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用中國故事《花木蘭》吸金,白巖松:我們為何學歷史

2020-09-10 元氣五車

花木蘭這個人物脫胎於

南北朝時期一首敘事詩《木蘭詩》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這樣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中國女英雄

不久後由迪士尼翻拍上映至中國大銀幕

本就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加上迪士尼的背書,以及神仙姐姐的精彩演繹讓這部電影未播先火,雖然目前可以看到的只是短短幾分鐘的預告片,但是劉亦菲英姿颯爽的演繹,行雲流水的武打動作,已經收到了網友的認可和好評。

這部電影對迪士尼來說可謂別具一格,對於中國的觀眾來說同樣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因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中國的故事

很多人認為花木蘭這個人物可能是虛構的,但在《木蘭詩》裡故事敘述細緻刻畫生動,字字句句無一不在訴說它曾經在我們的歷史上真實上演過

曾經有個段子說,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個是把別人口袋裡的錢掏出來裝進自己的口袋,另一個則是把自己腦袋裡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

然而, 好萊塢卻成功地用電影講故事把這兩件事成功做到了。

運用中國故事素材炮製電影,反過來賺中國觀眾的鈔票,迪士尼無疑與好萊塢做了同一件事。

中國有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從功利角度看,讀書掌握知識,依然是未來致富的關鍵。

白巖松說:「沒有什麼是能比讀書成本最低收效最大的投資。」

白巖松提倡大家讀書,同時也提醒

讀書是一個緩慢變現的過程

讀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需要長期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的投資

如果一個人不愛讀書靠堅持是很難持續進行的

只有讓他真正對讀書發生興趣

才能讓讀書變成一個習慣成自然的事情。

從家庭教育角度看,讓一個孩子越早養成一個習慣越好。讀書,也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曾經有個大學生在《對白》裡提問白巖松,您認為大學生應該多讀什麼書來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白巖松篤定地說:「讀史和讀人。」

他認為,多讀點兒史,就會知道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多讀人是為了了解人性,讀史和讀人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迪士尼用中國故事《花木蘭》再吸金,白巖松:我們為何要讀歷史?
    最近,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即將上映的消息頻繁登上熱搜。這部迪士尼唯一取材於中國古代傳說的電影《花木蘭》,經過前段時間在國外取消線下上映、轉為網播等一系列變動,近日終於決定在中國影院上映了。學過中國歷史的我們都知道,花木蘭這個人物脫胎於南北朝時期一首敘事詩
  • 迪士尼的《花木蘭》不是中國的《花木蘭》
    國內影視版的《花木蘭》有好多個版本,而對於這一版本的《花木蘭》,顯然觀眾不是很買帳!有人吐槽劇情不合理,有人吐槽英文,也有人吐槽,請了這麼多名演員,結果就這?認真看了《花木蘭》,看完後我想,這部電影之所以得不到國內大部分觀眾的喜愛,還是因為我們很大一部分人看電影的角度原因。
  •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它是不是一個中國故事?
    』,我們關注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引發的爭議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它是不是一個中國故事?澎湃評論的文章《講好「花木蘭」的故事不能指望迪士尼》認為,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能流傳千古,是因為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庭觀念和愛國主義。「可以想見,這些都不會成為真人版《花木蘭》的敘事重點。」近年來,迪士尼所塑造的公主形象都擁有獨立人格,懂得爭取和男性平起平坐的地位,在作者看來,這似乎更是為了迎合市場喜好與觀眾的心理需求。
  • 中國的傳統民間故事花木蘭,怎麼就成了迪士尼的IP了?
    不過很多人可能都有這麼一個疑問,明明花木蘭是咱們中國的傳統民間典故,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咱們是從小聽到大,為啥卻成了迪士尼的IP了呢?花木蘭的故事,也就成了公共版權,屬於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也正是花木蘭的故事和這種忠孝仁義的品德,讓迪士尼看中這個IP,在1998年將花木蘭的故事搬上動畫銀幕,造就了《花木蘭》這部動畫電影的成功,全球累計票房超過3億美元,這也算是對於中華文化的一次正向、積極的輸出,讓全世界看到了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德和價值觀。
  •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
    《花木蘭》為何上映評分暴跌?迪士尼到底有沒有認真拍?,《木蘭詩》這是我們上學都學過的,以至於到了大學工作後還是隨口都能念出來的一首北宋民歌 。一千多年來,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在我國家喻戶曉,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雄兔腳撲朔 雌兔眼迷離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用比喻作結。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隱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十二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中國口碑撲街?這是我們的花木蘭嗎?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執導,、、、等人主演的奇幻動作片。影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由萬裡赴戎機,一路歷經磨鍊,駕馭自己內心的力量,激發真正的潛能。通過這段傳奇歷程,她將成為一名光榮的勇士,不僅贏得國家的認可,更博得父親的驕傲。該片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花木蘭》口碑崩塌 獵奇中國文化是迪士尼最大失誤
    文/夢裡詩書對中國文化簡單粗暴的元素堆砌,強行嫁接歐美女權的胡編亂造,都使《花木蘭》這樣一個在中國家喻戶曉的文學經典,被迪士尼拍成了一部不倫不類的獵奇庸作,當一群東方面孔在你面前演繹著一個西方童話,其浮誇造作的表演所帶來的只有水土不服的尷尬。
  • 迪士尼《花木蘭》口碑崩了?歷史上的花木蘭,到底是什麼樣?
    對迪士尼出版方而言,萬萬沒想到!迪士尼護航 + 鋪天蓋地式宣傳 + 強大的華人影星陣容的電影《花木蘭》,再加上將近 14 億人民幣投資的影片,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卻已在國內慘遭口碑全線崩盤。但咱們今天來談談關於花木蘭的歷史故事。
  • 《花木蘭》國內外口碑懸殊,劉亦菲造型絕美,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
    《花木蘭》在國外的首映禮剛剛結束,對於這部影片國內外的評價並不一致。對於國內觀眾來說,他們想要看的是原汁原味的花木蘭故事,而不是一群人在用英語講述中國的故事。看了其中的幾個對話,我們會覺得相當突兀,明明是會中文的炎黃子孫,卻需要用英文進行對話,這未嘗不是某種形式上的屈服。而在國外觀眾的眼中,這是所謂文化包容的體現,從矯枉過正的種族歧視到現在的《花木蘭》,有些東西一直沒有變。有一說一,在《花木蘭》這部作品中,劉亦菲的造型的確是絕美。
  • 迪士尼《花木蘭》,西方人幻想的中國
    迪士尼版本的《花木蘭》,試圖用新鮮觀點重新詮釋這個老套故事,把中國的氣功觀念套在花木蘭身上,讓花木蘭從小就有一種類似「原力」的力量,藉此解釋她能夠武功高強的原因,並且用「鳳凰守護神」的形象來增添神話氛圍,還有鞏俐飾演的女巫,竟然可以幻化成一隻老鷹,這些奇幻設定,都讓本片變成一個迪士尼式的童話故事,並不是嚴肅的歷史故事。
  • 「思想界」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它是不是一個中國故事?
    撰文 | 李丹寧編輯 | 朱潔樹『思想界』欄目是界面文化每周一推送的固定欄目,我們會選擇上一周被熱議的1至2個文化/思想話題,為大家展現聚焦於此的種種爭論與觀點衝突。本周的『思想界』,我們關注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引發的爭議和無障礙出行推行者墜亡事件。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它是不是一個中國故事?
  • 迪士尼的英雄電影《花木蘭》為啥在中國折戟沉沙?
    2020年9月12日,在中國大陸院線公映的迪士尼史詩英雄大片《花木蘭》在上映一天以後,被已上映一月有餘的中國國產電影《八佰》逼近。高出《八佰》近12%的排片,上座率卻只有其1/2。這個對比真的很傷害!看得出來,迪士尼也是努著一口勁,想好好講好中國這個源遠流長大IP故事的。畢竟只要電影廣告造勢立住了,迪士尼樂園裡又可以多造一座城,衍生品的帶貨也是無邊無際的。
  •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其次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表達的主題太淺顯,這時候我們要明確的是迪士尼的受眾和它的定位是所有懷有童心的人,但主要的還是小孩子,所以迪士尼版《花木蘭》其實是一個童話劇,而不是一個歷史劇抑或是紀錄片,表達的主題還是直白一些的好。
  • 《花木蘭》潰敗,迪士尼模式不靈了嗎?
    22年前動畫版《花木蘭》,讓中國這個經典形象和故事享譽全球,如今最會講故事的迪士尼經典IP重啟,為什麼不行了呢?01 《花木蘭》IP重啟,迪士尼野心勃勃作為好萊塢影視巨頭,迪士尼經典故事眾多,為何是《花木蘭》?斥資2億美金重啟,迪士尼下如此血本的底氣在哪裡呢?
  • 《花木蘭》為何「在中國」水土不服?
    《花木蘭》在9月11日上映了。果不其然,《花木蘭》在國內的口碑遭到滑鐵盧。這種胸有成竹且早有預料的感覺是什麼?因為早在2004年,迪士尼推出的《花木蘭2》就翻過一次車,這個時候的迪士尼,就已經開始刻意迎合歐美人群的口味。
  • 劉亦菲出演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
    木須龍是迪士尼1998年最佳動畫電影《花木蘭》中的一個配角。木須龍是一隻講話像連珠炮又有些自我為中心的中國龍。這隻龍自稱是花木蘭的保鏢。所以這次迪士尼決定更加尊重故事的歷史真實性。」但也有網友表示,雖然沒有了心心念念的木須龍,但是這個預告片還是徹底徵服了他們。
  • 花木蘭從軍12年,為何從未被發現「女兒身」?迪士尼揭曉了答案
    華特迪士尼改編的真人版《花木蘭》電影,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而延期播放,但似乎並未因此而影響電影的熱度,《花木蘭》在北美地區上映後獲得一片好評,大部分影評人甚至認為相對於先前動畫版的《花木蘭》,真人版的《花木蘭》改編得非常棒,故事敘事優美有力,無奈在國內觀眾眼裡卻「差評如潮」,豆瓣只有4.8的評分更是印證了
  • 《花木蘭》翻車:2020年,迪士尼還在拍「想像中的中國」
    今日排片佔比達到36.8%,依舊遙遙領先,但上座率卻跌至7.7%,這也可以看出雖然國內影院對於這部影片抱有很高期望,但觀眾「用腳投票」的結果說明了一切。以「迪士尼唯一東方公主」為噱頭的《花木蘭》,在中國觀眾面前實實在在地翻了車。當東方公主跌下神壇,好萊塢也將終於明白——中國人的電影票再也沒那麼好賺。《花木蘭》這個IP究竟有多大商業價值?
  • 為迎合中國市場,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有多拼?
    中國的影院已於7月底重新開放。此前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在中國票房不佳。為避免再次失利,迪士尼做出了很多努力,以確保這一有著數百年歷史民間故事的最新改編版能與中國觀眾產生共鳴。迪士尼曾將該片的發布推遲一年多,以等待管理層選中的一位女演員空出檔期來領銜主演,同時該公司還與中國政府密切合作,努力呈現一個符合中國價值觀的主角和故事情節。
  • 熱門電影評析|《花木蘭》的歷史問題
    上映一周後國內總票房僅破2億,與上一個輿論爆款《八佰》正式上映第二日便達到2.3億的票房相比,《花木蘭》製片成本超2億美元,宣發超1億美元,而中國作為該片的主要市場,會讓今年迪士尼的財報稍許尷尬。不過此次爆冷最大的「愁家」可能是索尼高管們,為他們處於初期籌備的真人《花木蘭》項目捏了一把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