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俄羅斯赫魯尼切夫科研生產聯合體總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俄方將重新考慮2024年之後是否繼續參與國際空間站,他表示俄羅斯已經將重點轉移到自己的空間站建設上,在俄方放狠話撤出國際空間站後,加上這一次重要官員的表態,俄羅斯已經多次提出要撤離國際空間站了,那麼究竟是在嚇唬美國還是來真的?俄羅斯是打算撂挑子單幹了?對此,有美國專家表示:中國這次賺大了。
其實自從2014年爆發克裡米亞事件後,俄羅斯與美國的關係就開始加速惡化,從此兩國關係開始產生不可逆轉的矛盾,因為普京吞併克裡米亞的行為,無疑是在挑戰美國和北約集團的權威,是對美國的藐視,因此美國就開始對俄羅斯在各方面進行制裁,在武器出口上警告敢買俄羅斯軍火就制裁,在經濟上對俄羅斯能源出口進行制裁,近年來又通過派遣軍艦和軍機,不斷對俄羅斯邊境進行挑釁。
自從克裡米亞事件爆發,俄羅斯就提出要退出空間站的打算,在隨後的2015年俄羅斯也曾威脅2024年之後要退出空間站,這一次俄羅斯再次表明立場,說明俄羅斯不希望在航天領域,繼續和對手處在同一個屋簷下,目前全球只有一個空間站,那就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因為俄羅斯的經濟實力有限,因此在無力自建空間站的情況下,只能在美國人的屋簷下忍氣吞聲,開戰空間科研項目。
美國空間站的使用壽命,預計將在2024年到期,由於美國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速度的放緩,因此美國已經很少在對NASA航天局發出巨額撥款,這些年甚至連一架官方的太空梭都沒有發射過,在國際空間站壽命到期後,美國想要建立空間站的話,最大的可能就是聯合其他國家,共同籌建新的空間站,畢竟空間站的建設,需要花費上千億美元,然而俄羅斯的態度是不希望和美國在進行合作。
如今俄羅斯想要在空間站領域另起爐灶,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畢竟前蘇聯曾經建立過空間站,今天的國際空間站,也有一部分前蘇聯空間站的基礎,在與美國和歐洲的航天合作中,俄羅斯也學會了如何建設一個多艙段的大型空間站,如何讓空間站實現和不同類型的飛船進行對接,因此俄羅斯要另起爐灶,在技術上絕對不會被其它國家卡脖子,問題在於俄羅斯還是太窮了。
美國專家認為,俄羅斯很可能會在未來,參與到中國主導的國際空間站項目中,目前中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正在不斷升溫,俄羅斯在接壤中國的邊境,崗亭中甚至擺放了稻草人站崗,充分說明俄羅斯對中國的信任,由於兩國有著親密的關係,而且俄羅斯又缺乏巨額資金,單獨建設空間站,因此很可能會在將來拋棄美國,參與到中國空間站的建設,建立幾個俄羅斯分段艙,這樣一來中國空間站的規模可能會更加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