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點燃美國人怒火的並非種族,而是階層抗爭
本文對川普當政後的美國社會政策做了分析,認為川普政府基於盎格魯-新教傳統和「市場提供福利」的思路,推行「美國優先」和「從福利轉向工作」的社會政策,但實際情況是,美國經濟復甦,但貧富懸殊日益擴大,美國社會的分裂達到空前程度——不僅在經濟收入、政治參與和階層、種族隔閡等方面日益加深,而且在文化認同與社會參與等方面也不斷加劇。
-
這部青少年美劇,把角色的經歷和美國社會的性別,種族議題相結合
但今天要介紹的這部青少年美劇很不一樣,它把角色的種種經歷擺進一個更大的脈絡裡,也就是此刻仍困擾著美國社會的性別和種族議題。調性十分寫實,加上所有年輕演員的詮釋都很有說服力,讓這部劇成為一部很有質感的作品。
-
《綠皮書》:一場跨越種族和階層的友誼
《綠皮書》:一場跨越種族和階層的友誼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雷裡執導,馬赫沙拉·阿里、維果·莫騰森主演的,以美國種族、階層歧視為主題的劇情電影。講述的是一名黑人鋼琴家,為前往種族歧視嚴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個粗暴的白人混混做司機。在一路開車南下的過程裡,截然不同的兩人矛盾不斷,引發了不少爭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時候,一起共渡難關,演繹出一場跨越種族和階層的友誼。電影中,身為黑人的雪利博士,功成名就,兩次進白宮演奏,多次出入上流社會,甚至居住於音樂廳的樓上,處處顯示著他身份高貴、受人擁戴的表象。
-
時差播客:酷兒、跨性別與情感理論
因為,近兩年來跨性別被放在了美國政治的聚光燈下,我們可以從這裡去看看美國社會對於性別的一個焦慮。然後從這種焦慮或者是偏執中,去看美國社會是如何理解性別的;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社會是如何理解自我和身體的。總的來講,我對於跨國和去殖民的性別研究和酷兒理論一直抱有興趣,將來也希望可以繼續做這方面的研究。
-
非洲裔男子之死,點燃了種族歧視怒火,街頭三代黑人對話看哭網友
美國的種族歧視根深蒂固,作為一個多方面都走在國際前沿的國家,種族歧視一直是這個國家最醜陋的一面,不管是之前的「黑人奴隸制」還是「種族隔離」等,都是美國的真實歷史,雖然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露骨的種族歧視被披上了薄紗,但是這股強大的暗流自始至終都沒有消失。尤其在川普上位以來,更加粗俗的表現出種族歧視,在美國似乎有一瀉汪洋之勢,那件披好的薄紗再次被掀開。
-
剖析歐洲種族與文化之間的關聯
相反,正是在生理學理論和文化理論之間的結合,造成了 危險:他們忘記了文化並非生理學意義上人的產物,而是社會意義上人的產物。 這正是克洛德· 列維- 史特勞斯在1952年的《種族與歷史》中極力提醒的,他寫 道:「人類學的原罪在於將以下兩物混淆:種族的純粹生物學概念與人類文化的 社會學與心理學產物。
-
...服務業男女工人以不同方式處於劣勢,性別階層戶口不平等彼此交織
2019年,根據她的博士論文改寫的《淚笑之上:性別、移民與中國服務業》(Beyond Tears and Laughter: Gender, Migration and the Service Sector in China)一書出版,探討了性別、社會階層與戶口對上海餐飲業農民工的影響。
-
從流行美劇看美國社會文化
根據向南這些年的追劇體驗,美劇拍攝的體裁真的基本不受限制,尺度也很放得開,各種刷下限,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美劇拍不出來的,像這些年大火的《紙牌屋》、《黑吃黑》、《無恥之徒》等等吧,對美國公認的「富裕」、「中產階級」和「貧窮」三個社會階層的生活都有露骨刻畫,同時美國是個多元文化的社會,種族文化、移民文化、印第安文化、黑幫文化等在這些美劇中也是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現,暴力、色情、毒品、黑幕等劇情都是美劇熱播的重要籌碼
-
作為一種原住民舞蹈,森巴舞是如何從貧民階層躍入主流社會的?
每個民族都有自身代表性的作品、建築或者舞蹈,從一個國家的文化可以看出這個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舞蹈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在古代社會中,舞蹈一般是人們在慶祝節日或者豐收季節時候的一種慶祝活動,在古代中國,出現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比如:宮廷舞、驚鴻舞等等,在西方國家,也出現過很多具有象徵意義的舞蹈,比如巴西的「森巴舞」,森巴舞是巴西的國舞,這種舞蹈在全球範圍內都很流行,森巴舞代表了巴西中下社會階層對殖民地的反抗性運動
-
種族優勢、性別關係與男性氣概
這背後首先是種族因素。不可否認,在長期以來的文化構建中,白種人的種族優勢地位不僅為白種人認可,也為其他膚色的人所接受。至少,人們的潛意識深深受此影響。而在父權文化標準中,男強女弱也是被各膚色人種普遍接受的。所以,優勢的白種男人能夠更多地獲得弱勢的其他膚色女人的青睞,而弱勢的非白種男人卻很難獲得優勢的白種女人的青睞。
-
李彥宏對話復旦學子:社會很不平等 但給了你機會
您覺得現在的社會是平等還是不平等?如果為了推進社會更加平等,您認為還可以做什麼?」李彥宏表示,現在的社會還是一個很不平等的社會,如果你出生在高端和富豪的家庭,你可能有很多一般的人不能夠獲得的東西。即使是在同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母語是漢語和母語是英語的人也是不平等。
-
事件相似呼籲相同:法國黑人之死背後是種族問題還是階層差異
從6月2日起,成千上萬抗議者聚集在巴黎街頭,持續多天集會,對在美國警察執法過程中死亡的喬治·弗洛伊德表達同情。「巴黎剛剛解禁沒多久,但我想和平的遊行示威是極有必要的,不僅是因為美國的事情。」25歲的法國白人女青年露西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疫情短期內掩蓋,但長期上放大了我們社會中的不公。少數族裔、郊區問題,這些正在重新浮出水面。」
-
她是早期加入種族平等的白人明星,呼籲好萊塢不要忘記性別平權
現階段好萊塢種族平等運動佔據了主流,大部分知名演員都通過社交平臺發聲,通過各種方式推動好萊塢的平權。作為早期加入種族平等的白人明星,獲得過艾美獎的霍蘭德·泰勒,就在北京時間6月15日的採訪中呼籲:「我很高興看到各界人士為種族平等發聲,然而我們不要忘記好萊塢的性別平權。」
-
上世紀:美國民權運動與社會問題,看美國社會的混亂與無奈!
其中就有貧富分化的因素,也有種族矛盾的因素,同時與黑人自身的教育程度和黑人的生育率以及黑人的基本生存狀況有密切關係,再加上美國白人警察的執法能力以及之間的關係相對惡化,使得民權運動時期美國黑人的犯罪問題成為了社會的主要問題。
-
慘烈內戰結束百年後,美國街頭再次黑煙四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從超過一百年前的美國內戰結束後,美國社會從未像今天這樣分裂。美國南北方內戰是這個國家歷史上經歷過的最慘烈戰爭,造成死亡人數超過此後百多年美國在對外戰爭中死亡數總和。但是在美國,分裂之戰並未結束。兩個強大的神話"天選之國"和"美國夢",讓美國掩蓋了奴隸制的罪惡並將內戰中的南部聯邦者奉為"英雄",不過到一個月前黑人弗洛伊德被美國警察壓喉致死後破滅了,美國重新走向了分裂,街頭再次黑煙四起。南北方內戰儘管是以南方邦聯戰敗,從此放棄獨立企圖並廢棄奴隸制而告終,但在清算白人種族主義方面做得很差。
-
《星星之火》:讓碎片裡漏出點點人性之光,才好看
「充分融入社會才能獲得最大成功」,埃蓮娜的人生信條帶有1990年代美國式的天真強橫。她是社會動物,華盛頓飾演的米婭則是獨狼,行跡至此,闖入她的生活。華盛頓在塑造米婭時為她賦予獸類的面部表情——說話前上唇微微掀起,做出野獸受到威脅時露出犬齒的樣子。
-
林葉評《因為性別》︱超越「性別陷阱」
所以,在每個時期每個地區都需要許許多多人頂著來自社會與家庭的壓力,勇敢地進行鬥爭,毫不退縮地爭取女性該有的權益,有的時候還需要運用各種戰略戰術,巧妙利用既有的男性主導下的意識形態與政治機制上的漏洞來爭取一點一滴的進步。在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女性權利項目高級專職律師吉莉恩·託馬斯的著作《因為性別:改變美國女性職場環境的十個案件》中,我們就能非常深刻地體會到其中的不易。
-
對話星際調解員(七) 直接與星際種族接觸
在過去的四年裡,我與7個種族和20個外星個體進行了交流,包括Moranee、Andromedan(Alex Collier的聯繫人)、Asket of Temmer(Billy Mieir的聯繫人),我還與宇宙飛船上的一個Ummite(宇莫人)進行了幾次對話。我也參加了仙女座高級議會,感謝Zen,他是我的發言人,並翻譯了仙女座對我關於地球或其它主題的回答。
-
華裔律師:種族問題使美國社會難以穩定
華裔律師:種族問題使美國社會難以穩定 2020-06-16 10:18: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
美國種族歧視歷史來源及對現在的影響
這個毒瘤在美國聯邦憲法制訂時,就引起相當的麻煩。當時的矛盾似乎是在大州與小州、聯邦主義者和州權主義者之間的鬥爭。但從根本上講,地方主義(sectionalism),即南方和北方的爭奪主導了制憲過程,其中奴隸制度是核心問題。18世紀80年代,美國人口中奴隸佔1/7。那時,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政治家們懷疑奴隸制度在美國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出自其他利益的考慮只得默認其存在,結果出現了具有權宜性質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