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他們(天皇夫婦)是關在鍍金籠子裡的鳥,但他打開了籠子的門。」
記者 | 田思奇
4月30日,30年又113天的日本「平成」時代宣告結束。85歲的明仁卸去天皇職責,即將開始嶄新的「太上皇」退休生活——這是過去200年裡,明仁的祖先所沒有的經歷。
從很多角度來看,在日本125代天皇中,明仁都是最特別的那一個:迎娶平民女子和宣告提前退休就是他個性的彰顯。而從親近日本國民到反省戰爭和歷史,明仁對日本皇室理應扮演的「禮儀性角色」也作出了全新的定義。
經歷過二戰的明仁和之前的天皇有一個明顯的差異:他並沒有軍隊履歷——而這是父親昭和天皇(裕仁)的意思。
1933年12月底,明仁出生於東京的皇居,稱號「繼宮」。他的稱號和名字來自明治天皇頒布的《大教宣布之詔》中的「宣明治教,以宣揚惟神之大道也」,以及中國古籍《周易》中的「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1935年,1歲的皇子明仁
明仁是裕仁和香淳皇后的第一個兒子,上面還有四位姐姐。與所有的日本皇族一樣,明仁沒有姓氏。從3歲起,明仁便離開父母,在東宮御所長大。
少年時代的明仁就讀於學習院小學和中學。這是一所日本皇族和貴族常就讀的私立學校,明仁和同年出生的小野洋子是校友。1945年3月,美國轟炸東京時,明仁曾和弟弟一起從東京撤離至日光避難。
二戰後美國佔領日本期間,明仁在美國著名兒童文學家伊莉莎白·維寧(Elizabeth Vining)教導下學習過幾年西方思想和禮儀。後來,明仁曾在學習院大學的政治科學系學習。
1952年成年後,明仁正式成為日本皇太子,承擔起越來越多的皇室職責。1953年,明仁皇太子便代表日本出席了在倫敦舉行的伊莉莎白二世女王加冕典禮。
而相對於出訪國外,全日本上下更關心的是皇太子的婚事。
明仁的愛情故事始於日本避暑聖地,電視劇《四重奏》的取景地輕井澤。在1957年一場網球比賽上,明仁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女」——日清制粉掌門人的女兒正田美智子。
網球場上的明仁和美智子
儘管當時的皇室還沒有準備好迎接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后,普通人家也對女兒嫁入規矩森嚴的皇室有所抗拒,追求真愛的明仁卻沒有輕易放棄。
婚後,明仁與美智子育有三個孩子——即將登基的新天皇、皇太子德仁;二兒子文仁;還有小女兒清子。值得一提的是,繼明仁天皇之後,他的兩個皇子也都迎娶了平民妃子。
1989年1月,父親裕仁去世後,明仁登基為新任天皇,年號「平成」——典出中國《史記·五帝本紀》及《書經·大禹謨》的「內平外成」、「地平天成」。
根據二戰後的日本憲法,天皇是國民總和的象徵,不得幹政,也不能發表政治言論。如何準確詮釋「象徵」的含義,成為新天皇明仁最重要的職責。
1990年11月12日,明仁正式登基
明仁每年要出席數百場禮儀性活動,比如出席國家重大祭典和慈善活動、出席首相任命和內閣認證儀式、代表日本出訪外國或接待到訪的外國元首等。
從理論上來講,只要天皇的言論不違反憲法,也不幹涉政治,他就可以隨心所欲地說出他想說的話。然而實際上,明仁的公開言論必定要經過仔細審查。
對於這種微妙的限制,認識明仁的人表示他曾經反抗過。1990年代在日本擔任英國文化協會主席的麥可·巴雷特(Michael Barrett)對路透社表示:「據我所知,在一兩次演講中,他對宮內廳和外務省將使用的措辭感到憤怒。」
「有人說他們(天皇夫婦)是關在鍍金籠子裡的鳥,但他打開了籠子的門,」巴雷特說。
2016年8月,明仁發表講話
80歲的生日記者會上,明仁被問道「一生中對什麼事印象最深刻?」他給出的答案是「之前的戰爭」,因為「那麼多懷揣夢想和希望的年輕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生命」。
也許是因為戰爭留下了過於深刻的記憶,明仁在諸多二戰的昔日戰場留下了訪問的足跡。
1975年,還是皇太子的明仁到衝繩悼念戰爭死難者,遭到衝繩獨立運動組織成員投擲燃燒瓶襲擊,時為太子妃的美智子負傷。
2005年6月,天皇訪問了塞班島,即1944年二戰塞班島戰役的戰場。他在幾個紀念館裡獻上了祈禱和鮮花,不僅向死去的日本人致敬,也意外向美國士兵、韓國勞工和當地島民致敬。
2015年1月1日,暨二戰結束70周年時,明仁在新年講話中指出,日本應該以此為契機,「學習始於『滿洲事變』(即『九一八』事變)的戰爭歷史,思考日本今後走向」。
當年8月15日,明仁在日本政府主持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表示「對先前戰爭的深刻反省」。這是日本天皇在該場合首次使用「深刻反省」的說法。
另據日本《現代周刊》雜誌報導,首相安倍晉三曾多次要求明仁出席紀念二戰戰犯相關的活動,並希望天皇表態支持其修憲,但都沒有如願。
2015年,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在帛琉紀念戰爭死難者
從皇太子到天皇,明仁已到訪全球50多個國家展開「皇室外交」。他也曾經來到中國,成為日本第一位訪華的天皇。
1992年10月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際,明仁攜美智子訪華。根據時任中國駐日大使楊振亞的回憶,天皇夫婦為這次出訪做了充分準備。他們向楊振亞夫婦詢問了北京的氣候、中國人民的生活習慣等情況。明仁說,日本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要了解日本文化就應該先了解中國文化。
訪問期間,明仁天皇在致辭中談到了中日戰爭:
在兩國交往的悠久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我國給中國國民帶來深重苦難的不幸時期。我對此深感痛心。戰爭結束後,我國國民基於不再重演這種戰爭的深刻反省,下定決心,一定要走和平國家的道路。在同貴國的關係上,通過兩國前輩們等許多人士的熱情努力,建立了要永誓和平友好的關係,兩國在各領域的交流正在不斷加深…… 此次我們訪問貴國,如能作為一個契機,使兩國國民作為友好鄰居向著未來共同邁進,我將感到無比高興。
據外交部禮賓司原司長魯培新回憶,明仁在講話中還提到了遣隋使和遣唐使,說日本國民長期以來一直對中國的文化懷著深深的敬意和親近感。明仁還談及他受到中國文化薰陶的情況,說他從小就讀過李白的詩,對《三國志》也頗感興趣。
明仁還在西安碑林博物館看到了自己年號的出處。他說:「西安碑林在日本頗有名氣,許多日本人都知道。今天能親眼見到,真是太好了。」
1992年10月,明仁與美智子在長城
成為天皇以來,明仁已經同美智子訪問過日本全部47個都道府縣。進入21世紀,步入老年的明仁在日本人心裡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爺爺,給人平淡祥和的印象。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和福島核事故,大量災民無家可歸。3月16日,明仁罕見地發表視頻講話,鼓勵民眾對抗災難。
他在講話中說:「我衷心希望人們能手牽手、富有同情心地對待他人,並順利度過這一艱難時刻。」他以一貫的含蓄方式提及福島核洩漏事件,並說:「我希望事情將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與美智子到各地避難所慰問時,明仁還被拍到蹲下來與受災民眾交談。
一名曾擔任外交官的日本人士對《環球時報》表示,天皇制度在日本延續上千年,時常出現和現代社會無法相適應的問題。「對於我們這些老一輩人來說,從戰略上看,天皇就像扇子上唯一的釘子,非常重要。對於年輕人來說,天皇卻如同一位明星……透明度增加可以緩釋年輕人對皇室的感情,從神化走向真實,產生更自然的感情。」
在日本,天皇的定義已在二戰後洗脫神性。真實的明仁也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也要面對健康問題和年老後的力不從心。
日本皇族中誕生了不少科研人才,明仁本人則是日本魚類學會成員、世界蝦虎魚權威。其中兩個蝦虎魚亞目的新品種以明仁(Akihito)命名。
據宮內廳記載,明仁已在日本魚類學會的學術期刊上發表署名文章29篇,並三度在生物學期刊《基因》上發表文章,最新的一篇文章由明仁與多人合著,發表於2019年4月。
此外,明仁還是2500頁厚的《日本產魚類大圖鑑》的19位作者之一,親自描繪了部分蝦虎魚插圖。1992年到訪中國時,明仁向中國科學院贈送的一批書籍中就包括他參加編著的《日本產魚類大圖鑑》。
明仁在《日本產魚類大圖鑑》中畫的插圖
明仁的另一個愛好是網球。他不僅在網球場上遇到了美智子,還在兩次與美國前總統老布希的交手中取得勝利。不過,在1992年的那次交手後,老布希隨即在一次國宴上感到身體不適,還嘔吐到了時任日本首相宮澤喜一的身上。
隨著年齡的增長,明仁也有了健康問題的困擾。2003年,69歲的他接受了前列腺癌手術,又在3年後接受了心臟搭橋手術。為保天皇的血液純淨,在接受搭橋手術前,明仁曾抽出自己的一部分血液,以備手術輸血。
在2016年8月的電視講話中,明仁坦率地表達了他的擔憂——年齡的增長可能會影響他作為天皇履職的能力。
到了2017年,就在日本政府研究天皇退位流程之時,明仁這一年又在960份與內閣有關的國事決定文件上宣讀、籤署或加蓋了印章。同年的其他職責包括主持首相和內閣大臣的就職典禮、接受外國大使的全權證書、接待聽眾、參加宴會等近200次。
這樣忙碌的生活終於可以從2019年5月起告一段落了。對於明仁來說,他也終於有了更多時間專心研究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