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危機感的企業都是從內部開始潰爛

2021-01-08 獵頭老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從古至今都是醒世恆言,於個人如此,與企業更是如此。

個人都有惰性和慣性,緩慢向下滑坡是人性的正常體現。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運用各種方式去加強對人的管理,學校有學校的規章,企業更有企業的制度。

因此,倘若一個企業本身在管理上便缺少危機感,那麼久而久之,企業員工們就會遵從天性,各自緩慢滑坡,這種滑坡在短時間內很難被覺察出來,然而一旦面臨一些重要的問題,或者市場動蕩時,就會發現此時的企業早已潰不成軍,失去了競爭的能力。

一個缺乏危機感的企業,往往有這麼幾個特質:

1、缺少市場敏感性。

有一些企業在市場規則已經改變時,卻仍在使用從前的方式工作,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缺乏對市場的敏感性。

曾經有一家企業,一度做到行業的龍頭老大,但就在其如日中天之時,市場已經悄悄改變,新的形式正在悄然產生,一些其他企業抓到這個先機,及時改變策略搶佔了新的市場,而這家企業卻仍然按照原本的步驟經營。

結果幾年之後,其他企業徹底佔據了市場,這家企業失去先機,再想趕上已經來不及,雖然後來又堅持了幾年,但最後還是以破產告終。

這裡其實存在了一個陷阱,那就是市場變化往往在最初並不明顯,即便企業並沒有做出任何調整,在短時期內仍能夠適應市場的生存環境,出於惰性或其他原因,企業會維持原狀。而當市場的變化已經觸及企業生存時,這時企業再去調整,就已經來不及了。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企業不能居安思危,不能看到藏在市場深處的暗箭。

2、決策上多為被動。

但凡偉大企業,從來不追隨在對手的身後。它們的每一次決策,都是為了挑戰自我,為了主動抓住時代命脈。

所以它們總是能走在行業前列,主動去出擊,去做些新的嘗試和一些大膽的決定,而其他企業則只能追隨其步伐行走。這些追隨的企業,其實吃的都是別人剩下的殘羹冷炙,很快就會處於被淘汰的邊緣。

3、工作方式上墨守成規。

這裡說的墨守成規,指的是一些企業喜歡保持老一套的習慣。

當年國家為了經濟能夠迅速發展,引進了許多新式企業,這時候,一些老牌的企業因為不願做出改變,仍然使用舊一套的生產方式和經營方式,結果就是很快就被淘汰,至今仍是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誠然,每個企業都有自己最初確立的企業文化,根本上的東西必須堅守不能更改,但在具體工作方式上,如果永遠一成不變,那麼隨著市場的發展,必然會漸漸失去競爭力。

根據以上,要提升企業的生存能力,就要從內到外地培養企業的危機感,老王認為需注意這麼幾點:

1、增加員工的競爭意識。

競爭既有向內,也有向外。

對內,員工需清楚在市場經濟的企業中,並不存在任何鐵飯碗,不進取就會被淘汰,不學習就會被落下,不隨時做出調整和改變,就會成為企業的累贅。

對外,員工們需擰成一股繩,隨時保持向同行業企業發出挑戰的狀態,保持戰鬥的姿態。即便自身所在企業正處於下風,也不可能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至少在氣勢上,也不可能輸給他人。

要增加員工的這種緊迫感,也絕不可以紙上談兵,必須要將競爭氛圍落到實處,通過各種晉升鼓勵,以及嚴格的獎懲制度,來實現整體上的氣勢的提升。

當然,在這裡必須要掌握好一個度,需知過猶不及,最終需要培養的是良性的、健康向上的競爭,而不是帶有各種惡劣性質的嚴苛制度。

2、增加決策上的主動性。

企業要改掉被動決策的習慣,不能在市場已經出現問題時,才手忙腳亂地去迎合。

在決策之前,就應該主動去尋找市場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儘量將各種情況都考慮進來。這個動作並不難,很多企業之所以不能佔據先機,並不是因為他們做不到,而是因為他們害怕麻煩,只想專注眼前。

商場如戰場,戰場如棋局,行軍布陣需將目光放得足夠長遠。

決不能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否則企業得不到任何成長,更不必說長久生存。

當然,任何決策者都不能保證自己的預測完全準確,正因如此,才需要將更多的線索思考進來,並根據市場的變化隨時進行戰略上的調整,並在調整的過程中將發展脈絡整理得更加清晰,最終徹底佔上先機。

3、不斷吸取新鮮血液。

一個企業最怕的就是守舊,而這偏偏是許多企業都會出現的問題,其中更不乏曾在市場上創下過輝煌成績的大企業。

不如說,那些曾經有過光輝成績的企業更容易犯下這樣的錯誤。因為他們便是用那一套方式贏得了市場,所以他們相信只要沿用這一套方式,必然會繼續贏得市場。殊不知,市場一直在變化,一直在發展和成長,原本新鮮有趣的內容可能會變得無用又無趣。

如果要企業能隨時跟進市場的發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不斷吸收新鮮的血液,包括擁有新理念的管理者和員工,也包括新的管理方式、營銷方式等。

同時,企業必須保持學習的精神,去接受一切新事物,而不是排斥。對於新的理念,需大膽嘗試,而不是去打壓。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保持年輕狀態,但一個企業卻可以通過對新鮮血液的不斷吸收,而始終保持最年輕和向上的姿態。

4、要危而不亂。

雖然危機感很重要,但也不代表就要因此而疑神疑鬼。

危之前,首先要穩,要認清楚自身的立足點,看清楚自身的優勢和缺陷。一棟樓房只有在地基扎穩後,才能隨意改變上面的設計,一個企業也只有在立足穩妥後,才能去根據風向而進行調整。否則,根基未穩就先危機起來,就只會如野草般隨風而倒了。

企業是如此,員工個人更是如此。對員工來說,做好本職始終是工作的根本,所有的學習、成長、競爭,都須在出色完成了本職工作的基礎之上。

寫在最後

企業若想長久發展,需懂得居安思危,其中,居安和思危同樣重要。居安,是做好本分,給企業創造出生存的空間;思危,則是在居安的基礎上,為了企業的未來,隨時做好戰鬥準備。而不論是居安,還是思危,都需從內到外去培養,小到每個員工的個人工作,大到企業的重大決策,彼此貫穿一致,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競爭力和生命力。

相關焦點

  • 創業,先從企業內部開始
    內部創業者精神的具體定義是什麼?內部創業者必須要勇於冒險嗎? 內部創業者精神是企業各層級越來越需要的一種技能。多莉·克拉克介紹了她對內部創業者精神的定義,解釋了這種精神為何對企業和員工有益。 有些人認為,創業僅與科技類初創企業或獲得風投基金的公司有關。
  • 這三種不求上進的同事,一點危機感都沒有,難怪會被辭退
    在職場打拼,相信大家身邊有很多同事,都有過被辭退的經歷,這些被辭退的人,通常是觸碰了公司的底線造成的;而且能夠讓公司辭退的人,通常他們在平時的工作中,根本沒有任何危機意識;要想自己擁有穩定的工作,大家就應該始終保持危機感意識;擁有危機感的人,通常懂得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也能夠讓大家保持最好的工作狀態
  • 談談企業內部黑名單的事
    那麼,企業有沒有必要建立黑名單呢?至少是內部用。筆者認為,很有必要。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要把正確的時間和精力放在正確的人和事上。基於這樣的出發點,黑名單就顯得特別重要,相信每個行業、企業都有自己的內部黑名單,只不過多數秘而不宣而已。
  • 潰爛造句和解釋_潰爛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潰爛(kuì làn)。近義詞有:腐敗,腐化,腐朽,腐爛。傷口或發生潰瘍的組織由於病菌感染而化膿。[楊朔《木棉花》:「外科醫生的手術刀,可以加速割除潰爛的疽瘡。」]潰爛在教材中的例句:1、將軍不由得一愣。他知道,在這個地方,蔬菜是很難生長的。因為主要吃罐頭,有的戰士上島一段時間後,就會牙齦潰爛,嘴裡起泡。
  • 《完美關係》佟麗婭演技被批,做人要有危機感
    如果佟麗婭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演員,那麼她就應該把自己演的每一個角色都當成最後一個角色去演,精心打磨,賦予其靈魂。網友乾杯xqxq說,一個好演員就是應該時刻懷有危機感和不滿足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部戲永遠都是他們尋求突破和顛覆的希冀。
  • 華為7000名員工同時請辭,任正非:應該,華為沒有「終身成就」
    關於華為的企業文化,「狼性精神」一定是大家脫口而出的。在任正非看來,華為的「狼性精神」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敏銳的嗅覺;二是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三是團隊奮鬥。正是這三大優勢,使華為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得以生存和發展。華為的「狼性」不僅是對外,更是內部員工的競爭。任正非強調:華為發展好了,員工開始懈怠,享受舒適。因此,華為要想長期發展,就必須有危機感。
  • 良翰觀察 | 施工企業內部承包責任制內涵與邊界
    一、施工企業內部承包責任制內涵探究改革開放初期,我國農村開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具體而言,在農業生產中農戶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承包經營集體的土地和其他大型生產資料,按照合同規定自主地進行生產和經營。其經營收入除按合同規定上繳一小部分給集體及繳納國家稅金外,全部歸於農戶。
  • 中國成功實施內部創業的企業和機構
    這只是部分成功實施了內部創業的中國企業和機構。更多實施了內部創業的企業和機構或自身未發布消息,或也未有相關媒介的報導,或是我們還未搜索到。不過我們會不斷關注,在第一時間內將成功實施內部創業的企業和機構列入「中國成功實施內部創業的企業和機構名錄榜」。
  • 企業內部加油站有什麼優點?
    企業內部加油站進入國內十餘年的時間,說它是目前最安全的加油站,估計大家都同意這個觀點。那麼作為評價如此高的站點,它具體有著怎樣的優點呢?我們不妨先了解下什麼叫企業內部加油站?它是集儲油罐、加油機和自動滅火器等裝置為主的可移動站點,同時廣泛適用於車體量大的企業單位。
  • 笠原健治:保持謙卑感和危機感
    由於當時的人們找工作時靠翻雜誌來查企業招聘信息,笠原健治認為這樣缺乏效率,於是他打算建立一個綜合求職網站,在招聘信息及時更新的同時,讓求職者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比較和選擇。公司最終在1999年成立,年收入達1000萬日元(約合64萬人民幣),但笠原健治心中還有更遠大的志向。2004年,笠原健治把目光投向了社交網絡服務(SNS),並以四五人的小團隊正式創立Mixi公司。
  • 狗狗嘴角紅腫潰爛怎麼回事
    狗狗嘴角紅腫潰爛怎麼辦?嘴巴可算是狗狗身上非常重要的器官,每天吃狗糧、都要靠嘴巴,狗狗嘴邊潰爛,它會很疼痛,而且狗狗不像人類那樣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可能感覺嘴邊不舒服就會撓抓,狗主人要儘快處理狗狗嘴邊潰爛的問題,接下來提供操作方法,狗主人可以參考一下。
  • 馬斯克: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
    馬斯克就開始崇尚造物之神特斯拉,從10歲一直到50歲(1971年6月28日),一直不變。他不僅要以特斯拉的名字命名他的汽車能源公司,特斯拉未完成的心願,他也要去完成。特斯拉未完成的心願是: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    我一直有種存在的危機感,很想找出生命的意義何在、萬物存在的目的是什麼。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我們有辦法讓全世界的知識愈來愈進步,讓人類意識的規模與範疇日益擴展,那麼,我們將更有能力問出對的問題,讓智慧、精神得到更多的啟迪。所以,我決定攻讀物理和商業。
  • 【合夥企業】合伙人內部糾紛,合夥企業要承擔責任嗎?
    合伙人內部糾紛,合夥企業要承擔責任嗎?
  • ...參加浙江民營企業內部審計6位代表赴山東參加中國內部審計協會...
    12月21日,浙江民營企業內部審計6位代表參加了由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在山東舉辦的交流研討會,中國內部審計協會會長鮑國明,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中國銀行原總審計師肖偉,以及來自北京、天津、浙江、山東等地的19家民營企業內審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由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沈立強主持。
  • 張鎮潮理解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是鞏固內部員工的凝聚力
    張鎮潮學習過很多企業文化建設的課程,理論上似乎每一方面的文化建設都可以去實踐,但是當你真是操作的時候卻不是那麼一回事。張鎮潮認為,文化建設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真的是很重要,並且還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作為企業家,張鎮潮也是非常注重企業文化建設的,在這過程中也得出了一些心得,雖然每家企業不盡相同,但是成功的經驗還是可以借鑑的。
  • 女子受傷之後,傷口潰爛不止無法癒合,每天都在絕望邊緣
    小傷口不斷擴大 女子腳底潰爛不止患者一下子一隻腳變沒有,我還有什麼生存的方法?今年才52歲的王大姐已經陷入絕望的邊緣,在最近的一年時間裡,因為害怕腳一直潰爛下去,她每天都很擔憂。醫生病人現在的腳主要有兩個問題,一個是前腳掌發生潰爛,貫通到足背;還有腳後跟,因為當時自己在家裡處理不當,導致足跟的感染延及到足跟上面。醫生說,王大姐左腳的潰爛面積很大,更可怕的是皮下的肌肉、神經等組織其實已經大範圍的壞死了,如若不及時治療,她的腳的確將很難保住。
  • 2016年,徐婷被全家「壓榨」,身體潰爛而亡,網友:搖錢樹沒了
    其實也沒啥好選的,她的錢只夠租一間當時地下室,選好落腳點後,徐婷開始為了吃飯而奔波,剛一開始到北京,徐婷很慘,有的時候連一天一頓飯都不能保持。《老爸回家》開始熱播,其中她扮演的是楊紫的一個閨蜜,這個角色雖然沒有很大戲份,但好歹也讓觀眾們混了個臉熟。
  • 匯融名企:5個點說說,企業的內部溝通策略
    在人的生活中,溝通是情感的橋梁,避免誤會和爭執,在企業的發展中,溝通也是橋梁,聯結企業內外。什麼是企業的內部溝通?企業進行內部溝通,主要是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進行的信息、思想、態度的等的交流過程,方式有多種多樣,比如會議、匯報、音頻、視頻、郵件等等。而外部溝通是指企業為了在環境中更好地生存與發展,與周圍其他企業或者成員發生業務往來和合作所進行的有效溝通。進行外部溝通可以發揮為實現企業目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企業傳遞有效信息,維護企業形象,為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的作用。
  • 疫情像是一塊鏡子,照的企業內部的漏洞無所遁形
    作者:海遊疫情像一面鏡子,照出很多企業內部問題,讓一些沾沾自喜的頭部品牌商停止了笑容,一些藉助企業平臺發力的頭部管理者抓耳撓腮,一些體量龐大的經銷商泥足深陷。換一個角度,中華五千年文化講究陰陽協調,此次疫情也可以看作是「陰」與「陽」的互化、「危」與「機」的互化。
  • 本土協作軟體Team+將推軟體交換機功能,企業內部分機也可以整合到...
    交互資通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投入協作軟體市場,是本土老牌軟體廠商,一直瞄準企業內部部署的協作需求,但又以協作軟體作為平臺,來串接不同應用場景,提供產業定至開發的需求,採取一種套裝軟體搭專案客制的銷售模式。交互資通董事長郭承翔表示:「協作軟體在企業內部具有戰略位置,軟體是我們的手段,真正要做的是企業在地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