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多次提出要撤出國際空間站,究竟在嚇唬美國還是來真的?

2020-12-20 水鏡曉先生
圖為空間站

最近,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總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方將重新考慮2024年之後是否繼續參與國際空間站,他表示俄羅斯已經將重點轉移到自己的空間站建設上,在俄方放狠話撤出國際空間站後,加上這一次重要官員的表態,俄羅斯已經多次提出要撤離國際空間站了,那麼究竟是在嚇唬美國還是來真的?俄羅斯是打算撂挑子單幹了?對此,有美國專家表示:中國這次賺大了。

圖為空間站

其實自從2014年爆發克裡米亞事件後,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就開始加速惡化,從此兩國關係開始產生不可逆轉的矛盾,因為普京吞併克裡米亞的行為,無疑是在挑戰美國和北約集團的權威,是對美國的藐視,因此美國就開始對俄羅斯在各方面進行制裁,在武器出口上警告敢買俄羅斯軍火就制裁,在經濟上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進行制裁,近年來又通過派遣軍艦和軍機,不斷對俄羅斯邊境進行挑釁。

圖為空間站

自從克裡米亞事件爆發,俄羅斯就提出要退出空間站的打算,在隨後的2015年俄羅斯也曾威脅2024年之後要退出空間站,這一次俄羅斯再次表明立場,說明俄羅斯不希望在航天領域,繼續和對手處在同一個屋簷下,目前全球只有一個空間站,那就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在無力自建空間站的情況下,只能在美國人的屋簷下忍氣吞聲,開戰空間科研項目。

美國空間站的使用壽命,預計將在2024年到期,由於美國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因此美國已經很少在對NASA航天局發出巨額撥款,這些年甚至連一架官方的太空梭都沒有發射過,在國際空間站壽命到期後,美國想要建立空間站的話,最大的可能就是聯合其他國家,共同籌建新的空間站,畢竟空間站的建設,需要花費上千億美元,然而俄羅斯的態度是不希望和美國在進行合作。

圖為中國空間站想像圖

如今俄羅斯想要在空間站領域另起爐灶,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畢竟前蘇聯曾經建立過空間站,今天的國際空間站,也有一部分前蘇聯空間站的基礎,在與美國和歐洲的航天合作中,俄羅斯也學會了如何建設一個多艙段的大型空間站,如何讓空間站實現和不同類型的飛船進行對接,因此俄羅斯要另起爐灶,在技術上絕對不會被其它國家卡脖子,問題在於俄羅斯還是太窮了。

美國專家認為,俄羅斯很可能會在未來,參與到中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項目中,目前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正在不斷升溫,俄羅斯在接壤中國的邊境,崗亭中甚至擺放了稻草人站崗,充分說明俄羅斯對中國的信任,由於兩國有著親密的關係,而且俄羅斯又缺乏巨額資金,單獨建設空間站,因此很可能會在將來拋棄美國,參與到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建立幾個俄羅斯分段艙,這樣一來中國空間站的規模可能會更加龐大。

相關焦點

  • 真正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從東方誕生,美國第一時間提出申請,遭拒絕
    當各國將目光投放到太空後,美國、俄羅斯等其餘國家聯手打造了一處國際空間站,就連阿爾斯科技網站都將其稱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空間站,但數十年過去了,該空間站也逐漸出現各種小問題,據悉,在此期間美國僅維護費就耗費了上千億美元,但最終還是改變不了快要退役的命運,所有的參與國都十分擔憂接下來會沒有新的空間站接替
  • 中國空間站建成後,未來將成為國際空間站,美國也要「討好」我們
    在1986年蘇聯成功發射了全球第一個空間站,並且在2003完成使命最終墜毀在南太平洋。可以說這是蘇聯高科技的最好體現。為了展示自己強大的實力,美國在1993年聯合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以及日本等16個國家,共同打造國際空間站。
  • 國際空間站快散架了!不要緊,中國天和空間站來了!
    咱們再來看看已經在軌運行了20年的國際空間站,目前面臨一個尷尬的局面,什麼呢?要散架了! 馬桶破損,氧氣洩漏,太陽能電池板破損,就算是修修補補再三年,也一定要做好2024年之前空間站報廢的準備。 目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是美國牽頭十六個國家共同建造的。這16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俄羅斯、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比利時、丹麥、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日本、加拿大和巴西。
  • 俄媒:漏氣威脅讓國際空間站「老態畢露」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已持續數月的氧氣洩漏可能威脅到國際空間站的安全。」俄羅斯《消息報》11日稱,從8月開始,國際空間站一直在與氧氣洩漏現象作鬥爭,但仍未能徹底解決。報導稱,這個問題的久拖不決,更為國際空間站的未來蒙上一層陰影。
  • 俄羅斯航天局表態可隨時向國際空間站運輸更多的氧氣
    國際空間站上的太空人繼續在與氧氣洩漏作鬥爭,這種洩漏正在將可呼吸的氣體排入太空。俄羅斯航天局總經理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氧氣洩漏問題已得到控制。 不過,俄羅斯航天組織還是準備在2月份向空間站加送氧氣,如果有必要的話。
  • 中國月球計劃大披露,美國急了,國際空間站也將取代美國
    重型運載火箭必須有強大的運載能力,雖然長徵五號已經搭載嫦娥五號和天問一號成功發射,但要想將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還遠遠不夠。新一代的載人飛船一次能運送6-7人,更厲害的是它的返回艙還可以多次回收重複使用,相比於只能將航天員送至近地軌道的神舟飛船,新飛船將能夠飛得更遠,不僅能送航天員往返於中國即將建成的天宮空間站,還能往返2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甚至登陸火星。
  • 我國空間站核心艙明年春季發射,國際空間站還能堅持多久
    而目前將執行我國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的太空人乘組已經選定,目前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按照計劃,在未來的兩年中,我國將通過11次密集的飛行任務,建造出由中國完全獨立建造、自主運營的天宮空間站。而在這期間還將進行多次回收任務和在軌關鍵技術的驗證。這些技術已經在以往的航天任務中得到了驗證。 這邊我國的空間站在有條不紊的建造中,但是由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情況似乎不容樂觀,今年已經兩次傳出漏氣事件,而在近日再次傳出漏氣事件。
  • 俄羅斯痛宰美國39億美元,我國空間站如何收費?僅剩2個位置
    國際空間站,聽上去就感覺離我們很遙遠,通常也只有在科幻電影中能看到,但事實上1998的時候就已經建成並發射,它是一項由六個太空機構聯合推進的國際合作計劃。參與這項計劃的大都是一些發達國家,比如說美國、日本、俄羅斯和一些西方國家,總共有16個。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 拍攝首部太空片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海外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片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根據計劃草案,2021年10月5日,女演員及另一名太空遊客將與太空人安東∙什卡普列羅夫組成太空飛行組,搭乘「聯盟MS-19」號載人飛船前往國際空間站
  • 俄羅斯明年將派女演員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海外網11月17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1月16日報導,俄羅斯航天集團制定了一份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計劃顯示,俄羅斯女演員將與一名太空遊客一同前往國際空間站,拍攝首部太空故事片。
  • 悔不該當初魯莽,美國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被拒,曾阻止科學家參會
    原來此前美國沒有允許中國加入國際空間站計劃,甚至為了打擊中國航天事業,美國還曾阻止其科學家參會,而在看到現在中國的成就後,美國專家直言悔不該當初。,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理由美國會用各種手段阻止被針對國在各種國際交流,尤其是科技技術交流方面的進展,如果交流會議在美國境內,美國甚至會用拒絕發放相關人員籤證,使其無法進入美國的手段來阻撓。
  • 俄羅斯喊話美國:還有中國標準,關鍵時刻只有中俄拯救美國人
    ●美國人的2017年宣布的大計劃,俄羅斯只給出了曖昧的態度2017年9月,在面對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即將壽終正寢之際,在澳大利亞舉行的2017年國際宇航大會上,美國人提出了一個大計劃,就是建設近月空間站,力邀俄羅斯、印度等國加入。
  • 美國決定對俄方發出制裁,俄聯邦委員:就讓國際空間站沉在太平洋
    美國商務部發布新的制裁清單,包含多家中俄企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美國商務部發布的這份新制裁清單,除了有58家中國企業以外,連俄羅斯的企業也被納入其中,具體共包含了45家俄羅斯企業及機構名單。而美國商務部對清單中的企業發起的制裁是,任何美國技術及產品此後都不提供給清單中的實體。
  • 國際觀察|美國申請加入中國空間站被拒,中方:遺憾,項目未達標
    早在2000年,中國就曾希望參加國際空間站計劃,雖然當時國際空間站是美國與俄羅斯一同主導,但美國擁有著絕對的控制權。為壓制中國的航天技術,保持美國在這一領域的優勢,於是中國參與國際空間站的計劃一直未能得到通過。
  • 外太空國際空間站外殼,檢測到微生物,地球生命起源是否要改寫?
    如果要談論地球上數量最多的生物,不是人類,不是昆蟲,也不會是植物,而是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而實際上是一位微小生物的統稱,它們包括小的動物(水熊蟲)、細菌、病毒、真菌等種類的統稱。國際空間站隨著人類科學探索的腳步加快,人類開始在太空領域研究這些微生物,按照一般人的思維,在外太空環境中,如果沒有防護,那裡絕對是生命的禁區。但是從實驗結果來看,人類還是低估了微生物的頑強生命力。
  • 俄羅斯女演員將於2021年前往空間站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制定的2021年國際空間站飛行計劃(草案)中顯示,可能還有一名太空遊客將與俄女演員一起前往國際空間站,這樣的話,則需要兩名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滯留」一年。
  • 中國空間站拒絕美國?感謝當年不收之恩,不為「解氣」,只因你這次真的不行
    雖然群情激昂,但作為低調、樸實的中國人,必須還是要正兒八經的澄清,這件事情還真的不是因為「解氣」或「報仇」才拒絕的美國。我們承諾敞開懷抱,接納來自任何國家團隊的項目,但是我們從科學價值、從技術的考量來評審,美國的項目真的不符合我們要求的標準。
  • 俄媒:國際空間站再度漏氣 俄航天總裁暗示或該退役
    據塔斯社莫斯科12月19日報導,對於國際空間站漏氣一事,俄羅斯國家航天公司總裁德米特裡·羅戈津表示,該公司必要時將在明年2月向國際空間站運送更多的氧氣,且空間站某些設施陳舊或該退役。羅戈津19日說:「首先,國際空間站本身就有氧氣儲備。
  • 印度獲準進天宮空間站,美國申請卻被中方拒絕
    空間站對一個國家來說意義重大,只有堅持自主權才能在國際站穩腳跟,所以中國把目光放在了空間站的建設上面。印度也申請加入中國太空空間站的建設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0月27日稱,中國一直都在航天方面堅持自己的道路,堅持三步走發展戰略,成功發射長徵運載火箭,並且注重對空間站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