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ndForce:上遊晶圓代工產能緊缺 NAND Flash控制器將上漲約15~20%

2020-12-25 199IT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旗下半導體研究處調查顯示,受限於上遊臺積電(TSMC)與聯電(UMC)等晶圓代工廠產能滿載,及下遊封測產能緊缺,包含Phison與Silicon Motion等多間NAND Flash控制器廠商無法因應客戶的加單需求。這些控制器廠商除暫停對新訂單的需求進行報價外,由於目前為2021年第一季價格議定的關鍵期間,屆時控制器價格將面臨調漲,預期漲幅在15~20%不等。

另從供給面來看,受惠於chromebook與TV等需求強勁,推升eMMC中低容量(含64GB與以下)產品需求,然原廠多已停止更新此類產品,僅以2D或3D NAND的64層等較舊製程因應,而舊製程佔原廠供給比重持續下降,在獲利的考慮之下,原廠直接供給的意願降低,促使客戶需要向能取得NAND Flash組件及控制器的模組廠取得物量。

控制器漲價使模組價格同步走揚,尤以chromebook主容量3264GB產品為最

儘管當前整體NAND Flash市場仍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但控制器產能不足使中低容量的供貨緊缺。該元件價格調漲恐將導致固定成本上升,OEM等採購端也會因此產生壓力,可能導致模組厂部分需求較強的容量產品(如chromebook所需的32/64GB)在2021年第一季有漲價可能。

而在SSD產品方面,供給以三星(Samsung)等原廠為主,大多以in-house產品因應,與晶圓代工廠有較為長期的產能安排,當前並未傳出漲價或缺貨現象。然而,TrendForce集邦諮詢也觀察到交期延長狀況,加上PCIe 4.0世代產品有擴大外包廠商比重的趨勢,代表未來的價格走勢受到外包廠商影響的可能性將增加。

相關焦點

  • ...Motion等多間NAND Flash控制器廠商無法滿足客戶的加單需求...
    晶圓代工缺貨潮蔓延,存儲控制器計劃漲價;① 據報導,根據TrendForce旗下半導體研究處的最新報告,Phison與Silicon Motion等多間NAND Flash控制器廠商無法滿足客戶的加單需求。
  • 華為發布高性能車規級雷射雷達;NAND Flash控制器將漲價15~20%...
    雖然北美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11月份的銷售額環比略有下滑,但仍在20億美元之上,北美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的月度銷售額,也已連續14個月在20億美元之上。  在同比方面,北美半導體生產設備製造商11月份的銷售額還有明顯上漲,在2019年11月份,銷售額為21億美元,2020年11月份的26.1億美元較之增加5.1億美元,同比增長23.1%。
  • 8寸晶圓代工報價明年飆4成!晶圓封測IC設計同步瘋漲
    微信公眾號:芯世相(ID:xinpianlaosiji) 繼8寸晶圓產能緊缺漲價、半導體元器件上漲、覆銅板等原材料上漲後,由晶圓緊缺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繼續傳導至封測領域:受產能緊缺和原材料上漲影響,封測廠第四季已經陸續針對新訂單調漲價格20
  • 晶圓產能緊張難緩解 MCU晶片價格「上漲有理」?背後國產廠商或迎...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國產MCU晶片研發企業航順晶片發布調價通知函,該通知函的具體內容為:MCU系列恢復代理商體系價格,所有代理商沒給2021年上半年FCST的不能保證供貨,給FCST並且預付定金的才能保證供貨;儲器EEPROM(24Cxx系列),NOR FLASH(25QXX系列),LCD驅動系列全面上漲10%-20%。
  • 曝8寸晶圓代工產能「按片拍賣」,每片最多漲300刀
    導讀:12月15日,臺灣經濟日報報導稱,某老牌晶圓代工廠正「拍賣」明年二季度8寸產能,每片晶圓價格最多漲300美元。來源:經濟日報爆料指出,臺灣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2021年第2季度的部分8寸代工產能以「競標」的方式,供客戶競價,採取
  • 國內晶片廠將NOR FLASH上漲20%,對存儲行業有衝擊嗎?
    2020年11月18日晚間,航順晶片官方表示,由於晶圓代工產能的供不應求,國際MCU晶片大廠的產品出現全線延期。航順晶片發布調價通知函,NOR FLASH等產品價格上漲10%至20%。10月閃德資訊曾報導,全球晶圓代工產能吃緊,美國出手制裁華為和中芯國際等企業,可能導致晶圓代工市場供給再受限縮,IC設計業者透露,已經有晶圓代工廠開始對明年產能採分配製,而且不只一家晶圓代工廠要調漲價格,因應晶圓代工廠調升價格,IC設計廠也將採取漲價策略,此前的電源IC和驅動IC設計廠商紛紛表示漲價。一、對MCU行業是否有衝擊?
  • 臺積電、聯電等晶圓大廠回應……
    LwEesmc另外,相關設備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臺灣晶圓廠在應對地震方面非常有經驗,預估此次地震對各晶圓廠實際的營運狀況影響不大,不過也可能會需要停工幾小時做機臺檢查。LwEesmc自今年下半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陷入緊缺以來,第四季度開始產能緊缺、漲價的趨勢已經傳導至下遊的晶片、模組上來。
  • 聯電8寸晶圓廠跳電,險些失火!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二哥」$聯電(UMC.US)$位於我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下午1點多聯電竹科廠區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芯觀點」8英寸產能吃緊,曾被邊緣化的NOR Flash再次成為香餑餑
    集微網報導,「8英寸晶圓產能短缺」已成為近期半導體圈的熱點話題,業內人士預測稱該狀況或將持續到2021年,並且代工價格可能持續上漲。此次產能緊張主要是受需求的推動,相關效應已從MCU、電源管理IC、電源驅動IC、MOSFET等擴散至NOR Flash。
  • 聯電8吋晶圓廠跳電事故,逾10萬片晶圓受影響
    劉啟東表示,受停電波及的8A及8B廠約佔聯電八寸晶圓的產能一半,懷疑是零件故障導致,確實原因仍待進一步調查,目前仍然是以備用發電系統供電中。 至於對營運的影響,他說,聯電8A和8B廠約佔聯電八寸晶圓廠產能的一半。
  • 晶圓產能缺到2022年,ST決定自2021年全線漲價!
    htoesmc「儘管3月份ST宣布減產之前,已經將部分晶片外包給臺積電和三星代工,不過,現在全球晶圓代工產能都很缺,而且還有越來越缺的趨勢。事實上在今年3月,市場上就有ST單片機(MCU)缺貨漲價的聲音,到10月,個別MCU型號價格由10.5元漲到了17元,甚至還有價格翻了5倍的。如今ST法國晶圓廠員工罷工風波可能加劇缺貨漲價情況。」一名業者提出了他的擔憂。
  • 【回應】"競標風"吹向晶圓代工,傳某代工廠加價幅度最高達300美元...
    集微網消息,據經濟日報報導,業界傳出,某老牌晶圓代工廠近期提前將明年第2季的部分8英寸代工產能,以競標方式分配產能,若客戶要求更多產能,也都以競標方式爭取。據了解,競標以片為單位,每片晶圓價格因此拉高三至四成。這些拉高的價格,都屬晶圓廠利潤,將陸續反映在毛利率上。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至2018年的被動元件缺貨熱潮是競標搶貨的典型案例,當時不少廠商因無法滿足所有客戶需求,只能以競拍方式進行。這次8英寸晶圓代工採取這種方式實數罕見,更突顯IC設計業搶產能火爆的盛況。
  • TrendForce :2020年第二季全球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
    根據集邦諮詢旗下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調查,2020年第一季晶圓代工訂單未出現大幅度縮減,以及客戶擴大既有產品需求並導入疫情衍生的新興應用,加上2019年同期基期低,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
  • 這家臺灣晶圓代工「新秀」挑戰聯電
    黃崇仁將力晶轉型成為控股公司,一刀劃下去,力晶旗下的晶圓代工業務全交給力積電,12月9日在興櫃掛牌,順利的話,交出半年報之後,明年6月就可以申請興櫃轉上市。
  • 晶圓代工雙雄時代落幕,張忠謀曹興誠世紀大和解
    眾所周知,聯電以整合元件設計(IDM)為主,而臺積電在張忠謀的領導下卻專攻晶圓代工,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惹怒了曹興誠。在曹興誠看來,這完全是剽竊自己的創意。他宣稱晶圓代工的概念是他第一個提出的,並在張忠謀回臺的前一年告訴了他,當時張忠謀並未採納此想法。不料張忠謀在擔任聯電董事長時,竟利用政府資源和自己私人關係與外企共同合資創立純晶圓代工的臺積電,外界也因此稱張忠謀是「晶圓代工之父」。
  • 晶圓代工雙雄時代落幕 張忠謀曹興誠世紀大和解
    眾所周知,聯電以整合元件設計(IDM)為主,而臺積電在張忠謀的領導下卻專攻晶圓代工,也正是因為這一點惹怒了曹興誠。  在曹興誠看來,這完全是剽竊自己的創意。他宣稱晶圓代工的概念是他第一個提出的,並在張忠謀回臺的前一年告訴了他,當時張忠謀並未採納此想法。
  • 大陸MCU代工產能不足供貨不順,臺系MCU迎轉單
    晶圓廠產能吃緊情況吹起一波轉單潮,據悉,大陸中小型MCU業者受到排擠效應影響,無法取得足夠晶圓,下遊終端客戶為求晶片供貨穩定,已轉向找臺廠拿貨,盛群總經理高國棟今(20)日就證實,確實接獲轉單,臺IC設計廠將迎來一波轉單商機。
  • 中芯的8英寸晶圓產能是世界最高的而臺積電的12英寸產能是最高的
    另一方面,中芯是中國大陸最強的晶片代工企業,全球份額只有5%左右,但也是世界第五,製造技術14nm。臺積電和中芯在網上有很多比較,比如市值、營收、利潤、技術等等。其實一句籠統的話就可以概括兩者的區別,就是臺積電主要靠先進技術賺錢。目前,7納米、16納米和5納米技術是中芯賺錢的三駕馬車,佔其收入的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