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樓市調控大棒從深圳重磅落下,「深八條」會否全國仿效?

2020-12-22 騰訊網

在當代中國你不關注房地產,就猶如不關注自己的呼吸

7月15日一大早,很多人還在上班的路上,深圳房地產市場一聲驚雷。深圳市房地產行業主管部門住房和建設局重磅發文「深八條」,條條見血、句句刃尖,重重落下! 很多深圳人戲稱,一覺醒來,自己的購房資格沒了。

這一切突如其來似乎又理所當然。畢竟,深圳這幾個月的房地產高潮不斷,房價上漲之快速、房地產市場混亂震蕩之劇烈,讓人膛目結舌、錯愕驚嘆。在中央口口聲聲一貫「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抄的」、房住不抄的精神下,深圳房地產市場如此局面,主管房地產的深圳政府部門不可能不無動於衷。

「深八條」發文稱,深圳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維護房地產市場總體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經市政府同意,市住房建設局等八部門聯合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

(一)調整商品住房限購年限

適當調整戶籍居民購房條件,規定社保和個稅繳納時間,在本市落戶滿3年且連續繳納36個月個稅或社保才能購買商品住房。

僅此一條,就講限購門框提高八度不止。很多炒房者將被拒之購房門檻之外。夠狠夠準!

(二)完善差別化住房信貸措施:《通知》規定:合理確定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加點下限,對購買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實行差別化信貸政策。

1.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房且無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繼續執行貸款首付款比例最低30%的政策;

2.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無房但有商業性住房貸款記錄或公積金住房貸款記錄的,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購買非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60%;

3.購房人家庭名下在本市擁有1套住房的,購買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購買非普通住房的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80%。

大幅提高購房首付比例,又將一大波人拒之門外。深圳一套房子是五六百萬,就算最低50%,也是最少二三百萬現金首付。這一條也夠恨!畢竟錢才是見血見肉的硬貨。

(三)發揮稅收調控作用

更新二手住房交易計稅參考價格,使計稅參考價格更接近二手房市場真實成交價格。

將個人住房轉讓增值稅徵免年限由2年調整為5年,將對當前二手市場過熱起到抑制作用。

打蛇打七寸,阻截炒房客的二手房轉化成本,從2年提高到5年,幾百萬的資金一年的利率成本不是個小數字。如果槓桿借貸,成本會更大。這樣很多炒房客會計算成本後打退堂鼓。

(四)細化普通住房標準

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應當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以上;單套住房套內建築面積120(含本數)平方米以下或者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4(含本數)平方米以下;實際成交總價低於750(含本數)萬元。

750萬不是直接進入交易市場定價房屋價值,而是給予市場一個明確的中間參考值。這個有官方發布心理預期價格的味道,也算是給個底價吧。

(五)加強熱點樓盤銷售管理

對社會關注度高、預計購房人數多的熱點樓盤,應當按照優先滿足無房居民家庭購房需求的原則,並根據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時間長短等因素制定樓盤銷售方案,嚴控認購人數,合理確定房源和認購人數比例。樓盤銷售方案報所在區住房建設部門備案。

這是軟性招數,可松可緊,就看主管部門的執行力度了

(六)推行房屋抵押合同網籤管理

進一步完善交易價、評估價、登記價「三價合一」制度,房屋抵押合同應通過房地產信息平臺進行網籤,未經網籤的房屋抵押合同不予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七)加大二手住房交易信息公開力度

及時發布熱點片區、熱點樓盤二手住房合理成交價格,引導市場理性交易;中介機構應及時、準確向市住房建設部門報送二手住房掛牌和成交信息等相關數據,並對上報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對於不報、漏報、瞞報的中介機構,依法暫停其網籤權限,納入房地產行業誠信系統予以聯合懲戒。

通過這一舉措,有利於增加二手市場信息透明度,規範中介機構交易行為,引導市場理性交易,穩定二手住房價格。這是對中介機構違規炒房、發布不實信息的警告,下一步估計整頓深圳房產中介機構的力度會加大,二手房交易會嚴格規範。

(八)嚴厲打擊房地產市場違法違規行為

對涉嫌存在捂盤惜售、價外加價、虛假廣告、發布虛假房源、惡意哄抬房價、違規挪用各類信貸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捏造和散布不實言論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各類貸款主體、個別業主,依法依規採取約談、暫停網籤、停業整頓、取消從業資格、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理措施,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相關違法違規信息公開曝光,並納入房地產行業誠信系統、公共信用信息系統等予以聯合懲戒。

總體來看,「深八條」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落實房住不炒中央精神,優先滿足剛需,遏制炒房;

二是從金融資本、稅收等重要入口切入,從源頭入手根治。

三是房地產市場監管螺絲時時緊,市場整頓運動不鬆懈。

深圳是改革開放橋頭堡,經過40幾年,從一個十幾萬人口的小漁村迅速成長為一個2000多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一向是敢為人先,敢闖敢幹著稱,也一向是中國經濟的標杆和風向標。

面對今年大疫災害之年房地產市場卻逆勢而不斷上漲的情況,國家政府房地產主管職能部門能夠高瞻遠矚,跳出房地產行業一門獨漲的小圈,通盤考慮整體社會經濟的發展,令人欣慰。

在未來的幾個月甚至幾周,國內其它城市陸續出臺類時「深八條」的房地產行業調控政策,可以說是毫無懸念的事情。 畢竟,房住不炒是我們的既定原則,中央和民眾都希望我們的房地產市場能夠健康發展,這才符合整體社會大多數人的利益。

以上均為原創,歡迎關注或私信,走進房地產經濟

相關焦點

  • 中國樓市「天花板」又被打破:深圳二手房均價,破8萬了
    史上最嚴調控的政策環境下,深圳為何還是這麼猛?背後傳遞了什麼信號? 1 深圳的房價,一路挺進,尤其是在二手房市場。 今年上半年二手房還是「6字頭」,雖有7–15樓市調控,還是突破7萬。到了11月,已經是8萬多一平了。
  • 正等待調控的深圳
    我現在更擔心的,是潤四和海岸城打新之後,市場又會出現什麼反饋?27月4日,住建部領導在深圳召開調研會後,調控傳言沸沸揚揚,有五年社保,兩年社保,調回豪宅稅等多個版本,一時間人心惶惶。7月7日,又有闢謠消息傳出,稱住建部只是召集開發商和中介座談,未發表任何調控意見,目前流傳的上調交易稅,五年社保之類的消息都是假的。
  • 深圳住建局發布2020樓市總結!
    重磅通知近期,深圳「十四五」規劃細則重磅出爐,深圳都市圈要來了!臨深的機遇該如何把握?過去一年,深莞限購加碼,南沙成為灣區樓市贏家!2021南沙熱度會持續嗎?感興趣的朋友,儘快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為方便深圳客戶到場,屆時會有大巴接送)時間:1月17日(星期日)下午14:00地址:中國鐵建·海悅國際營銷中心來源: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
  • 深圳樓市調控「新八條」細則正式出爐,媒體梳理7條重點
    本文轉自【羊城晚報·羊城派客戶端】;羊城派客戶端7月30日消息,7月30日凌晨,記者從深圳市住建局獲悉,近期備受關注的深圳房地產調控「新八條」細則正式出臺。細則對市民關心的社保、離婚和新政執行節點等進行了解讀。
  • 被「談話」兩次,瀋陽終於放大招!出臺8條調控組合拳,二套首付比例...
    近期,熱點城市密集加碼調控,堅決遏制投機炒房。9月6日,瀋陽出臺八條樓市調控新政,包括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5成,首付款禁止分期支付和「首付貸」,二手房轉讓增值稅免徵年限由2年調整到5年;從嚴管控住宅用地出讓溢價率等。
  • 2016深圳樓市,「冰」與「火」之歌
    土地市場    關鍵詞    熱鬧    去年土地出讓金額同比增長140%,前三季度高價地頻現    若要以一個詞來形容2016年的深圳土地市場,「熱鬧」或許應該首當其衝。無論是上半年高價地湧現,還是「深八條」之後少見的土地調控新規,宅地供應的極度稀缺讓深圳的土地市場一直不缺乏熱度。
  • 深圳樓市調控「新八條」細則出爐,嚴控中介機構掛牌價格
    7月30日,深圳市官方發布平臺「深圳發布」消息,深圳市房地產調控「新八條」細則正式出臺。細則中對購房者關心的7月15日前的在途房產交易政策適用、落戶時間認定、商品住房限購政策、離異人士購房套數計算等均進行了細化。
  • 面對新政傳言,「敏感體質」的深圳樓市,還能經得起風吹草動嗎?
    7月5日,網絡傳出「住建部在深圳進行調研,深圳即將出臺樓市調控新政」的消息。傳言還未炒熱,「體質敏感」深圳樓市先「打起了噴嚏」。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不實傳言被有意識擴散後,催動了樓市成交緊迫氛圍,誤導短期內二手房周網籤數據環比上漲40.7%。
  • 經濟增速站C位 長沙樓市調控做對了什麼
    同時,低房價和低租金也會吸引大批企業遷入,尤其要承接住珠三角、長三角的產業轉移,未來可期。截至目前,深圳、杭州、南京、東莞、寧波等2020年上半年樓市火熱的城市,無一例外都加碼了樓市調控。有長期關注房地產政策走向的人士向記者表示,大城市樓市調控趨「長沙化」,或為時不遠。長沙人的「小確幸」「我們是省會城市裡房價最低的城市嘛!壓力沒那麼大。」
  • 「715新政」首周樓市涼了嗎?深圳豪宅業主直接加價130萬成交
    / 陳文青 號稱史上最嚴的深圳樓市調控政策「新深八條」落地後,以南山、寶中、龍華等為代表的西部區域,其二手房市場反應迅速,買賣雙方正在經歷新一輪「地位轉換」好戲。 深圳調控收緊,在傳了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後終於落地,毫無疑問系市場過熱的原因,「一天一個價」的情況讓很多剛需購房者很無奈。 我國房地產調控的關鍵詞仍是「房住不炒、因城施策」。
  • 深圳樓市40年,半部中國地產風雲史
    標準地產研究院製圖 2011年,「新國八條」規定:二套房貸首付比例提至60%,貸款利率提至基準利率的1.1倍。「325新政」和104「深八條」,接踵而來的調控政策卻導致房價暴漲,9月的單日成交均價甚至接近8萬/㎡。
  • 被約談城市普遍升級調控樓市還會有「銀十」嗎?
    但受到調控升級等影響,今年9月份樓市總體平穩,並未帶動三季度成交數據快速上升,一些地方反而出現小幅降溫。似乎是為樓市「銀十」提前打上了預防針,在國慶假期開啟之前,多個重點城市再次出臺樓市調控收緊政策。此前參與「724」房地產工作座談會、「826」會商會的所有城市全部出臺調控新政。
  • 多城市相繼開啟樓市調控,3年內房價漲幅第一的福州會跟進麼?
    7月份以來,全國各地就開啟了新的一波「樓市調控」,根據我的不完全統計,全國共44個省市61次推出房地產相關政策。光是9月份就有杭州和成都這兩個準一線城市也出臺了調控政策。在9月14日,成都也頒布了自己的樓市調控政策,主要是把免收契稅的年限,從滿二年提高到了滿五年。這一招主要是限制了流動性,因為無論滿二年還是滿五年,都是從取得房產證之日開始算起,但是新房一般辦理產權證是在交房後一年到兩年左右,因此等到能滿五的時候基本上都已經交房七八年了。
  • 史上最嚴樓市調控和央行「限貸令」之下,西安的樓市還好嗎?
    西安樓市有多瘋狂,沒有經歷過的人不知道。在去年12月之前,西安的樓市創下了連續55個月上漲的瘋狂記錄。為了平穩市場,西安在去年的12月1日祭出了「史上最嚴樓市調控措施」,並針對各城區、開發區不同情況,進行區別對待,精準調控。(政策解讀:西安樓市遭遇「深水炸彈」後,拐點出現了嗎?
  • 網傳深圳元旦將出臺新的樓市調控政策,看上去真的好兇哦!
    2020年可以說是深圳樓市的一個「全勝之年」。房價的增長,二手房的倒掛,打新熱的掀起,金融資金的頻頻流入,讓深圳的樓市一次次站在了話題輿論的最高點之上。官媒批評、地方反省、自媒體聲討,多種多樣的聲音當中深圳的樓市似乎該有一個了斷了。
  • 2020年深圳樓市八項政策回顧,事關2021年買房!
    一直以來,深圳樓市都是關注的焦點。 2020年的深圳樓市,更是魔幻般的存在,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永不改變的話題! 在715、731兩大調控政策嚴控下,不少人失去購買住宅資格。潤璽一期「代持」風險四伏,「眾籌買房」被嚴厲禁止。
  • 深圳和上海的房價 不存在泡沫|檀樓市
    請大家注意,我持續看好的是大城市,大量的小城市其實可以進行拋售,大城市會對他們中小城市產生強大的吸附力,人口會持續不斷的向大城市進行輸送。我對深圳的預測是,整個南山的均價十年後很可能會是25萬,羅湖是15萬,寶安會達10萬,上海的話就是內環單價是25萬、中環會達到20萬,外環是15萬。
  • 「史上最嚴」樓市限購細則來了!和「小白」結婚也沒用!新政要追溯3...
    政策一出,有人提出:是否能用「組合離婚」破解深圳樓市調控新政?因為在7月15日出臺的新政中,購房資格只計算離婚前3年的住房套數,但沒說是第幾次離婚。網友提出「破解之策」:淨身出戶後找個小白結婚買一套房,再和小白離婚,自己又可獲得購房資格。
  • 炒房客重返倒逼調控加碼 熱度不退深圳限購升級
    本報記者 曹政  深圳加碼限購的「靴子」昨天落地。限購新政中為深圳本地戶籍設下了「落戶滿3年且社保滿36個月」的購房門檻。此舉在全國都少見,被評為「史上最嚴調控」。進入下半年已有杭州、寧波等多地面對樓市升溫加碼調控。業內分析,此類政策具有很強的風向標意義,預計今年下半年部分房價過熱的城市依然以政策收緊為導向。
  • 破浪2020|風起浪湧,樓市調控、「房住不炒」仍是主基調
    一場席捲全國的疫情,令2020年的房地產市場走出了停擺、復甦、重振的特殊曲線。而這一年中的樓市新政,也呈現出前松後緊的態勢。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國房地產調控累計達到458次。從2、3月份全國相繼20多個城市的紓困救市,到7月份杭州、東莞、寧波、深圳、南京等多個城市收緊樓市調控,在「房住不炒」的主基調下,今年的樓市調控以「一城一策」為主,主要涉及限購限售、引才新政、融資監管等。值得注意的是,在8、9月份長租公寓暴雷現象頻發後,不少城市也迅速出臺了有針對性的租賃監管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