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因其用料廣泛、手藝精湛,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而粵菜發展至今,也已吸收了中外眾多菜系的精華,齊集各家之所長。冬天來了,你的菜單上新了嗎?看看下面這些菜式,有哪些適合你的餐廳~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
編輯:陳長芳 錢蕾蕾 扈建瑩 趙宇琦 趙雅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此菜選用肉質鮮甜飽滿的海南和樂蟹,先加湯微燜入底味之後,再將蟹塊、蟹汁一起倒入米飯中炒勻,顆顆大米浸透了蟹香。
製作流程:
1、選用重約1斤6兩的海南和樂蟹一隻,殺好斬塊、拍粉後與蟹殼一起拉油備用。
2、鍋上火入底油,下蔥姜少許煸香,添高湯一勺,放蠔油5克、鹽、味精各3克、白糖2克調味,放入炸好的蟹塊、蟹殼,加蓋小火燜約1分鐘,此時鍋底僅餘少許湯汁。
3、另起鍋加底油,入臘肉丁、冬菇丁各5克煸香,下蒸好的米飯200克,調入少許鹽、糖、老抽快速翻炒至上色、出香,倒入蟹肉塊、蟹殼以及燜蟹原汁一調羹炒勻,出鍋後撒蔥花即可。
製作關鍵:
米飯應選用五常大米蒸製,注意不能蒸得太軟,水米比例約為1∶1,蒸約九成熟即可;取出後應立即攤開、晾涼,以免米粒彼此粘連,炒制後無法達到顆顆分明的效果。
蟹肉粉絲煲是一道經典粵菜,傳統做法是將海蟹或膏蟹整隻放入煲仔內與粉絲一起燜焗,李大廚將其改造得更為精細,將膏蟹拆出淨肉後先煎香,再與粉絲同煸,香韌入味。
製作流程:
1、龍口粉絲先用冷水泡開,取400克入加過老抽的沸水中焯至上色,撈出拌入少許色拉油待用。
2、膏蟹刷洗乾淨後擺入託盤,撒少許蔥姜後入蒸箱蒸熟,取出冷卻、拆出淨肉。平底鍋內放少許橄欖油,下入淨蟹肉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出香。
3、炒鍋滑油炙熱,倒入焯好的粉絲300克,調入鹽、味精、白糖、雞粉各少許不停翻拌幾下,再加入煎好的蟹肉一起炒勻。
4、砂煲上火,底部淋少許油,下入洋蔥絲、蔥白段各20克、紅椒末少許輕炒出香,然後倒入炒好的蟹肉粉絲,撒香蔥花即可走菜。
炮彈芋頭來自廣東韶關,形狀像一枚炮彈,芋香味濃,質地粉糯,個頭比荔浦芋頭大,香氣和質地差別不大。這種芋頭個頭越大品質越好,新鮮的芋頭含水量大,不能馬上食用,要放置一周,等待水分部分揮發後再入菜。1.炮彈芋頭洗淨蒸熟,去皮後打成芋泥,不必調味,就吃其原香。每50克芋泥修成一個長方形的芋盒,中間塞入一片叉燒肉(皮朝上),每份菜共需要6個叉燒芋盒。2.制好的芋盒生坯拍薄薄一層生粉,入六成熱油炸至金黃,撈出控油裝盤即成。此菜的鼻祖是粵系名餚沙姜雞,張江華對其烹飪手法進行了改良:將辛辣清香的沙姜醬均勻抹在雞肉上,然後放入平底鍋煎制,並烹入清酒去腥、提鮮。此菜味道鹹鮮微辣,雞肉金黃酥脆,食用時還有一股淡淡的酒香。1.取清遠雞1隻整雞脫骨,將其背部朝下平鋪到案板上,在雞肉上均勻塗抹沙姜醬;將口蘑、蟹味菇放入高湯中,調入蠔油、雞精、老抽、鹽煨制10分鐘,撈出瀝乾;上海青汆水備用。2.平底鍋入底油燒至六成熱,將塗抹了沙姜醬的清遠雞背部朝下平鋪入平底鍋,小火煎制5分鐘,隨後多次翻面繼續煎約8分鐘,當雞肉七成熟時烹入清酒,將口蘑、蟹味菇、上海青入鍋煎製片刻,然後連鍋端上餐桌即成。
此菜還有另一種走菜方式:
取石板一塊放入烤箱,200℃加熱10分鐘,當雞肉煎至七成熟時,即可改刀成小塊放在石板上,利用其滾燙的溫度將雞肉加熱至全熟。
製作圖示:
1.多寶魚宰殺切條。
這道菜選用青海手切犛牛肉,用粵菜「熟啫」手法,墊蒜子、蔥頭上桌,淋白蘭地點燃,濃濃的蒜香、蔥香、醬香、肉香、酒香遠飄大堂,引人食慾,成為酒樓的一道招牌大菜。
批量預製:
1.青海犛牛肋排200斤用切割機改成5釐米長的小塊,衝水2小時去掉血汙,入沸水飛去血沫,撈出後再用溫水衝淨。
2.小茴香300克,蓽撥、肉蔻、草果各150克,八角、桂皮各100克,孜然、香葉、幹辣椒、豆蔻各70克,以上香料洗淨晾乾,包成兩個料包。
3.芹菜、洋蔥各3斤、胡蘿蔔2斤分別改成段或大塊,入底油翻炒出香備用。
4.桶內添清水100斤(放入牛肉後正好浸沒)燒開,加入蔥段2斤、薑片2斤、香菜1斤、炒香的蔬菜以及香料包,燒開後加入犛牛塊,大火煮沸,調入蒸魚豉油600克、鹽300克、白糖300克、牛肉粉200克、老抽100克,轉小火慢煮3小時,停火浸泡半小時後撈出晾涼,每2斤為一份裝入保鮮袋,冷藏存放。
走菜流程:
1.鍋入適量底油燒熱,下入排骨醬、蒜蓉辣醬各800克、叉燒醬500克、海鮮醬300克小火翻炒出香,添煮牛肉的原湯1千克小火熬10分鐘至質地均勻、香味四溢,即成啫啫醬。
2.取出一份犛牛排重新蒸透,瀝乾後入八成熱油中炸至顏色紅亮、外焦裡嫩,撈出控油。
3.鍋留少許底油燒熱,加入薑蓉、蒜蓉、蔥末各10克煸香,舀入啫啫醬40克炒香,加入犛牛排中火翻勻。
4.幹蔥頭130克切成大塊,與蒜子130克混勻,盛入砂煲墊底,放入炒勻的牛肋排,蓋上蓋子,帶卡式爐走菜。
5.上桌後服務員開火加熱4分鐘,在砂煲蓋上淋一層白蘭地並點燃,同時服務員會為客人介紹此菜特點並送上祝福:「這道菜選用的是青海犛牛肉,它未經人工育肥,是天然健康的好原料。祝各位紅紅火火、牛氣沖天」。待藍色火苗熄滅後,開蓋撒香菜杆,即可請客人食用。
製作關鍵:
1.走菜前需將滷好的犛牛排蒸熱、油炸,一方面可以增加香味,另一方面收緊外皮,防止翻炒時破碎。
2.上桌堂啫時,火力不要太大,否則蒜子、蔥頭易糊,加熱時間也不要太長,否則牛肉口感會變老。
3.最後點燃白蘭地有兩個作用,一是活躍就餐氣氛,二是使菜品香氣飄滿整個房間。
這是一款典型的「誘客品」。近兩年,粵式花膠雞火鍋風靡大江南北,食客對這一單品的熱情持續升溫,吳靖看準了這點,就推出了這款堪比會所品質的高端菜,選用三年老雞吊成金黃濃湯,添入活鮑和花膠,成本高達25元,售價僅為48元/位,很多老顧客都會定期光顧,就為了這一煲滾燙金黃的濃湯。為了向客人證明這款湯所用是真材實料,吳靖特意選用了傳熱較快的生鐵鍋盛裝,並讓服務員給客人推介:如果是勾芡的「假濃湯」,那麼一定會快速煳底。1.吊濃湯:選用重3斤以上的老母雞10隻斬成大塊後汆水,帶肉的豬筒骨10千克汆水衝淨,一起倒進湯桶中,添純淨水50千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5小時,收至金黃濃稠,約得黃燜濃湯35千克。2.雞腿洗淨汆水,下入清水鍋中,加蔥、姜、黃酒、鹽各適量煮至軟爛,取出拆骨,撕成大塊備用;花膠發好備用;小鮑魚宰殺洗淨後入蔥姜水小火浸燙至熟。小號生鐵鍋內放入雞腿肉75克、小鮑魚1隻、發好的花膠2片,添濃湯250克,下鹽、雞精各少許調好底味,燒至滾沸即可帶明火上桌。製作圖示:
1.提前熬好的濃湯裝入密封袋冷藏。
蘿蔔糕是廣東地區的一款傳統小吃,常見吃法是切塊香煎上桌,此菜則將其煎至兩面金黃後與雪花牛肉粒、XO醬搭配,鍋氣濃鬱,香味撲鼻。1.瑤柱30克、小蝦米50克入開水泡透,原汁留用。臘肉、臘腸各50克切成小粒。白蘿蔔3000克、胡蘿蔔500克切成比筷子細一半的絲。2.鷹粟粉400克、生粉250克、澱粉100克、白糖80克、鹽40克、雞粉40克、胡椒粉10克、清水1500克納盆後攪拌成粉漿。3.鍋下底油燒熱,放入臘肉、臘腸粒炒香,加入蘿蔔絲、小蝦米、瑤柱翻炒均勻,添清水1500克燒沸,舀入1/10粉漿攪拌均勻並熬透,起鍋倒入盛有剩餘粉漿的盆中繼續攪勻,變成半生半熟的蘿蔔糕麵糊。4.把蘿蔔糕麵糊盛入託盤中抹平,蓋上保鮮膜入蒸箱旺火蒸1.5小時,取出即成蘿蔔糕。1.自製蘿蔔糕250克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入平底鍋放少許油煎至各面金黃備用。2.雪花牛肉粒500克加港順鮮味汁2克、雞粉3克、白糖1克、蔬菜汁5克、水澱粉少許抓勻碼味。3.另起鍋放少許黃油,下牛肉粒煎至定型、出香,在鍋壁上烹入大廚四寶雞鮑汁6克,下入XO醬5克、彩椒塊30克、洋蔥塊15克、櫻花蝦5克、炸至金黃的幹蔥碎5克,倒入蘿蔔糕塊輕輕翻勻後裝盤。製作圖示:
1.蘿蔔糕煎至表面金黃。
1.此菜中的蘿蔔糕煎好後還要與牛肉一起翻炒,因此質地要相對硬一點,以免成菜散碎。2.牛肉煎至定型即可烹汁,不能加熱太久,以保持其細嫩鮮美的口感。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