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但是還有書籍》榮獲金鷹獎,開啟新媒體紀錄片變革之路

2020-11-20 網易新聞

2020-11-20 00:11:07 來源: 導筒directube

舉報

  

  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來自中宣部和廣電總局和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就《但是還有書籍》展開了討論。

  《但是還有書籍》剛剛獲得了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並提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該片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研討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說,《但是還有書籍》開啟新媒體紀錄片的變革之路。當前,像嗶哩嗶哩這樣的網絡平臺,正在讓紀錄片的觀眾從被動觀看變為主動觀看,從個人觀看變成社區觀看,同時也讓紀錄片行業的評價標準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觀眾評價正在改變紀錄片的生態,大眾審美正在重塑紀錄片的形態。B站探索的紀錄片創新模式正是順勢而為,利用了新媒體在傳播上的優勢,將紀錄片引到一個更積極、更健康、更陽光明媚的地方。

  《但是還有書籍》是由 B 站出品,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並由著名演員胡歌配音的。該片用新鮮有趣的視角,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在B站與豆瓣上分別收穫了9.8分和9.2分的評分,前不久獲得第 30 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第 26 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提名。這是自1983年以來,中國新媒體紀錄片首次在這兩個獎項上獲得榮譽,在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首創意義。

  

  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全國政協外委會主任趙啟正在這一次研討會的致辭賀信中提到,讀書不僅關乎個人,也關乎民族。嗶哩嗶哩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這部有情懷有責任感的紀錄片值得點讚。

  嗶哩嗶哩黨委副書記、公共事務部總監朱承銘在研討會上表示,從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爆火,就已經反映出當代年輕人在文化領域和精神層面是有需求的。B站一直堅持深耕紀錄片領域,從去年舉辦的《人生一串》研討會,到《但是還有書籍》獲得了觀眾和學者專家們的厚愛以及多個優質獎項榮譽的肯定,一路走到今天,這些都來之不易。

  「在創作方式和表達上,整個主創團隊都力求走出舒適區,思考紀錄片的創新點,讓傳統讀書人的靜態場景感層次豐富起來。」《但是還有書籍》的總導演羅穎鸞說,B站的彈幕文化也反向影響著紀錄片創作,《但是還有書籍》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每一本書幾乎都有觀眾能細心地找出並用彈幕標註解釋,這也是與創作者一種相互的促進與理解。

  嗶哩嗶哩紀錄片出品部製片人、《但是還有書籍》製片人朱咪錶示,對於優質書評的置頂,還有聯合七位讀書類UP主一同推廣,策劃「想讀就讀」活動等一些列的平臺推廣都讓這一種與書有關,友愛快樂的氣氛持續發酵,讓大家找回讀書的快樂。B站也在上海通過品牌授權,開創了全國第一家由紀錄片命名的正版授權主題書店,讓片中被種草的書都可能在線下書店看到。

  「當前,網絡紀錄片通過製作團隊和平臺方的不懈努力,已經成長為紀錄片領域的重要一脈」。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在研討會上表示,後人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B站作為一個視頻社區和學習平臺存在的合理性和示範性。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範宗釵表示,這部作品淡雅的背景音樂和胡歌夜話般的解說配合得相得益彰。在創作上「以輕搏重」,娓娓道來;在選材上「以小博大」,用平凡的小人物支撐起呼喚社會在碎片化、海量資訊時代裡進行深度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大主題,提升民族知識水平這種大的情懷;在宣傳上「以網搏臺」,在傳媒環境劇烈變化的當下,有效運用網絡傳播的力量助力優質內容的推廣。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會長羅建輝說「我在這裡看到了B站作為一個新生媒體平臺應該有的使命承載——正能量的發揮,民族希望的方向和發展的推動。將認知、擔當和作為從口頭轉移到實際行動上,在選擇創作和推動的內容上體現出來。」

  高級記者、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談到看完《但是還有書籍》之後的感觸——這些讀書人、愛書人、普及書籍知識的人,他們閱讀、思考以及行走的姿勢應當被記錄保存下來,他們用一種高尚的知識分子情懷為所有人保存了一片瓦藍的天空,也讓我們去思考紀錄片人應該擔當的使命和責任。

  中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會長、高級編輯陳大立認為《但是還有書籍》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文化現象,一個我們視野之外的事:永遠都有人在認真讀書。B站通過帶著溫度的故事與受眾建立了親密契合度,這是B站作品建立的與觀眾聯繫的密鑰,B站也因此成為了年輕觀眾的一面旗幟。

  光明日報文藝部文藝評論責編牛夢笛表示,《但是還有書籍》讓觀眾找到情感共鳴,但是沒有煽情,呈現了讀書人和書之間彼此的溫暖故事,但沒有說教,也沒有強顏歡笑。國產紀錄片開始充分擁抱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也在助推優質紀錄片內容出圈。在此基礎上,邀請胡歌配音的安排達成了跨界資源的整合,也實現了紀錄片的「破圈」。

  中國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田苗認為,紀錄片是思想的載體和容器。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其實不只是在看這個片子,事實上他們把紀錄片當作容器,表達自己的意識。《但是還有書籍》拍出了讀書之後人氣質的改變,這在紀錄片中是比較罕見的,它以另一種方式承擔了推動全民閱讀的職能。

  研討會最後,嗶哩嗶哩高級顧問、《但是還有書籍》總策劃朱賢亮表示,B站真正出品紀錄片是從2018年開始,第一部是《人生一串》,第二部是《歷史那些事》,目前的《但是還有書籍》是第三部。未來B站還將繼續堅持紀錄片領域的持續優秀內容創作,為觀眾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新媒體紀實作品。

  「導筒」微信號directube20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B站《但是還有書籍》,開啟新媒體紀錄片變革之路
    』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舉行。  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但是還有書籍》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但是還有書籍》由 B 站與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該片用全新視角,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榮獲金鷹獎,還開了線下書店
    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這部紀錄片由B站與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胡歌配音。
  • 《但是還有書籍》:一部B站觀眾用彈幕注釋每本書的紀錄片
    此前,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播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因展現創作者、做書人、讀書人、閱讀推廣人的群體面貌而走紅。近日,該片獲得第30 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第 26 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提名。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
  • B站紀錄片高分獲贊,專家讚譽網絡平臺推動紀錄片發生變革
    網際網路也能有好的紀錄片,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
  • 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一舉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
    日前,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中有關於金鷹獎的話題討論熱度是非常高的,金鷹獎作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項之一,也是目前國內電視劇含金量最高的獎項,其關注度和熱度都呈現出了逐年劇增的趨勢。
  • B站紀錄片高分獲贊 專家讚譽網絡平臺推動紀錄片發生變革
    前不久,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推出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斬獲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獎」,還獲得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提名。這是自1983年以來,中國新媒體紀錄片首次在這兩個獎項上獲得榮譽,在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首創意義。11月17日,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
  • 《古墓派-海昏遺夢》獲金鷹獎提名 發現紀實引領紀錄片新媒體創新
    9月15日,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頒獎晚會於長沙舉辦。由中央新影集團北京發現紀實傳媒公司與優酷聯合製作的紀錄片《古墓派--海昏遺夢》被提名為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
  • 讀書與影視可以聯手——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走熱
    □萬闋歌  一部於去年年底在b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沒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眾宅家時光  《但是還有書籍》並不是一檔純粹的讀書節目,也不是普普通通的紀錄片,它是讀書與紀錄片的合二為一,按時下流行的說法,應該屬於「某某+」類型的節目,比如「讀書+紀錄片」或「紀錄片+讀書」。同時,它也不是推薦書,而是講述與書相關的職業人的故事。這,或許才是這部紀錄片真正走熱的原因所在。
  • 讀書與影視可以聯手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走熱
    作者:萬闋歌  一部於去年年底在b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沒想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民眾宅家時光,竟憑藉口碑不斷發酵,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
  • B站紀錄片「變身」書店,《但是還有書籍》實體店來了
    在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中,通過描寫編輯、二手書、繪本、設計構築等故事,展現了快節奏的時代下書與書店的故事,用五集的片長,勾勒出一本書的奇幻漂流歷程,在B站總播放量達925萬,並在豆瓣收穫9.3分的評價。在導演羅穎鸞看來:「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以外,還擁有無數個平行世界。」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還有沒有看紀錄片了。以前我總覺得,紀錄片是沉重而遙遠的。
  • 胡歌義務配音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獲9.8分
    這段時間,同樣因為書而引起廣泛關注的,還有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這部年初在b站上線的紀錄片,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一個多月來,全民的宅家時光,也意外地延長了這部紀錄片的生命力。在最新的留言中,有網友這樣感慨:「這段焦慮的日子裡,感覺被它續命了。」
  • 書山光影(1)|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在閱讀碎片化、多樣化的當下,《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記錄了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以新鮮有趣的視角切入故事,為人們提供一份快時代閱讀指南。《但是還有書籍》只有五集,於2019年12月11日上線,在豆瓣獲得9.2的高分,並於2020年入圍了白玉蘭獎和金鷹獎。第一集《書海編舟記》講述了為了搞原創禿頭的文學編輯朱嶽,花十三年編一本書的古籍編輯俞國林和出於熱愛,和大師過招翻譯《百年孤獨》的範曄的故事。他們隱身在書的背後,穿梭於字裡行間,鑽研著逗號和句號的學問,以敏銳的目光,探尋文學的礦脈。
  • 推薦 | 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
    —羅穎鸞(《但是還有書籍》總導演)這部以書籍為主題的紀錄片,幫助我們找回過去的、當下的社會書寫人、愛書人、讀書人的故事。如果你喜歡書籍,遭遇書荒,那麼請籤收今天的書單~在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說組成的《寂寞的遊戲》中,袁哲生通過各種不同的人際情感,例如父母與兒子之間的親情,年少時同學之間的友情,或是兩人結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這種「生而為人必定面臨的困境感」,字裡行間處處散發孤獨的感覺。
  • 分享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2020年已經過去四分之三你立的讀書flag有沒有倒呢有沒有堅持在讀書呢亦或是你的書已經蒙上一層層灰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部有關書和讀書人的紀錄片相信有不少小夥伴都有聽過這個名字吧,這部2019年尾在B站上線爆紅,獲得B站9.8、豆瓣9.2的高分紀錄片。
  • B站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派出所的故事2019》入圍白玉蘭獎
    7月17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公布入圍名單,由B站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兩部紀錄片口碑佳作雙雙入圍紀錄片單元最佳系列紀錄片,是國內入圍該獎項的唯一。《但是還有書籍》由嗶哩嗶哩出品,小河傳媒聯合出品,該片通過記錄在閱讀多樣化、碎片化的當下那些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的精彩故事,在點燃觀眾對於書的熱愛的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一份在快時代裡的閱讀指南。
  • 《中國醫生》《但是還有書籍》等網絡紀錄片獲高分:青春、日常...
    ∧網生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獲得青年觀眾的高評價 此前《中國紀錄片發展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9年中國紀錄片年生產總值達66.6億元,同比增長3.3%,其中入局不久的新媒體紀錄片表現尤為搶眼,而相關視頻網站後臺數據指向市場新趨勢——紀錄片的核心受眾,已經向年輕化方向發展。
  • 小眾讀書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小眾讀書紀錄片 《但是還有書籍》 作者:萬闕歌 最近,一部於去年底在嗶哩嗶哩網站獨播的讀書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憑藉口碑不斷發酵,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累計播放量已超過720萬,獲得網友9.8分的超高評價。
  • 《但是還有書籍2》還是胡歌配音!B站明年上線超30部紀錄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沈傑群)日前,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公布了最新的紀錄片出品計劃,並分享了2016年涉足紀錄片領域以來的收穫和經驗。2021年B站將上線超30部新片,其中包括《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
  • 紀錄片推薦|《但是還有書籍》
    他們是誰,他們是編輯,他們是隱身於書籍背後的人。作為書籍的幕後工作者,編輯做的是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聚光燈似乎很少聚焦在他們身上,而最近一部紀錄片就將鏡頭對準了他們,為我們講述了編輯看似枯燥又妙趣橫生甚至熱血的工作狀態。假期已至,春節臨近,在大家的空閒時間,不妨來看一看這部在嗶哩嗶哩上線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全季共五集,每集三十分鐘,並不佔用太多的時間,卻會給觀者一個深入書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