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med Engin:突破!中國科學家開發出了檢測SARS-CoV-2...

2020-12-27 生物谷

2020年12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COVID-19的大流行凸顯了定點進行SARS-CoV-2快速、準確核酸檢測的必要性,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題為「Rapid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for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SARS-CoV-2 RN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基於雜交捕獲螢光免疫測定(HC-FIA,hybrid capture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技術,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無需擴增的SARS-CoV-2核酸檢測平臺。

圖片來源:SIBET

使用單克隆抗體S9.6是該技術開發過程的一個顯著特點,其能幫助識別DNA-RNA的雜交雙鏈,並能夠將核酸檢測轉化成為簡單的橫向流動試紙條(Lateral flow dipstick,LFD)上的免疫螢光。整個檢測過程包括雜交和免疫螢光分析兩個步驟,能夠在一個小時內完成對SARS-CoV-2的檢測。在整個檢測過程中,研究人員使用了優化的DNA探針來針對來自臨床咽拭子標本中SARS-CoV-2病毒基因組中的保守開放閱讀框1ab、包膜蛋白和核衣殼區域。相比當前常用的qPCR技術而言,這種新型技術的檢測限能達到500拷貝/毫升,此外,也並未出現SARS-CoV-2探針和55種常見病原體之間明顯的交叉反應現象。

HC-FIA檢測試劑的性能不受血紅蛋白、黏蛋白即臨床樣本中可能存在的多種藥物的幹擾,同時這種新型檢測技術及其檢測試劑盒也適用於其它病毒RNA的檢測。研究人員在文章中描述的HC-FIA檢測過程得到了一項涵蓋734份樣本的多醫院隨機雙盲試驗的支持。目前的研究不僅展示了概念驗證的結果,而且還幫助開發出了用於進行SARS-CoV-2感染診斷的商用試劑盒,該試劑盒目前已經得到了國家醫藥產品管理局批准,並獲得了CE標誌。

研究者表示,該新型檢測試劑盒對設備和專業人員的要求並不高,而且其能夠高效篩選出SARS-CoV-2感染患者,並能發揮「手提箱實驗室」的角色,從而為醫院門診部、急診科、海關和基層疾控提供了進行現場檢測的方法和手段。最後研究者Wang Daming說道,我們相信,這種HC-FIA檢測能夠有效減少COVID-19的社區傳播和輸入性病例的發生,對於發展中國家尤其如此,其同時也成為了有效遏制疫情的可靠技術保障。(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Wang, D., He, S., Wang, X. et al. Rapid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for the fluorescence detection of SARS-CoV-2 RNA. Nat Biomed Eng 4, 1150–1158 (2020). doi:10.1038/s41551-020-00655-z

相關焦點

  • 開發和評估四種檢測SARS-CoV-2抗體的血清學測試...
    他們開發和評估了四種檢測SARS-CoV-2抗體的方法,以及兩種檢測中和抗體的方法。這些稱為實驗室測定的測試方法是COVID-19流行病學研究的第一個階段。根據巴斯德研究所開發的至少兩種血清學測試方法,CNR使用SARS-CoV-2抗體陰性或陽性的血清樣本評估商業測定方法的性能。S-Flow測試方法:這種測試方法可以檢測細胞表面上處於自然構象下的SARS-CoV-2刺突蛋白。它具有高度的靈敏度和特異性。它的檢測結果與ELISA S相類似,對低抗體水平的靈敏度更高。
  • bioRxiv:詳解我國科學家開發出針對SARS-CoV-2的CAR-M細胞免疫療法
    目前還沒有針對SARS-CoV-2的人類疫苗,但大約有120種候選疫苗正在研發中。在開發有效疫苗的過程中,必須克服一系列挑戰,如技術障礙、大規模生產和監管的可行性、法律障礙、潛在的免疫持續時間、產生免疫力所需的疫苗劑量,以及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等。此外,還有另一個複雜的領域需要考慮:針對COVID-19的藥物開發,特別是針對重症或晚期COVID-19患者。
  • 科學家揭示SARS-CoV-2複製和轉錄複合體的冷凍電鏡結構
    科學家揭示SARS-CoV-2複製和轉錄複合體的冷凍電鏡結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7 15:52:49 近日,清華大學婁志勇、饒子和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SARS-CoV-2複製和轉錄複合體冷凍電鏡結構。
  • 清華大學一體化自助式SARS-CoV-2核酸檢測卡盒(BINAS)技術許可項目...
    其中就包括白淨衛、李寅青、劉鵬團隊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卡盒項目。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逐漸趨穩,社會生產生活正常秩序逐漸恢復,方便、快捷、靈敏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對支持當前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復學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核酸檢測目前是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金標準」,具有早期診斷、靈敏度和特異性高等特點,但是對檢測設備和操作人員要求較高。
  • 科學家開發新血液檢測方法,有助於侵襲性前列腺癌的治療
    在我國,受人口老齡化、飲食結構改變以及檢測水平提高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近日,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了一種簡單的血液檢測方法,可以指導前列腺癌患者的療法。前列腺癌是一個依賴雄激素生長的腫瘤,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是指,通過手術或藥物去除雄激素之後依然治療無效的前列腺癌。
  • 科學家開發出p16報告基因小鼠模型
    科學家開發出p16報告基因小鼠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22 14:27:33 日本東京大學Makoto Nakanishi研究小組開發出p16報告基因小鼠模型。
  • 日本研發出新型SARS-CoV-2抗體
    撰寫:華科甘草 轉載留言即可5月7日,日本北裡大學官網發消息稱大村智(2015年與屠呦呦和威廉·坎貝爾共同分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紀念研究所病毒感染防控實驗室片山和彥團隊、Epsilon Molecular Engineering株式會社和花王株式會社共同研發出
  •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新冠檢測方式 一輪測試就能確定無症狀在內所有...
    科學家開發低成本新冠檢測方式 一輪測試就能確定無症狀在內所有陽性患者  Emma Chou • 2020-08-25 14
  • bioRxiv:研究開發可同時中和SARS-CoV-2和SARS-CoV的中和性治療抗體!
    2020年6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公共衛生危機。目前還沒有批准的用於治療COVID-19的疫苗或療法。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軍事醫學科學院、國家食品和藥物控制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導了一種人源化單克隆抗體H014,通過與S受體結合區域(RBD)結合,在納米水平上有效中和SARS-CoV-2和SARS-CoV偽病毒以及真實的SARS-CoV-2。
  • Science:我國科學家發現人中和抗體結合SARS-CoV-2刺突蛋白的N端...
    具有強效中和活性的靶向SARS-CoV-2 S蛋白的單克隆抗體(mAb)是開發COVID-19治療幹預的一個重點。許多研究報導了靶向RBD和抑制S蛋白與ACE2之間結合的SARS-CoV-2中和抗體的功能和結構。使用單一的RBD靶向抗體可能會誘發冠狀病毒產生抵抗性突變。靶向非RBD表位的抗體可能被添加到針對SARS-CoV-2的抗體組合療法中。
  • ...安全通話產品亮相;中國新冠病毒檢測新突破,精準度可達百分百
    我國科學家制出可規模化生產的高性能雙極膜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徐銅文教授和吳亮教授團隊在低成本高性能雙極膜開發及產業化方面取得突破進展,他們採用原位生長思路,研製出一種具有優異穩定性和水解離產酸鹼能力的高性能雙極膜。該成果於1月4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通訊》。
  • 這2點必須知道
    英國的新毒株(或者叫新變種)被命名為VUI-202012/01,是今年9月在倫敦或肯特郡出現的。(來源:微博@中國新聞網)這個70%又是怎麼來的呢?但傳染性的增加如果突破一定的限度,導致患者過多,可能會引起醫療系統崩潰,同樣也會導致病死率上升。比如今年3月的義大利。4.新毒株病例在封城期間出現快速增長解釋:根據英國科研人員的分析,倫敦目前有超過60%的新發病例與新毒株有關,分別佔東部病例的59%和東南部病例的48%。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2020年1月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hina CDC)從患者的咽拭子樣本中鑑定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命名為2019-nCoV。大多數2019-nCoV肺炎患者的 症狀較輕,預後良好。到目前為止,一些患者已經出現嚴重的肺炎,肺水腫,AR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的透射電鏡圖,圖片來自NIAID RML。
  • 這2點中國人必須知道
    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在19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科學家指出,這一新毒株的傳染性比普通新冠病毒高70%。 (來源:微博@中國新聞網) 這個70%又是怎麼來的呢?
  • Nat Commun:科學家有望預測癌症免疫療法的成功率!
    2020年3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抗癌療法令人沮喪的一點就是,目前並沒有一種藥物適合所有癌症患者,大多數藥物都能對某些患者群體有效,但對相同類型癌症的其它患者似乎並沒有治療效果,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識別出了新型的標誌物,其或能幫助預測哪些患者對免疫療法能產生更為積極的反應
  • 新的科學突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竟可以定量檢測新冠病毒RNA
    打開APP 新的科學突破:智慧型手機攝像頭竟可以定量檢測新冠病毒RNA MEMS 發表於 2020-12-23 13:59:54
  • 最新網紅詞彙:川普推文 covfefe!但至今沒人能懂什麼意思
    現在covfefe已成為網友嘲笑川普的熱門素材,其中不乏知名主持人或藝人等。 自川普上傳這則外星文之後,許多網友把covfefe惡搞進影集或歌詞中,例如饒舌歌手阿姆的歌「Love Yourself」:「他的西裝外套上已有嘔吐物,媽媽的Covfefe。(There's vomit on his blazer already, mom's #Covfefe)。」
  • 科學家開發出人類遠端肺臟的類器官模型
    科學家開發出人類遠端肺臟的類器官模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46:53 美國史丹福大學Calvin J. Kuo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人類遠端肺臟的類器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