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美國電影或美劇時,是否經常聽到這個詞?
Roger!
特別是當我們看到兩個人拿著對講機通話的場景時,一個人blah blah blah 說一大堆,另一個人回答一個單詞:Roger!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還是得查個詞典:
牛津詞典裡說得很清楚,「roger!」主要用在無線電通信(radio communication)中,表示」你的信息已經被接收到」(your message has been received),相當於中文裡的「收到、知道了」的意思。
來看看詞典中給出的例句:
Roger! we'll be with you in about ten minutes.好的,我們10分鐘後跟你匯合。大家注意,在英文中 Roger 還可以是一個人的名字,中文翻譯是「羅傑」。我想某些同學可能會把上句話誤解為「10分鐘後跟一個叫羅傑的人匯合」。
那麼為什麼在無線電通訊中要用 Roger 來表示「收到、知道」,而不是「I got it」這樣的說法呢?
這還得從萊特兄弟(Wright Brothers)造飛機那時說起。
1903年飛機剛剛問世的時候,壓根沒有無線電通訊,當時的萊特兄弟使用用信號彈(flares)、手語(hand signals)等方式和地面交流。
十多年之後,隨著航空技術的發展,飛行員們開始使用摩爾斯電碼(Morse code)和地面交流。最常用的一個例子就是,他們會使用字母 R 表示「信息已被接收」,因為 R 是 Received(接收)的首字母。
再後來,無線電技術終於登上歷史舞臺。在無線電通話中,表示「收到」的用語也發生了變化--從字母 R 變成了單詞 Roger。
不過,有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不用 received,而用 Roger 呢?
在那個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飛行員都說英語,國際電報聯盟(International Telegraph Union)在1927年時制定了一條規則:用 Roger 來替代 Received,作為表示「收到信息」的標準無線電用語。原因很簡單:Roger 更容易發音。
另外,由於當時國際航空通訊語言不一致,導致了一些事故,所以國際民航組織(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建議全世界的飛行員都使用英語作為國際航空交流用語。
因此,在航空領域誕生了一系列無線電通訊的術語,它們和我們平時使用的詞不太一樣:
比如用「Roger」表示「received」、用「affirmative」表示「yes」、用「approach」表示「coming to land」等等。
不過,因為航空術語的簡潔、易理解,它們也經常被大眾運用在普通生活中。你在生活中想表達「收到、知道了、明白」等意思的時候,也可以用「roger」,或「roger that」,不覺得很帥氣嗎?
補充:
【無線電必備英語】
1. All clear:周圍安全
2. Affirmative:是(表肯定)
3. Negative:否(表否定)
4. Over:完畢(等待回話)
5. Copy:明白, 清楚
6. Say Again:再說一遍
7. Need back up:需要支援
8. Cover me:掩護我
9. Fire in the hole:小心手雷
10. Enemy down:敵人被消滅
以上文字非本人原創, 如有異議,請與本人聯繫!
來自: Like Speaking English
以上文字非本人原創,如有異議,請與本人聯繫!
來自: Private Kids English
中文名字林遷,英文名字Aaron ,
原英國培生教育集團---北京環球雅思總校金牌雅思口語聽力主講。口語,聽力教師培訓師教雅思口語,從事雅思聽力,口語, 託福口語,託福聽力 教學工作11載。
2016年榮獲騰訊教育「中國好老師」金牌講師,教師培訓師。
莫納什大學訪問學者,在莫納什大學進修「商務英語」。
BC 官方首批認證雅思教師, ETS 官方認證託福教師。
「遷哥雅思口語聽力」 + 「遷哥託福口語聽力」的運營作者,新浪微博知名「教育博主, 頭條文章作者」!
《三劍客帶你徵服雅思口語》暢銷書的合著作者。
以「考官思維」的模式幫助萬千考生奪取雅思,託福高分。以多年在國外從事商務口譯工作的海外生活經歷,同學生分享國外的native speaker的絕對地道表達,使雅思,託福課堂不再boring!
教學理念: 作為一個雅思口語,託福口語,雅思聽力,託福聽力老師,深信最好的教學方法不在於自己,而在於學生之間,深信「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道理。老師必須注重同學生的時常溝通+積極鼓勵+富有責任+因材施教+權威預測+權威發布+不斷學習=「為師者」!
<<三劍客帶你徵服雅思口語>>這本書中。以後每年都會更新,以最新,最地道,最時尚,最潮的表達與你們見面!現在各大網站和書店都可以購買得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