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老師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作詞的一些基本要素與規範:
第一:關於歌詞的格律
歌詞比現代詩歌更加講究格律,當然如果是在有曲子的情況下填出一首傳統的歌詞是輕而易舉的事情,詞律隨樂而生,有了完整的曲子做基礎,格律自然就出來了。
一般來說,在沒有曲子的情況下,要產生一首傳統意義上的歌詞,需要作者本人對旋律有一定的概念,以七字一句見多。對於學習寫歌詞的新手來講,AB這樣的格式是最容易的,其次是ACB,在歌詞中的A表示為主幹,也就是一開始就進入正題,B段是為抒發,也就是歌詞中的高潮部分,而C段是在通常的情況下為小副歌,可以放在開頭,或則是過渡高潮。
在創作各個段落的時候,不妨分開逐句寫出,字數相差不要太大,否則也給譜曲帶來一定的難度。
第二:把握韻腳的尺度
不提倡在一首詞裡面用兩種以上的韻腳。如果一首詞,在沒有特殊的情況要求下,是不提倡有變韻的情況出現,除非你是頂尖的詞人,能把各個韻腳運用自如,沒有絲毫破綻和生硬。
一般來說,當一首歌詞需要轉押韻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切忌在相同的段落中間進行轉押韻。
2.轉韻的最佳位置是在段末或則是第二段的開始。
3.如果在段末最後一句進行轉韻,那麼下一段就一定要選用另外的韻腳,切忌和結尾的韻腳相同。
第三:詞語的搭配與選用
前面提到,歌詞不同與詩歌,需要運用的是大眾通俗的詞語。如何把握這些詞語堆砌在一起,而產生絕秒的效果呢?
我個人認為在創作過程中,新意是最重要的一點。很多歌詞的佳句都屬於妙手偶得,千萬不要因為想寫出一句出彩的詞語,而去四處尋找。
這樣刻意去寫歌詞,就會顯得生硬。無妨放鬆自己,或許精彩的句子就出現在你的耳邊。
如何選用詞語呢?在歌詞的不同部位,詞語的選擇也是相當的講究,特別是在有旋律的前提下,進行填詞。需要把握住旋律中的內涵,挑選不同力度的詞語。
這樣,即使在沒有聽到旋律的情況下,別人也會自然聯想到音樂的格律了。
寫不一樣語言的歌也不一樣。比如《海闊天空》中的:今天我,……雪飄過,……心窩……天空海闊……你與我……。在句中重音與句尾很巧妙地押「我」韻,這才好聽。
任何一句一句帶節奏感的文藝作品押韻都好聽,詩詞、音樂劇、甚至小品裡念的「我叫白雲,我叫黑土,我71,我75…」,不然如何上口呢?
對創作嚴格一些好,但有些時候,歌詞也沒有必要太深奧,但韻一定要有,這些要根據寫歌的語音來斷定,不一定都要用國語的來壓韻。
第四:作詞要素有以下幾點
1.寫歌前要定下主題。
2.進行作詞前要規劃整首歌的風格。
3.歌詞必須要以主題為主,題外的詞儘量要少。
4.語言要儘量簡單明了,讓人一看就很順暢。
5.歌詞的最大忌諱是寫幼稚的詞語,在作詞中,一定不能出現這種問題。
6.作詞時必須先定好段式,比如:AABBCC、ABABC。
7.歌詞寫好之後要多與他人交流,讓他人來進行評價,這樣有助於修改,他人的意見好的應當採取。
8.做完詞後要反覆的讀,讀起來要順口,詞語之間不能留下不順暢的感覺。
9.用語要恰當,歸類風格的歌詞用歸類寫法!
10.作詞不允許抄襲他人的歌詞,要寫出主題中的話,總的來說就是:「原創歌詞」。
11.詞的結構應該簡單,有規律。句子不宜太長。
總的來說,要多借鑑別人的是如何寫,多學學,去提取別人的「精華」。好了,今天我們就說到這兒,下期我們再見,如果喜歡器樂與音樂創作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