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道應季流行粵菜,風靡各大粵菜酒樓!

2021-02-27 廚友網









粵菜因其用料廣泛、手藝精湛,一直受到海內外人士的喜愛。而粵菜發展至今,也已吸收了中外眾多菜系的精華,齊集各家之所長。冬天來了,你的菜單上新了嗎?看看下面這些菜式,有哪些適合你的餐廳~

來源:大廚微閱讀 | 公眾號:zgdc666666

編輯:陳長芳 錢蕾蕾 扈建瑩 趙宇琦 趙雅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此菜選用肉質鮮甜飽滿的海南和樂蟹,先加湯微燜入底味之後,再將蟹塊、蟹汁一起倒入米飯中炒勻,顆顆大米浸透了蟹香。

製作流程:

1、選用重約1斤6兩的海南和樂蟹一隻,殺好斬塊、拍粉後與蟹殼一起拉油備用。

2、鍋上火入底油,下蔥姜少許煸香,添高湯一勺,放蠔油5克、鹽、味精各3克、白糖2克調味,放入炸好的蟹塊、蟹殼,加蓋小火燜約1分鐘,此時鍋底僅餘少許湯汁。

3、另起鍋加底油,入臘肉丁、冬菇丁各5克煸香,下蒸好的米飯200克,調入少許鹽、糖、老抽快速翻炒至上色、出香,倒入蟹肉塊、蟹殼以及燜蟹原汁一調羹炒勻,出鍋後撒蔥花即可。

製作關鍵:

米飯應選用五常大米蒸製,注意不能蒸得太軟,水米比例約為1∶1,蒸約九成熟即可;取出後應立即攤開、晾涼,以免米粒彼此粘連,炒制後無法達到顆顆分明的效果。

蟹肉粉絲煲是一道經典粵菜,傳統做法是將海蟹或膏蟹整隻放入煲仔內與粉絲一起燜焗,李大廚將其改造得更為精細,將膏蟹拆出淨肉後先煎香,再與粉絲同煸,香韌入味。

製作流程:

1、龍口粉絲先用冷水泡開,取400克入加過老抽的沸水中焯至上色,撈出拌入少許色拉油待用。

2、膏蟹刷洗乾淨後擺入託盤,撒少許蔥姜後入蒸箱蒸熟,取出冷卻、拆出淨肉。平底鍋內放少許橄欖油,下入淨蟹肉小火煎至兩面金黃、出香。

3、炒鍋滑油炙熱,倒入焯好的粉絲300克,調入鹽、味精、白糖、雞粉各少許不停翻拌幾下,再加入煎好的蟹肉一起炒勻。

4、砂煲上火,底部淋少許油,下入洋蔥絲、蔥白段各20克、紅椒末少許輕炒出香,然後倒入炒好的蟹肉粉絲,撒香蔥花即可走菜。

炮彈芋頭來自廣東韶關,形狀像一枚炮彈,芋香味濃,質地粉糯,個頭比荔浦芋頭大,香氣和質地差別不大。這種芋頭個頭越大品質越好,新鮮的芋頭含水量大,不能馬上食用,要放置一周,等待水分部分揮發後再入菜。1.炮彈芋頭洗淨蒸熟,去皮後打成芋泥,不必調味,就吃其原香。每50克芋泥修成一個長方形的芋盒,中間塞入一片叉燒肉(皮朝上),每份菜共需要6個叉燒芋盒。2.制好的芋盒生坯拍薄薄一層生粉,入六成熱油炸至金黃,撈出控油裝盤即成。

此菜的鼻祖是粵系名餚沙姜雞,張江華對其烹飪手法進行了改良:將辛辣清香的沙姜醬均勻抹在雞肉上,然後放入平底鍋煎制,並烹入清酒去腥、提鮮。此菜味道鹹鮮微辣,雞肉金黃酥脆,食用時還有一股淡淡的酒香。1.取清遠雞1隻整雞脫骨,將其背部朝下平鋪到案板上,在雞肉上均勻塗抹沙姜醬;將口蘑、蟹味菇放入高湯中,調入蠔油、雞精、老抽、鹽煨制10分鐘,撈出瀝乾;上海青汆水備用。

2.平底鍋入底油燒至六成熱,將塗抹了沙姜醬的清遠雞背部朝下平鋪入平底鍋,小火煎制5分鐘,隨後多次翻面繼續煎約8分鐘,當雞肉七成熟時烹入清酒,將口蘑、蟹味菇、上海青入鍋煎製片刻,然後連鍋端上餐桌即成。

 

此菜還有另一種走菜方式:

取石板一塊放入烤箱,200℃加熱10分鐘,當雞肉煎至七成熟時,即可改刀成小塊放在石板上,利用其滾燙的溫度將雞肉加熱至全熟。

多寶魚拌入複合醬料後入砂鍋生焗至熟,成菜鮮美細嫩,微帶蒜香,是一款口味極棒的海鮮招牌菜。1.多寶魚1條(約900克)宰殺治淨,切成2釐米寬的條,加適量鹽、料酒醃製入味,然後加入自製醬料60克拌勻。2.大砂鍋內下色拉油100克,加入蒜子150克、蔥頭塊100克、薑片80克炒香,把多寶魚整齊地擺放在料頭上面,蓋上蓋子中火焗15分鐘,放上香菜葉、紅辣椒絲,蓋上蓋子即可上桌。

製作圖示:

1.多寶魚宰殺切條。

這道菜選用青海手切犛牛肉,用粵菜「熟啫」手法,墊蒜子、蔥頭上桌,淋白蘭地點燃,濃濃的蒜香、蔥香、醬香、肉香、酒香遠飄大堂,引人食慾,成為酒樓的一道招牌大菜。

批量預製:

1.青海犛牛肋排200斤用切割機改成5釐米長的小塊,衝水2小時去掉血汙,入沸水飛去血沫,撈出後再用溫水衝淨。

2.小茴香300克,蓽撥、肉蔻、草果各150克,八角、桂皮各100克,孜然、香葉、幹辣椒、豆蔻各70克,以上香料洗淨晾乾,包成兩個料包。

3.芹菜、洋蔥各3斤、胡蘿蔔2斤分別改成段或大塊,入底油翻炒出香備用。

4.桶內添清水100斤(放入牛肉後正好浸沒)燒開,加入蔥段2斤、薑片2斤、香菜1斤、炒香的蔬菜以及香料包,燒開後加入犛牛塊,大火煮沸,調入蒸魚豉油600克、鹽300克、白糖300克、牛肉粉200克、老抽100克,轉小火慢煮3小時,停火浸泡半小時後撈出晾涼,每2斤為一份裝入保鮮袋,冷藏存放。 

走菜流程:

1.鍋入適量底油燒熱,下入排骨醬、蒜蓉辣醬各800克、叉燒醬500克、海鮮醬300克小火翻炒出香,添煮牛肉的原湯1千克小火熬10分鐘至質地均勻、香味四溢,即成啫啫醬。

2.取出一份犛牛排重新蒸透,瀝乾後入八成熱油中炸至顏色紅亮、外焦裡嫩,撈出控油。

3.鍋留少許底油燒熱,加入薑蓉、蒜蓉、蔥末各10克煸香,舀入啫啫醬40克炒香,加入犛牛排中火翻勻。

4.幹蔥頭130克切成大塊,與蒜子130克混勻,盛入砂煲墊底,放入炒勻的牛肋排,蓋上蓋子,帶卡式爐走菜。

5.上桌後服務員開火加熱4分鐘,在砂煲蓋上淋一層白蘭地並點燃,同時服務員會為客人介紹此菜特點並送上祝福:「這道菜選用的是青海犛牛肉,它未經人工育肥,是天然健康的好原料。祝各位紅紅火火、牛氣沖天」。待藍色火苗熄滅後,開蓋撒香菜杆,即可請客人食用。

製作關鍵:

1.走菜前需將滷好的犛牛排蒸熱、油炸,一方面可以增加香味,另一方面收緊外皮,防止翻炒時破碎。

2.上桌堂啫時,火力不要太大,否則蒜子、蔥頭易糊,加熱時間也不要太長,否則牛肉口感會變老。

3.最後點燃白蘭地有兩個作用,一是活躍就餐氣氛,二是使菜品香氣飄滿整個房間。

這是一款典型的「誘客品」。近兩年,粵式花膠雞火鍋風靡大江南北,食客對這一單品的熱情持續升溫,吳靖看準了這點,就推出了這款堪比會所品質的高端菜,選用三年老雞吊成金黃濃湯,添入活鮑和花膠,成本高達25元,售價僅為48元/位,很多老顧客都會定期光顧,就為了這一煲滾燙金黃的濃湯。為了向客人證明這款湯所用是真材實料,吳靖特意選用了傳熱較快的生鐵鍋盛裝,並讓服務員給客人推介:如果是勾芡的「假濃湯」,那麼一定會快速煳底。1.吊濃湯:選用重3斤以上的老母雞10隻斬成大塊後汆水,帶肉的豬筒骨10千克汆水衝淨,一起倒進湯桶中,添純淨水50千克,大火燒開轉小火熬5小時,收至金黃濃稠,約得黃燜濃湯35千克。2.雞腿洗淨汆水,下入清水鍋中,加蔥、姜、黃酒、鹽各適量煮至軟爛,取出拆骨,撕成大塊備用;花膠發好備用;小鮑魚宰殺洗淨後入蔥姜水小火浸燙至熟。小號生鐵鍋內放入雞腿肉75克、小鮑魚1隻、發好的花膠2片,添濃湯250克,下鹽、雞精各少許調好底味,燒至滾沸即可帶明火上桌。

製作圖示:

1.提前熬好的濃湯裝入密封袋冷藏。

蘿蔔糕是廣東地區的一款傳統小吃,常見吃法是切塊香煎上桌,此菜則將其煎至兩面金黃後與雪花牛肉粒、XO醬搭配,鍋氣濃鬱,香味撲鼻。1.瑤柱30克、小蝦米50克入開水泡透,原汁留用。臘肉、臘腸各50克切成小粒。白蘿蔔3000克、胡蘿蔔500克切成比筷子細一半的絲。2.鷹粟粉400克、生粉250克、澱粉100克、白糖80克、鹽40克、雞粉40克、胡椒粉10克、清水1500克納盆後攪拌成粉漿。3.鍋下底油燒熱,放入臘肉、臘腸粒炒香,加入蘿蔔絲、小蝦米、瑤柱翻炒均勻,添清水1500克燒沸,舀入1/10粉漿攪拌均勻並熬透,起鍋倒入盛有剩餘粉漿的盆中繼續攪勻,變成半生半熟的蘿蔔糕麵糊。4.把蘿蔔糕麵糊盛入託盤中抹平,蓋上保鮮膜入蒸箱旺火蒸1.5小時,取出即成蘿蔔糕。1.自製蘿蔔糕250克切成2釐米見方的塊,入平底鍋放少許油煎至各面金黃備用。2.雪花牛肉粒500克加港順鮮味汁2克、雞粉3克、白糖1克、蔬菜汁5克、水澱粉少許抓勻碼味。3.另起鍋放少許黃油,下牛肉粒煎至定型、出香,在鍋壁上烹入大廚四寶雞鮑汁6克,下入XO醬5克、彩椒塊30克、洋蔥塊15克、櫻花蝦5克、炸至金黃的幹蔥碎5克,倒入蘿蔔糕塊輕輕翻勻後裝盤。

製作圖示:

1.蘿蔔糕煎至表面金黃。

1.此菜中的蘿蔔糕煎好後還要與牛肉一起翻炒,因此質地要相對硬一點,以免成菜散碎。2.牛肉煎至定型即可烹汁,不能加熱太久,以保持其細嫩鮮美的口感。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相關焦點

  • 八道應季粵菜製作,十月推出很受歡迎!
    鰻魚鰾油發後與木瓜、草菇同煮,既能提亮成菜色澤,又可以增加清鮮香氣。鍋下花生油60克燒熱,加入蒜末100克大火爆香,至蒜末發白時倒入酸梅肉末500克、去核的整酸梅20克翻炒均勻,添清水1000克稀釋,撒青、紅椒末各50克,調入蠔油、冰糖各50克、番茄醬30克、生抽15克、鹽、味精各10克中火熬開,小火熬出酸甜味,勾芡後停火即成。製作關鍵:鉗魚蒸製時間不可太久,大約7分鐘,否則肉質發柴,不夠滑嫩。
  • 生存不易,老牌粵菜酒樓也做起了半成品菜|疫情改變商業
    界面新聞看到,廣州酒家以粵菜為特色的半成品菜「大廚駕到」系列在4月下旬推出,包括傳統咕咾肉、糖醋生炒骨、泰式咖喱牛腩及泰式咖喱雞肉在內的4個菜色,目前在廣州酒家小程序、美團外賣APP以及廣州酒家各大門店有售,價格從22元-38元不等。
  • 率先打響粵菜文化品牌戰略《粵菜大師》第二季正式啟動
    12月10日,「粵菜文明,中國智慧」——粵菜文化工程及產業發展戰略發布會暨《粵菜大師》第二季發布會在廣東省廣州市花果山4K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召開。大會由郎琴傳媒科技與深圳衛視、廣州市廣播電視臺、溫氏食品等聯合發起,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作為《粵菜大師》指導單位出席會議,共同見證《粵菜大師》第二季啟動儀式,共商《粵菜大師》出圈,粵菜文化出海。
  • 粵菜圖書館197:《粵菜》
    到了晚清,廣州已成為中國南方最大的經濟重鎮,更加速了南北風味大交流。京都風味、姑蘇風味、揚州炒賣等與廣東菜各地方風味特色互相影響和滲透促進,烹飪大師們不斷吸收、積累各種烹調技術,並根據本地環境、民俗、口味、嗜好加以改良創造,使粵蘇得以迅猛發展,在閩、臺、瓊、桂諸方佔有主要陣地。《清稗類鈔》記載:「餚饌之有特色者,如京師、山東、四川、廣東……。」粵菜其時已成為我國四大菜系之一。
  • 【粵菜】八道家常粵菜食單 簡單又傳統
    粵菜幫大廚主創點擊關注中國粵菜菜系協會鼎力支持力邀粵菜大廚出任主編顧問致力於地道粵菜家庭化烹飪讓您每天學會一道正宗粵菜
  • 「愛上粵菜味道」!粵菜師傅示範工程暨特區40年餐飲圖片展在深圳啟幕
    今天(12月8日)下午,以「文化小康·愛上粵菜味道」為主題的粵菜師傅示範工程暨特區40年餐飲圖片展在深圳東海朗廷酒店星願庭24樓啟幕,來自主承辦單位、深圳各大知名酒店、酒樓、連鎖餐飲名店粵菜名廚、嘉賓及餐飲同行等逾200多人到會參加。
  • 粵菜圖書館183:《名廚名菜潮州菜》
    我由入行至今已有二十多個寒暑,幸得數位「家地人」良師的幫助和指導,從洗菜雜工漸進成為酒樓行政管理人員,屈指一算,先後入職名店如佳寧娜潮州菜、潮州城酒樓、富豪機場酒店—豪苑潮州酒家等,繼而加入百樂潮州酒樓並得到老闆賞識和鼓勵,能在此處一展所長,更抱持互相學習、薪火相傳的精神,與百樂潮州酒樓同袍一起努力,望能共同為飲食業發熱發光。
  • 粵菜師傅工程來了,中山如何借勢擦亮「中國粵菜名城」招牌
    中山是美食之都,全國首個「中國粵菜名城」,粵菜名菜名師迭出,走出了鮑魚大王楊貫一、中山市飲食業商會永遠會長鄭志明、中國烹飪大師黃悅坤等粵菜大師,中山粵菜和粵菜師傅在行業中頗有盛名。近日,由中山市申報的海港城麥廣帆工作室、三溪酒樓鄭耀榮工作室被評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大師工作室,此外,一併申報的三鄉鎮理工學校、中山市技師學院也被確定為廣東省粵菜師傅培訓基地,中山市級層面正在編制《中山市實施「粵菜師傅」工程行動計劃(2019-2022年)》。借粵菜師傅工程之力,中山在新派粵菜發展三十餘年之際,再次撬動其豐厚的粵菜飲食文化資源,擦亮「粵菜名城」品牌。
  • 八道酒樓粵菜製作,道道都是當家好菜!
    粵菜給人的感覺總是很「高大上」,由於以往呈現出來的高級範兒,常常難以吸引平民進店消費,因此現在很多聰明的粵廚,便開發出很多貼近大眾的菜品。
  • 精緻粵菜
    這是一種記憶的味蕾,會驅使我們去尋覓還堅持著烹製懷舊粵菜的餐館,重溫對經典粵菜的深情厚意。論技法食不厭精 膾不厭細       說到懷舊粵菜,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特點,這也是粵菜教人稱頌的技法之一。但正因為在烹調上的精細,使得手藝的傳承大有難度,尤其如今百物騰貴,極花人工的菜式,多數餐館都恕難從命。
  • 翻滾吧,粵菜!「粵菜師傅」的一次技能升級
    翻滾吧,粵菜!近日,縣人社局舉辦了一場粵菜師傅培訓活動。活動上,廚師們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烹飪研究。大竹筍作為廣寧本地特色農產品,廚師們處理起來也相對得心應手,從剝筍到切筍全程高效且熟練。
  • 【粵菜】粵菜各派 絕味過招
    在廣州這個美食之都,粵菜擁有無可爭議的首席地位。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粵菜以清中求鮮、淡中求美的烹飪理念和豐富的文化底蘊深入民心,成為健康美食的代名詞。本期走訪科學城高德匯,發現這裡不僅聚集著粵菜的三大代表菜系:廣府菜、潮州菜、客家菜等,且各個菜系又分出了很多小菜系,如客家菜就分出了河源菜、梅州菜、惠東菜等。潮州菜也分出了揭陽菜、潮州菜、汕頭菜等。
  • 看國外紀錄片裡的粵菜風情
    片中「黃金比例燒賣」「轉生春卷」「四神海鮮八寶包子」「清蒸魚下巴」等誇張新奇的菜式,或多或少都能在粵菜中找到原型。   廣東僑民將粵菜帶到世界各地,國外的影視作品中不乏粵菜的身影。美劇《生活大爆炸》裡,謝耳朵是中餐的忠實粉絲,最愛蒸餃、左宗棠雞和陳皮雞;《神探夏洛克》裡,夏洛克和華生破案之後,快活地去貝克街盡頭的中餐館吃點心慶祝;日劇《孤獨的美食家》第八季中,五郎在橫濱中華街一個人幹掉一例酸梅鴨、一碗雲吞麵和一煲腊味煲仔飯……   除了動畫、電影、劇集之外,國外也不乏真正來到廣東取景的美食紀錄片。在外國人眼中,真正的粵菜到底是什麼樣子?
  • 2019年中山十大粵菜名廚、名菜、名點名單已公布!快圍觀
    2019年度中山市「十大粵菜名廚」「十大名菜、十大名點」評選活動暨「粵菜師傅」職業技能大賽在這裡舉行,來自海港城大酒樓等中山市內多家知名酒樓餐廳的粵菜師傅們齊聚一堂,用各自拿手的粵菜菜式交流切磋,一比高低。本次活動是2019年度中山名廚名材名菜名宴名店評選活動的子項目。
  • 體驗東莞頂級港式粵菜
    東莞餐飲界若論高檔粵菜,東海海都、太鍾東海的老闆洪哥認老二,估計沒人敢認老大。 2005年洪哥與「亞太廚神」之譽的香港師父鍾錦合作,創辦東莞東海海都酒家,傳承香港「富豪飯堂」精華,成為東莞港式粵菜之顛。
  •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 尋味順德粵菜招牌
    「廚出鳳城」,這句話的要追溯到數百年之前,當時的順德經濟發達,當地人飲食考究,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順德菜,成為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
  • 2019中山「十大粵菜名廚」「十大名菜」「十大名點」出爐
    > 菜式:金湯滑蛋燴大蝦 第二名:高永輝 92.22分 南海漁村總廚 菜式:鹽焗雞 第三名:黃錫強 91.92分 中山市佳御大信餐飲服務有限公司總廚
  • 粵菜百年:譽滿京津滬 香傳海內外
    對初到廣東的人來說, 各式各樣的粵菜美食才是他們認知嶺南文化真正的「第一印象」。回望歷史,粵菜自成流派,特別在近現代以來,立足嶺南,北徵京滬,傳香海外……堪稱嶺南文化在中國乃至國際的重要文化招牌。 文史學者周松芳在嶺南飲食文化方面著述甚豐。他認為,梳理「食在廣州」興起的歷史及其緣由,對粵菜的傳承發展大有啟示。「食在廣州」的底色,乃是文化。唐宋以後,嶺南經濟得到強勁開發。
  • 粵菜圖書館170:《新潮廣東菜(一)》
    新派粵菜指的是粵菜新流派中的新品,尚處「草創」階段,至於食客認可否,則屬另一碼事。若受青睞則為佳餚,可成新潮佳品;若人少問津,誠屬劣品而被淘汰。而「潮」者,乃潮流之謂也。新潮廣東菜即現階段為人們所喜品樂嘗,且在民間流行,屬合乎潮流的新穎佳品,儘管有潮起潮落,不免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其發展有如珠江後浪推前浪,永無止境,使廣東飲食文化不斷更新。飽暖思美食。
  • 十年米其林星光照耀,永利軒主廚陳德光的創新粵菜
    圖片提供:永利澳門傳統菜式與高檔食材皆拿手,從無到有打造永利軒70、80 年代,中國香港經濟正起飛,陳德光離開家鄉深圳,進入香港酒樓工作。當時香港酒樓的廚師流動性高,他也因此遍歷各大餐廳。「去得多,看得多,學得多,吃得多,慢慢手藝就累積了。」手藝累積後,他的實力逐漸為外界看見,陳德光因此被邀請到日本神戶、大阪的中餐廳工作近 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