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在系統」是表象,「剝削」才是本質

2021-02-15 大浪淘沙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這篇文章我看了,正所謂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我在兩年前的文章《勞動人民的命,金粉世家的病》就說過這個問題:資本憑藉其優勢地位,成功把風險轉嫁給了消費者和騎手,本應反思大公司吃人吸血的問題,然而終究還是上演了「無產階級鬥無產階級」的戲碼。

 

為什麼外賣小哥頻頻違反交通規則,很簡單——超時了要罰款。這就是大公司和其背後資本的強勢之處了:從生產的維度上講,通過控制成本,把外賣員的數量定在將將夠用的水平,讓他們不得不拼盡全力冒著危險才能完成所規定的工作——這跟一百年前的血汗工廠是一個套路,把勞動者剩餘價值榨到最大化,也就是所謂的「科學管理」。從消費的維度上講,大公司和資本可以轉嫁風險和矛盾,比如超時配送,罰的是外賣員的錢;快遞投訴,不用問直接罰快遞員。反正資本可以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永遠不會吃虧:本應是剩餘價值剝削過度、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轉移到勞動者和消費者身上,讓你覺得是外賣員服務不好,讓外賣員覺得是你太苛刻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是背後的龐然大物在吸取雙方骨髓。

 

矛盾僅僅轉嫁給了外賣騎手嗎?並非如此,還要再加上餐廳商家。美團餓了麼首先要收一筆「管理費」,其次要配合平臺各種促銷活動——滿減、紅包成本都是要商家承擔。比如下面這個新聞就是標準的轉嫁矛盾:

你說消費者用紅包有什麼錯?然而商家也很委屈,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哪有這樣虧本的?然而很明顯,這個商家就是拎不清被帶了節奏,把矛頭對準了用紅包的消費者。那誰在背後笑嘻嘻的數錢呢?當然是平臺啦。大家可以關注一下最近商家集體抵制美團餓了麼的新聞,從疫情開始以來層出不窮。這就是外賣平臺憑藉自己壟斷霸權優勢,建立了一套完全有利於自己的「霸權系統」

所以外賣騎手與其說「困在系統裡」,不如說「困在剝削」裡。央視財經這段評論確實說到點子上了:

「創造了數十億利潤,卻難分一杯羹」;「數千億美元的商業帝國,誰餓了,美了誰?」。這不就是我們教科書裡講的「剩餘價值剝削」嘛。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我想起《我不是藥神》上映時引起的一系列討論,有人說科研人員研發新藥救世濟人,活該他們發大財掙大錢,憑什麼要限制這麼高科技新藥的價格呢。其實這個觀點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新藥賣這麼貴,錢是被科研人員掙去了。其實科研人員不過是醫藥公司僱傭的「外賣騎手」而已,賺得盆滿缽滿的永遠是資本。就像當時討論藥神時,我微博下面的一條評論——「做科研發不了財,想發財請轉business」

類似的「系統」還有多種多樣,比如說「困在智能手錶」中的環衛工人——「最近,南京河西區域的環衛工人被配發了一款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錶。工人們只要在原地停留休息20分鐘以上,手錶就會自動發出「加油」的聲音……這聲「加油」不是鼓勵,而是警告。原地停留20分鐘被管理人員定義為「違規停留」,一旦發現環衛工人有任何摸魚的跡象,手錶就會自動給環衛監控指揮中心報警,處罰也就跟著來了……不管是不是午休時間、不管工作做沒做完,只要停留就等於偷懶的邏輯,也難免有一刀切之嫌。用這位環衛工人的話說:『如果半小時內路上都乾乾淨淨的,難不成我還要專門來回跑不成?』」

比如說困在「HR制度」與「績效考核」中的程式設計師——華為HR胡玲實名在華為內部論壇發帖,內容直指部分HR領導、績效考核政策以及華為的企業文化。其中一些言論發人深省:「奉勸各位兄弟,不要相信HR,他們沒有誠信」「激勵原則講不清楚、績效原則講不清、退出原則講不清,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有誰對HR體系進行監督?有誰對HR的專業性進行評估?在績效評價中HR說誰平庸誰就平庸?」。

 

這位胡玲同志明顯是一位好人,但她做不了一名「好」HR,這就是上文所說的矛盾所在HR是一種去人格化的工作,一個對公司來說「好的」HR不能是人,只能是狗——因為HR工作的內在要求讓他們成為了資本剝削的人格化代表(現在資本家連剝削這種事都可以僱傭人去做了,僱傭的這個人美其名曰「HR」)。

 

所以說這裡這並不是針對人力資源工作的朋友們,絕大多數人力資源工作者現實生活中都是很好的人。只是這個職業尤其特殊性,它設置之初的目的就是維護運營的效率與公司的利益——這句話的另一種描述就是讓資本家成功剝削更多剩餘價值,可以說這個行業從誕生起就帶著對立的本質。

 

胡玲洋洋灑灑這篇文章其實用一句話就可以很好地總結:「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其中有很多細節都值得我們分析,比如說有員工的被清退理由竟然是這個「應該看看反饋問題的人是誰?天天有時間琢磨班車食堂的,清退算了?」再比如說「年輕化」政策的選擇性貫徹:「研發32歲,績效B都被認為是發展緩慢,被勸退,而HR為什麼可以40歲的高齡,三連B卻可以作威作福?」

再比如用AI解僱員工:

布雷弗曼認為技術的進步非但沒有改變無產階級的命運,反而成為了限制無產階級的新枷鎖。先進的技術讓無產階級工作更加「去技能化」,讓他們喪失了與資方議價的能力;無論在工廠流水線上,還是在白領辦公室中,勞動者的工作整體性在退化,工廠和企業需要的只是不用思考與反思、不停重複執行去技能化任務的「身體」而已。

 

布雷弗曼指出,雖然管理學和技術進步都是「中性」的,但是在資本主義剝削體制下,它們都成為了助長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工具。換句話說,資本主義社會中,無產者們根本無法享受到技術進步、組織優化所帶來的福利,反而往往是受害者。

 

布雷弗曼無不憂慮地指出,曾經勞動者們只是藉助機器進行生產,在當今工人的技能轉變為照料機器。他用一個非常俏皮的比喻,來解釋在階級不平等下技術進步的現象:「……『平均』提高了,那就是接受了統計學家的邏輯——統計學家們把一隻腳放在火中,而另一隻腳放在冰水裡,然後告訴你:『平均而言』,他感到非常舒服。」

歸根結底,如果有什麼「系統」,那也只有一種——「剝削系統」。

 

我橫豎睡不著,把《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把公司的《績效考核,規章制度》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把釘釘APP的代碼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我橫豎睡不著,把《科學管理原理》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吃人」兩個字!


為什麼說這個話題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老生常談了,因為兩百年前馬克思恩格斯他們已經分析透了。1960年我國出版了一本科普類讀物《資本家怎樣剝削和壓迫工人》算是面對政經小白的通識讀本,這裡就結合《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中的現象,帶領大家再複習一遍。

首先資本家為什麼能成為資本家?任何一個有錢人都喜歡用成功學、勵志毒雞湯來包裝自己的發家史,然而赤裸裸的真相是這樣的——從零到一、從無到有,總要經歷某種「過程」,而絕大多數完成資本原始積累的資本家無非具有以下四種共性:第一,官僚地主,搖身一變;第二,買辦走狗,唇邊分贓;第三,投機倒把,損人利己;第四,巧取豪奪,霸佔民財。

這就是書籍第一部分要告訴我們的觀點,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是「一部骯髒的歷史」。本書的第二部分「利潤滾滾萬骨枯」則更加有趣,我們單獨來看「數不清的剝削花樣」這一節,可以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原文一一印證:

 

第一,儘量壓低工資。「拿一九二九年上海一些紡織廠工人的工資來說,男工每天平均才五角五分錢,女工每人平均才四角五分錢,童工每人平均才三角錢。可是那時候,一石米就得十來塊錢,一個工人辛辛苦苦,沒明沒黑地給資本家幹一個月,只不過掙到石把米錢。」

第二,隨意罰款。「比如解放前北平電車公司,為懲罰工人規定了一百三十九條條例,內中罰款一項,就佔了四十條。資本家憑著自己隨意定的罰規,隨便罰扣工人工資。工人辛辛苦苦幹一個月,本來錢就不多,左罰右罰,就沒什麼了。」

 

「售票員工50號下班後乘二路25號車到公司交帳,不按上下車規定,由後門下車,罰款一元;排車員226號,身穿制服大衣,內襯長大便衣……有礙觀瞻。罰洋一元;司機生98、73號下班乘車,鈕扣沒扣、少扣。……各罰款兩角。」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原文)

第三,公開剋扣。「上海許多紗廠,就有這樣不合理的規定:發工資都以元為單位,不到一元的零頭工錢,就不發了。有個工人,半個月裡邊做了五塊九角錢的工資,按照資本家的規定,只發給他五元。浙江省寧波地方有個和豐紗廠,還規定:工人的工資都要打個折扣,一角一分折成一角,一元一角折成一元。」

 

第四,名義上加錢,實際上減錢。「不錯,有時候,資本家在工人堅決的鬥爭下,也不得不給工人加點工資。可是不管加多少,工資總是遠遠趕不上物價漲得快。比方說,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上海工人的工資,比十年以前增加了六萬八千二百倍,可是物價卻比十年以前漲了十五萬倍。表面上看起來,工人的工資加多了,實際上呢,比起十年前還降低了一半多哩!」

第五,強迫工人「儲蓄」。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一些資本家編了一套騙人的鬼話,讓工人參加他們的「儲蓄」,把工人用來維持最低生活的錢,硬扣下一部分作為「儲蓄金」。這樣,既增加了一筆可以運用的資金,又節省了向銀行借錢所要支付的利錢。資本家就這樣用工人自己的血汗錢來剝削工人。

第六,用新工人替換老工人。「老工人入廠時間長,工資一般的比較高,用新工人替換老工人,能少開支一筆工錢;老工人在常年繁重的勞動下,身子骨都被資本家折磨垮了,而新工人年輕力壯,能給資本家幹更多的活,賺更多的錢;老工人有一定的階級覺悟,人也比較熟,不甘當資本家的牛馬,經常跟資本家鬥,而新工人剛入廠,鬥爭經驗不多,比較好管理。」

資本並不僅僅是剝削無產階級這樣簡單,它是一個無意識自我增殖、自我膨脹的怪獸,整個經濟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要為之買單。

 

譬如說,資本家不保障勞動者基本生產安全,逼著外賣小哥闖紅燈,逼著煤礦工人下危險礦井,那麼工人出了意外誰來買單?是社保。

 

譬如說,高強度加班和熬夜摧毀了年輕人的身體,996讓年輕人早早就埋下了巨大健康隱患,那麼這樣大規模的「過勞病」出現誰來買單?是醫保。

 

譬如說,年輕人被工作壓榨到進入低欲望社會,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不想讓孩子成為資本家的新韭菜,那麼這樣大規模生育欲望降低是誰來買單?整個民族。

 

這些資本家就好像封建社會瘋狂兼併土地的大地主:地主們吞併農民土地,農民無法生活下去成為流民;地主憑藉其士大夫特權不向國家納稅不服徭役;國家需要大量財政投入去解決流民問題……一方面稅收越來越少,另一方面支出又越來越多,那國家不出問題才怪。基本上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逃不過土地兼併導致國家根基動蕩這一命運,外族入侵、自然災害只是直接誘因。

所以說資本家就是這樣一種社會的寄生蟲:吸血肥了自己,毀掉了整個世界。

 

最後再說一下上一篇文章的事:很遺憾,9月9日悼念毛主席的文章因「違規」被刪除,我這個「罪名」還挺長:

最後再說一下上一篇文章的事:很遺憾,9月9日悼念毛主席的文章因「違規」被刪除,我這個「罪名」還挺長:「涉嫌使用煽動、誤導、違背客觀事實的文字、圖片、視頻等,捏造社會熱點、歪曲歷史事件、混淆公眾視聽……」

還沒來得及閱讀的朋友可以去微博搜索「@趙皓陽-Moonfans」查看付費文章備份,置頂就是屠龍術系列文章列表,之前被刪的幾篇、還有微信沒辦法發出來的幾篇都在其中:

關於付費文章的事我再多說兩句,其實恰飯掙錢這種事我從來不忌諱,我廣告是什麼都做吃相很難看的,但是這種文章我是非常想越多人看到越好的,免費的能發出來我是一定會發免費的。但是這不是沒有辦法麼,實踐證明免費的就被刪了,付費專輯依然健在。

 

微博的付費專輯還要收30%的過路費,跟蘋果商店一樣——然而新浪又完全沒有提供跟蘋果所匹配的服務;而且最雞賊的是微博不支持單篇付費閱讀,一買就得買一個月的,吃相別提多醜陋了。然而又能怎樣呢,我也很無奈。不過這也可能是資本主義唯一的優點了:只要你給資本家交錢,你甚至可以隨便罵資本家。

相關閱讀:砸爛資本家的毒雞湯

 

釘釘之錯,錯在價值觀

 

在馬雲蟬聯全國首富的這一天,我被淘寶投訴了……

第二本新書正在付費連載中:《資本囚籠》:醫生、教師、科研人員——「榮譽性職業」的光榮、矛盾與解藥

相關焦點

  •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
    「吠檀多學派的基本論旨,不是否認物質存在,也不是否認物體是固體、不可入和具有外延的(否認這些東西,不明智),而是糾正一般人對物質的觀念以及主張物質不具有獨立於心靈知覺之外的本質;存在和可以知覺是同義語。」以上材料同樣表明,事物的存在無法脫離主體。只有事物被感知才存在,或者說我們才知道它存在。
  • 《新世界》:鐵林背叛金海,長根背叛沈世昌,表象相同本質大不同
    鐵林背叛兄弟,遭到罵聲一片;長根背叛沈世昌,卻是點讚一片,他們兩個同為背叛,表象相同本質卻大不同。鐵林背叛兄弟金海和徐天在金海鐵林和徐天三個結義兄弟中,鐵林是最窩囊的。在家,關寶慧嫌棄他;在北平保密局,他就是個小透明組員,沒人看得起他。
  • 《新黑暗時代》丨被困在算法系統裡的還有誰?
    近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深度文章在朋友圈刷屏,通過對我們熟悉的「外賣系統」的詳細解讀,引發大眾的思考:被系統壓縮的越來越短的送餐時間,是否使得外賣騎手成為一個高危職業?數字經濟時代,算法究竟應該是一個怎樣的存在?以上的問題,在《新黑暗時代:科技與未來的終結》(以下簡稱《新黑暗時代》)這本書中,有著更加詳細的闡述。9月8日,第十五屆文津圖書獎揭曉,該書成為35種「推薦圖書」之一。
  • 陳沁:用數據說話,是誰把外賣員「困在系統裡」?
    文 | 陳沁 (數聯銘品首席經濟學家,畢業於復旦大學,曾任教於復旦大學經濟學院)近日,《人物》雜誌社一篇名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成為關注熱點。不要著急,真正的問題才要展開。因為我並沒有說外賣員不辛苦,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百萬來人上趕著來吃這份苦?為什麼年輕人不去做工廠了?為什麼年輕人不去做零售了?為什麼年輕人不自主創業和做小生意?
  •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讀懂這本書會很幸福
    1814年,他以《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的論文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接著他用4年的時間完成了《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這也是他的代表作。1822年,他應邀到柏林大學講學,黑格爾的課堂人滿為患,叔本華的課卻無人問津,但他毫不氣餒,始終相信他的哲學思想會被世人認可,然而,直到晚年,他才名聲大噪。叔本華哲學的出發點是康德的知識論。
  • 《攻殼機動隊2.0》身體亦屬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並非自身本質之物
                                   一「身體亦屬表象世界是不可靠且並非自身本質之物
  • 澳大利亞警方使用面部識別打擊剝削兒童的犯罪行為
    澳大利亞警方已經使用Clearview AI備受爭議的面部識別技術來解決兒童剝削、虐待問題。澳大利亞聯邦警察承認使用Clearview AI的系統,儘管沒有在技術方面的立法支持。副局長卡爾·肯特表示,法新社測試了面部識別系統,但尚未與Clearview AI達成任何正式協議以獲得他們的技術。在一份聲明中,反對黨工黨要求內政部長彼得·達頓解釋,是否在未經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使用Clearview AI的技術,危及了澳大利亞聯邦警察對兒童剝削的調查。
  • 外賣騎手的幾分鐘:今天,我們都被困在他一生致力於砸碎的系統裡
    而就在昨天,筆者的朋友圈卻被《人物》雜誌公眾號的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屏了。「又有兩分鐘從系統裡消失了……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人物》的這篇報導的內容很翔實,邏輯梳理也很清晰。
  • 外賣小哥情緒崩潰,「困在系統」還是「困在場景」 | 睡前聊一會兒
    這不僅僅是「困在系統」裡的稀缺而緊張的時間,更是「困在場景」中的日積月累的情感。從這個意義上說,時間緊張而引致的一系列行為,如逆行違反交規、遲到配送而著急哭泣、焦急等待而不惜動手等等,是生活工作運轉節奏的折射。畢竟,每一秒鐘都是繃緊的弦!
  • 長大後再看《畫皮》,才看懂「婚外戀」表象下的愛情本質
    畫皮》,我才真正地看明白電影中所揭露的愛情本質。影片並非像瓊瑤式愛情童話,沒有構建一個存在「絕對愛情」的烏託邦來勸導觀眾相信愛情、滿足觀眾對永恆之愛的憧憬。自始至終,影片都以一種「反烏託邦」的方式,去展現「去夢幻化」的現實中的愛情。
  • 將我們困在其中,宇宙牆的本質是什麼?
    而在天文望遠鏡之下,宇宙的真實面貌才顯現出來,整個宇宙空間到處都是亮點,它們基本都代表著一個像銀河系這樣的大星系。隨著人類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們能夠看到的區域也越來越大,同時我們也明白了宇宙正在加速膨脹。由於宇宙的加速膨脹,在距離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那裡的光子速度小於空間膨脹速度,光將永遠無法來到地球,於是有了可觀測宇宙。
  • 美團外賣回應「騎手被困在系統裡」:對系統的問題責無旁貸,將給...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資料圖近日,一篇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的文章刷爆網絡,文中稱,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美團在聲明中表示,沒做好就是沒做好,沒有藉口,系統的問題,終究需要系統背後的人來解決,我們責無旁貸。美團表示,將更好優化系統、更好保障安全、改進騎手獎勵模式、關懷騎手與家人、認真聽取意見。
  • 如何不被困在系統裡?看看51歲的王菲就知道了
    在小愛媽媽看來,王菲才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也是特立獨行的媽媽。她的人生寫滿了自由,美麗,體面,沒有什麼能夠困住她。01前幾天,小愛媽媽的朋友圈被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實際上,被困在系統裡的,又何止外賣騎手。某種程度上,我們的一生,都被困在不同的「系統」之中。
  • 《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在知識星球開始更新了
    幸福只是痛苦的減輕,無法清除,所以幸福的本質依然是痛苦。他對自己未被別人識出的偉大有一種近乎偏執狂的理解;既然不能功成名就,他便轉向內心,折磨自己的心靈了。在他的一生中,這種悲觀主義的思想從未改變過,儘管他不斷地獲得新的知識,然而內心卻沒有一絲轉變,以他灰暗的眼光凝視這個未曾給他溫暖的世界。他沒有妻子,沒有孩子,沒有狂熱的民族主義,有的只是不合時宜的哲學思想。
  • 《實踐論》:感性認識只看到表層,理性認識能看到本質
    憑感官直接感受到的東西,一般都不夠全面深刻,只能看到事物的現象(表象、表層)、事物的外部關係、事物的各個片面(局部)。我們簡單歸納一下:感性認識有三種形式,即感覺、知覺、表象;感性認識有三個特點,即直接性、生動性、具體性;感性認識有三種結果,即片面的、表象的、外部的。
  • 深愛烏雲珠,順治早逝背後:情深不壽只是表象,文化衝突才是本質
    淪為農奴的人遭到殘酷剝削,從事繁重的勞動,沒有人身自由,大量逃亡,為此,清廷制定了極其殘酷的逃人法。馬背上打下的江山,不能再於馬背上治理,急需更具有治理經驗的漢官進行。然而啟用漢官,就傷了滿蒙官員的心,可能在關鍵時刻失去滿蒙貴族的助力;而打壓漢官,越發使得一些滿蒙官員肆無忌憚,更傷了明朝舊士族和民眾的心,使得前明勢力伺機而動。
  • 劣幣驅逐良幣,為何澳洲工資剝削問題久禁不絕?
    來源:澳洲財經見聞共2975字|預計閱讀時長4分鐘閱讀導航前 言又一家中餐廳出事了剝削成癮剝削工資重災區劣幣驅逐良幣結語前 言太陽底下無新事。又一家澳大利亞中餐廳爆出了剝削工資的醜聞,在這裡打工的年輕人時薪不到15澳元。
  • 繪畫藝術的本質是什麼
    編者按:照相機的出現,對繪畫的影響,尤其對寫實繪畫的挑戰是不言而喻的,它迫使畫家重新思考繪畫的本質和價值。 繪畫的本質是什麼?以「像」為衡量標尺顯然已不是繪畫的終級目標。
  • 悲劇的誕生:支撐厭世之人活下去的表象是什麼?
    酒神的人與哈姆雷特相像:兩者都一度洞悉事物的本質,他們徹悟了,他們厭棄行動;由於他們的行動絲毫改變不了事物的永恆本質,他們就覺得,指望他們來重整分崩離析的世界,乃是可笑或可恥的。作者對具有酒神特性的人進一步加以解釋。面對現實的苦難、人世間的無常,他們認為行動是無力的,是難以改變命中所註定的。
  • 《紅與黑》:愛情是表象,隱藏在背後的矛盾才是命運永恆的主題
    強烈的自尊心和對舊制度的反感不允許他自己接受封建等級的安排,直到聽說了「和先生太太同桌用餐」,才勉強同意。從沒接觸過貴族女性的他,被市長夫人的善良與美麗震撼了,然而於連一開始並不愛她,於連的愛情,是從利用市長夫人為自己向上流社會攀爬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