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老北京美食,視覺和嗅覺上的衝擊,真想再吃一口

2020-12-23 不二美食匯

滾燙歲月,唯有美食不能辜負。當北京還是北平的時候,就有那麼一群飽讀詩書的文化人,他們不僅愛寫北平的人和趣事,還愛寫北平的美食小吃。一字一句將它們用最美麗的文字描繪下來,讓更多人知道北平的美食,將它們傳頌下去,也惹饞了更多的人。

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還原那些年的老北京美食,走古道,品美食,看盡繁華北京城。貪嘴的不只是孩童!現在的零食花樣是越來越多,以各種噱頭大賣,炒作,但是說實在內味沒了傳統的文化底蘊也不復存在了。在那些沒有各種購物平臺,沒有零食鋪子的年代裡,咱老北京人吃的是啥,大家都知道嗎?老北京的小零食可是花樣百出又歷史悠久,一碗杏仁茶,滿街都有的冰糖葫蘆。冬天賣糖葫蘆,老北京城內現在還保留著傳統的叫賣法,大街小巷都迴蕩著快活的叫賣聲。蘸上滿滿的紅糖,這可比裹著麥芽糖或者糖稀的要好太多了。各種原料都可製成糖葫蘆,但是要說最正宗的吧還是要屬一顆顆飽滿的山裡紅。紅彤彤串成一串串,冬日裡最靚麗的風景線了。

再說起灌腸,飯前開胃小零食,配上一碗蒜汁,真是地道!真的豬肉腸製作而成,油而不膩,裹上一層芡粉,切成不規矩的小片,放在平底鍋上煎炸,炸的嬌嫩,再蘸上濃鬱的蒜汁。真香!沿街走,有小販賣小粽子,小小的很是俏皮,各種口味都有,黏嫩可口。加棗的不加棗的,整整齊齊擺在小盤裡,走過路過的人們都會瞅上一眼,心情好的話就會買上幾個。

看過梁實秋寫的文章的朋友們都應該知道,這位大作家對老北京美食是非常喜歡的,對這些美食的描寫也是非常細膩的。兒童的糖果,有你見過的各色樣式的小糖人,有香甜的豆糕還有街角開心跳皮筋的孩童,這樣有氛圍的街頭在作家筆中也是非常常見的一幕。梁實秋還寫過這樣一篇北平的零食小販,生動地描述了老北京街頭的小零食,不論什麼時候,咱們北京人都能尋到自己心中獨特的美食。酸甜苦辣人生百味一一品遍!

一個大茶缸,幾壺熱水,清香的茉莉花花瓣碰上這七八十度的開水。這濃鬱的碰撞,香味躥得滿屋子都是!香、濃是基本的要求,一杯茶水,半杯茶葉,發黑的茶湯,白沫和茶梗子視覺上的衝擊,非常動人心。一椅、一茶、一菸灰缸、小角落裡大口喝茶,這畫面可是老北京的原生特色。再來個小菜,這愜意的小日子。老北京早點標配,焦圈配豆汁,豆漿配油條,滿足的一早上。淡草綠色的豆汁,酸酸的稠稠的。配上小鹹菜,加上醃好的芹菜梗,爽口又開胃下飯。越喝越熱,大汗淋漓,好生快活。

小編想說,這北京也是從前的北平,這名家筆下的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老北京吃喝,也正如他們筆下描繪的一般,生動樸實

相關焦點

  • 鄭州本地老北京炸醬麵,河南電視臺多次上榜美食,味道就是中!
    炸醬麵最初起源於北京,也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屬於山東魯菜,不過在它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做法變得更加繁多,因為每個地區人的飲食習慣和口味都不太一樣,大家都會根據自己的口味稍作改良,所以很多外地人吃到的炸醬麵可能並不正宗。
  • 博主吃播老北京美食引爭議 網友:這能代表老北京?
    「嗨,您猜怎麼著,老北京起來就好這一出。就這一口,那是蓋了帽了,真地道!」最近一段時間,有幾位北京的「爺」,憑藉老北京美食題材的吃播小視頻,火了,也爭議四起。「這能代表老北京嗎?」許多網友發出質疑。北京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到老北京吃播博主中的一位——「猴爺」,也採訪了土生土長的北京大爺大媽和民俗學家,對吃播中的老北京,他們都有各自的看法。
  • 博主吃播老北京美食引爭議,北京文化絕不是裝腔作勢地演!
    重點: 「老北京烤鴨講究武吃」,說著就把甜麵醬灑在了整隻烤鴨上,抱起鴨子直接啃了一口,之後還拿起荷葉餅擦起了嘴。 與這名吃播博主類似,憑藉老北京吃播小視頻裡誇張的演繹,最近,幾位北京的「爺」火了。
  • 說說老年間老北京的飲食業和美食(五)
    夥計們一聲招呼下去,上菜時,必得得附帶一盤先煮後煎的細麵條,等酒過三巡,拿湯汁拌麵吃,一口下去,鮮香美味、汁液四溢、香醇甜潤,真可比西湖醋魚嘍。  厚德福的鐵鍋蛋,也是一絕。一面冒著青煙,一面吱吱作響,鮮香滑嫩兼而有之,是不少老吃主兒每來必點之菜。
  • 不到2塊錢的餅成了網紅美食?讓老北京教你什麼才是實力派!
    一張手抓餅,吃出了無數花樣,嘗盡了人間美食,可對於北京人來說,無論手抓餅的花樣再多,總吃這一張餅是完全不夠的!在老北京的生活裡,離不開各種餅!鹹的甜的,燒餅、肉餅、糊餅、春餅、火燒、煎餅……只吃手抓餅怎麼行,北京這一座「餅城」集齊了最好吃的餅!
  • 魏大勳反客為主,郭麒麟只能睡客房,範丞丞遭受嗅覺衝擊
    範丞丞遭受嗅覺衝擊,榴槤味的螺螄粉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暴擊。魏大勳自帶綜藝感,就知道「欺負」弟弟。魏大勳拿著一口鍋,突然出現在範丞丞面前。兄弟倆再次合體營業,一如既往,無時無刻都在歡樂互懟,很多觀眾瞬間穿越到了一年前的「春遊家族」。
  • 這六種吃食以前天天吃,現在天天想!聽說只有老北京人才認識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喵星萌看世界,一個喜歡待在廚房裡研究美食的姑娘。老北京小吃是一種兒時的記憶,一種胡同兒的味道。所說過去的北京沒有現在富裕,但是那時候的北京人還是發明了各種「窮吃食」。比如這6中吃食,一天可以說是天天吃,如今只能天天想了,聽說只有老北京人才認識哦!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油渣兒所謂油渣兒它的全稱叫「豬油渣兒」,現在連豬油(或者叫大油、還有叫板油的)都見不著了,更別說油渣兒。在那個「計劃經濟」的年代,想要吃點兒豬油可不是件容易事。
  • 吃也不能落下,老北京寒食十三絕了解一下?
    也就是用不生火做飯、吃冷食的方式來寄託對於子推的懷念和哀思。寒食節定在冬至後的第105天,後來因為清明寒食兩節相近,就合在一起過了。節日習俗很多,禁菸、寒食、插柳、蹴鞠、踏青等等,演變到現在,其他習俗都漸漸淡去,唯獨留下「寒食」,也就成了現在的寒「食」節了。
  • 老北京小吃屆的「四大天王」,不是北京人吃得下嗎?
    北京小吃個性鮮明,特別是「四大天王」,對老北京人來說是人間至味,可是卻遭到其他地方食客的吐槽,有的甚至將它們稱為「黑暗料理」,之所以給外地食客留下這樣的印象,無非是兩種原因,一種是吃不習慣,另外一種偶入一家不正宗的店,踩了雷,自然就對這種美食不會有好感了,如果是因為吃不習慣可以理解沒有辦法
  • 【大興美食】這些個當季看家菜您都吃過嗎?看著就流口水
    如今在市場上就能買到香椿了香椿芽兒剛一上市一斤的價格小40元有了(3月份哦)但總覺著還是原來自家院裡的香為什麼就好這一口呢因為啊,過了吃香椿的季節您再想吃,花多少錢也沒地兒買了在「鳥類」裡也算是美名了但在老北京人心裡這菠菜絕對夠到上這美名因為咱老北京到了春天青黃不接的時候只有這「紅嘴綠鸚哥」幫的上
  • 胡同中的小吃店:傳承北京味 融匯國際美食
    無論是本地小吃還是外來美食,它們和胡同、與這座城市以及這裡來來往往的人,相處得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吃的是味道 更是種念想增盛魁小吃店門臉不大,屋內才七張桌子,但從牌匾上「始創於1928年」的落款可以看出,這家老店已有近百年歷史。「來碗豆腐腦,再加個糖油餅。」「總共五塊五,您掃碼就行。」「您瞧這豆腐腦,用料可足著呢!
  • 讓老北京教你什麼才是實力派!
    一張手抓餅,吃出了無數花樣,嘗盡了人間美食,可對於北京人來說,無論手抓餅的花樣再多,總吃這一張餅是完全不夠的! 在老北京的生活裡,離不開各種餅!鹹的甜的,燒餅、肉餅、糊餅、春餅、火燒、煎餅……只吃手抓餅怎麼行,北京這一座「餅城」集齊了最好吃的餅!
  • 老北京的燒餅,到底有多神奇?!
    把肉往裡一夾,吃去吧您!小時候要是碰到大人,那才難得開次葷。咬上一口夾好了肉的燒餅,沾滿了芝麻的燒餅皮吃起來倍兒脆。和滿是肉油的豬頭肉更是絕配。吃完了滿手的肉油還得唆唆手指頭!以前的燒餅得包進去一塊生面,等烤熟了再取出來,這是為了能多夾幾塊肉。
  • 老北京的美食——吃春兒
    春天總是這樣的美,冰雪消融,萬物復甦,綠草茵茵,百花開放,一雙青瑣燕,千萬綠楊絲。老北京人的吃「春兒」,叫開春兒第一口,從百姓到皇宮,都要嘗這口兒。1、嘗「春嫩」:  「吃春兒」第一口,最講究的是頭場春雨後的薺菜。薺菜炒雞蛋,炒肉絲、炒豆腐,吃的時候,烙好一張張薄薄的餅,卷了炒好的薺菜,特別香嫩爽口。
  • 老北京爆肚這麼吃真地道!能給人香一跟頭!太解饞了!
    頭些日子無意間刷到一條視頻,裡邊是所謂「老北京爆肚」,沒來過北京的,沒吃過正宗北京爆肚的人一看,還真以為這就是北京的小吃了呢。
  • 今日立春美食,潤餅和艾籺,吃一口,春暖花開!(福利大放送)
    在不同的地區,吃的春餅也各不相同。除了廣為人知的是春餅和春卷,立春這天全國各地還吃一些意想不到的美食呢?我國漢代就有「立春日食生菜」的記載,生菜可不是我們現在指的萵苣科蔬菜,而是指初生的野菜,取「迎新」的好意頭!
  • 如何寫出讓人直流口水的美食文案?
    一、深入描寫「美食」的細節對細節的描寫,是營造文案畫面感的一種重要方法,把事物描寫的越詳細,就越能令人信服。細節越生動,文字就越靈動,讀者也能根據描寫在腦海中構建自己的想像。「細節」之於美食,可以從「感官」和「場景」兩方面進行描繪。詳細描述食物帶給人的感官刺激從感官出發,詳細描述出食物帶給人的視覺、味覺、嗅覺、聽覺、觸覺的體驗。
  • 老北京爆肚:吃的是講究,解的是饞!
    頭些日子無意間刷到一條視頻,裡邊是所謂「老北京爆肚」,沒來過北京的,沒吃過正宗北京爆肚的人一看,還真以為這就是北京的小吃了呢。
  • 什麼美食代表北京呢?老北京的味道你都品嘗過嗎?
    北京有什麼美食呢?涮羊肉,北京特色的火鍋,也很出名了。這個我吃過多次,它與四川的火鍋有什麼不同,我也說不上。可能最大的不同,就是主菜是羊肉卷,是人們必點、而且往往會點很多。人們主要也是衝著羊肉捲去吃的,其它菜都是陪襯。這個適合晚上與朋友小聚,配上幾瓶啤酒,是非常享受的。
  • 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什麼比重慶火鍋好吃?秘密在這!
    這世上只有兩種人,愛火鍋的和不愛火鍋的。要說火鍋,最好不過老式的北京銅鍋涮肉。曾有人說,面對老北京銅鍋涮羊肉,人對美食的欲望便大面積裸露。聽那咕嚕咕嚕的開水聲就在耳畔,看那炭火熊熊煙霧繚繞就在眼前。手切羊肉、白菜、凍豆腐、黑百葉上下三抖,拎出來蘸上麻醬滿口香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