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主辦的「「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和創新表達」學術研討會——從《但是還有書籍》談起」活動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行。來自中宣部和廣電總局和學界、業界的專家學者在研討會上就《但是還有書籍》展開了討論。
《但是還有書籍》剛剛獲得了第30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並提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專家和學者對該片進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著力探討其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對於新媒體紀錄片行業未來發展的意義。
研討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說,《但是還有書籍》開啟新媒體紀錄片的變革之路。當前,像嗶哩嗶哩這樣的網絡平臺,正在讓紀錄片的觀眾從被動觀看變為主動觀看,從個人觀看變成社區觀看,同時也讓紀錄片行業的評價標準發生革命性的變化。觀眾評價正在改變紀錄片的生態,大眾審美正在重塑紀錄片的形態。B站探索的紀錄片創新模式正是順勢而為,利用了新媒體在傳播上的優勢,將紀錄片引到一個更積極、更健康、更陽光明媚的地方。
《但是還有書籍》是由 B 站出品,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並由著名演員胡歌配音的。該片用新鮮有趣的視角,記錄這個時代形形色色的愛書之人,捕捉和書有關的精彩故事,在B站與豆瓣上分別收穫了9.8分和9.2分的評分,前不久獲得第 30 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電視紀錄片、第 26 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系列紀錄片提名。這是自1983年以來,中國新媒體紀錄片首次在這兩個獎項上獲得榮譽,在中國紀錄片行業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首創意義。
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全國政協外委會主任趙啟正在這一次研討會的致辭賀信中提到,讀書不僅關乎個人,也關乎民族。嗶哩嗶哩出品的《但是還有書籍》這部有情懷有責任感的紀錄片值得點讚。
嗶哩嗶哩黨委副書記、公共事務部總監朱承銘在研討會上表示,從2016年《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爆火,就已經反映出當代年輕人在文化領域和精神層面是有需求的。B站一直堅持深耕紀錄片領域,從去年舉辦的《人生一串》研討會,到《但是還有書籍》獲得了觀眾和學者專家們的厚愛以及多個優質獎項榮譽的肯定,一路走到今天,這些都來之不易。
「在創作方式和表達上,整個主創團隊都力求走出舒適區,思考紀錄片的創新點,讓傳統讀書人的靜態場景感層次豐富起來。」《但是還有書籍》的總導演羅穎鸞說,B站的彈幕文化也反向影響著紀錄片創作,《但是還有書籍》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每一本書幾乎都有觀眾能細心地找出並用彈幕標註解釋,這也是與創作者一種相互的促進與理解。
嗶哩嗶哩紀錄片出品部製片人、《但是還有書籍》製片人朱咪錶示,對於優質書評的置頂,還有聯合七位讀書類UP主一同推廣,策劃「想讀就讀」活動等一些列的平臺推廣都讓這一種與書有關,友愛快樂的氣氛持續發酵,讓大家找回讀書的快樂。B站也在上海通過品牌授權,開創了全國第一家由紀錄片命名的正版授權主題書店,讓片中被種草的書都可能在線下書店看到。
「當前,網絡紀錄片通過製作團隊和平臺方的不懈努力,已經成長為紀錄片領域的重要一脈」。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在研討會上表示,後人會從不同的角度解讀新媒體紀錄片的文化價值、創新表達,以及B站作為一個視頻社區和學習平臺存在的合理性和示範性。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一級巡視員範宗釵表示,這部作品淡雅的背景音樂和胡歌夜話般的解說配合得相得益彰。在創作上「以輕搏重」,娓娓道來;在選材上「以小博大」,用平凡的小人物支撐起呼喚社會在碎片化、海量資訊時代裡進行深度閱讀,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大主題,提升民族知識水平這種大的情懷;在宣傳上「以網搏臺」,在傳媒環境劇烈變化的當下,有效運用網絡傳播的力量助力優質內容的推廣。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會長羅建輝說「我在這裡看到了B站作為一個新生媒體平臺應該有的使命承載——正能量的發揮,民族希望的方向和發展的推動。將認知、擔當和作為從口頭轉移到實際行動上,在選擇創作和推動的內容上體現出來。」
高級記者、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紀錄片委員會會長、中央新影集團副總裁趙捷談到看完《但是還有書籍》之後的感觸——這些讀書人、愛書人、普及書籍知識的人,他們閱讀、思考以及行走的姿勢應當被記錄保存下來,他們用一種高尚的知識分子情懷為所有人保存了一片瓦藍的天空,也讓我們去思考紀錄片人應該擔當的使命和責任。
中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首都紀錄片發展協會會長、高級編輯陳大立認為《但是還有書籍》為我們展示了一種文化現象,一個我們視野之外的事:永遠都有人在認真讀書。B站通過帶著溫度的故事與受眾建立了親密契合度,這是B站作品建立的與觀眾聯繫的密鑰,B站也因此成為了年輕觀眾的一面旗幟。
光明日報文藝部文藝評論責編牛夢笛表示,《但是還有書籍》讓觀眾找到情感共鳴,但是沒有煽情,呈現了讀書人和書之間彼此的溫暖故事,但沒有說教,也沒有強顏歡笑。國產紀錄片開始充分擁抱網際網路,網際網路也在助推優質紀錄片內容出圈。在此基礎上,邀請胡歌配音的安排達成了跨界資源的整合,也實現了紀錄片的「破圈」。
中國國家圖書館社會教育部副主任田苗認為,紀錄片是思想的載體和容器。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其實不只是在看這個片子,事實上他們把紀錄片當作容器,表達自己的意識。《但是還有書籍》拍出了讀書之後人氣質的改變,這在紀錄片中是比較罕見的,它以另一種方式承擔了推動全民閱讀的職能。
研討會最後,嗶哩嗶哩高級顧問、《但是還有書籍》總策劃朱賢亮表示,B站真正出品紀錄片是從2018年開始,第一部是《人生一串》,第二部是《歷史那些事》,目前的《但是還有書籍》是第三部。未來B站還將繼續堅持紀錄片領域的持續優秀內容創作,為觀眾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新媒體紀實作品。
「導筒」微信號directube201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