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紀錄片「變身」書店,《但是還有書籍》實體店來了

2020-11-17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程千千 範佳來(03:06)「編輯、譯者,一群隱身於書背後的人,他們穿梭於字裡行間,鑽研著逗號句號的學問。他們以敏銳的眼光,探尋文學的礦脈。他們以細微瑣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語言的橋梁,擺渡於作者和讀者之間,編織著航行於浩瀚文海間的思想之舟。」

在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中,通過描寫編輯、二手書、繪本、設計構築等故事,展現了快節奏的時代下書與書店的故事,用五集的片長,勾勒出一本書的奇幻漂流歷程,在B站總播放量達925萬,並在豆瓣收穫9.3分的評價。在導演羅穎鸞看來:「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以外,還擁有無數個平行世界。」

《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亮相上海

《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正式開業最近,這部美譽度極高的紀錄片,竟然變身成實體書店。紙上王國、二手書奇幻漂流、書籍保險庫、衍生潮玩、手帳研習室……8月23日,在靜安大悅城九樓,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亮相上海。

「潮玩補給」板塊

「二手書奇幻漂流」板塊12個貨櫃,六大板塊,傳統書店更青春《但是還有書籍》線下書店項目負責人孫陽介紹,《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項目的初衷,是延續紀錄片精神,通過打造「沉浸式的閱讀學習空間」,在線下通過書籍這座橋梁,從書店到讀書人手中,從一個書房到另一個書房,共同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讀書氛圍。

書店在整個空間設計概念上劃分多個主題場館,用通勤地鐵的概念,讓每個主題場館成為一個站點,連通在一起:紙上王國站、二手書奇幻漂流站、動漫次元站、書籍保險庫、衍生潮玩站、手帳研習室等,在閱讀業態的基礎上融合文創、現代科技等新元素,營造一個能夠激發體驗和代入感的文化場所。多個沉浸式的體驗場館,書與環境融為一體,當你沉浸在書中時,仿佛進入到了某個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書店的構造很不一般,由12個貨櫃拼接而成,其中2個貨櫃為一組,共分為六個板塊。第一板塊是一間寬敞的玻璃演播室,未來將和新華傳媒合作推出系列文化講座,也會迎來一系列B站學習UP主的入駐,將成為上海的「網紅直播間」。

第二板塊是一家名為「開卷有茶」的奶茶店,在提供茶飲的同時,推出「回收二手書,免費換奶茶」的活動,鼓勵大家把閒置二手書捐贈出來,讓更多年輕人通過二手書的交換閱讀認識更多朋友,感受精神文化的獨到見解。

「開卷有茶」第三板塊是一間充滿潮流感的「太空艙」,主要售賣《三體》《「太空漫遊」四部曲》等科技類圖書;第四板塊提供二手書籍的販賣,還有「圖書盲盒」,讀者可以盡情購買屬於自己的一本神秘圖書。最後兩個板塊展示了動漫二次元文化和B站合作內容的周邊,記者在現場看到,各類手辦、貼紙、膠帶、 明信片等衍生品一應俱全。

書店內的「動漫次元」板塊「在許多年輕人心中,書店是一個偏傳統的行業,我們希望打造一家不一樣的書店,把生動有趣的書籍和文化展示給年輕人,讓他們重新愛上閱讀。」孫陽介紹,「通過紀錄片和實體書店聯動,把幕後的書籍工作者推到臺前,讓更多人熟悉和認識到他們的存在。」線上線下流量 IP 的文化跨界

此次上海新華書店和 B 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的聯手,不僅是一次線上線下流量 IP 的文化跨界,也是一次書店創新商業模式與人文的全面融合,實現了優勢上的互補、資源上的共享,文化上的深度融合。用書籍作為橋梁,力求在閱讀多樣化、碎片化的當下,為年輕人提供良好的閱讀和學習空間,讓更多的年輕人愛上讀書,點燃大家對於書籍的熱愛。

新華傳媒雲端拓展部總經理張元侃介紹,作為圖書發行的主要渠道,新華傳媒會與《但是還有書籍》線下書店進行線上合作,通過線上微信的小程序提供相應主題書單,讀者可以在門店現場掃碼,線上下單購書,不僅可以擴充門店本身庫存的不足,也能帶來線上線下聯動的全新消費模式。

「在人們心中,新華書店是一家歷史悠久的老字號書店品牌,隨著網紅書店和潮流文化的湧起,新華書店也在積極擁抱變化,在設計上,既要有創意,也要接地氣,給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在新時代煥發新的青春色彩。」張元侃表示。

書店內將打造未來的「網紅直播間」據了解,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入駐靜安大悅城,已獲得靜安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靜安區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由靜安區文化和旅遊局設立,旨在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激發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靜安文化建設,更好地滿足靜安人民對文化日益增長的需求,塑造靜安文化品牌、提升城區文化品質、集聚優秀文化人才。(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B站殺入線下書店,這設計果然不走尋常路!|bilibili|但是還有書籍|...
    《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以書籍為「強關聯」的基礎上,通過短短5集、每集30分鐘的時間長度,描寫編輯、二手書、繪本、設計構築等故事。截至今年9月,Ta在B站的總播放量達945萬,並在B站和豆瓣分別收穫9.8分和9.3分的評價。如今,《但是還有書籍》在上海靜安大悅城9層開出線下實體店。紀錄片「變身」書店,對於國內實體商業而言,實屬罕見。
  • B站高分紀錄片在上海開了家書店:流量不香嗎,為啥還要搞個實體店?
    這位網友的願望不僅實現了,而且一不小心搞大了——由嗶哩嗶哩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真的在靜安大悅城開了一家線下書店,同時《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還與上海新華傳媒跨界合作,線上聯名書店也即將上線。明明已經在線上獲得流量、口碑雙豐收,為啥還要試水不被看好的實體書店?
  • 胡歌義務配音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獲9.8分
    這段時間,同樣因為書而引起廣泛關注的,還有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這部年初在b站上線的紀錄片,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一個多月來,全民的宅家時光,也意外地延長了這部紀錄片的生命力。在最新的留言中,有網友這樣感慨:「這段焦慮的日子裡,感覺被它續命了。」
  • 潮玩補給站、動漫次元站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太潮了!
    B站9.8分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今天在靜安大悅城(000031)9樓的摩天輪平臺全新亮相。這個新概念實體書店,給讀者帶來了一個「沉浸式的閱讀學習空間」。《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項目的初衷,是延續紀錄片精神,通過打造「沉浸式的閱讀學習空間」,在線下通過書籍這座橋梁,從書店到讀書人手中,從一個書房到另一個書房,共同營造「全民閱讀」的良好讀書氛圍。
  • B站《但是還有書籍》,開啟新媒體紀錄片變革之路
    』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舉行。  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但是還有書籍》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但是還有書籍》由 B 站與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片用全新視角,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榮獲金鷹獎,還開了線下書店
    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這部紀錄片由B站與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胡歌配音。
  • B站紀錄片「殺入」線下開書店 坐標上海靜安大悅城
    如今,《但是還有書籍》在上海靜安大悅城9層開出線下實體店。紀錄片「變身」書店,對於國內實體商業而言,實屬罕見。與此同時,《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還與上海新華傳媒跨界合作,線上聯名書店也即將上線。   這家書店到底長啥樣?已經在網上獲得好口碑,為什麼還要試水線下,開設不被看好的實體店? 下面,贏商網為你一一解惑。
  • 因紀錄片而誕生的書店,「二次元」與書籍能否融合?
    因紀錄片而誕生的書店,「二次元」與書籍能否融合?去年12月,B站(嗶哩嗶哩網站)播出了一部關於書籍的紀錄片,叫做《但是,還有書籍》,片名取自詩人米沃什的同名詩歌,在這首詩中,他讚頌了書籍不朽的存在意義:「但是書籍將會站在書架上,此乃真正的存在,書籍一下子出現,嶄新,還有些溼潤,像秋天慄子樹下閃閃發亮的落果,
  • B站《但是還有書籍》榮獲金鷹獎,開啟新媒體紀錄片變革之路
    」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來自中宣部和廣電總局和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就《但是還有書籍》展開了討論。  《但是還有書籍》剛剛獲得了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並提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該片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 這部由胡歌配音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幸好我們還有書籍
    「書籍從一誕生,遍開始了它的奇幻之旅。」在這個一切都向前飛奔的快時代,但是,還有書籍;幸好,還有書籍……最近,一部關於書和讀書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這部紀錄片12月11日剛剛上線,就在豆瓣獲得了9.5的高分,在bilibili平臺更是拿下9.9的高分!這部紀錄片將帶領觀眾們探索一個奇妙的書籍世界。
  • 讀書與影視可以聯手——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走熱
    □萬闋歌  一部於去年年底在b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沒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眾宅家時光  《但是還有書籍》並不是一檔純粹的讀書節目,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紀錄片,它是讀書與紀錄片的合二為一,按時下流行的說法,應該屬於「某某+」類型的節目,比如「讀書+紀錄片」或「紀錄片+讀書」。同時,它也不是推薦書,而是講述與書相關的職業人的故事。這,或許才是這部紀錄片真正走熱的原因所在。
  • 讀書與影視可以聯手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走熱
    作者:萬闋歌  一部於去年年底在b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沒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眾宅家時光,竟憑藉口碑不斷發酵,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還有沒有看紀錄片了。以前我總覺得,紀錄片是沉重而遙遠的。
  • 力推《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
    01 紀錄片簡介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總導演羅穎鸞,一共五集,在嗶哩嗶哩軟體裡獨家播放,由胡歌配音,裡面介紹了編輯者、翻譯者、對熱愛生活的繪本作者、珍貴書本收藏家、寫書者、做書者、快速閱讀推薦者、知名up博主等。
  • B站殺入線下書店,這設計果然不走尋常路!
    《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變身」書店,對於國內實體商業而言,實屬罕見。與此同時,《但是還有書籍》實體書店還與上海新華傳媒跨界合作,線上聯名書店也即將上線。 這家書店到底長啥樣?已經在網上獲得好口碑,為什麼還要試水線下,開設不被看好的實體店?下面,贏商網為你一一解惑。
  • 書山光影(1)|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在閱讀碎片化、多樣化的當下,《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切入故事,為人們提供一份快時代閱讀指南。《但是還有書籍》只有五集,於2019年12月11日上線,在豆瓣獲得9.2的高分,並於2020年入圍了白玉蘭獎和金鷹獎。第一集《書海編舟記》講述了為了搞原創禿頭的文學編輯朱嶽,花十三年編一本書的古籍編輯俞國林和出於熱愛,和大師過招翻譯《百年孤獨》的範曄的故事。他們隱身在書的背後,穿梭於字裡行間,鑽研著逗號和句號的學問,以敏銳的目光,探尋文學的礦脈。
  • 分享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你立的讀書flag有沒有倒呢有沒有堅持在讀書呢亦或是你的書已經蒙上一層層灰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部有關書和讀書人的紀錄片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都有聽過這個名字吧,這部2019年尾在B站上線爆紅,獲得B站9.8、豆瓣9.2的高分紀錄片。
  • 那就打開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吧
    原以為演員胡歌是來救場的,後來發現是錦上添花。最近B站推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火了,胡歌的講述、讀書人的故事,都挺好。有人還評論:始於胡歌,終於內容。《但是還有書籍》胡歌《但是還有書籍》的題名來自于波蘭詩人米沃什的一首同名詩歌,片子以極盡溫柔的方式敘述了與書相關的故事,沒有死氣沉沉掉書袋,僅如一場書迷的小型嗨趴,聊的都是有趣的閒磕兒,抑或是把書籍比喻成冬夜裡冰冷的小手偷偷揣進男友的褲兜,有迷人的溫度,對書籍的純粹熱愛是這部紀錄片給人的直感。
  • 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一舉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在本屆金鷹獎中,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一舉獲得 「最佳電視紀錄片獎」,且這部紀錄片還同時入圍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紀錄片單元最佳系列紀錄片。B站出品的這部《但是還有書籍》能夠同時入圍這兩大具有超高含金量的獎項,在豆瓣上的口碑評分更是高達9.8分,就能夠看出業內專業權威人士對其的肯定度是非常高的
  • 書籍說:我們將會永存 | 獨家專訪《但是還有書籍》主創
    《但是還有書籍》官方海報而後,在經過近一個月的播出擴散後,《但是還有書籍》這部五集系列紀錄片終於圓滿收官。閱讀類題材紀錄片是否會藉此迎來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前不久,帶著這些疑問,DOCO熱紀錄也特意採訪到了《但是還有書籍》的總導演羅穎鸞以及嗶哩嗶哩製片人朱眯,她們的回答或許能為我們了解這部紀錄片提供更多有益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