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學校向學生「獎勵青菜」,或許是對現代教育的生動詮釋

2021-01-18 新京報

學校向優秀學生獎勵什麼?並不是一道簡單的命題。

全文1018字,閱讀約需2分鐘

學校表彰學生時,通常會獎勵什麼?獎狀、獎牌,還是各種文具用品?本周一晨會上,杭州惠興中學給優秀學生頒發了一件特別的獎品——兩棵青菜。你沒有看錯,的確是兩棵青菜,上面還綑紮了一根紅繩,看上去很喜氣。這個獎勵,只有獲得學校「惠賢學子」稱號的學生才有。

什麼年代有什麼年代的獎勵,比如70後、80後當年得到的獎勵多是獎狀和文具用品。而近幾年來,學校對優秀學生的獎勵「豐富多彩」,有的獎勵現金,有的獎勵「撮一頓」,有的獎勵豬肉。而獎勵學生青菜的做法,杭州惠興中學還是第一個,所以這一獎勵吸引了不少眼球。

顯然,每一種獎勵對優秀學生都是一種肯定與鼓勵。相比而言,現金等獎勵比較實惠一些,沒有太多的內涵。而上述學校獎勵青菜似乎有更多寓意——據說此舉對學生表達的期望是「自力更生、樸素淡雅、一生清白」,如果被獎勵學生能夠領會這些寓意或許會受益終生。

之所以有「自力更生」這層內涵,是因為這些青菜是學校自己種的,是老師們冒雨收割的。這其實是告訴學生,在人生每個階段,都要儘可能地自力更生,以培養獨立能力和獨立人格。而「樸素淡雅」則是青菜本身的特質,校方也希望學生擁有這種特質。

至於「一生清白」,是校方藉助青菜表達了對學生的另一種希望,在物慾橫流、誘惑增多的時代背景下,鼓勵學生做清清白白、光明磊落的人。據說,青菜還有「青青茁壯,親親孝賢」之意,是把青菜與「惠賢」巧妙結合的解釋。總之,獎勵學生青菜詮釋出了一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當然,學校也不僅是獎勵青菜,還獎勵每人一頓牛排大餐。筆者以為,「獎勵青菜」,這是對現代教育的另類詮釋。傳統教育相對死板,對學生的獎勵也比較單一。而現代教育更為靈活,內涵更豐富,不再局限於成績,更重視對學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這可以從兩個方面得出,一方面是學校獎勵學生青菜並賦予其特殊寓意,能夠看出該校的教育理念很現代。另一方面,被獎勵的優秀學生不一定非要學習成績優秀,比如在熱心公益、熱愛體藝等方面有突出表現也能獲得獎勵,符合素質教育理念。

也就是說,學校向優秀學生獎勵什麼?並不是一道簡單的命題。如何通過「獎勵」這一環節,向學生傳遞更多更先進的教育理念,應該說是每一所學校需要思考的問題。

我們已經過了物質匱乏的時代,如果學校還獎勵文具用品等實用物品,對學生來說已經難以心動了。如何讓學生對獎勵的東西心動,如何讓學生從獎勵中學習更多東西,這也是現代教育的組成部分。希望杭州惠興中學把「獎勵青菜」的做法堅持下去,並不斷創新獎勵方式。

文/張海英(教師)

值班編輯 吾彥祖 花木南

相關焦點

  • 好實在的獎勵!學校獎勵進步學生每人1斤豬肉 還有雞腿和棒棒糖
    好實在的獎勵!學校獎勵進步學生每人1斤豬肉 還有雞腿和棒棒糖時間:2020-01-18 16:3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好實在的獎勵!學校獎勵進步學生每人1斤豬肉 還有雞腿和棒棒糖 不知道上小學時,期末考考得好的話,大家都收過什麼樣的獎勵?獎狀?鋼筆?筆記本?
  • 慧才教育向佛科院捐資50萬元 設立獎勵基金鼓勵科研創新
    佛山日報訊 記者招鈺英報導:昨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與佛山市慧才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在佛科實驗小學舉行「慧才」獎勵基金協議籤訂暨博士指導工作室掛牌儀式,雙方表示將在科技教育領域深度合作,將大學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緊密契合,促進佛山科技教育發展。
  • 不學禮,無以立——未來學校現代禮儀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召開
    期待現代禮儀教育做得更好,讓中國學校辦得更好!報告中說:通過校園禮儀的學習,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學習;通過教師禮儀課,加強教師團隊建設,提高教師的合作進取精神,建立主動有效的溝通意識,緩解教師的身體和心理壓力;通過家長禮儀課,建設良好的家校關係,使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和老師,共同做好教育學生的工作。
  • 現代汽車集團「夢想之屋」情暖杭州 感恩社會
    ,腳步遍及甘肅、陝西、四川、貴州在內的30個省(市/自治區)的73所學校,不斷為當地青少年教育增添新的生機和力量。>此次受捐學校建德市三都梓裡小學的大部分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為了讓學生感受到關愛和鼓勵,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五育並舉」的教育方針,圍繞「德智體美勞」在校園裡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並特設葫蘆絲課程,但由於學校軟硬體設施較為缺乏,限制了孩子們興趣的培養和成長。
  • 為了獎勵學生,這個學校買了一臺棉花糖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王湛 通訊員 呂小英 輕盈軟硬、入口即化的棉花糖,在寒冷的冬天,成了衢州市衢江區實驗小學學生的最愛,成了學生為之努力的動力。
  • 聖法蘭西斯衛理學校-看學校教育如何真正兌現對學生的全人教育?
    在新人生新加坡(新加坡院校申請網)的國際學校板塊,會為正苦尋國際學校的家長詳細介紹20餘所新加坡的國際學校,大多數學校提供IB課程,還有美、英、澳課程,最大限度滿足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和實際情況。本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所教會性質的學校,Billy想先概括性的寫些文字讓大家先了解這所學校,但是想了半天,始終無法濃縮語言去介紹什麼是全人教育,在世界公認三大教育來源中的學校教育,如何兌現對學生的全人教育? 請您耐心閱讀本文,定會有自己的答案。
  • 學校給學生頒發獎品,每人各獎勵一條2斤活魚,祝學生能魚躍龍門
    在典禮上,校長給200多名品學兼優的學生頒發了獎品,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校長頒發給學生的獎品居然是一條大約2斤重的活魚!這魚是什麼品種還不知道,只知道學校方面的意思是希望學生能夠「魚躍龍門」,所以才給學生頒發了這個獎品。這是這所學校第三次給學生頒發如此具有新意的獎品了,很多網友都說這所學校實誠,給學生頒發這樣子的獎品,比什麼無用處的獎狀要好得多了。
  • 朝陽區工讀學校召開「全國交通安全日」學生安全教育講座
    11月30日,朝陽區工讀學校召開「全國交通安全日」學生安全教育講座,拉開我校維持一個月的法制教育專項活動的序幕。作為我校法制主管領導任紅偉書記,給我校學生帶來了一次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交通安全主題教育課。
  • 給學生最好的獎勵
    我帶著憧憬來到現在的學校,我發現高中生活並不像初中班主任說的那樣。在學習之餘,我可以參加一些社團的活動,更讓我欣喜的是,數學課讓我覺得很快樂……這些文字讓我感到觸目驚心,惴惴不安讀罷,鼻子有些發酸。後來我在這位學生的作業本上寫道:「非常感謝你對我的信任,從你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你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 復旦大學開學典禮 校長請學生「悟道」 _學校資訊_紀實新聞_教育...
    這個導師可以是學校的老師,也可以親戚、朋友或同學,等等。因此,在嚴格的意義上,真正的「自學成才」並不存在。韓愈還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與此對應,對於學生,來到復旦自然就是為了「悟道」、「受業」和「釋惑」。你們都會歸屬於某個專業學科,因此你們當然將要學習相應的專業知識。這或許可以認為是學生的「受業」。然而,英國的哲學家、數學家和教育家懷特海(A. N.
  • 合肥這所學校在校園「開心農場」裡上了一堂生動的勞動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初,一張又一張種植蔬菜的照片刷屏了合肥市翡翠學校工會群和各班班級群。原來是師生們都在忙著打理本班的屋面農場呢!這學期,翡翠學校利用惟勤樓和惟誠樓頂樓的空間,給每個班級設置了一塊小小的「農場」,供師生們學習種植。
  • 老師讓家長交500塊錢,用來獎勵優秀學生,怎麼看待這種強制消費
    不久前我們看到某小學老師讓家長每人交500元錢,以獎勵成績優秀的學生。這不禁掀起了不少家長議論的狂潮。老師用這麼多錢獎勵優秀學生真的合適嗎?其實我們大致的算一下每個班級假設有50名學生,每個學生家長交500,共計兩萬五千元。
  • 劉志偉:鄉村學校創新教育「點燈人」
    劉志偉剛開始帶領學生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時,部分學生家長甚至學校不理解,「中考差一分都讀不了重點高中,搞科技創新會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劉志偉盡力挖掘中考命題要求與科技創新教育的內在關聯,讓科技創新教育與學生課業學習相輔相成。他指導李錦婷等學生周末到學校附近的西樵山等景點,調研寺廟向遊客收取「香油錢」等亂收費現象,分析原因、尋求對策、撰寫報告。
  • 我市清河灣學校兩學生在全國比賽中獲獎
    「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大賽」簡稱NOC,是一項運用信息技術、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面向青少年學生開展人工智慧科學普及、引領科技創新的素質教育實踐平臺,是經教育部批准的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之一。
  • 阜陽師範大學:高尚的師德是最生動的教育
    阜陽師範大學:高尚的師德是最生動的教育 2020-12-16 13:46:08   來源:安青網
  • 讓家風教育走進校園 讓學生心靈沐浴新風
    家庭和學校對中學生家風家規教育不夠重視,家長對中學生有成績至上的期盼,學校則有重智育輕德育的偏頗,家庭和學校沒有將家風家規教育作為教育的重點來實施。 2、家風家規德育功能嚴重忽視。家長言傳身教的榜樣作用不夠,學校德育未能將家風家規教育納入德育教育的內容體系。 3、中學生踐行家風家規的狀況不佳。
  • 問題少年專門教育學校教育學校快樂體驗_正心教育產品出色
    問題少年專門教育學校教育學校快樂體驗,正心教育產品出色,基地以心理矯治、心理輔導、行為糾正、生活養成為特色,師資力量雄厚。問題少年專門教育學校教育學校快樂體驗, 英德- 正心教育是廣東省粵西地區一家青少年轉化教育(問題少年)和基礎教育相結合,全日制寄宿封閉式管理學校。個體評估,制定方案,適應環境,認知自我。
  • 百萬善款大寫著對教育的赤誠
    這個學校的師生不久前興高採烈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老鄉」——武漢大學老教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資深教授邱均平。每年邱教授回母校給孩子們發獎學金的日子,都是同學們的快樂時光。邱均平教授在業界被稱為「計量泰鬥、評價鴻鈞」。他從武漢大學退休後,在杭州開啟新的人生之路。疫情期間,他捐5萬隻口罩,保障學校抗疫需要和師生複課。
  • 合肥市翡翠學校:老師把瓜果蔬菜送給學生當獎勵
    為什麼要給孩子們送瓜果蔬菜為獎勵呢?聶老師解釋是受《窗邊的小豆豆》一書的啟發。書中的小林校長就曾給孩子們獎勵蔬菜,這樣晚上的餐桌便充滿了溫馨和鼓勵。吃著孩子帶回的「獎勵」,說著孩子的進步和努力,一家人其樂融融,孩子會收穫更多的鼓舞和力量。(通訊員 聶忠霞)
  • 老師「打包」獎勵學生,網友表揚說真棒!
    一位老師拍下自己給班上考第一名的同學頒發「獎勵」的視頻。視頻中,一女同學語文測試拿了第一名,收到了一大捧差點沒抱住的零食作為獎勵,驚出表情包,溫馨又可愛的場面令人捧腹。網友:來自老師的獎勵和[加油啊][加油啊]鼓勵比家長更帶勁。網友:這老師教育方式先進!網友:後面的女生嘴巴都合不上,老師真棒!網友:發零食還不如直接獎勵200元錢,給她自己支配。網友:性質變了,懂嗎?什麼都和錢掛鈎。那你是廢了!小孩子喜歡零食,這是眾所周知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