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人吃飯要用這麼多碗碗碟碟?

2021-02-14 德妃諾潮玩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九行(ID:jiuxing_neweekly),作者:箋語,原標題:《真愁人,日韓料理咋這麼多碗碗碟碟》,德妃諾潮玩經授權發布。

一到臨近過年,聚會扎堆,小通就想原地隱身。

作為社恐晚期患者,推杯換盞間的商業互吹,已經足以讓人尷尬到用腳趾摳出一套海景大別墅了;而身為不婚不育保平安的打工人,對三姑六婆們查戶口一般無微不至的關心,更是從頭到腳寫滿抗拒。

而今年,不願參加聚餐的理由又多了一條:身邊人的公筷意識,真的太差了。

不管是面對疫情,還是「成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高達60%」的國情,公筷公勺的使用都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可就是有人不習慣、嫌麻煩……即使在家吃飯,也常常因為公筷代言而喜提媽見打套餐。

△多一雙筷子,也不是什麼難事嘛 / 圖蟲創意

可不管是公筷制還是雙筷制,僅僅多備一雙筷子的事,還真不算什麼麻煩事。

看看隔壁踐行分餐制,碟碟碗碗鋪滿全桌,吃個飯就像搞餐具展示的韓國和日本,那才真正讓人頭大。

的確,「西方分餐,東方合餐」的固有印象該被打破了,東方人分餐起來,可比西方人精緻講究得多。

緣起中國的分餐制

傳統的日韓料理常給人「菜少碗多」的鋪張感,原因之一,便是分餐相比合餐,需要的碗盤更多。

而考慮到這兩個國家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程度,四捨五入可以推測他們的分餐制應該也是和中國古人學的。

△中國分餐制由來已久 / 視頻截圖

在以日本平安時代為背景創作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裡,紫部式曾這樣描述源氏設席大宴賓客的場景:「鋪設四十張中國席,其他坐墊、憑肘兒等物也都一律嶄新精緻。」

此處的「中國席」,便是一人一案分桌而食、在周秦漢晉年代皆有史可考的用餐傳統。

可吃飯,吃的不僅是食物,更是氣氛。

到了唐朝,民風開化,森嚴的等級和禮制觀念也逐漸弱化,分桌而食的絕對分餐制又進化成了相對分餐制——會食制,即眾人圍坐於一桌,但各自配齊一套專屬食具。

△唐朝開始的會食制 / 視頻截圖

△我已經為洗碗感到頭疼了 / pixabay

聽起來毫無食慾對不對?且把目光投向十二道小菜,有煎餅、肉片、烤魚、水蒸蛋、生魚片、涼拌時蔬等等,雖然只有小小份量,但足以點亮乏味的用餐時光。

因為水剌床涵蓋的食材種類較齊全,一度成為韓國君王判斷地方是否穩定的晴雨表。「當突然少了某道菜或是換了某種食材,則證明原來進貢這個食材的地方有事情發生了。」

如今,由水剌床又衍生出了韓定食這種有錢就可以吃到的全席料理。依舊是按菜碟數量進行分級,豐簡由君。不過食物的擺放可比之前精緻多了,比如小麥薄餅搭配葷素八種小菜、類似於春餅的「九折板」,就會用特質的分格八角食盒進行裝盤。

△八角食盒 / pixabay

△集於一盤的牛丼是日本家庭主婦的首選菜單 / unsplash

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婦習慣用咖喱或是牛丼作為一家人的晚餐,這種飯菜集於一盤的蓋飯,相比傳統的和式晚餐,不管是準備過程還是清潔過程,都極大地節省了人力。

不說讓人愛上洗碗,但至少,讓人沒那麼討厭做飯。

更多日本潮玩信息,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相關焦點

  • 日本人和韓國人吃飯,為什麼都要用這麼多碗碟?
    ,日韓料理咋這麼多碗碗碟碟一到臨近過年,聚會扎堆,老藝術家就想原地隱身。看看隔壁踐行分餐制,碟碟碗碗鋪滿全桌,吃個飯就像搞餐具展示的韓國和日本,那才真正讓人頭大。的確,「西方分餐,東方合餐」的固有印象該被打破了,東方人分餐起來,可比西方人精緻講究得多。
  • 日韓料理為什麼這麼多碗碗碟碟
    看看隔壁踐行分餐制,碟碟碗碗鋪滿全桌,吃個飯就像搞餐具展示的韓國和日本,那才真正讓人頭大。  的確,「西方分餐,東方合餐」的固有印象該被打破了,東方人分餐起來,可比西方人精緻講究得多。因為日本街頭的中餐館裡,還安排了專門給人布菜的服務員。  菜上齊了,服務員會先轉動圓盤「讓客人眼嘗一番」。接著便把大盤裡的菜按人頭進行分盤,為了避免不同菜式間相互串味,分盤後的食物絕不能直接堆在客人面前的大盤子裡,而是要用小碟,一道道分開盛放。
  • 真愁人,日韓料理咋這麼多碗碗碟碟
    可就是有人不習慣、嫌麻煩……即使在家吃飯,也常常因為公筷代言而喜提媽見打套餐。△多一雙筷子,也不是什麼難事嘛 / 圖蟲創意可不管是公筷制還是雙筷制,僅僅多備一雙筷子的事,還真不算什麼麻煩事。看看隔壁踐行分餐制,碟碟碗碗鋪滿全桌,吃個飯就像搞餐具展示的韓國和日本,那才真正讓人頭大。
  • 日本韓國人吃飯那麼多碗碟,不怕洗碗嗎?
    看看隔壁踐行分餐制,碟碟碗碗鋪滿全桌,吃個飯就像搞餐具展示的韓國和日本,那才真正讓人頭大。的確,「西方分餐,東方合餐」的固有印象該被打破了,東方人分餐起來,可比西方人精緻講究得多。正宗的和食完全遵照這個制式展開,哪怕是早餐也絕不潦草,一飯一汁三菜的形式必須保留,頂多把耗費時間的燴菜和煮物,用玉子燒這種「副菜」、以及醃菜加海苔這種「副副菜」做替代。如此看來,就算只有兩個人吃飯,就算吃的只是早飯,隨隨便便就得擺上多達兩位數的碗碟。
  • 碗碟的品質 生活的情調|郝建昀
    夏昀的碗碗碟碟何嘗不也是一個世界。沒有紅塵憂傷,不道心中惆悵,用幾許碗碟淡然詮釋人生,縱使身旁是平淡人生,可也有五彩斑斕的夢,總會有一天如約嚮往的彩虹。就在爐臺之前,碗碟之中,默守心中的一份美麗,靜聽歲月低吟淺唱。一方爐臺,亦能心境自如;一碟小菜,仍品恬淡生香。一段文字,引出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 「全能」防燙夾,夾穩各種碗盤碟鍋,1個就夠!
    清蒸魚、蟹、貝,粉蒸肉、排骨,蒸八寶飯、饅頭、各式點心……甭管南北方口味多不同,但飯桌上大抵都少不了一道熱騰騰的蒸食。蒸食雖鮮美好吃,可想吃卻總要受一番折騰。只因剛蒸完的碗碟像個燙手山芋,根本不敢碰。結果讓人不得不服,真的是輕鬆出入深鍋取碗盤,夾遍天下無敵手!碗、盤、杯、碟,不挑深淺、薄厚,無需匹配碗口盤邊的形狀。纖薄、無邊沿的小菜盤子;厚重、有邊沿的大號魚盤;卷邊、厚實的大湯碗;直口、光滑的小飯碗;方形的飯盒;圓口的杯子……無論再異形的碗盤,也難逃它的鋼夾「一把抓」。小小的身材,承重力巨大。
  • 日本人吃不胖的原因,掌握這3個飲食規律,這麼吃,不怕胖
    日本人吃不胖的原因,掌握這3個飲食規律,這麼吃,不怕胖進入六月中旬,天氣已經開始燥熱,衣服開始穿的涼爽起來,身上的穿搭逐漸遮不住這個春天養起來的贅肉了。於是,減肥成了很多人在夏天裡面首先要面對的事情。看到這裡,想必很多的讀者都要坐不住了,為什麼日本人能夠吃不胖?其實,日本人吃不胖的原因也很簡單,掌握這3個飲食規律,這麼吃,你也可以不怕胖。第一個飲食規律:推崇清淡飲食。
  • 露營時如何高效的清洗碗碟和炊具
    不可能簡單收起來,下次接著用。用一次性碗筷也行不通,因為必須到處都要帶一大包垃圾。以下總結中外露營的經驗給您露營碗筷、廚具清洗支幾個您不知道的高招:圖片來源 / 攝影師 大三1、烹煮前,先在鍋外塗抹一層薄薄的可生物降解的肥皂,這樣可使鍋不被燒焦,清潔起來更方便。2、做飯時用開放式的火爐煮沸清洗炊具的水。
  • 為什麼在日本吃飯,店家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的10大「潛規則」
    2、附贈小菜也要收費,不能拒絕在日本居酒屋吃飯,店家為每個人送上一碟小菜,可能是小一塊豆腐,可能是一夜漬。你會發現最後結帳的時候,小菜的錢也被算上了。這種名為「お通し」的小菜沒有選擇,而且是強制性的。大多數居酒屋都會寫明,每位客人都會有一道「お通し」。3、女孩子一個人,不能外出吃拉麵日本對女性的限制還是蠻大的。
  • 李雲龍 :八碟八碗|讀者
    邊塞所產高梁荍麥,價廉且多,俗傳先有三泰號晉人燒鍋,後有喇嘛廟」,搗鼓燒鍋也不一定就是晉人,看山東的《萊陽縣誌》,「食以麥為美酒,以糯米釀者謂之銀酒,黍米釀者謂之黃酒,高粱燒者謂之燒酒」,到熱河地面兒的晉魯人不少,他們帶來燒酒的技藝那是自然的事兒。燒酒喝起來的講究,用一個字說是「溫」,特別是天寒地凍的山裡,溫酒就著豬肝、腱髈兒那可不只是個儀式,涼菜總要熱食才對得住這肚腹。
  • 看日本人的早餐「我夥呆」了 日本觀察
    如果你有過跟日本人一起吃飯的經歷,就會知道,他們真的會和日劇裡一樣,在吃之前很慎重地雙手合十,說一聲:「那麼,我開動了」;或者,「我要吃了」。
  • 中國傳統民間習俗:「舊碗不能亂扔」,得用紅布包著,講究!
    一個好的盛飯器皿,也會令人食慾大增,而審美在不停變更,因此我們的碗也會經常更換。正常情況下我們處理那些失寵的餐具,都是直接扔到垃圾桶裡,如果破碎了再用紙包起來,防止環衛工人劃傷手。但是這麼做的危害了解嗎?中國傳統民間習俗:「舊碗不能亂扔」,得用紅布包著,講究!
  • 義烏哪裡有家用陶瓷碗碟買 陶瓷碗有什麼主要的類別
    因為家居生活中陶瓷碗是非常重要的,在選擇的過程中,大家可以從幾個角度去判斷,包括不同產品的類型、使用的效果以及視覺呈現等等。可是大多數家庭主人對這些內容都是一竅不通的,不妨先看看義烏哪裡有家用陶瓷碗碟買,然後了解各種陶瓷碗的價格、性價比以及陶瓷碗有什麼主要的類別。
  • 同樣用筷子吃飯,中國/日本/韓國的筷子差距竟然這麼大
    日本:日本人在吃飯的時候喜歡用筷子夾碗,所以他們不需要長筷子  為什麼這幾個國家的筷子製成材質有所不同?日本:日本人經常吃魚,用筷子的時候沒必要用很大力氣,所以筷子尖很鋒利。並且木筷子很結實,能夠滿足日本人的需求。中國:在這三個國家中,我國吃的是最油膩的。木筷子夾住食物的時候,可以防止打滑。韓國:韓國人吃飯的時候,除了米飯和湯,其他全都用筷子。所以他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需要用很大力,因而韓國人習慣使用金屬筷子。
  • 要搬新家了,這幾種舊東西要不要帶?很糾結,看看有道理嗎
    哈嘍,朋友們好,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買房子了,住上了新房,非常的開心快樂,但是,往往大家會在搬家的時候,就會把之前老家裡用過的東西也搬過來,但是有這幾樣舊東西,大家千萬不要帶了,到底是哪幾樣呢,趕快跟著一起來看看吧。
  • 為什麼日本吃飯不讓打包?細數日本餐桌上的10大「潛規則」
    同樣的在日本吃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細節,今天就來細數一下日本餐桌上的「潛規則」,解答大家對日本飲食文化的疑問~ 第二是日本人吃飯基本是提前定好分量的,和中國人聚餐多點些菜不同,他們一般都是幾個人就點幾人份的量,如果點多了服務人員也會提醒,所以剩飯的情況也不多,就不太需要飯後打包了。
  • 水池裡裝個不鏽鋼網架,垃圾好清理多了!碗碟放上面還能當瀝水架
    別人家為了讓水槽保持清潔,費勁裝個垃圾箱,她家倒好,十幾塊錢直接在水池裡裝個不鏽鋼網架,垃圾好清理多了,碗碟洗完後統統放上面,還能當瀝水架。我去她家是一眼看中了這個不鏽鋼網架,直怪她一人獨享這麼實用的家居好物!至於我為什麼要這麼說,下面咱來看看朋友家的水池這樣做到底有哪些便利吧。
  • 日本單身女子的一日三餐,即使一個人生活,也要好好吃飯!
    世界上唯有愛和美食不可辜負,對於女生來說,即使找不到白馬王子,也要有一顆強大、溫暖的內心。無論多麼貧乏,仍要熱愛生活,無論怎樣尋找愛,也要愛自己。正如這位日本單身女子一樣,即使獨自生活,每天依然會好好吃飯,認真對待一日三餐,用精湛的手藝呈現了各種美食,健康、清新、自然,這才是對生活最大的尊重。讓我們一起看看她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吧。
  • 為什麼廣東人吃飯之前愛涮碗?
    此刻你唯一想做的,是找店家的開水,把碗內外再衝刷一遍。什麼矯情、乾淨、第一泡茶、水圍財,統統都抵不過空氣中小水滴對你心頭的那番攪弄吧。為什麼廣東人吃飯前愛涮碗?朋友她還真不是說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在廣東全境,在外就餐前清洗餐具,是一種全民習慣,粵語中涮碗的發音為「lǒng碗」。在餐館吃飯,把餐具涮一涮,其它地方的人偶爾也會為之,只是大部分時候局限於愛乾淨和有潔癖之類的人身上。
  • 跟日本人一起吃飯,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小時候,信醬經常在飯桌上被老人們糾正用餐禮儀,比如不能手肘撐著桌子、嘴裡有食物的時候不能說話,還有不能把筷子豎著插進米飯裡等等,做不好就會被老人用筷子敲手。到了日本之後,信醬發現日本人的餐桌禮儀比起國內來只多不少,異常執著於細節的日本人,對於餐桌禮儀也有許多要求,一不小心就會踩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