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身邊肯定都有這兩種人,一種是怎麼吃都不長肉,一種是喝口水都能長胖。但是進入夏天后,仙女們個個都希望自己是小蠻腰大長腿的。
如今的生活是天天有大魚大肉吃,餐餐都是高脂肪食物,有人還喜歡各種宵夜,肥胖的人是一直在增加。
據統計我國的肥胖人群已經有9000多萬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怎麼吃都長不胖。為何會產生這兩種反差?
我國判斷胖瘦的標準
其實判斷胖瘦是有很多標準的,目前最常用的就是體重指數BMI來判斷,用自己的體重公斤數,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根據我國的規定
BMI≤18.4,就屬於偏瘦的人群。BMI在18.5--23.9之間,是正常體重。BMI在24--27.9之間,屬於體重過重的人群。如果BMI≥28的話,就屬於肥胖人群了。
長不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遺傳
有很多研究都證實了消瘦的原因和遺傳關係密切,長不胖是他們身體裡的基因決定了。所以那些總吃不胖的人是人家的基因好了。
2.腸胃消化功能不好
如果長期的有慢性胃炎的人,或者是有腸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因為這些人的胃腸功能消化和吸收都很差。這樣吃進去的營養物質就不能很好的吸收,所以容易導致消瘦。
3.飲食作息運動規律
沒有疾病影響的人,很瘦的話說明平時對自我的要求很嚴格。一日三餐規律定時定量,不用零食代替正餐,並且也和不喝酒等。
而且平時作息也很規律,擁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平時也注重運動消耗過多的熱量,注重身材體重的管理。
4.疾病因素
比如很多人患有厭食症,長期的精神因素也會影響食物的攝入,就很容易消瘦。或者有甲亢、糖尿病、惡性腫瘤的人都會出現消瘦。
5.飲食不均衡
嬰幼兒和兒童經常比較愛挑食偏食,不好好吃飯,愛吃零食,就會造成體內營養缺乏,時間長了就會導致面黃肌瘦的。
喝水都長胖的又是怎麼回事?
肥胖人群也是與自己的肥胖基因有關。這些人一吃就胖可能是易胖體質。據研究發現,肥胖基因在很多方面都有影響,比如食慾、飽腹感、新陳代謝和脂肪分布等都會影響到肥胖。
比如代謝能力低,吃進去的食物熱量就難以消耗。當然有人經常愛吃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而不運動不去消耗身體裡過多的熱量,這樣脂肪就會堆積,身體自然而然也會長胖。
一直很消瘦的人和超重的人群其實都有健康的隱患,太瘦的人比較容易引起胃炎,貧血,月經紊亂,內分泌失調等等。在一定程度上,胖人的危害更多,因為超重的人會增加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風險。
對於過於消瘦的人和過於肥胖的人,為了健康都要想方設法去改善。只有保持身體正常的脂肪,才能對健康起到恰到好處的作用。不妨可以自測一下自己的BMI指數,看看是否處於正常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