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這篇文章我看了,正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我在兩年前的文章《勞動人民的命,金粉世家的病》就說過這個問題:資本憑藉其優勢地位,成功把風險轉嫁給了消費者和騎手,本應反思大公司吃人吸血的問題,然而終究還是上演了「無產階級鬥無產階級」的戲碼。
為什麼外賣小哥頻頻違反交通規則,很簡單——超時了要罰款。這就是大公司和其背後資本的強勢之處了:從生產的維度上講,通過控制成本,把外賣員的數量定在將將夠用的水平,讓他們不得不拼盡全力冒著危險才能完成所規定的工作——這跟一百年前的血汗工廠是一個套路,把勞動者剩餘價值榨到最大化,也就是所謂的「科學管理」。從消費的維度上講,大公司和資本可以轉嫁風險和矛盾,比如超時配送,罰的是外賣員的錢;快遞投訴,不用問直接罰快遞員。反正資本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永遠不會吃虧:本應是剩餘價值剝削過度、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轉移到勞動者和消費者身上,讓你覺得是外賣員服務不好,讓外賣員覺得是你太苛刻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是背後的龐然大物在吸取雙方骨髓。
矛盾僅僅轉嫁給了外賣騎手嗎?並非如此,還要再加上餐廳商家。美團餓了麼首先要收一筆「管理費」,其次要配合平臺各種促銷活動——滿減、紅包成本都是要商家承擔。比如下面這個新聞就是標準的轉嫁矛盾:
你說消費者用紅包有什麼錯?然而商家也很委屈,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哪有這樣虧本的?然而很明顯,這個商家就是拎不清被帶了節奏,把矛頭對準了用紅包的消費者。那誰在背後笑嘻嘻的數錢呢?當然是平臺啦。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最近商家集體抵制美團餓了麼的新聞,從疫情開始以來層出不窮。這就是外賣平臺憑藉自己壟斷霸權優勢,建立了一套完全有利於自己的「霸權系統」
所以外賣騎手與其說「困在系統裡」,不如說「困在剝削」裡。央視財經這段評論確實說到點子上了:
「創造了數十億利潤,卻難分一杯羹」;「數千億美元的商業帝國,誰餓了,美了誰?」。這不就是我們教科書裡講的「剩餘價值剝削」嘛。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我想起《我不是藥神》上映時引起的一系列討論,有人說科研人員研發新藥救世濟人,活該他們發大財掙大錢,憑什麼要限制這麼高科技新藥的價格呢。其實這個觀點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新藥賣這麼貴,錢是被科研人員掙去了。其實科研人員不過是醫藥公司僱傭的「外賣騎手」而已,賺得盆滿缽滿的永遠是資本。就像當時討論藥神時,我微博下面的一條評論——「做科研發不了財,想發財請轉business」
類似的「系統」還有多種多樣,比如說「困在智能手錶」中的環衛工人——「最近,南京河西區域的環衛工人被配發了一款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錶。工人們只要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鐘以上,手錶就會自動發出「加油」的聲音……這聲「加油」不是鼓勵,而是警告。原地停留20分鐘被管理人員定義為「違規停留」,一旦發現環衛工人有任何摸魚的跡象,手錶就會自動給環衛監控指揮中心報警,處罰也就跟著來了……不管是不是午休時間、不管工作做沒做完,只要停留就等於偷懶的邏輯,也難免有一刀切之嫌。用這位環衛工人的話說:『如果半小時內路上都乾乾淨淨的,難不成我還要專門來回跑不成?』」
比如說困在「HR制度」與「績效考核」中的程式設計師——華為HR胡玲實名在華為內部論壇發帖,內容直指部分HR領導、績效考核政策以及華為的企業文化。其中一些言論發人深省:「奉勸各位兄弟,不要相信HR,他們沒有誠信」「激勵原則講不清楚、績效原則講不清、退出原則講不清,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有誰對HR體系進行監督?有誰對HR的專業性進行評估?在績效評價中HR說誰平庸誰就平庸?」。
這位胡玲同志明顯是一位好人,但她做不了一名「好」HR,這就是上文所說的矛盾所在HR是一種去人格化的工作,一個對公司來說「好的」HR不能是人,只能是狗——因為HR工作的內在要求讓他們成為了資本剝削的人格化代表(現在資本家連剝削這種事都可以僱傭人去做了,僱傭的這個人美其名曰「HR」)。
所以說這裡這並不是針對人力資源工作的朋友們,絕大多數人力資源工作者現實生活中都是很好的人。只是這個職業尤其特殊性,它設置之初的目的就是維護運營的效率與公司的利益——這句話的另一種描述就是讓資本家成功剝削更多剩餘價值,可以說這個行業從誕生起就帶著對立的本質。
胡玲洋洋灑灑這篇文章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很好地總結:「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其中有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分析,比如說有員工的被清退理由竟然是這個「應該看看反饋問題的人是誰?天天有時間琢磨班車食堂的,清退算了?」再比如說「年輕化」政策的選擇性貫徹:「研發32歲,績效B都被認為是發展緩慢,被勸退,而HR為什麼可以40歲的高齡,三連B卻可以作威作福?」
再比如用AI解僱員工:
布雷弗曼認為技術的進步非但沒有改變無產階級的命運,反而成為了限制無產階級的新枷鎖。先進的技術讓無產階級工作更加「去技能化」,讓他們喪失了與資方議價的能力;無論在工廠流水線上,還是在白領辦公室中,勞動者的工作整體性在退化,工廠和企業需要的只是不用思考與反思、不停重複執行去技能化任務的「身體」而已。
布雷弗曼指出,雖然管理學和技術進步都是「中性」的,但是在資本主義剝削體制下,它們都成為了助長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工具。換句話說,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者們根本無法享受到技術進步、組織優化所帶來的福利,反而往往是受害者。
布雷弗曼無不憂慮地指出,曾經勞動者們只是藉助機器進行生產,在當今工人的技能轉變為照料機器。他用一個非常俏皮的比喻,來解釋在階級不平等下技術進步的現象:「……『平均』提高了,那就是接受了統計學家的邏輯——統計學家們把一隻腳放在火中,而另一隻腳放在冰水裡,然後告訴你:『平均而言』,他感到非常舒服。」
歸根結底,如果有什麼「系統」,那也只有一種——「剝削系統」。
我橫豎睡不著,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把公司的《績效考核,規章制度》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把釘釘APP的代碼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把《科學管理原理》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為什麼說這個話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老生常談了,因為兩百年前馬克思恩格斯他們已經分析透了。1960年我國出版了一本科普類讀物《資本家怎樣剝削和壓迫工人》算是面對政經小白的通識讀本,這裡就結合《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中的現象,帶領大家再複習一遍。
首先資本家為什麼能成為資本家?任何一個有錢人都喜歡用成功學、勵志毒雞湯來包裝自己的發家史,然而赤裸裸的真相是這樣的——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總要經歷某種「過程」,而絕大多數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資本家無非具有以下四種共性:第一,官僚地主,搖身一變;第二,買辦走狗,唇邊分贓;第三,投機倒把,損人利己;第四,巧取豪奪,霸佔民財。
這就是書籍第一部分要告訴我們的觀點,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是「一部骯髒的歷史」。本書的第二部分「利潤滾滾萬骨枯」則更加有趣,我們單獨來看「數不清的剝削花樣」這一節,可以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原文一一印證:
第一,儘量壓低工資。「拿一九二九年上海一些紡織廠工人的工資來說,男工每天平均才五角五分錢,女工每人平均才四角五分錢,童工每人平均才三角錢。可是那時候,一石米就得十來塊錢,一個工人辛辛苦苦,沒明沒黑地給資本家幹一個月,只不過掙到石把米錢。」
第二,隨意罰款。「比如解放前北平電車公司,為懲罰工人規定了一百三十九條條例,內中罰款一項,就佔了四十條。資本家憑著自己隨意定的罰規,隨便罰扣工人工資。工人辛辛苦苦幹一個月,本來錢就不多,左罰右罰,就沒什麼了。」
「售票員工50號下班後乘二路25號車到公司交帳,不按上下車規定,由後門下車,罰款一元;排車員226號,身穿制服大衣,內襯長大便衣……有礙觀瞻。罰洋一元;司機生98、73號下班乘車,鈕扣沒扣、少扣。……各罰款兩角。」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原文)
第三,公開剋扣。「上海許多紗廠,就有這樣不合理的規定:發工資都以元為單位,不到一元的零頭工錢,就不發了。有個工人,半個月裡邊做了五塊九角錢的工資,按照資本家的規定,只發給他五元。浙江省寧波地方有個和豐紗廠,還規定:工人的工資都要打個折扣,一角一分折成一角,一元一角折成一元。」
第四,名義上加錢,實際上減錢。「不錯,有時候,資本家在工人堅決的鬥爭下,也不得不給工人加點工資。可是不管加多少,工資總是遠遠趕不上物價漲得快。比方說,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上海工人的工資,比十年以前增加了六萬八千二百倍,可是物價卻比十年以前漲了十五萬倍。表面上看起來,工人的工資加多了,實際上呢,比起十年前還降低了一半多哩!」
第五,強迫工人「儲蓄」。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一些資本家編了一套騙人的鬼話,讓工人參加他們的「儲蓄」,把工人用來維持最低生活的錢,硬扣下一部分作為「儲蓄金」。這樣,既增加了一筆可以運用的資金,又節省了向銀行借錢所要支付的利錢。資本家就這樣用工人自己的血汗錢來剝削工人。
第六,用新工人替換老工人。「老工人入廠時間長,工資一般的比較高,用新工人替換老工人,能少開支一筆工錢;老工人在常年繁重的勞動下,身子骨都被資本家折磨垮了,而新工人年輕力壯,能給資本家幹更多的活,賺更多的錢;老工人有一定的階級覺悟,人也比較熟,不甘當資本家的牛馬,經常跟資本家鬥,而新工人剛入廠,鬥爭經驗不多,比較好管理。」
資本並不僅僅是剝削無產階級這樣簡單,它是一個無意識自我增殖、自我膨脹的怪獸,整個經濟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要為之買單。
譬如說,資本家不保障勞動者基本生產安全,逼著外賣小哥闖紅燈,逼著煤礦工人下危險礦井,那麼工人出了意外誰來買單?是社保。
譬如說,高強度加班和熬夜摧毀了年輕人的身體,996讓年輕人早早就埋下了巨大健康隱患,那麼這樣大規模的「過勞病」出現誰來買單?是醫保。
譬如說,年輕人被工作壓榨到進入低欲望社會,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不想讓孩子成為資本家的新韭菜,那麼這樣大規模生育欲望降低是誰來買單?整個民族。
這些資本家就好像封建社會瘋狂兼併土地的大地主:地主們吞併農民土地,農民無法生活下去成為流民;地主憑藉其士大夫特權不向國家納稅不服徭役;國家需要大量財政投入去解決流民問題……一方面稅收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支出又越來越多,那國家不出問題才怪。基本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逃不過土地兼併導致國家根基動蕩這一命運,外族入侵、自然災害只是直接誘因。
所以說資本家就是這樣一種社會的寄生蟲:吸血肥了自己,毀掉了整個世界。
最後再說一下上一篇文章的事:很遺憾,9月9日悼念毛主席的文章因「違規」被刪除,我這個「罪名」還挺長:
最後再說一下上一篇文章的事:很遺憾,9月9日悼念毛主席的文章因「違規」被刪除,我這個「罪名」還挺長:「涉嫌使用煽動、誤導、違背客觀事實的文字、圖片、視頻等,捏造社會熱點、歪曲歷史事件、混淆公眾視聽……」
還沒來得及閱讀的朋友可以去微博搜索「@趙皓陽-Moonfans」查看付費文章備份,置頂就是屠龍術系列文章列表,之前被刪的幾篇、還有微信沒辦法發出來的幾篇都在其中:
關於付費文章的事我再多說兩句,其實恰飯掙錢這種事我從來不忌諱,我廣告是什麼都做吃相很難看的,但是這種文章我是非常想越多人看到越好的,免費的能發出來我是一定會發免費的。但是這不是沒有辦法麼,實踐證明免費的就被刪了,付費專輯依然健在。
微博的付費專輯還要收30%的過路費,跟蘋果商店一樣——然而新浪又完全沒有提供跟蘋果所匹配的服務;而且最雞賊的是微博不支持單篇付費閱讀,一買就得買一個月的,吃相別提多醜陋了。然而又能怎樣呢,我也很無奈。不過這也可能是資本主義唯一的優點了:只要你給資本家交錢,你甚至可以隨便罵資本家。
相關閱讀:砸爛資本家的毒雞湯
釘釘之錯,錯在價值觀
在馬雲蟬聯全國首富的這一天,我被淘寶投訴了……
第二本新書正在付費連載中:《資本囚籠》:醫生、教師、科研人員——「榮譽性職業」的光榮、矛盾與解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