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紹興的電影明星秦漢,其父是不是「好色將軍」和「逃跑將軍」

2020-12-28 關山說歷史
秦漢

01、抗日名將

孫元良(1904年-2007年5月25日),原籍浙江紹興,生於四川成都華陽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其父孫廷榮曾做過清廷知縣,家境頗為富裕,他共育有6子,其中最小的兒子是其67歲時所生,這位幼子就是孫元良。

辛亥革命期間,孫家遭到劫掠,家道中落。孫元良13歲時,父親孫廷榮去世。

孫家秉承祖訓,注重詩書傳家。孫元良幼年進入私塾,學習成績優秀。

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與陳賡、杜聿明、侯鏡如等人同學。因文化程度較高,又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孫元良被選做儀仗隊隊員,負責在大門口迎接出席開學典禮的名譽校長孫中山。因在校期間表現突出,孫元良得到了校長蔣介石的器重。

孫元良軍旅生涯中,最亮眼的當數抗戰中的表現。

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時,孫元良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二五九旅旅長,成功擊敗日軍,保住了廟行鎮。此役被國際社會譽為「國軍第一次擊敗日軍的戰役」。孫元良因此被擢升國民革命軍第八十八師中將師長,獲寶鼎勳章。

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時,孫元良率兵堅守閘北陣地達1個多月,日軍屢攻不下,傷亡慘重。當時八十八師主要任務是掩護大軍退卻,在成功拖住敵人之後,八十八師轉入蘇州河以南。

蔣介石不希望列強看到中國政府輕易丟下上海這座遠東最大的城市,所以他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但孫元良認為這是個自殺任務,沒必要把整個師都搭進去,放一個團就可以了,所以就跟戰區長官顧祝同協商。

顧祝同有「軟耳朵」之稱,聽啥是啥,覺得孫元良說的也有道理,就同意了。然後孫元良留了謝晉元的一個加強營四百一十四人,對外號稱八百人,堅守四行倉庫。

謝晉元率領士兵,以四行倉庫為據點,和日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陣地戰。

四行倉庫為混凝土結構,易守難攻,200米外就有兩個巨型的煤氣罐,儲存有30萬立方的煤氣,又緊挨著各國租界,日本人也不敢飛機轟炸,只能採取硬功的辦法。所以,謝晉元和廣大士兵打退了日軍的一次次進攻,日軍始終沒有攻下四行倉庫。後來在國際社會調停下,謝晉元和部下們進入英國租界,被隔離安置起來。

四行倉庫保衛戰給國際社會留下了中國軍人誓死捍衛民族尊嚴的高大形象,也給國內抗日軍民以巨大鼓舞。目前,即將上映的電影《八百》,說的正是這一段。

淞滬會戰後,孫元良榮升為國民革命軍第七十二軍軍長,榮獲雲麾勳章。緊接著,孫元良又率部參加了南京保衛戰。

1944年,孫元良率29軍在獨山阻擋日軍的猖狂進攻,使得獨山成為日軍侵華的終點站。孫元良因此被授予青天白日勳章。

上個世紀80年代,一些日本人左翼分子拒不承認南京大屠殺一事,孫元良十分氣憤,他主動站出來說,南京大屠殺時自己就在南京城中妓院內,他親眼目睹了日軍的血腥屠殺。他的現身說法一句戳穿了日本左翼勢力的謊言,得到了社會各界支持和稱讚。

02、逃跑將軍

但是,在坊間,孫元良也有「逃跑將軍」和「好色將軍」的惡名。

淞滬會戰正打得不可開交之時,面對來前來慰勞自己部隊的上海女學生,孫元良竟花言巧語騙得一個漂亮女生的信任,並企圖佔有那名女生。不巧,正被副師長馮聖法撞破,才沒有得逞。

淞滬會戰時,蔣介石本來希望孫元良率八十八師血戰到底,但是孫元良通融長官顧祝同,只留下謝晉元一團414人固守四行倉庫。當時許多人嘲笑他貪生怕死,給他起了個外號」飛將軍「。

撤離上海後,孫元良率領八十八師迅速投入到南京保衛戰中,因部隊未加休整,戰鬥力大打折扣,僅僅兩三天,陣地即告失守,中華門被日軍攻破。孫元良不通知部隊,獨自逃跑。孫元良躲入一家妓院之中,後來得到《拉貝日記》的作者拉貝出手相救,才躲過一劫。而88師殘部幾千人,因群龍無首,倉皇潰退中無法渡過長江,被日軍俘獲,成為刀下冤魂。

孫元良與幼時的秦漢

03、不提當年勇

1949年後,孫元良跑到了臺灣,他不再熱衷於政治和軍事,屆齡退役後,就到日本做了幾十年的生意:一開始是餐飲業,後來做成衣加工出口,最後轉做成衣外銷,生意十分紅火。

孫元良相當低調,有關自己抗戰的事,他不光很少和外人提及,即便是自己的子孫,他也不願多談。他說自己不是個好戰的人,只是正巧碰到了日軍侵華,不得不戰而已。

孫元良不喜歡交際應酬。身為最資深的黃埔軍校學生,他鮮與其他校友往來。

到了晚年,孫元良的身體仍然很好,八、九十歲的身體還像五六十歲一樣健康硬朗。可能是經歷過太多的世事變遷,晚年的孫元良更加豁達,他認為人生廣闊,要學會從高處往低處看。

04、明星子孫

孫元良一生有兩任妻子,第一任妻子是吳懿輝,共生育孫思遼、孫思黑、孫思熱和孫思吉四個兒女,子女之所以取名如此怪異,是孫元良為了緬懷被日軍侵佔的東三省國土。1938年8月18日原配吳懿輝病逝。

1939年2月,孫元良赴英、法、德、意等歐洲各國遊歷考察。其間,他與中國駐英女士龍華藻相戀成婚。二人共育有7個子女,其中一個兒子孫祥鍾,後來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影視巨星秦漢。

秦漢後來生有一子一女,其子孫國豪,也是臺灣知名主持人和演員。

孫國豪

關山說歷史,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如果您覺得還不錯,敬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他是著名的好色將軍,卻活了103歲,生個兒子家喻戶曉!
    他是著名的好色將軍,卻活了103歲,生個兒子家喻戶曉!此人是著名的逃跑將軍,抗戰不誤享樂,生個兒子家喻戶曉!
  • 此人被稱為「好色將軍」,享年103歲,生了個兒子家喻戶曉
    清末民初直至抗日戰爭時期,近代中國的軍隊也日趨正規化,由於戰事頻頻,所以誕生了不數以千百計的將軍。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將軍中,曾官居第22集團軍司令官的孫元良,是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他有個外號叫「飛將軍」,說的是他在戰場上有伺機逃跑的「技能」。
  • 管虎《八佰》,引出了秦漢「飛將軍」父親魔幻的一生
    這次,管虎導演一頓騷操作, 愣是全網都知道秦漢的親爹孫元良 ,一生都是著名的「逃跑將軍」,人稱「飛將軍」、「小戴宗」。這位孫元良上將的一生,是丟人又傳奇!「轉進」臺灣後,被眾多國軍將領們所唾棄,長期被鄙視,秦漢都羞於提起。
  • 國軍著名「逃跑將軍」,活到103歲,兒子更是家喻戶曉的明星
    前段時間,隨著一部電影的熱映,「八百壯士」守護四行倉庫的壯烈舉動第一次被人們所熟知。當人們為為士兵們的不畏犧牲感動的熱淚盈眶時,卻不知在這次的事件中除了謝晉元外,還有另一位領導人物的參與。不過與電影中的正面形象不同,這位領導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出場都伴隨著人們的爭議,在四行倉庫這件事上也不例外,他就是被稱為「逃跑將軍」的孫元良。
  • 他是知名的「逃跑將軍」,活了103歲生下一子成家喻戶曉的人物
    二秦二林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最受觀眾喜愛,並且最具號召力最有影響的四位演員,他們分別是:秦漢、秦祥林、林鳳嬌、林青霞。其中秦漢的演藝生涯長達近半個世紀,出演過上百部電影,近三十部電視劇。就在今年年初,他所主演的《新世界》才播完,要說這位老戲骨也算得上是家喻戶曉了。
  • 歷史故事——逃跑將軍劉光世
    在進攻遼南京的戰役中,他成功和別人配合去打幽州,打著打著他自己心裡就沒底了,結果選擇了撤退,這一下可把別人給坑慘了,之前衝進去的郭藥師這些人一下子就陷入到了重圍裡面,而最終的幽州爭奪也就失利了。宋軍的表現令燕雲十六州的人大失所望,這也導致了後來郭藥師等的反叛。而這場戰役,正是逃跑將軍的第一次「精彩」表演,因此被降官。
  • 他是知名的「逃跑將軍」,生個兒子成赫赫有名的明星,103歲去世
    本年度最受關注的兩部國產大片,無疑是《八佰》和《金剛川》,其中《八佰》算得上命途多舛,本該在2019年暑期上映,但由於劇情拖後腿,讓這部電影又晚了一年,而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卻不盡人意,不過這部電影的評價並不高,而是因為這部電影中有位將軍有點說不清楚的意思,而這位「飛將軍」正是孫元良。
  • 《八佰》真相:抗日英烈不邀請,逃跑將軍賣隊友得到導演讚揚
    最近影院復工帶動了很多人去欣賞自己喜歡的老片和新作,其中大出風頭登頂的自然是管虎的《八佰》了,在14日的首映禮上,導演管虎說:「《八佰》已經超越了電影的意義——疫情對中國電影影響這麼大,我們第一個走上來面對了
  • 《八佰》真相:抗日英烈被刺殺,逃跑將軍害死軍師旅團無數人上位
    最近影院復工帶動了很多人去欣賞自己喜歡的老片和新作,其中大出風頭登頂的自然是管虎的《八佰》了,在14日的首映禮上,導演管虎說:「《八佰》已經超越了電影的意義——疫情對中國電影影響這麼大,我們第一個走上來面對了
  • 他是國軍著名的逃跑將軍,打仗不行逃跑第一,生個兒子鼎鼎大名
    蔣介石手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飛將軍,這個飛將軍可不是指的李廣那樣的神射手,而是說他擅長臨陣逃脫。不過這個人,雖然多次扔掉軍隊獨自逃跑,卻始終沒有被蔣介石砍頭,這個人叫孫元良。
  • 風生水起 || 電影《八佰》的孤軍長官哪去了? 一個是紹興老鄉,一個是相韓本家.
    電影《八佰》的孤軍長官哪去了?      一個是紹興老鄉,一個是相韓本家。
  • 打仗時也不忘享受,這位將軍一生毀譽參半,生的兒子卻家喻戶曉
    在現今,我們通過電視劇或者是電影了解到了很多人。今天小編想要和大家說的這個人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因為他曾經與秦祥林、林青霞、林鳳嬌三個人一起被稱作「二秦二林」。
  • 《八佰》破阻定檔,七影帝三影后抬轎,管虎會得罪將軍後人嗎?
    因為這部電影集結了七個影帝、三個影后以及多個知名演員,如此豪華的陣容下,這部電影險先被扼殺,因為這部電影涉及到方方面面,就連導演管虎都有可能得罪將軍後人。《八佰》未定檔之前網絡上就出現很多針對逃跑將軍孫元良的討論,貪財、好色就是他的本性。
  • 甲午戰爭逃跑將軍葉志超 一路狂奔500裡 為何能夠安享晚年
    丁汝昌、鄧世昌、林永升、陳榮等高級將領視死如歸,紛紛戰死沙場,為國家和民族流盡最後一滴血,青史留名,彪炳千秋。然而,在這場戰爭中,也出現了不少貪生怕死的逃跑將軍。其中,一路狂奔500裡,從平壤逃到鴨綠江邊的直隸提督葉志超,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葉志超,字曙青,安徽合肥(今肥西)人。葉志超本是農民出身,靠圍剿太平軍起家。年輕時,敢衝趕打,是一員猛將,人稱「葉大呆子」。
  • 從電影《八百》談國軍名將「飛將軍」
    ​​這兩天講四行倉庫的那個電影《八百》和孫元良一起上了熱搜,並且導演還在微博上po出了他和秦漢的合影,很多同學不明白這些事的前因後果,讓博主給詳細講下。孫元良是國軍中的著名「飛將軍」,有這麼個浮誇的外號,不是說孫將軍勇敢善戰,像龍城飛將那樣一夫當關阻擋日軍,而是說這貨是個逃跑專業戶,不管多難,總能跑出來,前後從日本人重兵圍堵下逃脫升天,後來又在淮海戰役中突破層層防線,成為了整個徐州戰場逃出來唯二的兩個將軍之一,
  • 曾經是敵人,現在卻是戰友,冤家路窄的李天佑將軍和陳明仁將軍
    說起李天佑將軍和陳明仁將軍的故事,還要從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戰場說起。當時的李天佑擔任東北聯軍第一縱隊的司令員,接到的作戰任務是拿下四平,當時的四平守將就是陳明仁將軍。陳明仁將軍四平被解放軍團團圍住,逃跑是不可能的,只有利用一切的力量,去守衛四平,然後等待國民黨的增援部隊到來,當時的警察、工人、政府人員,都被安排守城,大戰開始後,陳明仁親臨一線戰場
  • 孫元良到底是不是飛將軍?
    最近電影《八佰》上映,我寫了一篇文章《電影值得看嗎?》,說這部電影跟孫元良沒關係,不是為了洗白某個人或者某個黨派,只不過管虎導演欠考慮,跟孫元良的兒子秦漢先生合影,讓輿論跑偏了。 其實管虎導演發的那個微博 「1937年全線潰退的情況下,下令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師長孫元良之子——秦漢先生!」
  • 扒一扒秦漢-林青霞最深愛的男人,太不簡單了,難怪林青霞會苦戀18年
    秦漢,本名孫祥鍾,祖籍四川,1946年4月24日生於上海。父親是出身於黃埔一期的孫元良將軍,孫元良的叔父孫震也是國民黨陸軍上將。
  • 張學良愛將,犧牲後被誣衊成逃跑將軍,四十年後才被平反!
    在十三陵長陵後,層巒疊峰的天壽山山坡上,有一座新添的墳墓,愛國將領吳克仁將軍墓。墓基座用石頭砌成,大理石鋪就,潔白的漢白玉墓碑上,精心鐫刻著張學良親筆書寫的蒼勁的碑文:殉國將領吳克仁將軍之墓。吳克仁將軍生於1894年,原是張學良的部下,後來擔任67軍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