更是清爽利口。西安人誇獎葫蘆頭的美味說:「提起葫蘆頭,嘴角涎水流」。我更是連湯底都喝得一滴不剩,朋友嘲諷我,你這樣的吃啥啥不剩的「美食家」,美食評價沒有參考價值。

快吃完才想起,賣葫蘆頭的飯店為啥起名「春發生」?大家是不是有點奇怪?哈哈,尋找答案不求人,答案就在我們面前的菜單上,我們來了解一下,春發生的前身叫何記葫蘆頭,1925年初春的一天,何記葫蘆頭的老闆何樂義擴建店鋪後第一天營業。他宴請了本地許多有頭有臉的人物,大家紛紛向何老闆道喜,其中一位文人說到:「何老闆,你的店鋪擴建在春天,發展在春天,使我不由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名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不如我給你的店鋪送個雅號叫「春發生」你看如何?」,這位文人現場題寫了三個大字「春發生」,交給了喜上眉梢的何老闆,從此,何記葫蘆頭鋪正式更名為「春發生」,店鋪的生意也如店名一樣更加生機盎然,「春發生葫蘆頭」的大名也逐漸馳名古城內外,譽滿三秦大地。

菜單上下角的介紹也很精闢,「葫蘆頭泡饃」是西安特色的名貴珍食,其歷史淵源悠長,久負盛名。「葫蘆頭」的原名叫「豬雜糕或煮白腸」,之所以要易名為「葫蘆頭」,有一段與藥王孫思邈有關的佳話。唐高宗時,藥王孫思邈採藥雲遊四方,途徑「豬雜糕」店就餐時,覺其腥味大油膩多,便取出隨身攜帶的藥葫蘆,從中取出漢陰椒、上元桂、西大香等名貴中藥材,並告訴店家使用方法。店家按孫思邈所囑,如法炮製,果然鮮而不腥,肥而不膩,湯白肉嫩,色味俱佳。「豬雜糕」名聲大振、轟動京城。店主為表示對藥王孫思邈的感激之情,便將藥王所賜葫蘆懸掛於店前。從此,世人便將「豬雜糕」更名為「葫蘆頭」。

近年來,飯店在經營品種上已形成了「葫蘆頭泡饃」、「五行炒菜」、「五福泡饃宴」、「粉湯羊血」、「肥腸鍋仔」、「特色涼菜」等系列品種。飯店注重現代企業管理和名牌戰略,1997年底,「春發生葫蘆頭泡饃」一舉榮獲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的首屆「中華名小吃」稱號。

據說,這是老陝很喜歡的一道下酒菜。

我點的兩道小菜,這個燻魚味道上佳,沒仔細看價格,兩道小菜60元。

身邊的幾位老陝開懷暢飲,頻頻舉杯,這酒喝得很急,好像有什麼急事似的。其實,並不是這幾位食客著急,而是國營買賣的春發生飯店,營業時間只到晚上九點,怪不得這幾位喝酒這麼著急呢。

出門時才注意到,這裡還有很多的西安特產,可以帶回家,西安的旅遊做得很成熟了。

本文借用春發生飯店菜單上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春去春來春發生,南院門葫蘆頭最美,重溫20年的美好記憶,原汁原味葫蘆頭」。

在粉巷,意味未盡,必須再來。

相關焦點

  • 看西安吃貨怎樣咥泡饃,掰饃掰到你手抽筋
    在我們西安,泡饃不僅是個美食,吃泡饃更是一種飲食文化。本地人吃泡饃的傳統步驟是先掰饃。西安人一般可以吃兩個饃,有些女孩吃一個饃,有的能吃兩個饃,飯量大的男的可以要三個饃。我曾見過有人吃五個饃的,廚師一碗給煮了三個饃,外帶兩個饃的拖掛。那飯量不是一般大的。
  • 西安名吃羊肉泡饃,關於掰饃、泡饃和吃饃的各種方法,你見過嗎
    今天帶給大家的這道美食,是西安的羊肉泡饃。下面先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羊肉泡饃,羊肉泡饃在西安當地也叫羊肉泡,主要食材是羊肉、粉絲、蔥花以及糖蒜,另外當然少不了掰碎的饃。食材裝於碗中,熬製的羊肉清湯澆在上面,湯濃肉香、葷素搭配,並且還有軟糯的饃,既解饞又管飽,絕對的平民美食。陝西的牛羊肉泡饃做得都很不錯,其中尤以西安的羊肉泡饃最為地道,見下圖。
  • 去西安旅行,趕時間千萬別吃羊肉泡饃!吃饃5分鐘,掰饃1小時!
    泡饃是土生土長的西安吃食,也是西安最有特色最有影響的食品之一。 如果你是去西安旅行,羊肉泡饃是一定要去體驗一回的。不過,提醒一件事,如果你去吃羊肉泡饃,最好要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 記得那天,一個朋友帶我們去了當地的一家羊肉泡饃店,名叫「老車家牛羊肉泡饃」。
  • 泡饃好不好吃,得看你饃掰得好不好,原來西安吃貨都是這樣掰饃的
    一般是九分死面加一分酵面揉成,烙到七八成熟,這樣才能保證煮好的饃粒中間還有韌芯兒,吃起來依然筋道,不會軟爛無骨。關於泡饃掰好的饃丁到底掰多大為合適,也是有很多說法的。很長一段時間,在西安泡饃界有一個誤導,即掰成「黃豆」大小,更有甚者說掰得越小越好。
  • 吃饃5分鐘,掰饃2小時?西安人的周末,從早起掰一碗泡饃開始
    吃饃5分鐘,掰饃2小時?西安人的周末,從早起掰一碗泡饃開始一真樓泡饃,傳承34年養育西安一代人的泡饃情懷,坊上口碑泡饃館地鐵站:鐘樓站(西安的地標性建築,美食匯聚地)位置:大皮院18號(近北院門) ,鼓樓後面一條街走到底
  • 外地的西安泡饃簡直太「饃幻」了
    ,但每個在西安生活過的人都有自己私藏的泡饃館,在ta心中只有這一家才稱得上美味,其它的…就那樣了…在西安待久了,你可能無法想像外的泡饃是個什麼樣?正式開始說饃之前,我先說一碗麵。有一年我去廈門玩,路上想找碗面吃,就進了街邊一家西北麵館,沒想到這個地方會讓我終身難忘!我看了看菜單,要了一碗乾拌麵。當面端上來的時候,我!傻!眼!了!!
  • 給西安人一個饃,還你一桌滿漢全席?
    夾饃類臘汁肉夾饃 | 臘牛肉夾饃 | 籠籠肉夾饃等西安人對饃的愛執念太深,我們先從夾饃開始說。付完錢給老闆說你要加啥,老闆給你夾的飽飽的。夾完在給上邊撒一點花生米和碎鍋巴,那滋味,吃起來別提多爽了。每天早上都會看到腳踩高跟,穿著時髦的都市小白領,一手拿著豆漿,一手拎著菜夾饃,臉上寫著對早餐的滿足。老潼關肉夾饃實在偏愛饃的酥脆口感,可以去吃老潼關。
  • 西安市資訊|吃饃5分鐘,掰饃2小時?西安人的周末,從早起掰一碗泡饃...
    西安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吃饃5分鐘,掰饃2小時?西安人的周末,從早起掰一碗泡饃開始一真樓泡饃,傳承34年養育西安一代人的泡饃情懷,坊上口碑泡饃館。地鐵站:鐘樓站,沒想到正宗的泡饃是要動手掰的,光是掰饃就花了我半小時!期間會上配湯、糖蒜,糖蒜很脆酸甜可口,好吃。
  • 西安「掰饃」大賽受熱捧 「90後」傳遞民俗符號
    西安「掰饃」大賽受熱捧 「90後」傳遞民俗符號   中新網西安12月8日電 (記者田進 實習生陳潔)「西安首屆冬季掰饃大賽」8日正式開掰,吸引了近40人參加比賽,其中以「80後」、「90後」等年輕人居多。
  • @全體西安人,你饞了個月的黃家泡饃館暖心回歸,饃都給你掰好了...
    昆明路上的黃家泡饃館——在西安泡饃界遠離坊上做得最牛的店。現全部七家門店的自提服務已上線,總有一家離你近的。心心念念的那一口濃厚醇香、肉爛湯鮮的羊肉泡饃終於在家也能吃到啦!
  • 掰饃2小時,吃饃5分鐘,這碗老味兒講究的並非只有這些
    用老吃家們的話說,這裡的口味放在全鄭州,還是比較貼近西安的。之前,我們也打探過不少上了年頭的泡饃老店,可縱觀整個評論區,吃貨們最關心的問題,還得是這兒的饃能手掰嗎?別看掰饃這事兒費時又費力,但在吃貨們的眼裡,這可是衡量一碗泡饃正不正宗的首要條件。
  • 看《裝臺》學順子哥掰饃!全網「掰饃」大賽開啟!看陝西人咋bei饃?
    然而,想吃西安美食,首先得會掰饃!來和我們的順子哥學掰饃,做最local的西北乾飯人!  掰饃,是咱陝西人、尤其是西安人喜聞樂見的一項運動。主要活動部位是手指頭,活動頻率很高,一般一個禮拜咋都得動一回,否則渾身不美氣。  饃bei的咋向,直接影響一碗泡饃的味道。
  • 西安最地道的葫蘆頭都在這兒
    【新朋友】點標題下「吃貨在西安」訂閱【老朋友】點右上角分享或收藏內容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大秦網·美食頻道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貼秋膘對於吃貨們來說是一個幸福的事情,咱們老陝最愛咥硬貨,今天咱們就來看看鄉黨們貼秋膘必備的葫蘆頭指南吧,夥計們,走起來!春發生飯店人均:37元地址:西安碑林區粉巷南院門20號。推薦理由:葫蘆頭實乃大腸也!
  • 西安粉巷:古老又現代 文藝小資情調輕輕彌散
    不僅是源於它的現代、情調、活力,也因為每每提起它時,總能喚出人們口口相傳的那些屬於粉巷的古老故事。粉巷是一條東西向的街道,東接南大街,西接南院門。僅有300餘米長的粉巷,身世可是一點也不簡單。《西安市地名志》記載:明末清初,因此街麵粉作坊較多而得名,1966年改為五星街,1972年恢復原名。西安市地名研究者葛惠先生也考證,粉巷位於隋唐長安城皇城第六橫街中段。
  • 西安史上最強夾饃合集 全齊了
    【新朋友】點標題下「吃貨在西安」訂閱【老朋友】點右上角分享或收藏內容上周的涼皮很火,刷爆朋友圈,看過涼皮,自然會想到涼皮的好基友,肉夾饃。第三家肉夾膜,的確名副其實勝人一籌,門口排長隊不是沒道理的,肉味鮮美,肥而不膩。饃沒有烤到脆,但也很香。不少食客,來這兒吃飯都是連吃帶拿的。地址:竹笆市街53號王華峰肉夾饃
  • 邊吃邊聊:西安|論一個肉夾饃能有多撐
    肉夾饃不存在是否掰得標準之類的原則性問題和泡饃不一樣,肉夾饃不太需要拼桌的老西安們教導督促食用方法,擼起袖子張大嘴就好,我等外地人的評價標準也挺簡單挺膚淺——除了大口吃來滿足飽口,饃是不是現烤夠不夠香、有沒有好看的鐵圈虎背菊花心,肉是不是軟爛不塞牙、不需要淋進滷湯也豐潤多汁,還有最後一個大原則——必須帶肥帶皮夾進去。
  • 舌尖上的西安,西安被評選為亞洲第二大美食城市!
    主編亂彈妞:兩枚少女心爆棚的"女漢子",愛吃會耍又可愛,賣得了萌,犯得了二,自詡追得上陳偉霆,嫁得了吳亦凡..
  • 葫蘆頭,西安人的黑暗料理
    葫蘆頭泡饃的精髓,自然是最重要的豬腸。傳統上說,應當只取「拐腸」,也就是豬大腸與小腸交界處,一邊兒大一邊兒小,形似葫蘆的部分,口感最是軟嫩清爽。但現在大部分的葫蘆頭都不這麼講究了,只用大腸即可,彎彎曲曲的,也有那麼點葫蘆的樣子。
  • 中國年·看西安|西安這些最接地氣的美食老街,吃過的人都是扶牆出
    >在西安眾多的美食街裡既有傳統的陝味餐館也有網紅的時尚創意餐廳既有好吃不貴的蒼蠅小館也有環境優美的高檔餐廳>好吃的美食真的是數不勝數先來說說竹笆市的鐘樓小區,在這裡藏著一家西安本地的老牌糕點,趙記綠豆餡餅。
  • 西安這十八種忒C「夾饃」 你吃過幾種?
    一般岐山臊子麵館裡都有這個。當然啦,小玉吃過最好吃還是某人自己家做的,關鍵是那肉來自於農家自養的豬,所以……你懂得!菜夾饃當然就是饃夾菜啦,聽起來像是廢話。有的是用燒餅夾,有的是用荷葉餅夾,裡面除了菜,還可以夾煎蛋、滷蛋。小玉比較喜歡吃荷葉餅夾的,軟和,不咯牙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