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國產替代下,中車時代(03898)正在成為百億新增市場的獨寵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智通財經APP

6個交易日累計漲幅65.8%,中車時代電氣(03898)瘋狂行情仍在上演。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繼7月6日單日暴漲28%之後,中車時代股價的表演才剛剛開始,7月9日、13日,公司再度分別錄得22.4%、14.1%的單日急速拉漲,6個交易日的累計漲幅高達65.8%,期間共計30億港元資金參與,要知道此前公司67個交易日總成交額才能達到30億港元規模。

當前資金瘋狂湧入中車時代電氣,不僅是因為傳統城軌、鐵路業務迎來機遇,還有在IGBT行業規模、熱度爆發性增長的當下,公司是最有潛力搶下半壁江山的那家龍頭企業。

IGBT行業爆發正在上演

作為半導體功率器件中最有潛力的IGBT,當前市場規模正快速增長。智通財經APP了解到,IGBT是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是由BJT(雙極型三極體)和MOS(絕緣柵型場效應管)組成的複合全控型電壓驅動式功率半導體器件,兼有MOSFET的高輸入阻抗和GTR(電力電晶體)的低導通壓降兩方面的優點。根據ICInsights的預測,未來半導體功率器件中,MOSFET與IGBT器件將是最強勁的增長點,其中IGBT是能源變換與傳輸的核心器件,俗稱電力電子裝置的「CPU」,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電動汽車與新能源裝備等領域應用極廣。

隨著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航空航天、電動汽車與新能源裝備等領域的加速發展,國內IGBT需求迎來爆發,近幾年國內IGBT市場規模呈加速增長趨勢。根據IHS報告,2018年全球IGBT市場規模為62.4億美金,中國市場規模為19.23億美金,佔全球市場規模比例達到30.82%。隨著中國在新能源領域持續大規模地投入,中國IGBT市場增速將快於全球,中國IGBT市場佔比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全面爆發,更是給IGBT加了一把火。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新能源車的成本結構中,排在第一的電池成本可以佔到總成本40%以上,第二大的則是電機驅動系統,可以達到總成本的15%-20%,IGBT則佔到電機驅動系統成本40%-50%,即IGBT能佔總成本接近8%的比例。而且相對於傳統燃油車功率半導體器件電壓低,只需要Si基的MOSFET而言,新能源汽車在600V以上MOSFET無法達到要求成,必須要換成IGBT,因此IGBT也是僅次於電池以外第二大受益的零部件。

以SIC-MOS的成熟後單車平均IGBT用量逐漸下滑至2025年的430美元/車,2025年預測新能源車銷量504萬輛計算,中國2025年車載IGBT市場規模達22億美金,屆時全球新能源車數量預計為國內的3倍,全球車載IGBT市場規模就高達66億美金。

當前最新產業數據得知,IGBT已經逐步呈現供不應求狀態。根據富昌電子的2020年Q1市場行情報告顯示,目前英飛凌、安森美、Microsemi等IGBT供應商的供貨周期普遍維持在13-30周左右,且交期有延長趨勢,而IGBT正常的供貨周期是在7-8周左右,可見IGBT供應的緊張態勢。

與此同時,國內IGBT供應企業還享受國產替代這一重大利好邏輯。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由於IGBT行業存在技術門檻較高、人才匱乏、市場開拓難度大、資金投入較大等困難,國內企業在產業化進程中一直進展緩慢,目前全球IGBT市場主要被國外公司所佔領,2017年全球IGBT市場中,英飛凌以27.1%的市佔率排名第一,三菱以16.4%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富士電機市佔率為10.7%。全球前5公司市佔率達67.5%,行業集中度較高,國內IGBT龍頭斯達半導全球市佔率僅2.2%。

隨著全球製造業向中國的轉移,我國功率半導體市場佔世界市場的5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IGBT市場,但IGBT產品嚴重依賴進口,在中高端領域更是90%以上的IGBT器件依賴進口,尤其在國內供應鏈安全時常受威脅的背景下,下遊客戶紛紛增加國產供應商份額以備不時之需,IGBT國產化需求已是刻不容緩,國產替代邏輯順暢。

而在這重重利好的大背景下,中車時代電氣或是受益最具確定性的龍頭企業。

絕對技術領先優勢下,中車時代有望脫穎而出

隨著市場蛋糕越來越大,國內參與者也越來越多。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受IGBT市場需求大幅增長推動,國內IGBT行業近年開啟加速增長。除華為開始布局之外,比亞迪微電子、中車時代電氣、斯達半導、士蘭微等部分企業已經實現量產。此外,近年來,原從事二極體、三級管、晶閘管等技術含量較低的功率半導體廠商,華微電子、揚傑科技、捷捷微電以及臺基股份等紛紛向MOSFET與IGBT領域突圍,部分下遊應用廠商也向上遊IGBT領域布局。

但能夠撼動國際巨頭地位的,或許還是只有中車時代電氣。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車時代電氣2008年進入IGBT業務,2014年生產出第一個分立器件,公司也是在3300-6500V領域國內唯一的製造商。基於其3300V分立器件和模塊,時代電氣的IGBT產品最早應用於大功率機車,而且公司IGBT產品還進入了中國國家電網的UHVDC(超高壓直流)項目、印度的機車市場和俄羅斯的分立器件市場。

目前行業絕對領導者是德國的英飛凌,擁有最先進的第七代技術,市佔率超過半壁江山,當前特斯拉、吉利、一汽大眾等都是英飛凌供貨。中車技術水平是和英飛凌同代,但略弱於英飛凌,主要是一些非關鍵性指標小幅弱於英飛凌,公司當前仍在追趕。而國內市佔率第一的斯達半導,其實基本沒有自己的技術和生產線,多是貼牌英飛凌。比亞迪半導體則主要是自供,技術水平還停留在第四代和第五代。

據銷售市場資料顯示,當前中車時代已經逼迫英飛凌不斷降價來保住市場,已經表明中車時代技術上已經嚴重威脅到了英飛凌行業領先者的地位。同時,從客戶的實際應用反饋數據來說,基本認為和英飛凌差別不大,相較於其他幾個品牌則是明顯拉開了差距。

並且,從中車內部人員溝通中,同樣能體會到當前中車時代的技術領先優勢。智通財經APP了解到,因為認可中車在IGBT領域的技術水平和研發能力,公司有很多技術員工都是清華畢業,或是歐美專門學習研究IGBT的回國加入中車,落戶株洲。按照他們的原話來說,現在的重點就是迭代技術,追趕英飛凌,國內同行完全不構成威脅,國內唯一對手也許只是華為。

目前公司正在進行科創板上市,來將技術優勢轉化為勝勢。

科創板上市催化,碳化矽後勁支撐

科創板上市基本確定,產能擴張也已提上日程。智通財經APP了解到,中車時代電氣旗下中車半導體正在籌劃上市國內的科創板,已經在做上市輔導了,並且戰略投資方面公司也已經跟全球知名機構正在進行商談。此次公司上市募資除繼續投入研發外,就是用於產能擴張。據悉,公司目前有一個工廠主要供貨是高鐵,另外也已經和東風、廣汽合資建廠進行中,雖然因為2020年初的公共衛生事件而有所耽誤,但是2021年仍可以進行投產,且每一個廠的產能都超過當前國內市佔率暫時第一的斯達半導生產力。

要知道的是,由於IGBT領域技術更迭較慢,部分產品可以用到5-10年之久,同時IGBT的進入壁壘是功率半導體裡最高,從晶片設計到模組都需要很長時間技術積累以及在實際應用中不斷調試,注重資深工程師的經驗積累,高壁壘重積累的特性決定中車時代這樣高投入,是能有足夠回報。

此外,公司碳化矽布局的大量投入還在為長期發展鋪路。智通財經APP了解到,碳化矽和氮化鎵是未來功率半導體的核心發展方向,相對於傳統的矽材料,碳化矽的禁帶寬度是矽的3倍;導熱率為矽的4-5倍;擊穿電壓為矽的8倍;電子飽和漂移速率為矽的2倍,因此,碳化矽特別適於製造耐高溫、耐高壓,耐大電流的高頻大功率的器件,主要應用是超級充電,400公裡續航只需要5~10分鐘,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千億賽道。

雖然當前SIC成本由是Si基的4-5倍,因此當前仍以Si仍為應用主流,但隨著未來2-3年的時間裡,當SiC成本由目前是Si基4-5倍下降至2倍,SIC的時代就將來臨。中車時代官網除了展示IGBT產品外,還有展示5款SiC肖特基(SICSBD產品),目前中車碳化矽的技術處於國際領先齊頭並進的水平,相信在未來3-5年,SIC基材逐漸侵佔Si基材份額的大趨勢下,公司又將收穫一枚業績增長強驅動。

綜上而言,作為具備IGBT技術絕對領先優勢的國內企業,面對行業爆發性增長和國產替代大需求,以及科創上市帶來的全面擴產,公司有望在不久的將要迎來業績爆發式增長,當前資金瘋狂湧入,等待的或是一波兇猛的中長期行情。

相關焦點

  • 國產CT「一哥」科創板上市大考 影像市場進口替代可期
    在全球戰疫緊張進行的同時,國產醫療器械領軍企業之一的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軟醫療)也迎來了上市大考。6月30日,東軟醫療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創板IPO招股書,並獲受理。此次選擇在科創板上市或許能夠帶領國產大型醫療裝備跨入新的時代。
  • 國內品牌成為市場主導者,AI伺服器國產替代進程提速
    近段時間,與AI伺服器相關的重磅消息屢屢見諸報端:中移動AI伺服器招標結果出爐,國內品牌拿下大單;浪潮宣布全新發布5款AI伺服器,應對多種人工智慧計算場景……而IDC最新數據顯示,浪潮/華為/曙光已經佔據中國AI伺服器市場74%份額,國內品牌已經成為市場的主導者,國產替代進程在提速。
  • 國產替代真的是「極端封閉」嗎?
    「希望中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主旋律『開放、合作』不要改,而不是用國產替代思維。中美半導體產業在競爭中合作才能發展。」 「希望整個全球半導體還是回到世界半導體理事會的框架當中來協調和發展,政府不要做對產業有影響,特別是會影響到產業健康發展的事。」
  • 商業戰爭片,能成為國產電影市場的下一個「爆款」嗎?
    ,它展現的是發生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往事,這樣的視角註定會在當下產生強烈的時代價值。不同時代下在時代與行業變遷的大環境下,國產戰爭片正在努力地適應市場,越來越商業化的國產戰爭片也藉助了中國電影發展的風浪迎風起航
  • 蝶變傳奇——中車株洲所六十年發展紀實
    27年前,沐浴在「南巡講話」的春風中,株洲所自求突破,高擎實業大旗,揚帆市場藍海,搏擊經濟浪潮,開啟了科技成果產業化與產業科技化的循環攀升。 11年前,乘借高速和重載的強勁東風,株洲所抓住機遇,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推進變革發展,推動產業巨輪邁向百億、雙百億、三百億的階梯式跨越。
  • 揭秘IGBT功率半導體!國際七巨頭地位不保,國產替代黃金賽場:智東西...
    依託國家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戓略,國內有存量巨大市場,國產IGBT一定可以複製英飛凌和三菱的道路做大做強。從技術方面來看,功率模塊已成為功率電子價值鏈中的關鍵部分。這種發展正直接影響著供應鏈,許多新進入者願意抓住電源模塊的附加值。從地域上看,中國公司正以自己的顛覆性技術或收購裸片製造商進入 IGBT器件市場。通過這種策略,中國企業可以不主要位於歐洲和日本的老牉公司競爭。在這種背景下,日本公司仍在佔領市場。
  • PC國產替代加速
    總而言之,這些或由技術驅動、或由市場驅動的變革,都在潛移默化地為PC行業積蓄持久生命力。而在內生力量的支持下,PC行業迎來增長拐點。從這個角度看,本次PC行業的復甦,也並不只是受市場環境利好的短暫反彈。
  • 國產替代概念獲驗證?中興通訊AH股大漲,還有哪些國產替代在路上?
    半導體方面,華為主導的國產化替代周期已經開啟,但當前華為以外的國產手機廠商核心零部件替代涉及較少,未來需要重點關注一部分增量信息。除此之外,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半導體的國產化替代有望進一步向上遊材料和設備遷移,以及技術壁壘更高的中高端半導體設計環節。因此,2020年相關公司中報或是驗證國產化進度的關鍵信息時點。
  • 市場要聞丨MCU晶片、NOR Flash供不應求,「國產替代」概念股兆易...
    受此影響,作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國產32位MCU晶片的企業,航順晶片近日發布調價通知函,包括儲器、NORFLASH、LCD驅動等產品價格全面上漲10%至20%。MCU又稱微控制單元或單片機,可為不同應用場合做不同組合控制,諸如手機、PC外圍、遙控器、汽車電子、工業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
  • 閥門國產替代有望加速,江蘇神通迎核電重啟戰略機遇
    自A股上市以來,公司業務布局主要涵蓋冶金、核電、化工三大領域,2019年順利切入核電乏燃料後處理領域並已累計獲得3.7億元設備訂單,在國產替代加速、核電重啟並加快建設的歷史大環境下,帶著2020年靚麗的業績,江蘇神通又將如何實現新的發展?
  • 進口替代潮下,萬興科技等頭部國產軟體迎來利好
    視頻基於近期某寶、微店、某度雲多平臺下架Adobe安裝包及破解安裝包事件進行了探討,引發眾多網友對於軟體正版化、軟體國產替代及軟體付費相關話題的關注。多平臺下架破解安裝包被視為Adobe打擊盜版的又一行動。據悉,2014年Adobe公司宣布關閉了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只保留銷售部門,被認為與盜版市場風靡不無關係。
  • 蝶變傳奇——中車株洲所六十年發展紀實_社會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
    27年前,沐浴在「南巡講話」的春風中,株洲所自求突破,高擎實業大旗,揚帆市場藍海,搏擊經濟浪潮,開啟了科技成果產業化與產業科技化的循環攀升。11年前,乘借高速和重載的強勁東風,株洲所抓住機遇,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推進變革發展,推動產業巨輪邁向百億、雙百億、三百億的階梯式跨越。
  • 哈工大被禁用Matlab後,國產可替代軟體出現!
    哈工大被禁用MATLAB事件已出現轉機,國產軟體Truffer可替代Matlab事件回顧5月,美國商務部公布了「實體名單」,將共計33家中國公司及機構等列入出口限制實體清單,其中就包括哈工大和哈工程兩所院校。
  • 動集復興號單價6300萬略高於中車預計
    中車唐山機車車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唐山」)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下稱「中車株機」)權威人士今年5月曾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當時,中鐵總給出的動集車廂採購價格不含稅約490萬元/輛,機車採購價格約為2000萬元/臺(詳見《中國經營報》2019年5月8日報導《獨家|復興號50億元大單難掩矛盾中車鐵總爭執依舊》)。
  • 光伏銀漿專題報告:HIT技術變革,百億光伏銀漿市場蓄勢待發
    2.2、國產替代加速,龍頭企業市場份額逐步加大 國產替代正逐步加速,2021 年或達到 60%以上。銀漿對於電池的發電效率產 生直接的影響,因此,早期主要以進口為主。國產漿料起步較晚,2011 年之 前一直未有突破。受益於國內光伏製造產能的崛起,以及裝機佔比的提升。
  • 公司調研|國產替代潮下的光力科技:收購ADT後著力拓展中國市場...
    公司調研|國產替代潮下的光力科技:收購ADT後著力拓展中國市場 研發新品已交付客戶使用 2020-11-03 20:57:02
  • 半導體國產替代有望加速,中芯國際被列入實體清單疊加稅務優惠
    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從國產替代角度看,這是半導體設備材料廠商實現國產替代的一大機會。 核心邏輯 1、中芯國際被正式列入實體清單。
  • 公司調研|寶萊特:國產替代加速 血液透析業務或為公司帶來新增長
    而後又收購蘇州君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君康」)、對外宣布準備再斥資8億元投入血液透析市場,更是引起無限遐想。1月8日下午,財聯社記者來到寶萊特總部,詳細了解了公司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後續的發展規劃。寶萊特方面透露,公司目前已經具備了血透全產業鏈的生產能力。隨著產品逐漸成熟和國產替代化加速,血液透析板塊或為公司帶來新增長點。
  • 國內IGBT產業鏈主要廠商
    隨著以軌道交通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興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IGBT最大需求市場。 2015年底,中車株洲所旗下時代電氣公司與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新能源籤署協議,全面啟動汽車級IGBT、電機驅動系統等業務的合作,並宣布未來共同打造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這被業界視為高鐵技術與汽車行業的一次深度「聯姻」,有望推動IGBT等汽車半導體產業的國產化進程。
  • 從光耦到數字隔離器的「國產替代」之路
    近二三十年來,容耦、磁耦、阻耦、CMOS數字、SiO2等新型隔離器層出不窮,給光耦帶來了很大的衝擊,有逐漸被替代的危險。國外和國內光耦廠商經過近50年的發展,全球光耦產業格局已趨於穩固。日美系品牌以高階光耦稱霸市場,臺系品牌壟斷中低端光耦一半以上的產能,而國產光耦品牌則憑藉2019年「國產替換」的風口,也逐漸走到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