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楊鐳
編輯 / 蔡婕
審核 / 吳儀
責編 / 祖迪、胡曉明
圖片來自於網絡
閱讀讓我們安安靜靜享受時光,讓我們在現實世界之外,還能同時擁有多個平行世界。
在閱讀碎片化、多樣化的當下,《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切入故事,為人們提供一份快時代閱讀指南。
有人因為胡歌的配音知道它,有人因為它種草圖書,有人被它純粹的初衷打動,正如《北京日報》的評論「聽起來小眾的內容,被轉變成一個個有趣有溫度有深度的人物故事,這種基於專業深度和情感溫度的創新表達,也終於俘獲了觀眾」。
《但是還有書籍》只有五集,於2019年12月11日上線,在豆瓣獲得9.2的高分,並於2020年入圍了白玉蘭獎和金鷹獎。
第一集《書海編舟記》講述了為了搞原創禿頭的文學編輯朱嶽,花十三年編一本書的古籍編輯俞國林和出於熱愛,和大師過招翻譯《百年孤獨》的範曄的故事。
他們隱身在書的背後,穿梭於字裡行間,鑽研著逗號和句號的學問,以敏銳的目光,探尋文學的礦脈。
在編輯看來,書是作者的結晶,也是編輯的結晶,因此讀者看書看得舒服並享受其中,是他們最大的成就。第一集帶領我們走進書籍誕生的過程,見證編輯工作的瑣碎繁雜,也帶我們領略了編輯對自身工作的熱愛和堅持。
第二集《二手書的奇幻漂流》帶我們走進了快閃讀書人蝸牛與lulu,二手書店老闆吳雅慧,二手書收藏者陳曉維的故事。
他們相信幸福有時與金錢無關,希望書能被更多的人閱讀。從租書,圖書漂流到快閃移動書店,為我們打開了閱讀的更多可能性。
第三集《繪本的奇妙世界》講述了繪本先驅蔡皋,繪本創作者熊亮和繪本推廣人粲然的故事。
繪本是成人送給兒童的禮物,為成人進入兒童世界開闢了通道,繪本讓一切變成親切的回憶,變成美麗的東西,裝點兒童的內心世界。
第四集《設計師的紙上世界》帶我們走進了書籍設計師寧成春,何浩和薄英的世界。
他們通過精心的思考,縝密的安排,在紙上建築起一個個王國,為文字賦予新的價值。
第五集《快時代的閱讀指南》帶我們認識了地鐵上的讀書攝影編輯朱利偉,B站知名讀書UP主小隱和利用各種形式投身讀書活動的楊早。
但無論以何種形式,讀書人都在不斷提醒我們,閱讀如同柴米油鹽,都是生活本身。
一如既往,沒有損失,
依然是大戲臺,
女人的時裝,掛露珠的丁香花,山谷的歌聲。
但是書籍將會豎立在書架,
有幸誕生,來源於人,
也源於崇高與光明。
《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帶領我們認識了書籍背後的工作者,希望我們堅持閱讀,也能像紀錄片裡的愛書人那樣對抗時代浮躁,在生活瑣屑中獲得平靜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