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亂時曾對抗袁紹,最終被曹操擊潰的黑山大賊:眭固

2021-02-07 說三國


活躍在北方的黑山賊,與曹操、袁紹等諸侯之間發生了很多摩擦,張燕最終投降了曹操,而在此之前,另外一個黑山賊頭目眭固就因為選擇的投靠對象不對,而遭到了滅頂之災。


關於眭固的記載並不是很多,不像張燕那樣單獨列一傳,他的有關記載是分散在其他人的傳記中的。曹操的《武帝紀》中有記載,在初平二年下半年(公元191年),曹操剛剛起兵不久的時候,黑山賊於毒、白繞、眭固等率領十餘萬賊兵去入侵魏郡、東郡,而東郡太守王肱無法抵擋這麼多黑山賊,於是就允許曹操帶兵進入東郡來幫助他消滅這些黑山賊。



曹操當時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他帶兵進入了東郡,哼哼,請神容易送神難,到時候東郡就是自己的了。雖然當時曹操的兵力並不多,從揚州招募來的四千多士兵在遭遇背叛之後,現在只剩下大約一千多人,加上之前曹操在敗給徐榮後收回的一些殘部,他此時的兵力應該不會超過五千人。但是,兵在於精而不在多,曹操一直走的是精兵之路。黑山賊只是一群烏合之眾,缺乏基本的軍事素養,在一流軍事家曹操面前其實不堪一擊。在濮陽,曹操擊敗了黑山賊白繞。這一戰沒有詳細記載,應該是勝得比較輕鬆。於是,曹操在東郡站穩了腳跟,那個無能的王肱也無力與曹操爭高下,東郡只得拱手相讓,曹操的盟友袁紹也適時的表曹操當上了東郡太守,曹操在亂世之中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塊立足之地,說起來還真要感謝黑山賊對東郡的入侵,使得曹操有機可乘。


但是事情並沒有就這麼結束,黑山賊白繞雖然被擊敗,但是白繞不是黑山軍的主力,眭固才是黑山軍主力。這次是眭固主動來攻打曹操。當時曹操的治所在武陽,而他的軍隊駐紮在丘這個地方,估計這個地方有丘陵,所以用丘來命名。眭固直接去攻打武陽,而曹操並不急於率軍去與眭固決戰、解武陽之圍,而是採用了孫臏當年的圍魏救趙的戰略,下令自己的軍隊從西邊穿過山區,直接攻打眭固的山寨。曹操對自己手下將領說:「咱們攻打眭固的大本營,他得知消息,如果回援的話,武陽之圍自然就解了;如果眭固不回援,咱們就拿下他的大本營,而武陽城是不會輕易被眭固這幫小賊給攻下來的。」


曹操果然神機妙算,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軍事才能。眭固聽說曹操攻打自己的大本營,立即放棄攻打武陽,率領黑山賊大軍回山寨。曹操捉住機會,在眭固回來的途中設下埋伏,攔截黑山軍,把黑山賊打得大敗。



眭固在敗給曹操後,一蹶不振,沉寂了多年。直到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漢末群雄之一的張楊遭遇了變故,眭固才有了重新登上歷史舞臺的機會。張楊曾經在呂布落難、被袁紹追殺的時候幫過呂布,而且之前還幫助漢獻帝回洛陽,被漢獻帝封為大司馬。而張楊這位一方諸侯,結局卻是被自己手下部將楊醜所殺。之後,楊醜又被眭固所殺。雖然史書記載中沒有明確的說眭固此時是楊醜的手下部將,但是通過聯繫前後文,我們可以大致猜測眭固殺楊醜不是攻殺,而是叛殺,這一點演義中的情節應該是和史實比較接近的,格思兄稱讚演義也是有一番道理的。推測眭固在當年敗給曹操之後,率領殘部投奔了張楊。之後眭固率領張楊、楊醜留下的兵力,依附於袁紹,屯於射犬這個地方。射犬在現在的河南省,是當時野王縣下轄的一個邑。


到建安四年的時候,袁紹已經快要戰勝公孫瓚了,與曹操之間的決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袁紹與曹操的聯盟已經基本上到頭了。這個時候眭固依附袁紹,而眭固所在的河內郡作為黃河北岸離曹操勢力最近的地方,曹操想要在河北打開一個窟窿,作為自己的橋頭堡,所以曹操要滅掉眭固。兩個月後,建安四年四月,曹操大舉進攻眭固,曹操大軍與眭固軍隔河相望。曹操派手下大將史渙、曹仁渡河攻打眭固(這裡所說的河,應該就是指黃河)。眭固是知道曹操的厲害的,一看曹操派兵來攻打自己,害怕了,留下了張楊的舊部長史薛洪、河內太守繆尚堅守,自己帶著大軍往北逃,想要去找袁紹尋求援助。跑了沒多遠,居然正好碰到史渙、曹仁的大軍,兩軍決戰於犬城這個地方,曹軍力戰,擊破了眭固,並且將其斬首。



曹操的五子良將中,樂進、于禁兩人的傳記中都記載有破眭固的內容:


從徵張繡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破別將,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拜討寇校尉。《樂進傳》


別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于禁傳》


眭固身為一個賊將,軍事能力極為有限,在優秀軍事家曹操、曹仁等人面前顯得不堪一擊。看到眭固的下場,我們就不難想像,為什麼黑山賊張燕要選擇歸順於曹操。


相關焦點

  • 漢末勢力鮮于輔,推翻公孫瓚統治的重要力量,袁曹爭霸中倒向曹操
    漢末三國時期不僅有二袁、曹、孫、劉這些比較大的軍閥,還有很多比較弱小的、影響力較低的小勢力。這些勢力在大軍閥的傾軋下很難獨立生存,不過有的時候也能在特定情況之下發揮出特別重要的作用,從而影響歷史走向。下面小編要介紹的就是漢末一支不太強大,也不太出名的勢力——鮮于輔,他是推翻公孫瓚在幽州統治的重要力量,在曹操與袁氏爭霸時也發揮了一定的作用。
  • 曹操遷都許縣始末(下):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袁紹之禍
    王氏《魏書》、魚氏《魏略》和陳氏《三國志》對「曹操曾替袁紹打工」的黑歷史,雖然多有隱瞞回護;但曹操依附袁紹時間過長,即使從現存史料分析,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曹操交出的第一份投名狀,便是跟隨袁紹、韓馥,共立新君。即幽州牧劉虞。
  • 王師與賊軍:論初平年間(190-193)的河北軍閥動向
    彼時參與擁立劉虞的曹操,跟隨袁紹對抗黑山,其本質是「另立朝廷、抵抗王師」的僭逆之舉。《武帝紀》對曹操「發跡兗州」的過往,語焉不詳。其中隱瞞略過的、當是「附庸袁紹」與「激戰黑山」的黑歷史。本文共 4300 字,閱讀需 8 分鐘① 黑山軍的性質問題「黑山軍」並非賊軍,而是關中麾下的王師,用以對抗關東袁紹。黑山諸頭目,早在靈帝時期便接受了朝廷招安。張燕為中郎將,楊鳳為校尉。
  • 官渡之戰其實是曹操挑起的,為了搶一個地方——河內郡!
    官渡之戰是影響漢末三國局勢的一場關鍵性戰役,歷來大都認為官渡之戰袁紹是主動進攻的一方,曹操則是被動防守。其實如果仔細分析,這樣說並不準確,官渡之戰其實是曹操挑起了的,為了搶佔河內郡。到了公元200年,北方除關隴和遼東兩個邊隅地區外,八州之地為袁曹兩大軍事集團所分割。袁紹並河北青、冀、並、幽四州,曹操兼併河南司、豫、兗、徐四州。兩大集團旗鼓相當,軍事上袁強曹弱,政治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優於袁紹。一山難容二虎,袁曹爭雄必然爆發,袁紹和曹操心裡都清楚這一點。建安四年(199年)發生的一件事,讓袁紹和曹操的決戰提上日程。
  • 威震河朔,名重天下:漢末群雄中首屈一指的人才袁紹
    總的來說,袁紹這人非常不安分,野心極大,而且很有手腕,他的出身在家族中並不突出,但靠著一系列比較作死的行為為自己博取到很高的名聲。曹操曾評價說未來帶頭作亂的必然是袁紹和袁術兄弟倆,可謂一語中的。及袁紹與弟術喪母,歸葬汝南,儁與公會之,會者三萬人。公於外密語儁曰:「天下將亂,為亂魁者必此二人也。欲濟天下,為百姓請命,不先誅此二子,亂今作矣。」
  • 呂布手下8位猛將,其中4位最終投降曹操,最厲害的那位不屈而死
    文/格瓦拉同志在漢末三國群雄當中,就綜合實力而論,呂布絕對能躋身前三甲。在他的麾下,有高順、張遼等8位能徵善戰的猛將,後世稱之為「八健將」。那麼,這8位猛將都有哪些過人之處?他們最終的結局如何?高順,漢末并州人,呂布手下頭號驍將,以頭腦冷靜、作戰勇猛著稱。據正史記載,高順指揮著一支僅有700餘人的特種部隊,以擅打硬仗、作戰高效而聞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攻陷敵營,由此獲得「陷陳營」的美稱。在建安三年(198年)的小沛之戰中,高順先是大敗劉備手下的猛將關羽、張飛,隨即又擊潰曹操手下大將夏侯惇,由是威震天下。
  • 袁紹究竟為曹操貢獻了多少員名將?
    曹操徵討陶謙時,袁紹派朱靈統率三個營援助曹操,作戰有功。袁紹所派來的那些大將大多要被送回。朱靈說:「我閱人很多,沒有像曹公這樣辦事的,這真是明主啊!現在已碰上了真的明主,還要投奔誰呢?」便留下來不再離開,他所帶的將士都仰慕曹操,全跟著朱靈留下了。而朱靈從此在曹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跟隨曹操南徵北戰,得以善終!
  • 袁紹 VS 曹操
    大將軍何進找來袁紹,組成一對王炸,對付太監十個同花順。可惜何進無決斷,被同花順先斬殺於嘉德殿前,剩袁紹一個小王。但這個小王能力夠強,硬是領著一群人把同花順全殺了。整個洛陽城內,殺死的大監足有二千人,有些不長鬍鬚的雞動青年,也被當成太監殺掉了。看來男人不長鬍鬚,風險還挺高。
  • 三國霸主袁紹身世疑雲:尚未崛起之時,曹操曾密謀將他誅殺?
    文:操雲飛(作者原創授權)袁紹,曾是東漢末年諸多群雄之中實力最強的一位,也是多年來議論不休的一位。袁紹是出色的,名門光環加上關東聯軍的首領賜予了他極高的起點;青、幽、並、冀四州的雄霸確立了他漢末最強諸侯的地位,但是他同時又面對諸如著「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的眾多負面評價。那麼這樣一位備受爭議的人物,究竟有著怎樣的真實面貌,他又有著哪些為人少知的細節,從本篇開始,我將和您一起一一分析討論。
  • 幫助袁紹奪取冀州,破南匈奴、公孫瓚的麴義,為什麼被袁紹所殺?
    相對於顏良、文丑而言,麴義有實打實的戰績,比如說「界橋之戰」,用一千八百前鋒擊潰公孫瓚的大軍,可以說是以步兵對抗騎兵的經典戰例。「界橋之戰」對袁紹的意義,就相當於「官渡之戰」對曹操的意義。可見麴義對袁紹集團的貢獻以及麴義本身的能力。然而這樣一個有能力的將領,最後卻死於袁紹之手,導致袁紹在「官渡之戰」中甚至無將可用。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麴義這個人。
  • 如今的雄安新區,在漢末曾爆發一場大戰,決定了中原霸主的歸屬
    此後的公孫瓚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局面,前方有袁紹、曹操兩大集團,背後有劉虞為首的幽州集團。雖然在此後的交戰中,公孫瓚集中兵力消滅劉虞,佔據了整個幽州地區。但是,公孫瓚佔據幽州之後搶掠民財,誅殺豪族大夫的行徑,使他失去了當地豪族及民眾的支持。
  • 官渡之戰前,郭嘉向曹操列出:袁紹有哪十敗?曹操有哪十勝?
    最後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佔據河南,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徵四方」),威勢大增。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戰勝公孫瓚後,據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繼續揮師向南以逐鹿中原。
  • 袁紹與曹操
  • 人品比輸贏重要,袁紹就是這樣的漢子
    東漢末年,宦官勢力猖獗,與外戚、朝臣的鬥爭也越發白熱化,到了漢末,大將軍何進掌權,何進想要誅滅宦官,當時宦官聽到消息後都假裝向何進示弱,表示「唯何大將軍處置」,但暗地裡卻密謀先下手為強。在此危急關頭,袁紹是非常有遠見的。
  • 漢末三國袁紹旗下的七大名將,其實力不弱於蜀漢五虎
    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紹而投降公孫瓚,公孫瓚派遣兵將到鄃城助季雍守城。袁紹命朱靈前往攻打,但朱靈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孫瓚便將朱靈的母親、弟弟綁在城上,以此來誘降朱靈。朱靈望著城哭泣說:「大丈夫一出身為人效力,豈會再顧全家室呢!」於是力戰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靈一家都被殺害。曹操徵討陶謙時,袁紹派朱靈統率三個營援助曹操,作戰有功。袁紹所派來的那些大將大多要被送回。
  • 【盤點三國】漢末三國袁紹旗下的七大名將,其實力不弱於五虎
    清河人季雍以鄃城背叛袁紹而投降公孫瓚,公孫瓚派遣兵將到鄃城助季雍守城。袁紹命朱靈前往攻打,但朱靈的家人都在城中,公孫瓚便將朱靈的母親、弟弟綁在城上,以此來誘降朱靈。朱靈望著城哭泣說:「大丈夫一出身為人效力,豈會再顧全家室呢!」於是力戰攻陷鄃城,生擒季雍,然而朱靈一家都被殺害。曹操徵討陶謙時,袁紹派朱靈統率三個營援助曹操,作戰有功。袁紹所派來的那些大將大多要被送回。
  • 曹操身世 漢末風雲錄 諸曹與夏侯之關係
    曹操祖父---費亭侯----曹騰曹操的爺爺曹騰是當時頗有名氣的大宦官,還被封為費亭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爵位排列,也是相當顯貴的,關羽一直自稱的也是漢獻帝所封的「壽亭侯」,二者都是亭侯雖然東漢末年宦官亂政,但曹騰和士人階級的關係不錯,他爺爺的地位也給曹操初涉政壇提供了大靠山,讓一般人有所顧慮不敢輕易動曹操。
  • 此時的最強者還是袁紹,欺負曹操、滅公孫瓚,幹什麼成什麼!
    就在當年的九月,漢獻帝再次坐上馬車離開了洛陽,趕奔新都城許縣。曹操沒想錯,惦記皇帝人可不止他一個,就在遷都的路上,就有人企圖帶兵攔截,不過並沒有成功,東漢的都城還是遷到了許縣,這就是我們熟悉的許都。自此之後,漢獻帝封曹操為大將軍武平侯,一個新的時代即將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