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圍觀!95%的茶友都不知道春茶的這些事情!

2021-02-08 百裡遙普洱茶山紀實



生活沒有茶,就像舞蹈沒有配樂。對於喜歡喝茶的人來說,茶是生活中必不可少之物,喝茶已然成為人生軌跡中最重要的一環。


喝茶的人怎麼可以不懂茶呢?喝茶是一門大學問,茶葉的採摘、衝泡、茶具都有所講究。學無止境,今天,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些關於茶樹的知識吧。



一、四季茶


春暖夏熱,秋涼冬寒,四季隨太陽的公轉變遷。在飲食上我們常說「冬吃蘿蔔夏吃薑」,蔬菜分四季,茶同樣也分四季茶,分別是春茶、夏茶、秋茶和冬茶。


冬季茶樹生長緩慢,茶葉產量少,加上採摘後茶樹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再次發芽,採摘冬茶無異於殺雞取卵。所以,雲南的各大茶山很少採制冬茶。



春茶是指冬季結束後茶樹第一次萌發的芽葉採制成的茶。


由於茶樹在冬季進行了漫長的休養生息,寒冷使得茶樹呼吸作用減弱,減少了白天通過光合作用轉化而來的營養物質的消耗,為春芽的萌發提供了大量的營養。


所以,春茶葉片肥碩,芽茶上帶有白色毫毛,是製作普洱生茶的上好原料。春茶富含大量維生素和芳香物質,茶湯滋味鮮爽、香氣濃鬱,品質最高



夏茶又被稱為「雨水茶」,顧名思義,雨水多的季節採制的茶。夏季陽光充足,雨水充沛,植物生長迅速,呼吸作用增強,茶葉很容易老化。


夏茶中茶多酚、咖啡鹼含量增多,維生素和游離胺基酸含量減少,苦澀感加重。因此,夏茶一般用來作為發酵茶。



秋茶是指在秋季採制的茶,正因如此,秋茶又被稱為「谷花茶」。


「秋茶垂露細,寒菊帶霜甘。」秋季秋高氣爽,獨特的氣候特徵帶給秋茶不一樣的品質特徵。


但是,秋茶內含物質沒有春茶豐富,所以茶湯飽滿度比春茶弱,苦澀味比夏茶淡,香柔水薄,層次較豐富,品質較好。



二、茶樹發芽時間差異


雲南茶樹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各個茶區的海拔高低不同,氣候有所差異,茶樹發芽時間不同。


平地茶運用現代化技術種植、管理,施肥灑藥,發芽最早。


小樹茶是指樹齡在35到60年的茶樹。



小樹茶樹齡小,根系淺,樹形不似大樹茶、古樹茶那般高大,汲取營養物質的能力強,將營養輸送至樹梢所用時間短,發芽較快。


大樹茶、古樹茶生長在山野,不施肥,不打農藥,完全靠自身根系從土壤中汲取生長所需營養,最晚發芽。


通常情況下,茶樹樹齡越大,其休養生息時間越長,發芽越晚。



影響茶樹發芽的因素多種多樣,除了上面所說的茶樹品種和樹齡外,還有土壤、海拔、光照、降雨等。


總的來說:暖冬早於寒冬;低海拔地區早於高海拔地區,低維度區早於高維度區;向陽區早於背陽區,降水充足地區早於乾旱地區;平地茶早於小樹茶,小樹茶早於古樹茶,過渡型養護茶早於野放茶。



三、春三茶


茶樹發芽早晚有別,影響採摘時間。以春茶為例,根據採摘的時間不同,春茶又可分為:頭春茶、正春茶、春尾茶。


頭春茶:開年第一撥採摘的茶葉。


雲南茶區海拔較高,頭春茶的採摘時間晚於平原地區,一般在3月至4月間。頭春茶的香氣和品質都很好,是春茶中的佼佼者。



正春茶:清明前後(4月上旬—4月下旬)採摘鮮葉製作而成的茶。


正春茶屬于越冬後的第二撥茶,此時日照長、雨量豐沛,茶樹生長旺盛,茶葉中內含物增多,湯質濃稠,滋味濃厚,茶氣強烈,耐衝泡。



春尾茶:穀雨至小滿(4月—5月中旬)時段採制的茶葉稱「春尾茶」。


穀雨後,溫高水重,茶樹極速生長,芽葉中的營養物質和芳香物質來不及大量沉澱,品質略低於頭春茶和正春茶。


「天時地利人和」


任何一款茶的來源都不是無跡可循的,掌握茶樹的知識,方可知曉杯中那一汪茶湯香往何處來,澀往何處去。



「前人種樹,後人喝茶。」世間萬物繁衍生息離不開天地自然。


茶樹的生長和壯大受限於天、地、人,只有氣候溫溼適宜,土壤肥沃、無蟲害,人類懂得保護,茶樹家族才能在地球上生生不息,造福我們的子孫後代。



看了本篇文章的茶友還看了:


春茶季遵循這3個規律,普洱茶入門小白也能買到好茶!

乾貨丨為什麼普洱頭春茶最受茶友們青睞?

品鑑丨百花吟《邦崴》頭春古樹生茶:清韻甘甜 滋味濃鬱


了解更多關於普洱茶衝泡、品鑑、儲存等專業知識,可添加百花吟高級評茶員丨青衫微信:bhy998866(長按複製)諮詢。



文|蘇木


圖|百花吟


文章為百花吟原創,其他媒體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春茶防騙自查表,身上有這些特徵的茶,才是真的好春茶
    上一篇泠泠帶大家了解了你拿到手的春茶該怎麼衝泡,但很多茶友還是會覺得自己買的茶比較不對勁,所以本期泠泠就帶大家聊一聊,今年春茶身上應該帶有什麼特徵?各位茶友們可以自行根據科普自查一下自己買的茶到底好不好。
  • 春茶、夏茶和秋茶指什麼?
    品中王,茶友們平時在購買茶葉過程中,商家一般都會很熱心的提醒和介紹,這是春茶或是秋茶。對於喝茶界的小白來說往往難以辨識清楚這些細節知識點。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這句話「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吃,秋白露(指秋茶)」是人們對春茶、夏茶、秋茶品質的概括,對區分和辨別也有一定的意義。
  • 鐵觀音秋茶,為什麼比春茶好喝?
    每當三四月,一年一度的明前新茶上市的時節,茶店裡,每天都有很多茶友來諮詢和訂購春茶。大部分綠茶都有明前茶,比如龍井,碧螺春,雀舌,安吉白茶等。也有剛入門的茶友問我,龍澤福,現在有春茶鐵觀音沒,我特別喜歡喝蘭花香鐵觀音。每當茶友這樣問,我總是不急的回答,我會和茶友說,鐵觀音秋茶更好喝!如果天氣好,春茶鐵觀音質量不錯,會第一時間通知您。茶友好奇,不都說春茶好喝嗎?為什麼鐵觀音的春茶,比不上秋茶?
  • 小罐茶春茶踏著春風而來 大自然的春天禮「色味甘新氣芳馥」
    在小罐茶獅峰山龍井茶海拔200米以上的核心產區,人與自然和諧地融合茶芽經過冬日厚積而抽出的頭撥嫩芽,色澤翠綠而肥碩有味,明前茶胺基酸的含量高,茶葉入口香高而味醇。而要做到這些,茶葉必須來自於原產地,獨特的土壤、氣候、水源等生態環境滋養著每一株茶樹。這些就是小罐茶春茶產品的奧秘,雖然大自然的生態環境限制了產品產量,但是也造就了小罐茶春茶的高品質。
  • 春茶,您了解多少呢?
    第二,口感最為鮮爽頭春即指春季早期,陽光不太強烈,氣溫較低,茶芽細胞生長較為緩慢,從而積累了為數不少的胺基酸,所以「頭春茶」滋味爽口宜人。以上兩種優勢,令頭春茶在春茶江湖中快速贏得一席之地。No.2明前茶明前茶,指的是清明節前採摘的綠茶。在茶圈中,素來流傳著「明前茶,貴如金」的說法。為何明前茶非常受茶友青睞呢?明前茶的產量很少,所以珍貴。明前茶指的是綠茶,向來被人稱為茶葉中的佳品。
  •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春茶、夏茶、秋茶,你了解多少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每個季節都有它不同的風情,滋養著和而不同的萬物。喜歡喝茶的人都知道,茶葉的品質跟茶葉的採摘時間關係匪淺,不同時間採摘的茶葉口感也不盡相同,古人常說,「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指秋茶)」,茶葉按採摘的時間可以分為春茶、夏茶和秋茶,它們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特點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早春茶到了,關於春茶你了解多少?
    度過一個冬天,相對的低溫有利於含氮化合物的合成積累,春茶葉綠素含量相對低,葉質柔軟,芽葉肥壯,能量儲蓄豐富,所以春茶絕對是顏值擔當,嫩綠色,黃綠色,清新可人。春茶的茶氨酸含量高於其它季節的茶,所以春茶鮮爽、香嫩。春季溫度不高,病蟲害也少,使用化學藥物少,所以春茶不會受到過多的汙染。春茶貴在哪?
  • 春暖花開茶鮮知一一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您了解多少?
    導讀:春暖花開茶鮮知一一頭採茶、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您了解多少? 春天的茶品質最好,茶農朋友們還給新茶取了很多名稱,例如春茶、頭採茶啦、頭春茶、明前茶、雨前茶等,其實每一個茶名都有著各自的來歷和緣故。接下來朝花夕拾就為大家簡單分享一下,快來一起看看吧。
  • 茶友來信:為什麼我覺得做舊老白茶味道還可以?
    這位茶友是新茶友。提出來的問題,也是比較客觀的,發自內心的真實聲音。是新手都會迷茫的那種問題。我相信,看過村姑陳的文章,再去對比自己買到的老白茶,茶友們基本上都能斷定是作舊的。難道村姑陳筆下的做舊老白茶,跟茶友喝到的做舊老白茶,不是同一個味道嗎?當然不是。做舊老白茶的味道都是相似的。但為什麼同一個味道,村姑陳喝起來是需要扔掉的,而茶友喝起來,卻可以獲得「還可以」這種相對比較高的評價呢?
  • 茶談/TIME丨喝著新茶過大年!那歷史上最早的「春茶」來自哪裡?
    大年三十都還沒有到,新茶就上市了?沒錯,一些氣候條件適宜的茶區,如貴州的水城、晴隆、普安,海南的五指山等地都有茶園陸續開採,所製作的新茶也已陸續上市。這些少數的茶區、茶園在年前就能開採,製作新茶,並不是意外事件。總體來說,它們有幾個共同特點。一是適宜的氣候條件。
  • 春茶上新:想要買茶不踩坑?先收下這份防坑指南
    買春茶是為了嘗鮮,喝出春天的感覺,那麼商家將舊茶充當新茶賣,算為是春茶第一坑是恰當的。識別出「舊茶當新茶」的伎倆,需要強大的專業能力做支撐,貝葉教大家一些識別方法,不是說絕對能讓你識別陳茶、舊茶,但能幫助你避開一些簡單陷阱,以及讓提升品鑑能力更有跡可循。
  • 【圍觀牆】「剩男」是不是大多數都是胖子+眼鏡+寸頭 ??
    今天為大家新更新了一個小主題,友覓UM圍觀牆!在這裡可以看到大家熱議的話題,可以了解大家最長討論的新鮮事,我們同時希望你也能參與其中哦!
  • 「春茶」:春茶自造始開嘗,色味甘新氣芬馥
    >絲絲縷縷拂面來,朵朵簇簇迎眼開;春風化雨明前茶,都是我輩山上摘。同時春季的氣溫相對較低,病蟲害發生比較少,一般不需要噴施農藥,所以春茶一般無農藥汙染。因此,春茶的品質都是比較理想的。春茶,指由越冬後茶樹在春天裡萌發的芽葉採制而成的茶葉。春茶由於茶樹營養物質豐富,葉肉肥厚,芳香物質和維生素含量高,滋味鮮爽,香氣濃鬱,口感潤滑,為廣大茶友所喜愛,正所謂"味為甘露勝醍醐,服屬之頓覺沉痾蘇"。
  • 春茶的好咱都懂,非主流的夏茶就不香?
    遙望朋友圈景況,茶城裡不只茶客前往閒坐的少了,好多店也暫時關門歇業,茶人們出去遊山玩水,茶山的山,景致不是一般好,再不然去橫店曬茉莉花,順便窨制一款花茶發回來,滿屏的香氣溢出來,叫人直咽口水。微信諮詢二三茶人得知,茶山上如今也清寂了許多,畢竟春茶季是茶事的重頭戲,春茶的好,你我都懂,然而,夏茶正當時令,你可懂得?
  • 春茶季,除了採茶、做茶,試毛茶也是主旋律之一
    《2》前幾天已經提過了,春茶季,除了採茶、做茶,試毛茶也是主旋律之一。平時,晴天或者陰天,是在做茶的空隙試茶。雨天,不採茶,沒有新的茶青需要製作,茶農有大把的時間空閒下來,於是,試茶,成為了縱貫一整天的超長課程。
  • 萬季香:一口春茶,品盡人生百態,關於春茶你了解多少呢?
    「一簾春欲暮,茶煙細楊落花風」,在中國人的茶道文化裡,春茶一直佔據著不小的地位,那麼我們經常所說的春茶到底是什麼茶?而它又有什麼神秘之處呢?今天萬季香茶就以此為專題帶你品味一下屬於春茶的特殊韻味。我國對春茶的理解主要以時間劃分,立春後到穀雨節前,這段時間採制而成的茶葉大體上稱為「春茶」。一般來講,春茶又分為早春茶、中春茶、晚春茶三種,早春茶指從立春到清明節前十天以前所採摘的茶;而中春茶是指清明節前後各十天內所產的茶;晚春茶則指的是清明節十天後到穀雨節前,至此到達穀雨節時就不叫春茶了,應叫初夏茶。
  • 茶評|茶友對南茗佳人2018年《豆蔻》早春滇紅茶的評價詳情(一)
    今年3月,再次與茶友們見面,直到現在已經被茶友帶走1000多罐;茶友品飲後發來品飲感受,整理成文與大家共享:來自掌柜微信,茶友對2018年《豆蔻》早春滇紅茶的評價:茶友1:豆蔻茶已收到,正在試喝中,味道很好。以後就買你家的茶了。
  • 王源被數名導演圍觀,不只有小迷妹喜歡,大叔也都愛他
    提起王源,自從他與王俊凱、易烊千璽以「TFBOYS」成員身份出道開始,就像是在觀眾眼皮子底下長大一樣,哪怕是再小的一件事情,都會在網絡上被放大無數倍,甚至也會經常登上熱搜,比如小編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這件被數名導演圍觀的故事就是這樣,讓人們徹底了解到,原來不只有小迷妹會喜歡他,就連大叔也都愛他啊!
  • 打赤腳、番薯葉和圍觀
    赤腳一度還是革命的象徵和新生事物的前綴,如「腳上有泥巴,心裡無灰塵」,說明與貧下中農心貼心;又如年畫上打赤腳的縣委書記的形象以及「赤腳醫生」什麼的……  現在我們偶爾打赤腳,因為要健身,腳底有好多穴位,讓穴位與地板,特別是凹凸不平的地板接觸,能治療好多病,或能疏通好多的血脈,有一則廣告說,「通則不痛」,男女老少都能朗朗上口!
  • 從春茶到秋茶,新白茶到老白茶,白茶你知道多少?一篇滿滿的乾貨
    新人一枚,難免會產生許多好奇,「我以前還聽說過荒野茶,和拋荒有什麼不一樣?」新茶友們在剛入門時,總是對白茶抱有十足的探索精神。於是乎,準備了三大新手入門的基礎知識盤點,有助於大家更好的了解白茶。馬蹄結來源自較粗壯的茶樹主枝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顯,有的不顯。雖不是顆顆都有,但也是大部分都有。不論是香氣和湯感,都是上等,毫香濃鬱,花香清秀,還能嗅到一絲野草味。湯感極其稠滑醇和,可見內質之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