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4篇文章
曉靜蒙臺梭利
豆花,五歲了,晉升「藍蘋果」。「曉靜家」的「大蘋果」裡,又款款加入一位可愛的姑娘,一位溫情且堅毅的姐姐。對於蒙臺梭利的孩子來說,更對於我們「曉靜家」的「大蘋果」姐姐來說,最好的禮物,從來都不是啥好吃的,啥好玩的,而是自己最心愛的工作。
未來兩天的「曉靜蒙臺梭利·公眾號」都是豆花專題,豆花用自己的二連發,為自己的生日,唱響讚歌。
豆花的五歲生日願望:「成為一名指揮消防員滅火的消防員。」我們的豆花丫頭,好看,怎樣的好看呢,眉眼好看,雙眼皮,眼睛會說話,小嘴紅紅的……但是都不能生動地描述丫頭的好看,豆花好看在一個靈勁上,像極了京劇裡的旦角兒,俊俏裡透著英氣,不光光是漂亮,還有著一種不服輸的氣勢,也不是那種硬梆梆的不服輸的氣勢,柔中有剛強,剛強裡帶著機敏。這麼一琢磨,老師得和豆花媽媽談談,這丫頭確實適合京劇裡的旦角兒,刀馬旦,絕了!
豆花不任性,丫頭機靈懂事兒。哪一回,老師剛打算和丫頭就某一事件「談談」,這邊還沒開口呢,丫頭立即衝你甜美一笑,「老師,我都明白了,再也不了!」讓你不好意思再說多了。
每一天吃飯,豆花丫頭的標準扮相兒是,三下五除二把嘴巴塞滿,然後立即舉手添,黃老師走過來後,得稍微等等丫頭,等她把嘴裡的饅頭、花卷、餡餅咽下去了,再問:「豆花,你添啥?」每一次送光碟,丫頭也有戲,急匆匆地趕到老師面前,站好,下一秒,立即進行表情管理:小臉微側,眼睛瞪起,嘴角上揚,笑。等老師拍了「光碟證明照」,人家丫頭再急匆匆地送盤,背水壺去了,專業素養,一氣呵成。
「為啥叫丫頭豆花呀?」老師問過豆花媽媽,「豆花,白白淨淨的,軟軟的,給丫頭叫這名,也希望她白淨溫柔。」豆花媽媽如是說。今天,在豆花的五歲的生日會上,我們這位被期望「溫溫軟軟」的豆花丫頭,長大的願望是,「做一名消防員」。咋樣,這應該是世界上最酷最火的豆花了。
豆花,說孩子有股子英氣,相由心生,我們豆花,的確有,有「綱兒」。在豆花即將迎接五歲生日會,即將晉升「藍蘋果」之前,我們的豆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決定:和「美美枕」說再見。
豆花有位從小陪伴著長大的朋友,「美美枕」,是個小枕頭,陪伴丫頭午睡。好多小朋友,都有個從小陪到大的小依戀,毛巾呀小娃娃呀小被兒呀,咱豆花的,是個小枕頭。平日裡上學,放在書包裡,午睡時,丫頭自己拿出來,抱著,進入夢鄉。豆花從來沒有落下過「美美枕」,亂放或者忘記收起,都是自己乾淨利索地「管理」好「美美枕」。我們的書包不大,丫頭裝好「美美枕」,還會往裡放手絹,甚至塞水壺,丫頭的收納能力,了不起。
老師曾經和豆花嘮過「美美枕」的事,「豆花呀,美美枕也累了,把她放家裡吧。」剛說完,丫頭美麗的眼睛裡噙滿了淚水,搖頭。老師沒想到「給美美枕放假」,對丫頭會有這麼深刻的影響。三歲半時來到「曉靜家」的豆花丫頭,剛開始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新的規律與節奏,丫頭需要心靈上的慰藉,而「美美枕」是從小陪孩子長大的信物,是孩子獲得安心感的依靠。
我們成人也有自己的依靠,午後的一杯茶,飯後的一塊蛋糕,停車場坐在車子裡再聽一首歌……都是。孩子,也需要這樣的慰藉。老師和豆花的爸爸媽媽約定,我們不強求孩子「放棄」美美枕,但是我們會認真地等待豆花自己「放下」美美枕,時不時地會提醒孩子,這個習慣,可以放下,而且老師和爸爸媽媽都相信你,你自己可以放下。我們一直在等待豆花,作出自己的選擇。在這份等待裡,從來沒有過不耐煩和不相信,因為這丫頭,一點都不柔弱,而是有綱兒有主見的孩子,她只要自己琢磨明白了,自己定下了主意,放下也好,選擇也罷,分分鐘的事。
我們一直在等一個契機,五歲的「藍蘋果」晉升,就是最好的契機,就在生日會前的一個月,老師和豆花兒又嘮起「美美枕」的事。
「豆花,要五歲了,高興不?」
「高興。」
「要變藍蘋果了,你想做啥?」
「下午也和大蘋果一起收拾運動館,也要下午上課!」
「好主意。下午上課,要拿文具盒和書本,是不是?」
「我也要拿。」
「那書包裝不下了,不是還要放美美枕嘛。」
「……」嘮到這兒,豆花沉默了。老師也不推進了,聽丫頭的,是丫頭的書包,應該由丫頭自己決定裝啥,不裝啥。
「我把美美枕放家裡。書包裡裝文具盒和本。」豆花堅定地和老師說,眼睛裡沒有淚。呀,太意外了,老師知道豆花丫頭早晚會放下「美美枕」,放下所有成長路途上的小牽絆,但是沒想到這麼幹脆,這麼簡單。我們也清楚,豆花是個有情有義的丫頭,她選擇放下,也會走心入神,得給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和情感鋪墊。我們請豆花和所有的小朋友們一起,隆重地給「美美枕」辦了一次送別會,就像和畢業生說再見一樣,我們一起給「美美枕」唱《送別》,最後請豆花把「美美枕」裝進了一個漂亮的袋子裡,就在豆花裝「美美枕」的那一刻,豆花掉眼淚了,但是丫頭一點沒反悔,也沒後悔,這就是豆花,這丫頭自己一旦作出了決定,她自己能負責到底。
成長的豆花,自己,選擇了放下。
放棄和放下,一個是被動無奈,一個是主動選擇。一個是在不理解中被動聽從指示,一個是完全理解通透進而自主選擇。即使二者所達成的結果是一樣的,於孩子來說,箇中的內涵完全不同。我們往往會對著某一個瞬間感慨:「孩子大了。」成長的過程是漫長的,成長的展現,卻往往一瞬間。這不是簡單的一瞬,要經過四季的風雨洗禮,歲月積澱。
孩子的眼神,依舊晶瑩無暇,卻倏忽間傳遞出或堅毅,或忍耐,或理解的訊息,雖然短短一瞥,卻傳遞出孩子自己體驗過的,或成功、或失敗、或滿足、或尷尬的寶貴生活感受。仿佛珊瑚寶貴,因為它不是合成的,而是自然積累;孩子的自主自立寶貴,因為它是一個人,一天天的親身經歷與體驗凝合而成,其中的汗水甚至淚水的味道,是無法複製的,因而彌足珍貴。
我們的豆花,五歲了。孩子不是不知不覺地長大,而是由自己的體驗中,提煉出自己的思想,生成自己的判斷,作出自己的選擇。我選擇,我擔當,成長的「綱兒」,就在於一個「我」上,我們的豆花,有綱兒。
祝賀豆花,生日快樂!丫頭五歲了,真正的大姐姐了,無論在自己的小家照顧弟弟,還是在學校的大家 —— 「孩子的家」成為弟弟妹妹的表率,豆花都會按照自己的判斷,作出屬於豆花的,帶綱兒帶範兒的選擇。豆花的成長記錄簿
《用經典滋養童言和童心 —— 豆花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我信,我能,我可以!—— 豆花的二連發 | 第二本英文繪本》
《我信,我能,我可以!—— 豆花的二連發 | 中國地圖工作》
《豌豆般堅韌,鮮花般綻放 —— 豆花的第一本英文繪本 | Mr Big Goes to the Park》
《一笑,便識豆花香 —— 豆花,四歲生日快樂!》
更多分享,請關注公眾號曉靜蒙臺梭利,或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歡迎加入!
(長按下方二維碼加入)
AMI國際資格認證,
日本蒙氏教育幼兒園實踐,
全碩士學歷師資,
曉靜蒙臺梭利謙虛地追隨孩子的成長,
捕捉每一個階段的敏感期,
給予生命最初的援助。
我們只是環境的管理者,
孩子才是這裡的主人。
我們只是火種的搬運者,
孩子才是光明的締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