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年末逛書店 挑了10分鐘買了這本書

2021-01-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圖源/日本時事通信社

海外網12月30日電 30日,日本首相菅義偉被日媒曝出逛了10分鐘書店,特意挑選了一本新冠肺炎相關的書籍。

據日本TBS電視臺報導,30日,菅義偉來到位於東京港區的書店。他在書店逛了10分鐘左右,買了一本名為《感染症的日本史》的書,是一本日本應對傳染病的歷史性書籍。此外,他還買了一些經濟雜誌和幾本其他書籍,以及3本手帳。

逛完書店,菅義偉和其秘書官來到附近的蕎麥麵店吃午飯。因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在日本擴散,菅義偉此前宣布日本首相的新年例行活動——參拜伊勢神宮延期。眼下正值年末,新年對日本人來說,是一年中所有慶典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日本人特別重視新年及除夕夜活動,但今年趕上新冠肺炎疫情,菅義偉此前剛在公共場合呼籲民眾過一個「安靜的新年假期」。(海外網 王珊寧)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在香港逛書店
    前幾天是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多年來我早就是心嚮往之,這次擇日不如撞日,夫婦二人就去看了一圈,順便逛一逛以前去過、沒去過的香港書店。一般說來這種極致文藝的書店是面向有情懷且多金的設計師群體,和我等無關,但這家門店做到了氣質的中和,居然人人都可以逛。買到一冊英國人做的城市主題地圖,還要一份特價的過刊臺灣藝文刊物(雖然冬天在臺北買的那份連拆封都還沒有..)。
  • 在香港逛二手書店(2)
    在荔枝角尋找「救世軍二手店」時就發現了「我的書房」,它是香港少有的地下(一樓)書店,並且還有三間店之多。我去過香港這麼多次,去年才聽香港的朋友介紹這一間,以前怎麼沒有查到呢?裡面擺放的書很多,過道狹窄。
  • 在臺灣逛書店
    二月底到臺灣,主要就是逛書店。四年前我第一次到臺北,就在這一區流連,連續去逛好幾晚,當時還正好遇到一家倒閉清倉,撿了大漏。這次主要去另外一家,古今書廊。分成兩個門面,都是上下幾層,書多且精,價格合適,買了不少。買500臺幣就可以變身會員,直接再打85折。臺北·茉莉二手書店
  • 書店地圖:帶你逛99家特色書店!
    水牛書店的牆面上貼滿了電影海報,有經典的《霸王別姬》,也有新片《日常對話》。去的時候剛好在放的爵士樂,和從廚房飄來的香,都意味著這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或許書店就該這樣豪不唐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承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讓我們的時時刻刻都能聯想到這種逛書店的心情。在這裡,你當然可以拿本書來閱讀,但如果只是來挑選農作物和吃飯,也未嘗不可。
  • 書店與城市風格:在成都逛書店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所以上上周四,《東京本屋》的責編藤原琉璃君自然也去了成都,並陪兩位作者逛了一下成都這幾年雨後春筍般開出來的書店。 因為《東京本屋》的緣故,不僅出了繁體版,吉井更被邀請去臺灣、新加坡等地參加了不少有關書店的活動。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責編藤原琉璃君一起「逛逛書店」。
  • 森岡書店:只賣一本書的書店在賣些什麼?
    2005年從茅場町店起步的森岡書店,以堅持「只賣一本書」聞名日本。以一周為周期,森岡書店陳列的書只有1冊。它的品牌宣傳語宣稱:「森岡書店,僅有一本書。因為唯一,所以理解更深。森岡書店,僅有一小屋。因為狹小,所以對話更近。一冊,一室。森岡書店。」 森岡督行森岡督行是森岡書店的創辦人。
  • 書店地圖:逛了51家書店,還有48家列入了待探清單
    水牛書店的牆面上貼滿了電影海報,有經典的《霸王別姬》,也有新片《日常對話》。去的時候剛好在放的爵士樂,和從廚房飄來的香,都意味著這不僅僅是一家書店。或許書店就該這樣豪不唐突地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承擔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讓我們的時時刻刻都能聯想到這種逛書店的心情。在這裡,你當然可以拿本書來閱讀,但如果只是來挑選農作物和吃飯,也未嘗不可。
  • 逛書店、參觀博物館、觀看各種演出……一個普通家庭的文化消費之變
    重慶日報消息,7月9日上午10點多,楊家坪商圈逐漸熱鬧起來,位於商圈核心的九龍書城迎來絡繹不絕的讀者。「80後」市民戴旺進入書城,直奔二樓咖啡廳,點了一杯青檸薄荷後,打開電腦開始工作。這幾年,重慶湧現了很多有設計感的獨立書店,新華書店的陳設也進行了升級,不少市民已經習慣在書店看書和工作。「以前,我差不多兩個月才逛一次書店,而最近幾年,我每個月都要來書店兩三次。」戴旺說。逛書店、參觀博物館、觀看各種演出,成為戴旺小家庭的文化消費方式。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戴旺長輩的文化生活卻十分單調。
  • 聊聊東京的這三家書店
    日本行的第一站是東京,和去所有城市一樣,我一定要去它的書店逛一逛。這兩天的時間裡我去了三家書店,和大家分享一下。
  • 日本蔦屋書店致敬模仿的對象,他讓逛書店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如今的誠品,已經把書店提升為一種生活方式,一個城市地標。而在誠品之後,香港、大陸以及日本相繼出現了有顯著經營特色的24小時綜合書店,誠品無疑是這波潮流的先鋒。吳清友曾表示:「大家把實體書店和網絡書店太窄化了。逛書店,是生活中的儀式,永遠不會消失。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兩種,外部的活動和內部的心靈活動。現代人生活忙碌,常常身欲靜而心不止。閱讀之於誠品,是一種信仰,是人類非常必要的一種外部活動。參與到內部的心靈活動裡,會引起很多思維和想像的激蕩,不管是跳躍的,還是沉澱的。
  • 參差書店日記:我不想粉飾太平,也不想賣慘
    今天實體店來了兩位顧客,各買了兩本書。一位是第一次來書店的讀者,很高興能在疫情期間來書店。他說自己從大學起就習慣在電商搶券買書了,因為更便宜,最近才開始逛書店的時候順便買一點,主要是為了支持實體書店。事實即如此,明明可以在電商買到更便宜的書籍,書籍又是標準化產品,為什麼還在實體店買呢?我也沒有答案。如果單純為了支持實體書店,那實體書店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 探店 | 臺北除了誠品,還有這些書店非逛不可
    在臺北生活的這一年半裡,除了吃以外,我最喜歡的就是逛各種書店。
  • 北京有哪些值得逛的書店之-模範書局詩空間
    >路線:地鐵2號線長椿街站B2東北口步行680米營業時間:10:00-18:30站在門口的仰拍從地鐵口出來一直往前走,到了佟麟閣路左轉,再走幾百米就到了,它是在一個院子裡,由一座基督教堂改造而成,這也正是它被稱為「最美書店」的一個重要原因。
  • 書店裡的影像詩| 101-1131
    這一天總共售出書 14 冊,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始終背著琴的姑娘挑選了本《蘇格拉底的申辯》一書,要把這本書送朋友,就幫她包了書,只要樹葉做裝飾,她給自己挑選了本《到燈塔去》。在朋友圈發新書書訊 1 則,無人問鯨,實體書店總計售書 10 本包含2本舊書,來的都是新客。一位買舊書的女生挑了兩本書要求包裝,問她是要送人嗎。她說送給自己,生活需要儀式感。
  • 逛過日本書店的人,不帶回這些書衣都後悔了 好物
    「開學了,發新書了,包書皮了!」這是兒時的回憶。那時,經常看到一個老奶奶站在校門口,推車上放著花花綠綠的紙書皮,女孩子們放學後都紛紛圍上去,挑選自己最喜愛的一款。這一切,似乎已在今天遠去……而在東鄰日本,當人們在一家書店購完書後,店員都會用敬語問:「您要包書皮嗎?」有將近一半的購書人都會做出肯定的回答。
  • LOFt、蔦屋書店、niko and... 這一波殺入中國的日本店鋪憑什麼?
    2019年12月剛剛在淮海中路開出的niko and......上海全球旗艦店,也是一家來自日本的經營服飾、雜貨、家具、飲食等品類的雜貨店,「零售氪星球」曾在今年1月中旬探訪,驚訝於其周末上午門外排長隊入場的盛況。號稱全球最美20家書店之一日本蔦屋書店大陸首店,今年也將在杭州天目裡開業。其西南首店落戶成都的消息也在最近傳出來。
  • 臺灣印象(一)臺北的書店
    臺灣師範大學附近也有很多家書店,大安浦城街1號水準書局很有特色,老闆也很有個性,臺灣各個出版社的書在這裡都可以找到,7.9折,號稱全國最便宜的書店,我花了兩個晚上在這裡逛。可惜,10點就關門了,老闆是一個男人,善於推銷。
  • 在犀牛書店值日,賺了一頓酒錢
    2016.10.15 周六今早有事稍微耽擱了一會,大約11點時,小莊問我到店了嗎?當時我還在8號線上,跟他說大概10分鐘後到!下了地鐵,一路小跑到店裡,這感覺比上班遲到還有負罪感,生怕有人因為店沒開門而與它擦肩而過。到店時大約是11點一刻,先把最外面的鐵門打開,很輕鬆地把車移好,於是書店正式營業啦!
  • 逛書店 田園城市:獨立出版的美好可能
    微信君saying:今天由我帶大家逛書店啦!
  • 這9本書帶你走進臺灣獨立書店堅守的世界
    相比於上一本,這本更多的提到了老闆的初心,為什麼要開書店,或者是這些年來經營書店的感悟。這本書開本較小,便於攜帶,但是沒有地圖與書店信息。因為當年還出了一本2014福爾摩沙書店地圖冊。這部紀錄片拍攝了40家書店的視頻,但是每一集卻只有短短的幾分鐘,有些甚至只有一分鐘的時間。你可能不知道書店的光和影可以這樣美,或者原來跟著老闆去收書是這樣的。紀錄片之外,似乎還有很多的故事沒有和我們講,故事全部都在這裡——《書店本事》。全書文稿都是由郭怡青小姐採訪而成,書中除了大量的書店照片還有很多書店的插畫,這些插畫又漫畫家欣蒂小姐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