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2021-02-08 開平共青團

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

你立的讀書flag有沒有倒呢

有沒有堅持在讀書呢

亦或是你的書已經蒙上一層層灰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部

有關書和讀書人的紀錄片

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都有聽過這個名字吧,這部2019年尾在B站上線爆紅,獲得B站9.8、豆瓣9.2的高分紀錄片。許多人因為胡歌的配音而去看,但最後都有被片中關於書籍和人物的故事所吸引,拾起對讀書的興趣和熱愛。

紀錄片一共有5集,一集30分鐘左右,每集都會講述不同的關於書和人之間的故事。

第一集是《書海編舟記》,鏡頭聚集在了從事書籍幕後工作的編輯和譯者。

「編輯,譯者,一群隱身於書背後的人。他們穿梭於字裡行間,鑽研著逗號句號的學問;他們以敏銳的眼光,探尋文學的礦脈;他們以細微瑣碎的工作,搭建起跨越語言的橋梁。擺渡於作者和讀者之間,編織著航行於浩瀚文海中的思想之舟。"

朱嶽,後浪出版公司文學部主編,從事編輯出版工作近十年。在他39歲那年,遇到了《寂寞的遊戲》這本書,看了之後發現「寫得非常好,不亞於任何西方的哪個大師的作品」。他認為這樣的好作品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於是他和同事們極力推廣,儘管屢屢受挫,但這本書最終憑藉生命力獲得了媒體推介,並贏得了眾多的讀者。因為有了這樣的成功,朱嶽開始閱讀更多華語文學,希望能挖掘更多優質的作品給讀者。

俞國林在中華書局負責古籍編輯整理的工作,他認為一個好的編輯要具有敏銳的眼光,於是他挖掘出了《鄭天挺西南聯大日記》。這部著作對研究西南聯大校史、近代學術史起著重要的史料的作用。但它的出版並不順利,歷時十三年,得到鄭天挺後人的一致同意後終於完成出版,出版後也取得了十分好的反響。這得益於俞國林十多年間的堅持不懈和奔波拜訪鄭天挺的兒子鄭克晟先生,兩人還成為了忘年好友。

範曄,馬爾克斯首次授權中國出版《百年孤獨》的譯者。為了翻譯好這部經典作品,他查閱了馬爾克斯的其他作品和有關《百年孤獨》的研究論著,反覆閱讀西班牙原文,書也被他翻得都掉頁了。《百年孤獨》中譯本上架後就佔據暢銷書榜首,廣受好評。「和文字纏鬥,與自己較勁,在範曄看來,文學翻譯是一種艱難的快樂,也是一種無可替代的快樂。」

看過第一集之後,才發現一本好的書籍,離不開作者的嘔心瀝血,更離不開書籍幕後的工作者們,是他們把作品以更好的形式、更快的速度帶到了讀者面前。這也讓我們了解和感受到書籍幕後工作的不易和繁瑣。

第二集是《二手書的奇幻漂流》,講述了舊書與讀者,書店與作者之間的奇妙緣分。

臺北有家主營絕版書的舊書店——舊香居,如今由吳雅慧接手經營,在此之前,她父親已經經營這家店四十多年了。

吳雅慧分享書和人流動之間的緣分——「我們在整理到那一批書的時候,竟然發現好多我爸爸的字跡和筆跡。我覺得那一幕是讓我覺得很精彩的,一個賣書人,最終又從另外一個買書回來的過程當中,發現自己賣過去的、賣出去的書。我覺得整個輪迴是很有趣的。感覺那個書,它就是跟著人漂流到不同的地方去。然後最終流著流著流著,又流回到你身邊了。這是一種很深的緣分,我相信。」

帶著書籍去旅行的LuLu和蝸牛兩夫妻做著一件特別浪漫的事情,載著一車精心挑選過的書,開一輛車漫遊整個中國,讓書香可以流到更遠更廣,把浪漫和美好傳遞給更多的人。

在這裡小編也想分享一件與書籍產生奇妙緣分的事情。廣州每年都有舉辦南國書香節,裡面會有設置一個換書區,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閒置的書帶到那裡去折價,再挑選相同價格的書回來。當時小編也去體驗了一番,那種給自己的書出去,再將別人的書挑走,感覺特別奇妙和有緣分。

一個茫茫的書海中,每個人都能實現書籍資源的有效交換,而書本身,也在進行著有意義的漂流。(大家以後也可以去體驗一番噢。)

第三集和第四集分別是《繪本中的奇妙世界》和《設計師的紙上王國》。講述了繪本以多彩的方式為孩子開啟了一個美好又奇妙的閱讀世界以及設計師對於書籍的封面、材質等方面的設計創作。

第五集是《快時代閱讀指南》。這一集的鏡頭記錄了在快時代下,依然有著自己的讀書節奏和方式去閱讀、去分享的人們。

朱利偉是一個圖書編輯,她每天都會在地鐵通勤時間拿著書在讀,一年下來能讀完幾十本書。而且她在地鐵上觀察到許多的同類,用照片記錄下他們讀書的樣子,在豆瓣上創建了一個相冊名為《北京地鐵上的讀書人》,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小隱是B站上一名有著40萬粉絲的讀書up主,從小愛看書的她在一次實習經歷中得到啟發,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去給大家分享書籍和感想,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但是還有書籍》這部記錄片每集會根據主題介紹到三個人物和書的故事,內容雖然不算深入,但以較為溫暖治癒、涉及面廣的方式讓更多的人有了解到書和讀書人們的故事。

不管現在的你,正處於開學封閉在校的焦慮也好,又或是面對平日工作的壓力和煩惱也好,希望你能從這部紀錄片中得到一份治癒和平和。

儘管有時候生活讓人不如意、不開心,希望你能想起「但是,還有書籍」。生活的節奏已經那麼快了,那有空的話就放下手機,躲進書裡的世界享受自己悠閒自在的精神角落吧。

編輯 | 何穎梅

關海娟

校對 | 張結梅

校審 | 何逸邵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還有沒有看紀錄片了。以前我總覺得,紀錄片是沉重而遙遠的。
  • 力推《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
    01 紀錄片簡介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總導演羅穎鸞,一共五集,在嗶哩嗶哩軟體裡獨家播放,由胡歌配音,裡面介紹了編輯者、翻譯者、對熱愛生活的繪本作者、珍貴書本收藏家、寫書者、做書者、快速閱讀推薦者、知名up博主等。
  • 小眾讀書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小眾讀書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作者:萬闕歌 最近,一部於去年底在嗶哩嗶哩網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憑藉口碑不斷發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
  • 紀錄片推薦|《但是還有書籍》
    他們是誰,他們是編輯,他們是隱身於書籍背後的人。作為書籍的幕後工作者,編輯做的是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聚光燈似乎很少聚焦在他們身上,而最近一部紀錄片就將鏡頭對準了他們,為我們講述了編輯看似枯燥又妙趣橫生甚至熱血的工作狀態。假期已至,春節臨近,在大家的空閒時間,不妨來看一看這部在嗶哩嗶哩上線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全季共五集,每集三十分鐘,並不佔用太多的時間,卻會給觀者一個深入書籍的機會。
  • 這部由胡歌配音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幸好我們還有書籍
    「書籍從一誕生,遍開始了它的奇幻之旅。」在這個一切都向前飛奔的快時代,但是,還有書籍;幸好,還有書籍……最近,一部關於書和讀書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刷爆了許多人的朋友圈,這部紀錄片12月11日剛剛上線,就在豆瓣獲得了9.5的高分,在bilibili平臺更是拿下9.9的高分!這部紀錄片將帶領觀眾們探索一個奇妙的書籍世界。
  • 《但是還有書籍》:讀書紀錄片也能再刷屏
    前不久,5集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在首播4個月後重又被刷屏。該片去年底上線嗶哩嗶哩(簡稱B站),目前總播放量652.9萬次,豆瓣評分9.2,頗受年輕人喜愛。網友們的厚愛,意外延長了這部紀錄片的生命力。《但是還有書籍》並不是一檔純粹的讀書節目,否則就更「小眾」了。它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紀錄片,而是讀書與紀錄片合二為一,按時下流行的說法,應該屬於「讀書+紀錄片」。它也不是一個薦書節目,而是講述與書相關職業人的故事。不管你愛不愛讀書,都不會影響你喜歡上這部紀錄片,因為裡面的人和故事都很有意思,溫馨而富於情懷。
  • 推薦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羅穎鸞(《但是還有書籍》總導演)這部以書籍為主題的紀錄片,幫助我們找回過去的、當下的社會書寫人、愛書人、讀書人的故事。如果你喜歡書籍,遭遇書荒,那麼請籤收今天的書單~在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說組成的《寂寞的遊戲》中,袁哲生通過各種不同的人際情感,例如父母與兒子之間的親情,年少時同學之間的友情,或是兩人結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這種「生而為人必定面臨的困境感」,字裡行間處處散發孤獨的感覺。
  • B站《但是還有書籍》,開啟新媒體紀錄片變革之路
    』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舉行。  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但是還有書籍》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但是還有書籍》由 B 站與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片用全新視角,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
  • 讀書與影視可以聯手——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走熱
    □萬闋歌  一部於去年年底在b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沒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眾宅家時光  《但是還有書籍》並不是一檔純粹的讀書節目,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紀錄片,它是讀書與紀錄片的合二為一,按時下流行的說法,應該屬於「某某+」類型的節目,比如「讀書+紀錄片」或「紀錄片+讀書」。同時,它也不是推薦書,而是講述與書相關的職業人的故事。這,或許才是這部紀錄片真正走熱的原因所在。
  • 讀書與影視可以聯手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走熱
    作者:萬闋歌  一部於去年年底在b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沒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眾宅家時光,竟憑藉口碑不斷發酵,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
  • B站紀錄片「變身」書店,《但是還有書籍》實體店來了
    在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中,通過描寫編輯、二手書、繪本、設計構築等故事,展現了快節奏的時代下書與書店的故事,用五集的片長,勾勒出一本書的奇幻漂流歷程,在B站總播放量達925萬,並在豆瓣收穫9.3分的評價。在導演羅穎鸞看來:「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以外,還擁有無數個平行世界。」
  • 書山光影(1)|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在閱讀碎片化、多樣化的當下,《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切入故事,為人們提供一份快時代閱讀指南。《但是還有書籍》只有五集,於2019年12月11日上線,在豆瓣獲得9.2的高分,並於2020年入圍了白玉蘭獎和金鷹獎。第一集《書海編舟記》講述了為了搞原創禿頭的文學編輯朱嶽,花十三年編一本書的古籍編輯俞國林和出於熱愛,和大師過招翻譯《百年孤獨》的範曄的故事。他們隱身在書的背後,穿梭於字裡行間,鑽研著逗號和句號的學問,以敏銳的目光,探尋文學的礦脈。
  • 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一舉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在本屆金鷹獎中,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一舉獲得 「最佳電視紀錄片獎」,且這部紀錄片還同時入圍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紀錄片單元最佳系列紀錄片。B站出品的這部《但是還有書籍》能夠同時入圍這兩大具有超高含金量的獎項,在豆瓣上的口碑評分更是高達9.8分,就能夠看出業內專業權威人士對其的肯定度是非常高的
  • 但是,還有書籍:書海編舟記
    最近看了一部央視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光看片名就足以高大上了。片名的靈感來自美籍波蘭詩人、散文家、文學家切斯瓦夫.米沃什的短詩《但是還有書籍》。紀錄片共分五集,每一集都沿著一個主題展開,講述了不同地域文化下的人們,從事與書籍有關的故事。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派出所的故事2019》生活圖鑑的展示
    7月17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由B站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兩部紀錄片口碑佳作雙雙入圍紀錄片單元最佳系列紀錄片,是國內入圍該獎項的唯一。
  • B站《但是還有書籍》榮獲金鷹獎,開啟新媒體紀錄片變革之路
    」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來自中宣部和廣電總局和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就《但是還有書籍》展開了討論。  《但是還有書籍》剛剛獲得了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並提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該片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榮獲金鷹獎,還開了線下書店
    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這部紀錄片由B站與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胡歌配音。
  • 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派出所的故事2019》入圍白玉蘭獎
    7月17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由B站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兩部紀錄片口碑佳作雙雙入圍紀錄片單元最佳系列紀錄片,是國內入圍該獎項的唯一。《但是還有書籍》由嗶哩嗶哩出品,小河傳媒聯合出品,該片通過記錄在閱讀多樣化、碎片化的當下那些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的精彩故事,在點燃觀眾對於書的熱愛的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份在快時代裡的閱讀指南。
  • 胡歌義務配音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獲9.8分
    這段時間,同樣因為書而引起廣泛關注的,還有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這部年初在b站上線的紀錄片,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一個多月來,全民的宅家時光,也意外地延長了這部紀錄片的生命力。在最新的留言中,有網友這樣感慨:「這段焦慮的日子裡,感覺被它續命了。」
  • 《但是還有書籍》:一部B站觀眾用彈幕注釋每本書的紀錄片
    此前,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播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因展現創作者、做書人、讀書人、閱讀推廣人的群體面貌而走紅。近日,該片獲得第30 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第 26 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提名。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