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名科學家警告:地球碳匯已接近崩潰!2030年代中期將跨越臨界點

2021-01-10 網易新聞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生產生活造成的衝擊已無需贅述,隨著亞馬遜等熱帶雨林頻繁被燒毀,其氣候調節的關鍵作用已經日趨式微。3月4日,99名科學家經過長達30年的研究得出重要結論:氣候變化正在通過縮小亞馬遜河非洲的熱帶雨林大大削弱了地球自我調節、過濾溫室氣體的能力。換句話說,地球自然的保護傘——碳匯,已經接近崩潰的邊緣。該研究發表於《Nature》上。

熱帶雨林通過「碳固存」的過程從大氣中吸收人類超排的二氧化碳,減緩了全球變暖的速度,在調節氣候變化中起著關鍵作用。1990年代,熱帶雨林回收了大約17%的因化石燃料燃燒而產生的二氧化碳。但令人擔憂的是,在此之後至今的30年裡,碳匯回收碳的能力持續斷崖式下跌!熱帶雨林回收碳的能力降低了33%,原始森林面積減少了19%,而全球碳排放量猛增46%。

在利茲大學地理學院Wannes Hubau教授的帶領下,過去30年裡近百名科學家在全球565片未受人類幹擾的原始熱帶森林中長期觀察了約30萬棵樹木,並對這些植物的生長過程和死亡進行了統計分析。研究結果表明,熱帶雨林中的絕大部分樹木都在接近死亡的過程中,而氣候變化、乾旱和極端熱浪正在加劇這一現狀。更嚴重的是,雖然二氧化碳可以促進植物生長,但在熱帶雨林中卻出現了失衡的表現。

熱帶雨林通過從大氣中吸收碳並將其存儲在樹木和土壤中來幫助自身生長,但氣候變化、全球變暖和偶發的乾旱頻頻襲擊熱帶雨林,這大大抵消了因二氧化碳過多對植物的增益效果,甚至產生了負面效應——提高了樹木的死亡率。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負面影響正在顯著增加。

總體而言,碳匯正在並將持續受到侵蝕,直到抵達臨界點為止。一旦越過臨界平衡點,熱帶雨林將從碳匯轉向碳源,向大氣中大量釋放二氧化碳,加劇氣候危機。科學家估計,地球的碳匯將在2030年代中期完全轉變成為碳源,除非採取緊急措施保護熱帶雨林,否則碳匯將繼續減少。

實施強有力的手段來保護熱帶雨林確實可以奏效,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幾乎沒有人會為了看似「虛無縹緲」的災難而放棄發展的機會。英國已經立法制定了2050年零碳排放目標,如今只能寄希望于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否則,一旦觸及自然平衡壁壘,氣候變化會瘋狂地將災難「回報」給人類。

責編/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Hubau, W., Lewis, S.L., Phillips, O.L.et al.Asynchronous carbon sink saturation in African and Amazonian tropical forests.Nature. 579,80–87 (20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9個臨界點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特定的角度」就是一個臨界點。當一個系統到達臨界點,情況便難以扭轉。突破臨界點後,微小的改變就會造成系統的重大變化。這個概念對全球氣候而言同樣適用。近日,一組著名科學家在《自然》雜誌發文警告,在10年前確定的氣候臨界點中,有一半以上現在或許已經被激活。
  • 科學家警告,2036年小行星會撞擊地球?
    科學家對2036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警告,這個小明星叫阿波菲斯也叫「毀神星」,那為什麼科學家會警告呢?那是因為這個小行星可能會撞向地球,美國航空航天局曾在2004年首次發現這個小行星,並把這個小行星的名字稱為阿波非斯。
  • 美國接近崩潰,CNN發出警告
    現如今,美國已成為全球新冠肺炎感染最為嚴重的國家,無論是醫療系統還是醫療物資,都非常緊缺。對此,近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出警告,呼籲公民外出保持合適的社交距離。但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止日益增高的疫情感染人數。據CNN報導,如今加州的醫療系統已經接近崩潰。
  • 霍金預言2030年太陽休眠、地球毀滅?這是謠言!
    最近,霍金的預言又在朋友圈流傳,這次是關於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
  • 10個跡象表明新冠疫情正在接近可怕的臨界點
    這封公開信最初由美國和世界各地的80名頂尖傳染病專家署名,此後又有數百名專家署名。「果斷採取緊急舉措至關重要。」最讓傳染病專家沮喪的是:這一切本可以預防。「我們早該控制住這種病毒了,」哈佛T.H.Chan公共衛生學院的流行病學助教麥可·米納博士說,「過去這段時間,我們正持續地浪費人力物力,令人震驚。」
  • 最佳第二地球或被發現!科學家發現富含碳、氧,不知道如何形成的
    根據國際天文學團隊表示,該天體可以說堪比「第二地球」,編碼為「RAVE J183013.5-455510」。是一顆距離地球9000光年的星體,令天文學家感到驚訝的是,這顆天體具有獨特化學成分。通過分析發現,這顆遙遠的星體是已探明宇宙中最缺少金屬物質的星體之一。
  • 到2050年,我們的森林將面臨一個關鍵的氣候臨界點
    氣候懷疑論者經常將二氧化碳描述為「植物的食物」,暗示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加將被植物生長的大規模激增所抵消。  但是,新的研究表明,超過一定的溫度閾值(根據地區和物種的不同而不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就會下降。
  • 11,000名科學家宣布:地球氣候已進入緊急狀態(雙語)
    11,000多名科學家組成的龐大聯盟已經向全世界籤署、蓋章並傳遞了一條重要的信息:他們寫道,如果我們不迅速、深刻並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無盡的人類苦難」即將來臨。   40多年來全球科學家已發出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的警告,然而到目前為止,他們的呼聲幾乎沒有得到重視,更別說人類做出的改變了。
  • 氣候變暖或已到臨界點!科學家稱格陵蘭島冰川將不復存在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近年來關於每月格陵蘭島冰川的衛星數據,結果發現,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由積雪形成的冰川和融化的冰川(約4500億噸)基本上處於平衡狀態。但是在2000年左右,每年損失的冰川量開始穩步增加。
  • 太陽真的將會在2030年休眠嗎?
    7月13日,全國各地已正式進入伏天,許多城市地區頻繁出現高溫預警,當太陽如此「活躍「地普照大地時,卻突然有一則英國科學家的研究消息步入人們的視野,稱太陽將在2030年「休眠」,太陽活動性將降低60%,這將導致地球氣溫大幅度下降、使地球步入「小冰河期」。針對此消息,許多網友紛紛吐槽:「好萊塢又有錢賺了,可以拍《2030》了。」「是不是世界末日推遲時間了?」
  • 我國天眼發現「新地球」,溫度宜居,科學家卻直言:不要去
    最近有這樣一則消息稱在我國的天眼已經發現了一個新的地球,而且連水植物都有,但是科學家卻直言:不要去,那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呢?現在想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僅如此,現在天也已經逐漸的發現了接近60克高質量的脈衝星體,在前一段時間,天眼在距離地球17萬光年的一個地方發現了新的地球,這個行星不僅僅能夠自轉,同時還會伴隨著一顆比太陽小很多的恆星進行公轉,但是因為距離比較近,所以它的地表溫度接近於30度,所以說它的形態也非常的接近於地球,還存在很多的液態水!
  • 德國科學家:人類永遠無法戰勝癌症
    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警告稱,癌細胞像地球最早期生物一樣古老,可能從未被徹底消除過。儘管數十億居民寄希望於諸多醫學研究項目,但最新研究表明,人類「不可能」戰勝癌細胞,因為癌細胞具有較強的進化能力。
  •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給出模擬圖,看起來很可悲
    人類消失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科學家給出模擬圖,看起來很可悲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這個地球家園已經是不堪重負,如今隨著各種環境問題的突出,使得地球的壓力越來越大,壽命也在不斷縮減。有人就提出過這樣一個假設,如果人類消失後那麼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呢?科學家給出了模擬圖,看起來很壯觀。如今全世界大約有56億人口,這56億人口生存在地球上,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壯觀的存在,那麼當這56億人全部消失的時候就會變得空蕩蕩,那時候地球上主宰者就成了動物。
  • 科學家警告,生物大滅絕可能來了
    ,當然至今連科學家們都還不知道是什麼生物,所以很多人在熱議。確實從這個生物的死亡,其實也讓我們了解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地球上,越來越多的生物在逐步縮減和消失,而科學家們也在懷疑我們地球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出現了,並且還在加速之中,所以這不得不讓我們想起,生物大滅絕是不是真的已經來了。
  • 炮轟電動車,警告稱比燃油車更汙染!並直言特斯拉...
    豐田章男「炮轟」電動車近日,日本政府提出將在2035年禁售燃油車計劃,表示將會考慮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完全停止售賣燃油車,爭取在2050年實現日本國內「溫室氣體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一計劃在推動新能車在日本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引發了燃油車倡導者的不滿。
  • 地球已被扣動扳機?全球升溫不可逆,一起行動自救種植樹木數10億
    它指出:地球的全球變暖的趨勢已不可逆,哪怕我們現在馬上實現零碳排放!這個爭議的觀點,來源於他們針對地球利用地球的現有各種氣候數據,設定地球在2500年前的氣候變化模擬模型。而要實現第二種情況,比如從大氣中把二氧化碳吸收起來,囤積於地下,讓地球大氣更明亮乾淨。可如今的地球已比19世紀中期的它,溫度升高了1.2攝氏度,可一旦沒法解決北極海冰消退的問題、永久凍土的融化,以及水蒸氣數量的不斷增加,這些會讓氣候變暖的因素。哪怕我們做到零排放、二氧化碳清理乾淨,全球氣候變暖一樣不可逆。
  • ...美國醫生卻發出警告:再出現一次疫情高峰,醫療系統將徹底崩潰……
    據外媒報導,在聖誕節和元旦假期過後,美國已做好迎接病例激增的準備。但醫生們已警告稱,如果再出現一次疫情高峰,處於「臨界點」的美國醫療系統將徹底崩潰。「第三次世界大戰」元旦假期,人們都在與家人團聚,但在美國疫情「震中」加利福尼亞州,與醫務人員一起跨年的卻是危在旦夕的新冠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