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觀察丨網絡字幕組與受眾間的「知溝」有多深

2020-12-25 中國江蘇網

編者按: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日益便捷,我國受眾接觸境外劇的數量與頻率與日俱增,在官方有限供應的環境中,我國網絡字幕組成為「網絡義工」,為廣大受眾提供影視資源與字幕,被稱為「打破文化屏障的人」。然而,在「知溝」理論視閾下,我國網絡字幕組能否打破與受眾的階層隔閡卻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燕道成教授和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陳曦在《傳媒觀察》2017年第4期刊文,以「知溝」理論為出發點,從該理論的發展變化過程入手,結合我國網絡字幕組的現狀,著重分析我國網絡字幕組與其受眾的階層差異。

 

美國學者蒂奇諾在經過一系列實證研究後於1970年提出了「知溝」假說:由於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通常比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更快地獲取信息,因此大眾媒介傳遞的信息越多,二者之間的知識鴻溝則愈發有擴大的趨勢。

「知溝」理論誕生至今,其內涵不斷發展、豐富,「信息溝」便是「知溝」理論在信息化社會的應用與延伸。1974年,卡茨曼提出了「信息溝」理論。他認為新的傳播技術會為整個社會帶來信息量的增大,但每個人對信息的接觸機會並不均等,信息富有者比信息貧窮者擁有更多信息優勢。卡茨曼還認為傳播技術日新月異,會造成信息「老溝」未平、「新溝」又起的局面,導致「信息溝」愈發擴大。此後,日本學者兒和島人還提出,「知溝」不僅僅存在於貧富階層當中,也廣泛存在於不同性別、年齡、地區、職業、行業、民族、國家甚至是文化之間。

網絡字幕組與受眾之間的階層差異

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與普及使得網絡社會發展蓬勃,世界各地區的文化交流愈發簡易、頻繁,這構成了網絡字幕組必然誕生的大背景。但在「知溝」理論視閾下,網絡字幕組與其受眾之間的階層差異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日益凸顯。

(一)高學歷經濟富有者與普通大眾

根據蒂奇諾的「知溝」理論,由於國內網絡字幕組作為率先接觸並譯製外國影視第一手資源的群體,無論是在經濟條件、知識儲備、傳播技能還是對於信息的選擇性接觸、理解和記憶上都與許多直接觀看成品的觀眾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國內網絡字幕組與受眾大致可以分為高學歷經濟富有者與普通大眾兩個群體。

1.經濟情況

首先,從字幕組的內涵來看,其英文名稱為「Fansub group」,直譯過來是「愛好者團體」,顧名思義,字幕組是指將外國影視片配上本國字幕的愛好者團體。從我國網絡字幕組誕生至今,其精神和宗旨就是免費、共享、交流、學習。不難看出,字幕組的工作是沒有任何酬勞的,熱衷於該項工作的人,都是不求任何物質回報的。其次,雖然字幕組是志願者團體,但是作為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其運作需要一定的經濟支撐。非盈利組織並不意味著不需要資金來維持生計。在網絡字幕組提供資源、免費分享風光的外表下,其組織開銷其實並不是一個小數目。人人影視創始人就曾表示,租用伺服器、帶寬、網站的維護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常常都是以萬為單位的金額,實在不是個小數目。由此可見,國內網絡字幕組是一個特殊的工作群體,其工作不僅強度大、專業性強,還沒有物質報酬,經濟情況不容樂觀的人難以勝任這份工作。

2.知識儲備

在知識儲備方面,蒂奇諾認為,知識儲存越多,對新事物、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越快。在學歷層次上,國內網絡字幕組以學生和白領為主,學歷普遍較高,甚至不少成員有過海外留學經歷。以YouTube字幕組和V遊字幕組為例,前者的進組要求為六級550以上、雅思7分以上、託福100以上、專八或同級;後者則明確要求高中生以下不得加群。這說明國內網絡字幕組成員大多受教育程度高、學習經歷豐富,並且有大量相關知識的積累,能夠達到譯製外國影視劇的硬性要求。在學習能力上,除了中文水平較好,網絡字幕組成員還至少精通一到兩門外語,能夠輕鬆轉換中外語境,對外國影視劇中的臺詞理解、掌握速度快。字幕組成員的學歷層次高、學習能力較強、相關知識的儲存量大、語言基礎牢固,便於他們更好地吸收新知識。相比之下,國內觀眾的學歷層次參差不齊,既有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也有文化程度一般的人,其已有相關知識的儲備與字幕組成員存在較大差距。

(二)信息富有者與信息貧窮者

「知溝」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也是「信息溝」。在信息社會裡,信息就是財富,「知識就是力量」,它們還是帶來新的財富的手段。因此,信息社會所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就是如何防止和解決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貧困者的兩極分化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矛盾。

在官方有限供應的環境中,我國網絡字幕組成為「網絡義工」,為受眾提供影視資源與字幕。毋庸置疑,他們的信息能力比普通觀眾更加強大,因為他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接收並消化大量劇集信息。每當新一集的美劇上線後,字幕組成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到國外網站上下載片源和英文字幕,與此同時,校對人員還要在規定時間內對翻譯好的內容進行匯總,統一人物稱謂、語言風格等等。經過初校和總校後,再進行字幕內嵌和壓制,整個製作流程才算完成。不難看出,字幕組成員之所以被稱為「網絡義工」,原因不僅在於其志願勞動的工作性質,也在於他們利用網絡來獲取和傳播信息的過硬能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網絡字幕組同樣也是一群觀眾,但他們能夠憑藉自身的信息水平,主動通過網絡率先獲取沒有字幕的外國影視資源,並對這些影片進行解碼和二次編碼,從而經歷了思考、學習和研究的過程。

新的傳播技術總是層出不窮,日新月異,「老溝」未能填平,「新溝」又不斷出現的趨勢在傳播技術的更新換代中尤為明顯,這也使得網絡字幕組與受眾之間的「知溝」加大。

由於字幕組一直堅持著分享和交流的初衷,其作品難免被用作不正規途徑,其自身也時常遊走在侵權邊緣。2014年,人人影視字幕組指責土豆網播出的《美國之聲》盜用其字幕,卻因為自身身份具有特殊性,未得到相關法律的支持。同年11月,人人影視的主頁宣布網站關停,並且刪除了站內全部影視資源,有微博網友@老朱專用MK42發微博稱,人人影視的幾臺伺服器由於被國家版權局查封而造成人人影視關閉,而就在同一天,國內最大的字幕搜索網站射手網因遭到美國電影協會投訴,被國家相關部門調查,並宣布永久性關閉。這樣快速的改變使走在信息社會隊伍之後的人們應接不暇、不知所措,尤其是不能適應網絡社會的中老年人,在各種打壓盜版的政策出臺之後,只能回歸到通過電視觀看外國影視劇的狀況當中。但總能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網絡字幕組並未因此而被扼殺,其分享字幕的行為一直沒有中斷,而且還有許多新生字幕組在不斷興起。他們通過微博發布字幕、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消息,甚至更有字幕組開始製作屬於自己的APP,反倒收穫了更多忠實粉絲。

網絡字幕組與受眾之間的地域、年齡差異

日本學者兒島和人認為,在社會信息化過程中,「信息溝—知溝」的存在是一個事實,它不僅表現在貧困和富裕階層之間,而且廣泛地表現在性別、年齡、職業、行業、群體、地區、民族、國家以及文化之間。

(一)經濟發達地區佔據優勢

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國民英語熟練度與其經濟表現之間存在著直接聯繫,英語熟練度高的國家,其經濟指標,如國民總收入(GNI)和國內生產總值(GDP),也會呈上升態勢。除了帶來收入增加,良好的英語熟練度也能夠改善人民的生活質量。我們發現英語熟練度和人類發展指數之間也存在著相互作用的關係。人類發展指數是教育、預期壽命、讀寫能力和生活水平的衡量標準。英語熟練度低和極低的國家,發展水平參差不齊。但是,英語熟練度中等或更高的國家,均在人類發展指數上達到了「人類發展水平高」的程度。在現實生活中,越是在經濟水平高的地區,人們越能對外國影視文化、對字幕組這份工作產生強烈的關注,從而了解到更多相關知識。

(二)以90後為主體

如前文所說,字幕組的成員一般來自於學生和白領,尤其以大學生居多,以90後為主體。其原因有幾點:一是學生和白領受教育程度較高,其文化素養較好,具有良好的語言能力、理解能力、閱讀能力;二是年輕人的傳播範圍較為廣泛,其傳播活動也比較活躍和頻繁,能為外國影視資源以及字幕的譯製提供良好的傳播環境;三是該群體對電腦、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的熟練使用程度高,比其他人擁有更強的信息能力,便於為字幕譯製提供技術支撐。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內網絡字幕組與受眾的階層差異在年齡分布上就顯得尤為明顯,二者之間的「信息溝—知溝」也因年齡階段的不同而客觀存在。

總而言之,網際網路作為網絡字幕組生存與發展的平臺和偏倚空間媒介的代表,將麥克盧漢筆下「地球村」的預言變為了現實,網絡字幕組自然就成為「地球村」中不同文化產品間自由的搬運義工。在媒介內容特別是影視作品豐富多樣的當下,觀眾的組成不僅主體豐富,而且覆蓋範圍相當廣泛,這也決定了他們與網絡字幕組的成員之間,必然存在明顯的階層差異和難以逾越的知識鴻溝。

(載《傳媒觀察》2017年04月號,原文約5000字,標題為:「知溝」視閾下我國網絡字幕組與受眾間的差異分析。此為節選,圖表和注釋等從略,學術引用請參考原文。)

【作者簡介】燕道成,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新媒體系主任;

          陳 曦,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社科基金項目「青少年亞文化視閾下的國內網絡字幕組研究」(15YBA279)的階段性成果。

相關焦點

  • 傳媒觀察 | 網絡字幕組與受眾間的「知溝」有多深
    然而,在「知溝」理論視閾下,我國網絡字幕組能否打破與受眾的階層隔閡卻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燕道成教授和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陳曦在《傳媒觀察》2017年第4期刊文,以「知溝」理論為出發點,從該理論的發展變化過程入手,結合我國網絡字幕組的現狀,著重分析我國網絡字幕組與其受眾的階層差異。
  • 永別了,我的人人字幕組
    在之後的一切大家耳熟能詳,名氣大的字幕組中,有的被商業力量所收編,而拒絕且仍游離在外的則被發律師函或取締。小的字幕組則處處自我約束,生活在雷區的縫隙間。再之後,「人人影視字幕組」被捕,版權時代的齒輪終於碾到了每一個字幕組的身上。一方面,消費正版的渠道被阻隔是最大的原因。
  • 人人字幕組:網絡時代的知識布道者
    簡介:2004年成立的人人字幕組(YYeTs字幕組)是非營利性網絡翻譯愛好者組織,專事譯製海外影視字幕,通過網絡免費發布。2006年6月1日人人字幕組開放其論壇,2007年改名為人人影視,宗旨為「分享、學習、進步」。目前,人人字幕組約有組員1000多名,論壇註冊會員90多萬。2010年初,人人字幕組開始批量譯介國外著名大學開放課程。
  • 別了,字幕組
    而且,當時引入的影視作品多為西方文學經典改編作品,反映現實和流行文化的也不多。字幕組何時在國內起源,已經無從考證。根據一些媒體的梳理,2001年,隨著網絡寬帶的普及,各國網友開始在網絡上發布自己錄製的電視節目,跨語言的字幕分享也隨之開始。中國最早的字幕組受國外影響,在動漫論壇中誕生。2002年開始,國內的影片愛好者們形成了字幕組「圈子」。
  • 別了,親愛的字幕組
    打開網頁後,筆者沒能看到那個熟悉的搜索框,只有射手網創始人沈晟發表的一封題為「斷•舍•離」的告別信:「需要射手網的時代已經走開了」「今天,射手網正式關閉。」信後附著一串長長的感謝名單。同一天,TLF字幕站、電波字幕組也暫停更新,人人影視關閉網站清理內容。微博上各種情緒飄蕩交織,筆者一時也百感交集。不是為了資源的憑空消失,而是懸在字幕組頭上的那把刀,如今終於掉了下來。
  • 「公益」字幕組的生與困
    在這背後的字幕組作為一個特殊的組織,幫助公眾搬運影片並消除語言鴻溝,受到了不少國內受眾的喜愛與追捧,但同時,「聖城家園」特大網站盜版案於2019年12月破獲並移送檢察機關起訴,這一兼顧字幕組性質的網站被查也在圈內引發了廣泛討論。字幕組作為「灰色地帶」下的「公益組織」,它們的世界充滿了矛盾與無奈。
  • 翻譯大神:有熱愛就有字幕組
    一些字幕組陸續宣布關閉,網絡上有關「美劇字幕組時代終結」的聲音四起。對於多數英美劇迷而言,字幕組幫助他們消弭了與外劇在語言上的溝壑。這種情感上的依賴加劇了劇迷對字幕組如今所面臨情形的悲憫解讀。「字幕組在一段時期內還是會繼續存在。」知名字幕製作人管鑫表示。與多數劇迷和網友的看法不一樣,管鑫認為,有熱愛,就還是有字幕組。這種觀點在字幕組圈子內也獲得較多支持。
  • 別了,親愛的美劇和電影字幕組!
    彼時從引進、翻譯、配音完成一部外國影視資料,要經過一系列嚴格漫長的流程,能看到成片的時候,經常都晚於原作問世多年。而且,當時引入的影視作品多為西方文學經典改編作品,反映現實和流行文化的也不多。字幕組何時在國內起源,已經無從考證。根據一些媒體的梳理,2001年,隨著網絡寬帶的普及,各國網友開始在網絡上發布自己錄製的電視節目,跨語言的字幕分享也隨之開始。
  • 影視出海背後的字幕組
    長期以來,由於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大多數西班牙與拉丁美洲受眾對中國影視知之甚少。經過近一年半的努力,Kiri已吸引約45名成員加入,成員遍及美國、墨西哥、阿根廷、智利、西班牙、德國等國家。通過網絡在線合作,Kiri已啟動了68部中國影視作品的字幕翻譯項目,包括古裝奇幻劇《擇天記》、都市愛情劇《杉杉來了》等。
  • 簡單三步丨無張力平片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
    簡單三步丨無張力平片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 2021-01-08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字幕組的翻譯大神們(組圖)
    字幕組(Fansubgroup),是由愛好者們自發組成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外語語種(美劇、英劇、日劇和韓劇等)電視劇字幕翻譯小組。字幕組,被網友當做神一般的存在。其中的翻譯大神們和他們種種的「翻譯神作」,也因這些電視劇的熱播,紅翻網絡。字幕組如同網絡文化的一個縮影。
  • 傳媒觀察 | 公益廣告創作如何追求藝術審美
    江蘇師範大學傳媒與影視學院樊傳果教授和該院碩士研究生周宵、方蒙在《傳媒觀察》2017年第9期發表論文,認為當下的公益廣告創作存在的最突出問題是內容上題材陳舊,且缺少「求真倡善」的審美追求,表現形式上缺乏藝術美感,主題選擇面過於狹窄。要改變此現狀,首先必須提高創作者自身審美素養和審美創造能力;其次,要創新選題範圍,避免「千人一面」;再次,要在作品的藝術表現上下足功夫。
  • 我所經歷的字幕組消亡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字幕組除了我這樣的學生,半數都有工作,這些翻譯都是他們在工作時間偷偷完成的。大家分工明確,每周一午前,有人搞到資源和原字幕,有人拆分字幕,有人整理志願翻譯的名單,分發任務。下午一點多,報名的翻譯在郵箱收到原片資源(俗稱生肉)和原字幕文檔,三點前,匯總給總監。
  • 「人人影視字幕組」被查,人人視頻如今還好麼
    「人人影視字幕組」被查後,不少用戶唏噓不已,並先後來到其官方微博及相關論壇上留言,進行最後的告別。與此同時,人人視頻的官方微博也吸引大量用戶的駐足,並紛紛詢問是否安好,這也再次牽出「人人影視字幕組」與人人視頻之間的江湖往事。
  • 38集電視劇《遍地書香》在椿樹溝景區實名實景拍攝
    2018年7月29日椿樹溝景區異常的熱鬧,在這天由山東東蒙企業集團投資,以椿樹溝景區為拍攝地,以「傳承沂蒙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電視劇《遍地書香》正式開機拍攝。為期95天的拍攝將定於5月7日北京衛視黃金時段首播。
  • 查「人人影視字幕組」,其實是在保護傳播知識的盜火者
    比如說,美國的網站上有許多我國的網絡小說。有一部叫做《絕對選項》的小說,被美國的志願者翻譯為《Absolute Choice》,發布在網站上。 只要原作者不去追責美國的翻譯者,不去美國的法院起訴那個人侵犯其翻譯權,那麼,志願者的翻譯就可以一直搞就是了。 連載一章,翻譯一章。
  • 字幕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十年前的「網絡時代知識布道者」,如今變為侵犯著作權的犯罪嫌疑人,這樣巨大的轉變,不僅關乎法律、商業,還有我們的文化。字幕組確乎違法,但也確曾深入介入了幾代人的精神生活。娛樂、眼界、成長、情懷,糾纏一體,其中唏噓,南風窗的文章《「人人」落幕,人人落寞》書寫得非常細緻。本期周六圓桌,勿以類拒談了談字幕組。從這期內容你可以看到:我們與字幕組相關的個體記憶、真實的字幕組生態,還有我們能夠想像的字幕組未來。
  • 人人影視字幕組14人被抓,用戶超800萬,涉案金額超1600萬!網友炸了
    同時,在一些自媒體平臺、個人網絡空間刊載相關文字、視頻內容時,也要提升「版權」意識,同步保護好他人與自己的原創成果。若發現侵權違法犯罪線索,請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早前已經被傳「真的涼了」1月9日,一篇名為《人人影視字幕組真的涼了》帖子,令眾多美劇迷心急如焚。
  • 中國字幕組:「隱者」的江湖
    帶寬的增加和P2P軟體的廣泛使用,使越來越多的網民能在線觀看以及下載網絡視頻。字幕組壯大起來,搶佔「首發」,鋒芒畢露。2006年,美劇《越獄》席捲網絡。《紐約時報》刊發《打破文化屏蔽的中國字幕組》一文,FRM字幕組帶頭人「泰的」登上外媒,中國字幕組進入鼎盛時期,同時也陷入「侵權」的灰色地帶如履薄冰。
  • 那些網盤裡的字幕組,後來去哪兒了
    很久以後我才知道,字幕組除了我這樣的學生,半數都有工作,這些翻譯都是他們在工作時間偷偷完成的。大家分工明確,每周一午前,有人搞到資源和原字幕,有人拆分字幕,有人整理志願翻譯的名單,分發任務。下午一點多,報名的翻譯在郵箱收到原片資源(俗稱生肉)和原字幕文檔,三點前,匯總給總監。 總監是一部劇的校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