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讓我們在這個世界以外,還擁有無數個平行世界。
—羅穎鸞(《但是還有書籍》總導演)
這部以書籍為主題的紀錄片,幫助我們找回過去的、當下的社會書寫人、愛書人、讀書人的故事。如果你喜歡書籍,遭遇書荒,那麼請籤收今天的書單~
在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說組成的《寂寞的遊戲》中,袁哲生通過各種不同的人際情感,例如父母與兒子之間的親情,年少時同學之間的友情,或是兩人結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這種「生而為人必定面臨的困境感」,字裡行間處處散發孤獨的感覺。寂寞、孤獨一直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基調,也是許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當我們在《寂寞的遊戲》中仔細品味袁哲生冷靜節制的文字後,終將會發現一種袁哲生獨有的寂寞書寫。
離開故土下南洋的一個小家庭,棲身並紮根於馬來半島膠林間,四周環伺著兇猛的野獸、懷有異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靈。伴隨著家庭成員突如其來的失蹤、離奇的死亡,緩慢而抑鬱的步調積累到了某一天,迸發出爆裂性的奇詭突變,暴雨帶來的洪水有時通向彼岸,從死神的指掌間他們脫離了現世,旋即變為異物投向下個輪迴,不斷循環往復。
《度外》是作家黃國峻的短篇小說集。在這本小說集中,黃國峻運用實驗性的文字,探尋小說藝術的新可能,他以不同一般的纖細靈魂,將時間打碎、拼接,將豐富的意義寄寓在「度外」的語言之中,帶給讀者完全不同於往昔的閱讀體驗。在中文寫作的無數嘗試當中,黃國峻的小說「有一股不與時人彈同調的莊嚴氣派」(張大春語),即使到現在,仍然鮮有與之相仿的作品。
或許是一個無法具體標示的年代,只能在一座濱海山村中,辨清一對母子的身影。兒子,自棄,始終回憶已經離開的一切事物;母親,染病,卻不斷努力地自我突圍。兩人各自獨語或彼此對話,訴說過往或虛構故事;話語不斷蔓延,原本只停留一次的時間也因此漫長成永恆,讓許多「傷廢」的事景自由地鋪陳開來,瀰漫在那段曾經美好的時光裡。
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正式建校,1946年7月31日停辦,在抗日戰爭時期教學、研究不輟,保存了重要的學術資源,培養了大批未來的學術骨幹。對這一過程,鄭天挺先生參與始終,始以教授膺聘,自1940年起擔任總務長,主持教務、校務等工作。此期間鄭先生堅持記日記習慣,其日記起1938年1月1日,訖1946年7月14日,中闕1941年5月至12月、1943年3月22日至4月10日、1945年11月4日至12月31日。其起訖時間,幾與西南聯合大學相始終。其中1941年5月至12月是記了不慎遺失了,其餘缺失的是未曾記的。
《萬火歸一》是阿根廷文學大師胡利奧·科塔薩爾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說集,由八個短篇組成,每一篇都是傳世名篇。他優雅細密、玄妙迷人的文字能像上帝的手一樣翻雲覆雨,複製人類感覺與意識的質地,將你帶入一個時空交錯,如夢似幻的世界。
原文摘錄
他能做的只有投身於車流,機械地隨著周圍的車輛調整速度,頭腦一片空白。 車流以時速八十公裡的速度朝著漸行漸增的燈火駛去,卻沒有人真正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匆忙,為什麼要在夜間公路上置身於陌生的車輛之中,彼此間一無所知,所有人都直直地目視前方,唯有前方。
— 引自第32頁
今天我們只整理了第一集《書海編舟記》的書單,該紀錄片有五集,如果你有興趣的話,還有四集等著你去探索,去打開另一扇大門,去感知另一個美妙的世界。
圖片編輯 | 李 歡
文字編輯 | 孫洪亮
編 審 | 王曉東
-太原科技大學研究生會-
-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