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為29歲到70歲的書作

2021-02-13 書藝公社
捧他的,說他是不世出的一代聖人;貶他的,說他是無人格的跳梁小丑。現在,我們集合康有為29歲直到70歲的書作,看看能否發現什麼秘密——



29歲作品

39歲作品

康有為5歲能誦唐詩百篇,在廣東南海是著名的神童。爸爸死得早,他就跟著爺爺讀書寫字。他從唐楷啟蒙,十來歲時承襲當地傳統,開始接觸北碑,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從39歲所作小字來看,他在帖上也下過很大力氣。此時,著名的「公車上書」已過,他成了中央機關在編幹部。大概就在此時,他說了一句話,後來弄暈了很多人:光學魏碑還不行,學書仍宜尊閣帖。

40歲作品

41歲作品

42歲作品

寫這幾幅字時,康有為正經歷著人生的巨變:戊戌變法,事敗逃亡。

很難說是人生的經歷讓康有為的書法為之一變,但通過這幾幅字,可以看出他確實變了。

他似乎在嘗試著碑帖融合,或者根本沒想融合什麼,就這麼無所顧忌地寫,於是自己的感覺開始冒出來了。

53歲作品

54歲作品

55歲作品

58歲作品

59歲作品

43歲到53歲,康有為的作品很少,幾乎見不到。因為那些年,他正在歐美折騰,募捐籌款,想幹掉慈禧,救出他的皇上。

回國之後,他已經是個知天命的「老人」,慈禧和皇上早掛了。他這個曾經的激進派,出去耍了一圈,回來成了個落後的人。

他發現搞政治不如搞書法,因為政治不聽話,書法隨便搞。

 比如他說鄧石如不行,有碑無帖;包世臣不行,有帖無碑。碑帖融合最好的,他認為是張裕釗。

60歲作品

61歲作品

62歲作品

康有為很有意思,他在書法理論上下這麼大功夫,但他只看著別人的字,並不覺得自己要寫出什麼名堂。

於是當他對古人做著細緻的褒貶,自己卻開始了隨心所欲的刷字。

他臨過很多碑,寫過很多帖,但60歲以後,已經很難在他那裡找到什麼古人痕跡了。

63歲作品

64歲作品

65歲作品

67歲作品

有論者說,康有為的書法以氣勢勝。也有人不理解,說老康都60多歲了,寫的字還這麼鬧騰。

鬧騰,因為他的精力太充沛,內心太不安分。

他一生娶過六個女人,逃到日本娶日本女人,遊到美國娶美國華僑,娶第六位夫人時已經年過花甲。這是1919年的事,老康在西湖邊遛彎,見一妙齡少女浣紗,疑為西施再世。他居然就上去追求,居然就成功了。

67歲作品

68歲作品

69歲作品

70歲作品

 最後一幅作品,也許就是康有為的最後一張字。

1927年,老康是因食物中毒意外過世的,但這幅作品已顯現出力不從心。可以看出他在克制,可還是寫出了克制不住的顫抖。因此這幅作品中有蒼老,也有稚拙,還有極少有的平正。

康梁師徒,梁啓超幾乎是個完人,該幹的事情都幹了,不該幹的都沒幹;而康有為該幹的事情幹了,不該幹的也都幹了,他不完美。

老康在書法上被詬病,也是由於不「完美」。寫帖的會說,看,寫得那麼粗糙,一點都不精緻;寫碑的會說,瞧,寫得那麼鬆散,一點都不雄強……搞了一輩子碑帖融合,結果兩頭不討好。

如果從點畫、線條去衡量康有為,他到處是毛病;可只要還這麼做,你就永遠理解不了康有為。

記得多年以前,我在歐文·斯通《梵谷傳》的最後,讀到這樣一句話:梵谷不屬於任何畫派,不屬於任何體系。梵谷屬於永遠。

我想,這評價也適用於康有為。

聲明 | 圖文來源網絡,旨在分享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原文僅代表原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書藝公社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布後的三十日內與書藝公社聯繫。

 //////////////////////

《印證——第二回當代書家用印題跋展作品集》

2020年1月出品

//////////////////////

//////////////////////

//////////////////////



相關焦點

  • 康有為的風流史
    康有為的高祖做過從二品的布政使,曾祖做過正三品的按察使,到他父親康達初時,雖然官運已不如先輩,但好歹也是一方知縣。幼時的康有為天資聰穎,5歲能讀唐詩,6歲讀《大學》《中庸》《論語》。童年的康有為,除了讀書,還未開發出別的愛好,以至於村裡小孩見他總不一起玩,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做「憨為」。
  • 她是康有為四姨太,17歲入府嫁給56歲的康有為,臨終時才坦白真相
    而康有為是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要看康有為鼓吹婦女解放的滿嘴新思想。而康有為本人則有六房姑姑,其中四房姑姑岡鶴子的故事最為傳奇。康有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到過30多個國家,在世界各地置產無數,至今在瑞典的一個小島,當地華人稱其為「康有為島」。此外,中國首次踏上北極,不是探險家,也不是地質學家,而是康有為。
  • 16歲嫁給康有為,史岡鶴子卻情移繼子,晚年內疚不堪自裁於鐵軌
    康有為相信大家對他都十分熟悉吧,他經常出現在我們中學時期的歷史書中。他的一生都在宣傳民主新思想提倡男女平等,還提出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可他本人一生中娶了六位妻子,這樣的人卻在宣揚一夫一妻制是不是有一些諷刺?康有為出身於官宦世家,祖父和父親以及叔祖們都是清王朝的大官,父母十分寵愛他,對他寄予厚望。
  • 重論廖平、康有為「學術公案」
    廖宗澤記戊戌政變後之事說:「門人施煥自重慶急函至,謂清廷株連甚廣,外間盛傳康說始於先生,請速焚有關各書。」(12)從「淺見者又或以作俑馳書歸咎」到「外間盛傳康說始於先生」,廖平、康有為學術淵源問題數年間從傳聞介入現實,幹擾廖平的生活與學術。
  • 康有為猝死青島之謎:為何喝完一杯橙汁後就七竅流血而亡
    光緒十七年,康有為作《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兩篇文章,轟動了整個文壇,後卻被指責"借鑑"過多。 《申報》還曾報導他去臥龍寺偷書的故事,用魯迅的話說:"讀書人的事兒,能算偷麼?"
  • 康有為:一個廣東人為何客死青島,而沒有葉落歸根?
    1927年3月31日凌晨5時30分,70歲的廣東人康有為在山東青島離奇地去世了,他的死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色彩,被史學界眾說紛紜。康有為因何而死?在康有為去世後,他的親友們就是按照他的遺囑,將他安葬在這塊他自選的墓地上的。 康有為去世的過程 1927年2月14日,是宣統皇帝溥儀22歲壽辰,康有為不顧70歲高齡,從上海的寓所遊存廬專程趕赴天津溥儀駐地張園。溥儀見他年事已高,就免他三跪之禮,這讓康有為感激涕零。
  • 康有為:蛋蛋的憂傷
    61歲的康有為從上海到杭州旅遊,找了當地名妓伴遊西湖。在遊船上,康有為面對美景,詩興大發,兩句詩脫口而出:「南妝西子泛西湖,我亦飄然範大夫」。想當年,康有為可是晚清風雲人物,改良派代表,保皇會領袖,門下弟子眾多,曾領導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失敗後流亡海外15年,後回國協助張勳復闢,擁立溥儀登基,再次遭遇失敗。
  • 60歲康有為西湖遇18歲少女,威逼娶回,事後:老頭,不要離開我
    話說「辮帥」張勳復闢失敗後,康有為保皇的計劃要實現那是遙遙無期了,他心灰意冷到處閒遊,這樣至少心裡會好受點。1918年,康有為去到杭州,來杭州一定要去西湖,看著西湖美景,他一度迷上這個讓人著迷的地方,他把自己比著範蠡,並有時會攜帶一些歌姬一起遊船,而這些歌姬最出眾的那個就是西施。
  • 很少有人知道,康有為在上海的最後六年是在這裡度過的
    在一個畫展上,見一畫作老筆紛披,筆力雄健,便表示要和「畫翁」談談,不料走出來的卻是一個風華少年,這位叫作劉海粟的後生所見往昔叱吒風雲的人物卻是銀眉豎揚,目光如炬,穿著紡綢長衫,眼高於天,器宇軒昂。一番寒暄後,劉海粟和康有為約定改日上門請益。不數日,劉海粟來到愚園路上的「遊存廬」,康有為已安排看門老人等候多時。
  • 康有為: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康有為是個妙人啊。 他曾寫過一本書叫《大同書》,書裡充滿了對白人的跪舔。 他提出和白人雜交,改變人種的方法,他還提過一個方法,讓南方人和長得和白人一樣高大,就是把南方人都趕到北方寒冷的地方,這樣他們會慢慢變得高大,皮膚還會變白。
  • 康有為的煩惱:怎樣學好英語
    流亡海外的頭三四年,他主要隱居於印度和新加坡,僱一「叻人」(新加坡人)作隨身翻譯。據報導,「叻人」在長相、口語流利程度上都與英國人無別。但不見有康氏學外語的任何記載。第一排中間是康有為,左一是康同璧       他自習英語應始於踏上歐洲大地的1904年,隨身翻譯先後有其女康同璧、準女婿羅昌以及親信周國賢、林兆生等。
  • 鄭板橋、康有為、吳昌碩…這些人才是現代醜書的祖師爺啊
    現在書壇醜書橫行,始作俑者是誰呢?就是清朝那幫子提倡碑學的。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慢慢的,路越走越歪了。 說完帖學該說碑學了。 碑學本是一件好事,但卻成了現代醜書的主要來源。 要說學書法臨碑其實很早就有了。
  • 康有為去世前做的這幾件事,能否說明他已預感到大限將至?
    1927年,北伐軍浩浩蕩蕩進軍上海,孫傳芳連連敗退,康有為十分慌張,想把全家轉移到安全處,躲避北伐軍的鋒芒,於是有了康有為的青島之行。1927年3月18日,康有為從上海搭船赴青島。第一件事:離開上海之前,所做一切好像預知自己將與世永別據康有為女兒康同璧在《南海康先生年譜續編》中記載,康有為過完七十大壽在準備離開上海之前,曾親自檢點遺稿,並將禮服攜帶,臨行前還巡視了園中好幾遍,說道:我與上海緣盡矣!然後把他的像片分贈給工友們,以作紀念,好像預知自己將與世永別。
  • 維新志士還是投機改良:找尋真實的康有為【上】
    因為近水樓臺的關係,廣東一帶要比內地開放一些,所以康有為1874年也就是16歲的時候讀到了徐繼畬的《瀛寰志略》,他見到了書裡的地球圖,開始對世界有所了解,顯然這時候的他要比內地一般的讀書人要顯得開化一點,視野更開闊一點,後來他還去了香港參觀,漸漸的對於西方學問開始加以留意。
  • 康有為流亡海外:天天吃大餐,娶日本16歲嬌妻,巨額財富哪來的?
    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發動戊戌政變時,康有為、梁啓超等人早已逃之夭夭。康有為逃到上海,他從這裡去了日本。從逃走到再次回到中國,康有為在海外流亡了16年。流亡意味著東躲西藏,康有為卻生活滋潤。康有為是中國環球旅行的第一人,人們經常用這段話來形容他的足跡,四渡太平洋,九涉大西洋,八經印度洋,泛舟北冰洋七日,先後遊歷英、法、意、日、美、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緬甸、巴西、埃及等42個國家和地區。康有為所到之處住豪華酒店,吃美味大餐,還娶了16歲的日本女孩,生活無比愜意。很多人疑問,康有為奢華生活的錢哪裡來的呢?
  • 從10歲讀到70歲,影響了宮崎駿一生的書:生而為人,我不抱歉
    有一本書,讓宮崎駿從10歲讀到了70歲。那就是日本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宮崎駿認為這本書最讓他感動的是它傳達出這樣的信念:「無論時代如何困難、殘酷,都要活得像一個真正的人。」宮崎駿最愛的書,影響一生《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本書曾被收錄在日本小學教科書中作為教材,2017年漫畫版和新版面世後,僅僅-年多的時間就已創下日本圖書總榜NO.1。
  • 康有為之一生,如何評價?
    總之,章炳麟在康有為70大壽之時將之罵作妖賊,可謂詮釋盡了康有為之一生,讓人頗感痛快。康有為此人雖然很是自負,但是我們也知道他的科舉之路卻異常艱難,考秀才考了3次才考上。他考舉人之次數更是可怕,足足考了7次,用了20年的時間,才在第7次鄉試之上考中了舉人。
  • 康有為的新媒體運營思維
    懂得自我運營和人設打造的康有為1898年9月24日,變法失敗的康有為在上海被英國船隻「重慶輪」所救,在中國歷代文人中為自己做史的文人屈指可數,也就康有為能厚著臉皮為自己寫本歷史傳記《我史》。這本書中記載,聽聞光緒帝噩耗,這位用儒家仁義禮智信包裝起來的「聖人」要投海自盡,成全君臣情誼,他在書中寫道「痛不欲生,即預為蹈海計」。一心成全自己忠君愛國思想的康有為寫下絕命詩和遺書,結果被英國人濮蘭德攔阻,似乎是這個英國人太壞,阻止了一個成全自己君難臣死,高義的中國人。
  • 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逃到海外做了什麼事情?曾為躲風流債藏船板下
    曾為躲風流債藏船板下 我們很小的時候學習歷史,就總會學到戊戌變法這一重要事件,對於當時保守腐敗的大清朝來說,戊戌變法宛如一股春風吹開了清朝積壓了很久的厚厚的灰塵,然而最後還是失敗了,維新變法的人士也都被殺的殺,能逃的逃,康有為就逃到了海外,那麼他在海外的那些年都做了些什麼呢?
  • 70歲老戲骨與29歲美女演夫妻,抱著美女坐腿上拍照竟毫無違和感!
    70歲老戲骨與29歲美女演夫妻,抱著美女坐腿上拍照竟毫無違和感!12月9日據港媒報導,由石修劉溫馨等參與演出的電視劇終於播出,一群演員參加了新聞發布會活動宣傳。石修在劇中的搭檔是29歲的劉熱情,劉溫馨穿著一條格紋連衣裙,裡面穿著黑色毛衣,打扮得非常有型。在這部新劇中,石修和劉溫馨扮演的夫妻,忘年戀話題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