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解讀天津市《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

2020-11-17 網易新聞

  近日,天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圍繞深入實施建設項目審批改革、持續優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服務、進一步優化外資外貿企業經營環境、積極打造促進就業創業招商引資良好環境、不斷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等6個方面提出36條政策措施,以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一制三化」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若干措施》的出臺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體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進一步為市場主體服務,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的改革措施。該措施主動對標國內先進地區經驗做法,以市場主體期待和訴求為導向,針對企業反映強烈的準入門檻高、辦理事項多、流程複雜、耗時過長等突出問題,堅持改革創新,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鏈條,聚焦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高頻事項,從市場準入、投資建設、融資信貸、生產運營、退出市場等全過程,進一步服務好市場主體,簡化流程、優化服務、提升效率,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增便利。

  深入實施建設項目審批改革

  在濱海新區各開發區推進投資項目前期審批試點改革,全面提高工程建設項目整體審批效率,進一步深化細化措施,一般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從申請項目備案到取得施工許可證不超過60天,深入實施「清單制 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探索將社會投資低風險項目範圍由建築面積不大於5000平方米擴大至不大於10000平方米,實現從獲得土地到完成不動產權登記審批時間不超過25個工作日;推行工程建設項目「一網通辦」,推進「政務一網通」平臺與電力、供水、供氣等系統的互聯互通,2020年年底前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涉及的部分事項納入天津網上辦事大廳;深入實施「多規合一」、「聯合測繪」改革,形成「一本規劃、一張藍圖」,實現測繪成果共享互認。

  優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

  進一步降低市場準入門檻,集中清理我市在市場準入方面設置的不合理條件,對診所設置、診所執業實行備案管理,簡化跨地區巡迴演出審批程序。精簡優化工業產品管理措施,2020年年底前做好下放的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權限承接工作。

  降低小微企業等經營成本,在自貿試驗區內,將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的食品經營許可改為備案;合理制定並公布商戶牌匾、照明設施等標準,健全管理機制,適度放寬審批條件;鼓勵引導平臺企業適當降低向小微商戶收取服務費用和手續費。

  深化公共資源交易改革,實現招標投標「一證通用、一網通辦」。推進涉企保證金改革,優化企業獲得電力服務,推進服務標準化改革,低壓用戶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高壓用戶除電力工程建設外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20個工作日。提升公共電網供電可靠性,切實降低企業辦電成本。提升用水用氣報裝服務質量,縮減接入整體時間,分別縮減至9個工作日和10個工作日,提高用水用氣報裝智能化水平。

  優化外資外貿企業經營環境

  持續深化進出口通關改革,優化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進口「兩步申報」等服務模式,將海鐵聯運過境貨物、進口拼箱貨物納入「船邊直提」範圍,推廣出口貨物「抵港直裝」。優化進出口通關服務,優化對高級認證企業的布控、查驗,簡化單證辦理,推行單證電子化,擴大進出口許可證網上申領和通關作業適用範圍。

  提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加快「單一窗口」功能由口岸通關執法向口岸物流、貿易服務等全鏈條拓展。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與國際通行規則對接,清理取消我市未納入負面清單的限制性措施。

  促進就業創業招商引資

  優化部分行業從業條件,加強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提升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建設眾創空間等孵化載體的質量和水平,推進11家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建立健全農村創業創新服務平臺,對農村創業創新小額信用擔保貸款給予3%貼息扶持,2020年到2022年,每年培育100名農村創新創業優秀帶頭人。

  打好人才引育「組合拳」,深入實施「海河英才」行動計劃,編制重點產業引才圖譜,每年遴選支持300個市級重點「項目 團隊」,為其提供專屬服務,推廣「企業提名單、政府接單辦」的引才模式。促進人才流動和靈活就業,2021年6月底前實現在線核驗職稱證書,落實京津冀三地職稱證書互認協議,對京冀兩地頒發的職稱證書予以認可,引導有需求的企業開展「共享用工」,統一失業保險轉移辦理流程,鼓勵開辦便民市場。

  包容審慎監管促進新業態發展,加快評估已出臺的新業態準入和監管政策,堅決清理各類不合理管理措施。優化應用場景等供給服務,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等領域推出新一批201家重點企業作為試點,為更多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搭建應用場景。

  拓展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

  全面推進企業開辦經營便利化,提升企業名稱自主申報系統智能化水平,實現企業經營範圍標準化和全程「自助辦」一個工作日內辦結;優化「企業開辦一窗通」平臺,探索推進「一業一證」改革。放寬住所(經營場所)登記條件,深入開展「一照多址」改革,簡化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的登記手續,放寬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登記經營場所限制。

  持續提升納稅服務水平,2020年底前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提供網上更正申報和補繳稅款服務,實行對外支付稅務備案和退稅全程電子化。推行企業申報環節直接減免徵收,推行企業註銷「一網」服務,打通市場監管、稅務、人社、海關、住房公積金、商業銀行等數據接口,實時傳送企業註銷數據信息。

  提高政務服務網辦質量,完善「政務一網通」平臺功能,對接全市電子證照庫和電子印章系統,實現已歸集的電子證照應用覆蓋全部政務服務事項,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拓寬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渠道,加強「政銀合作」,完善「津心登」應用程式(APP)功能。

  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發布年度智慧財產權保護狀況白皮書,推進中國(天津)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提升中國(濱海新區)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作用,2020年底前將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個月以內。

  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推動更多銀行加入「線上銀稅互動服務平臺」,實現「全線上、無抵押、免擔保、純信用」24小時快速自助貸款服務,建立差異化小微企業利率定價機制。優化動產擔保融資服務,鼓勵引導商業銀行支持中小企業以動產和權利進行擔保融資,推動建立以擔保人名稱為索引的電子資料庫。

  完善事中事後監管機制,依據信用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推行部門聯合抽查,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完善信用聯合獎懲機制,提升勞動力市場監管水平。優化企業破產辦理,制定快速審理管理規定,實現6個月內審結。

  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

  建立健全政策評估和培訓機制,建立常態化政企溝通聯繫機制,抓好惠企政策兌現,梳理公布惠企政策清單,鼓勵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對確需企業提出申請的惠企政策,合理設置並公開申請條件,簡化申報手續,加快實現一次申報、全程網辦、快速兌現。(記者 劉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企業家走進天津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現場談問題提建議...
    天津北方網訊:昨日下午,來自駐津央企、市屬國企、外資企業、民營企業的6位天津企業家代表走進我市2021年第一個全市性會議──天津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會議現場,面對面說問題、提意見。
  • 「把脈」企業 「開方」服務 鹽南高新區全要素優化營商環境
    鹽南高新區以《關於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為要求,按照24條新政策,從降成本、強服務、樹誠信、治頑症四個維度發力,以「店小二」式的服務全要素優化營商環境。「不見面」服務 護航企業渡過難關營商環境細微而多樣,企業感受真切而敏感。
  • 2020中國縣域營商環境研討會舉行 優化營商環境如何做得更好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考驗的不僅是各個城市的治理能力,也是我國縣域營商環境建設的真正底色。如何才能採取有效措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縣域經濟競爭力?10月24日下午,2020中國全面小康與消費扶貧峰會舉行了2020中國縣域營商環境研討會,力求挖掘各地優化營商環境優秀案例,通過交流探討,對一系列有樣本意義的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進行推廣展示,助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發展。
  • 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
    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自治區黨委、包頭市委關於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加快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 優化營商環境永無止境
    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競爭力。企業若想發展壯大,市場若想充分競爭,要素若想充分湧流,須臾離不開良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江蘇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出很大努力,近日,江蘇又發布《關於支持民企發展的若干意見》,著力打造「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環境最優」的高水平營商環境。
  • 貴州省政府下發通知:九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
  • 【優化營商環境】通渭法院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綜述
    、最有利於發展」的法治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理念,立足審判職能,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等渠道,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民營企業合法權益。提高司法審判服務效率,營造公平有序營商環境始終堅持在民商事審判中對涉及營商環境等合同糾紛「調」與「判」同時並進,促進庭前化解矛盾糾紛,推進案件繁簡分流,減少審理周期。
  • 市中院、市工商聯共同召開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民營企業發展...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委全會部署安排,堅持講政治、講大局,充分認識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對於推動實現十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將服務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工作切實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法保障企業家合法權益,努力為企業生產經營打造公平公正、和諧穩定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 改革+提速 為牡丹江市優化營商環境再加碼
    東北網1月8日訊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2020年,按照中央、省市關於營商環境的重要安排部署,牡丹江市聚焦主業、踏實進取,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領域各項改革,推動牡丹江市營商環境取得了明顯進步。
  • 【優化營商環境,法院在行動】院庭長訪談錄:優化營商環境,全市法院...
    【優化營商環境,法院在行動】院庭長訪談錄:優化營商環境,全市法院如何幹?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對於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用重大。一個不斷優化的營商「軟」環境,必將持續培育中國發展「硬」實力。優化營商環境,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是服務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樹立全市法院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下面,小編帶大家繼續看看開封兩級法院如何主動作為,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助推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改革+提速 為我市優化營商環境再加碼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創造力、驅動力。2020年,按照中央、省市關於營商環境的重要安排部署,我市聚焦主業、踏實進取,全力以赴推動營商環境領域各項改革,推動我市營商環境取得了明顯進步。持續深化商事登記改革、攻堅克難推進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全面提升為企業服務能力……日前,記者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了解到,2020年,我市不僅通過「改革+提速」為營商環境再加碼,還通過提升政務服務、監督評價等手段促進我市營商環境全面優化,讓企業更有奔頭,讓百姓更有盼頭。企業註冊實現100%電子化2020年,我市持續深化商事登記改革,為經濟建設助力。
  •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打造「兩優一高」市
    昨日(10月13日)下午,金華市優化營商環境暨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好差評」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通報了全市2019年浙江省營商環境評價結果,以及便民利企「一件事」改革、政務服務「好差評」有關工作情況。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榜單出爐 十大城市各有所長
    北京: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進入新階段2019年,北京持續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298項政策清單。在企業開辦、企業註銷、社會保險業務經辦、不動產登記等領域持續發力,優化完善「e窗通」網上企業開辦平臺。
  • 創新監督形式 優化營商環境
    宛城區紀委監委針對經開區企業聚集的特點,把監督關口前移,成立宛城區監察委員會派出新能源經濟技術開發區監察專員辦公室,優化全區營商環境建設,持續改善市場投資、政務服務環境,促進公職人員依法、廉潔、高效地履行職責,服務企業。
  • 嘉興今年探索出20多項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
    今年初以來,嘉興各地繼續奔跑在「營商環境最優市」建設的快車道上,探索出20多項創新案例,涵蓋企業開辦、項目投資、稅務服務、公用服務供給等多個領域,讓營商環境「更優一點」。日前,為期一個月的嘉興市營商環境建設「1 X」督查活動進入收尾階段。根據本次督查初步梳理發現,各地湧現出一大批營商環境建設創新案例。
  • 【聚焦】新聞面對面丨盟中級人民法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有力司法...
    當好「店小二」系列專訪—— 為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更好地提供司法服務和保障,盟中級人民法院將在發揮審判職能、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方面採取哪些舉措?記者:如何看待人民法院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的職能定位?柴兆軍: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是人民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重要指示的政治責任,是司法助力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使命。可以說,法治化既是改善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是人民法院義不容辭的職責。
  • 阜新太平公安優化營商環境 多措並舉提升服務效能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公安局長會議精神,努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阜新市太平公安分局黨委深入貫徹遼寧省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會議精神,多次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成立優化營商領導小組,分局局長、政委親自掛帥,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工作,堅持以人民幸福生活為中心的思想,立足公安實際工作,充分發揮公安職能,以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導向
  • 優化法治營商環境厚植企業發展沃土
    …    一條條落地生根的司法舉措,一件件高質高效審判的涉企案件,南陽法院奏響了優化營商環境、護航企業發展的「最強音」。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近年來,南陽兩級法院積極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努力營造穩定、公開、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創新機制讓破產企業重新恢復「生機」    如何讓司法助力破產企業重新恢復活力,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始終是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關注的重點問題。
  • 優化營商環境惠山再加碼!打造「惠企通商加速度」營商品牌
    如何打造最優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引得進、發展好,近年來,惠山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  此前落幕的「品桃惠友·合作共贏」2020惠山投資合作懇談會上,《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正式發布。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體現,更是提升區域軟實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前段時間,《惠山區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2020》正式發布。
  • 世界銀行積極評價中國營商環境改革成效 「北京樣本」向全球推廣
    報告圍繞《全球營商環境報告》中開辦企業、獲得電力、辦理建築許可等8個指標領域介紹了中國採取的有效改革舉措,為全球其他經濟體優化營商環境提供借鑑。 作為世行評估中國營商環境的樣本城市之一,北京市始終堅持以增加企業和群眾更多的獲得感為目標,以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為導向,特別是在當前疫情背景下,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重要抓手,對標國際規則和最高標準,銳意改革、勇於創新、重點突破、務求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