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體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本期精彩內容。
更多資訊:打開黃帝內經講堂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
黃帝閒暇之時,屏退左右侍從而向岐伯提問說:我已經知曉了《九針》之經,對六經陰陽、逆順的論述也已完畢,希望再聽一聽先師口傳的那些知識。
岐伯離席再次見禮後說:這個問題非常好,這些確是先師之口傳。
黃帝說:我希望聽聽這些口傳的知識。
岐伯回答說:百病剛開始發生,都是因風雨寒暑、房事過度、喜怒過激、飲食及起居不當,驟然大驚大恐,導致血氣運行紊亂,陰陽平衡失調,經脈、絡脈閉塞,脈道不暢,陰陽相逆,衛氣遲滯不行,經脈虛空,血氣運行失去正常規律,人也就失去了常態。這些內容不見於古代所傳的醫經,請讓我說說其中的道理。
黃帝問:人打哈欠,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衛氣白天運行於陽分,夜間運行於陰分。陰主夜,夜主臥。陽以其升所以主上,陰以其降所以主下。所以陰氣積聚於下,陽氣尚未完全進入陰分就引而上行,陰氣引而下行,陰陽二氣相互牽引,所以人就頻繁打哈欠。陽氣完全進入陰分後,陰氣正盛,人就會閉目入眠;陰氣盡而陽氣開始旺盛,人就張開眼睛睡醒了。如果打哈欠過於頻繁,刺治時應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用瀉法;取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用補法。
黃帝問:人發生呃逆,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飲食水谷進入胃,胃所化生的精微之氣向上灌注於肺,如果人的中焦先有寒氣,與新入的水谷之氣一起再次進入胃,本有的寒氣與新入的谷氣相互混亂不能調和,真氣與邪氣互相攻擊,胃氣無法和降而逆於上,再次從胃中上衝,所以就發生了呃逆。治療呃逆,刺治時應取手太陰肺經的穴位,用補法;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用瀉法。
黃帝問:人在悲泣之後的哽咽之聲,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這是因為陰氣充盛而陽氣虛少,陰氣運行疾速而陽氣運行遲緩,陰氣太盛而陽氣衰絕,所以才發出哽咽之聲。刺治哽咽之證應取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用補法;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用瀉法。
黃帝問:人之所以打寒戰,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寒氣侵入皮膚,陰氣偏勝,陽氣虛少,所以人才會打寒戰、發抖,刺治時選取手足三陽經的原穴、合穴等,用補法。
黃帝問:人之所以噯氣,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寒氣侵入胃,厥逆之氣從下向上散布,胃氣上逆衝出胃,所以會發生噯氣。刺治噯氣應選取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的穴位,用補法。還有一說是取足太陽膀胱經的攢竹穴,用補法。
黃帝問:人之所以會打噴嚏,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陽氣和調暢利,滿盈於胸,上出於鼻,所以形成噴嚏。打噴嚏過頻,刺治時應取足太陽膀胱經的滎穴(通谷穴)和攢竹穴,用補法。
黃帝問:人之所以會頭部、肢體下垂無力,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胃是氣血化生之源,胃氣虛弱就會導致全身血脈因充養不足而虛虧,全身血脈虛虧就會導致筋脈懈惰,筋脈懈惰如果房事時又用力太過,正氣就難以恢復,形成頭部、肢體下垂無力之證。刺治時,要根據發病部位,取分肉之間,用補法。
黃帝問:人在悲哀的時候,眼淚鼻涕會一起流出,這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者;手足六陽經、手少陰心經等都上匯於目,所以眼睛是「宗脈之所聚」,也是頭面諸竅之液的通道;口鼻,是氣息出入的門戶。所以人在悲哀憂愁時會心神不定,心神不定則會五臟六腑全都不安,五臟六腑不安各條經脈也會感知而動,各條經脈響應而動液道就會打開,液道打開眼淚、鼻涕就流出了。
津液,是灌注並濡潤孔竅的,所以頭面諸竅之液的通道打開人就會流淚,流淚不止津液就會枯竭,津液枯竭精氣就不能灌注孔竅,精氣不能灌注孔竅眼睛就無法看到東西,所以這種情況被叫做「奪精」。刺治時,應取天柱穴,用補法,天柱穴屬於挾項部而行的足太陽膀胱經。黃帝問:人之所以會嘆氣,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憂愁思慮過度維繫於心臟的脈絡就會拘急,心系拘急則氣運行之道就會受到約束而不通利,氣道約束而不通利,所以會嘆長氣以便讓抑鬱之氣得以舒展。刺治時,應取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少陽膽經的穴位,用補法並留針。
黃帝問:人之所以流口水,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水谷飲食都會進入胃中,如果胃中有熱,腸胃中的寄生蟲就會蠕動,寄生蟲蠕動會導致胃脈弛緩,胃脈弛緩舌下的廉泉穴就會打開,所以涎水流下。刺治時應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用補法。
黃帝問:人之所以發生耳鳴,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手足三陽經、三陰經都入於耳,耳是諸經脈匯聚之處,所以胃中空虛,氣血化源不足,經脈缺乏充養所以宗脈虛虧,宗脈虛虧陽氣不升,導致精氣不升反而下流,匯聚於耳的諸經脈氣血衰竭,所以發生耳鳴。刺治時,應取足少陽膽經的上關穴,以及手大拇指橈側距離指甲角一分處的少商穴,用補法。
黃帝問:人之所以會自己咬自己的舌頭,是什麼氣導致的?
岐伯說:這是厥逆之氣向上行走到頭面部,隨各經脈氣所到之處而發生的。少陰之脈行於舌本,少陰經氣上逆就會咬到舌頭;少陽之脈循耳頰而行,少陽經氣上逆就會咬到面頰;陽明之脈環布在口唇部,陽明經氣上逆就會咬到嘴唇。刺治時,應根據咬到部位屬於哪條經脈而選取相應穴位,用補法。
以上這十二種病證,都是有異於尋常病邪侵犯頭面部的孔竅所造成的。所以被病邪所侵犯的部位,都是正氣不足之處。所以身體上部的正氣不足,腦髓不滿,就會經常耳鳴,頭昏暈倒,目眩眼花;身體中部的正氣不足,大小便就會發生改變,腸中經常鳴響;身體下部的正氣不足,就會出現雙足萎弱無力,四肢清冷,心中煩悶。刺治時,應取足外踝下的崑崙穴,屬足太陽膀胱經,用補法並留針。
黃帝問:如何治療?
岐伯說:腎主打哈欠,治療時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肺主呃逆,治療時取手太陰肺經、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哭泣哽咽,是陰盛陽衰,所以取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用補法,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用瀉法。寒戰發抖,取諸陽經,用補法。噯氣,取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的穴位,用補法。打噴嚏,取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和攢竹穴,用補法。頭部及肢體下垂無力之證,根據病位所在,在分肉間用補法。
流淚,取足太陽膀胱經挾項後的天柱穴,挾項就是頭項正中線的兩側。嘆氣,取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足少陽膽經的穴位,用補法並留針。流涎水,取足少陰腎經的穴位,用補法。耳鳴,取足少陽膽經的上關穴和手太陰肺經的少商穴,用補法。自己咬到舌頭等,根據主病所在的經脈取穴,用補法。目眩頭昏,取外踝下足太陽膀胱經崑崙穴,用補法並留針。雙足萎弱、四肢清冷、心中煩悶的,刺取足大趾間上二寸之處的太衝穴並留針,也有說刺取足外踝下的崑崙穴並留針。
關注黃帝內經講堂↑↑↑,回復或者直接點擊下列關鍵詞,即可自動查詢常見病的相應知識及治療法。
分享是一種快樂,動動你的手指,讓更多的人得到健康與快樂。
長按以下二維碼識別關注黃帝內經講堂,學習養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