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臥虎藏龍》|八爺,能不能打出意境?

2020-08-27 小書僮書影筆記

年輕時看《臥虎藏龍》,巨失望。風流倜儻的發哥含胸聳肩,對感情磨磨唧唧。遇見個兇神惡煞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丫頭,卻偏要充大俠想收人家為徒引人家上正道,結果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了。真是越看越生氣。

至於女神楊紫瓊,李慕白心愛的女人哎,怎會尋常走江湖短打扮?不應該是《小李飛刀》裡俞飛鴻那樣裙裾飛舞、翩若驚鴻、美出天際才對?

還有玉嬌龍,嬌滴滴官家大小姐,竟然為一把梳子跟土匪打得天昏地暗,形象全無,實在太任性!特別是打到最後,簡直就像市井小流氓打架了好不好?

對!最讓我耿耿於懷的就是其中的「武打」!那個「武打」,簡直要把二十幾歲滿腦子江湖武俠夢的我氣死了。

武打,難道不應該是行雲流水衣袂飄飄間就已過了七八九十招嗎?或者是乒桌球乓虎虎風過,一群壞人便哎喲哎喲躺倒?或者像成龍那樣打得笑點百出也成啊?

可《臥虎藏龍》中的武打,一招一式,一板一眼,是要給觀眾上武術課嗎?還有,我大鏢頭俞姐的輕功那麼差,追個女賊全靠跑和爬牆,憑啥不讓她飛啊?

真的,跟以往的武打電影和武打小說,太不一樣了。嫌棄。

但讀完《十年一覺電影夢》,再看電影,卻是完全不同感觸了。又或者,也是自己人到中年,心境不同?

李安在書中談《臥虎藏龍》這部影片時,用了滿滿四頁紙介紹中國武術。讀完那四頁紙,腦子裡跳出「為中國武術正名」幾個字。然後繼續往下看,甚是得意。因為隨後一段,首句便是:「對武術有些正本清源的想法」。

李安是那種,想要做出「準確」又「不一樣」的導演。於是拍武俠片,便跟武術指導八爺袁和平較上勁了。

八爺最後氣不過,問他:「你到底是要打還是要意境?」

李安一點也不含糊:「能不能打出意境?」智慧如李大導演,兩個都要。袁

八爺氣乎乎:「文人說大話!」

李大導演那時尚不知,武術講究的是實打,招式要有效擊敗對手。而電影講求的是好看,是帥,是刺激,是不是真的能打,並不重要。

無知才無畏。負責電影好看的李安,忙著用他對武學的粗淺了解,想出各種新點子新招式。武術指導八爺,變成處處提醒這些新招式會影響電影美感的人。

導演與武術指導的角色完美錯位,對彼此無疑都是折磨。但都是敬業的人,居然就在這樣的互相折磨裡,把那些「文人說大話」一點一點磨成讓人由衷欣賞的鏡頭。

是哪些鏡頭呢?或許正是我當年頂瞧不順眼的鏡頭。

李慕白一襲最簡單長衫出場,竟是含胸拔背,目光柔和的中年文士模樣。全不像我們固以為的昂首挺胸目露精光的高手,或灑脫不羈不修邊幅的江湖好漢。但細看,又分明架勢十足,氣魄攝人。他在電影中就那麼一襲普通長衫,卻玉樹臨風,名士風範。

所以才會獲評:「周潤發『藏』得真好。」細想來,一代大俠,本就該神氣內斂,莫測高深。神氣活現,霸氣側漏,下巴高昂的,是街上收保護費的吧?

神氣內斂、莫測高深、表情少變的李慕白卻又是生動而情緒豐滿的。這些生動與豐滿,全體現在他一雙眼睛裡。秀蓮受傷,他眼神凜冽。蔡九被殺,他眼神驚怒。指點玉嬌龍,他眼神悲憫。竹林表白,他眉目深情通透。臨終心聲,他眼神恍惚悲傷。

精彩的鏡頭,還有俞秀蓮與玉嬌龍的兩場打鬥。兩個女人打架,本來應該很吸睛。畢竟我想像的鏡頭要麼是彩裙翻飛,兩隻花蝴蝶穿花拂柳的美輪美奐;要麼是輕靈美妙,藝術體操般賞心悅目。

然而李安選了實實在在的「打」。那場夜半追劍也就算了,雖然俞秀蓮比較吃虧,全程靠跑的,但好歹玉嬌龍一襲夜行衣,還飛了個行雲流水煞是好看。

在鏢局裡的一場打鬥就美感欠奉了。玉嬌龍憑一把寶劍,逼得俞秀蓮十八般武器幾乎用了個遍。最後已是頭髮散亂,面目猙獰。女神,你是大俠的女人,怎麼能打不贏一個小丫頭片子?女神,你會十八般武器,可是怎麼居然樣樣不精?女神,你,你的主業怎麼竟然是笨重的雙刀?

可這才是真實的鏢局老大吧?在與玉嬌龍初見面,她說,走江湖,靠的是人熟、講信、講義。

她行走江湖,靠的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不是威懾人心的大俠風範,她靠的是經驗,是江湖規矩,是人情世故。她對客戶落落大方,對尊長不卑不亢,對下屬關心疏離,對心愛之人情深又自抑。

所以《臥虎藏龍》裡,有真實的刀劍相擊,有笨拙的拳腳招式,有放縱,有收斂,有人情世故,也有險惡江湖。

所以李安在《臥虎藏龍》裡,真的打出了意境。雖然不夠完美,雖然似乎偏離了大眾心目中的武俠,但他展示了一個不那麼快意恩仇的江湖,一個不一樣卻又囿於人之欲望的大俠,一個看似剛硬獨立實則柔順重情的女鏢頭,還有一個正邪難定眾說紛紜的任性又狠心的少女。

已足夠精彩。不是嗎?對一個敢於嘗試不肯固步自封的人,何必要求完美?

又何況,這世間,哪有什麼完美?

19歲的章子怡

相關焦點

  • 《臥虎藏龍:青冥寶劍》:劍是人非,跑調、面癱,一部轉基因爆米花電影
    所以,恐怕李安迷、《臥虎藏龍》影迷想要重溫舊夢會很失望了。這是一個和原作沒有太多關聯的故事,它是八爺袁和平的新江湖。這一部才真是「臥」了虎 「藏「了龍↓↓↓實話說,《臥虎藏龍:青冥寶劍》算一部打得精彩的動作電影,但卻並非當年那高山流水意境為美的傳承之作,如此臥虎藏龍,早已劍是人非。
  • 李安經典電影《臥虎藏龍》蘊含的人生哲理
    李安經典電影《臥虎藏龍》蘊含的人生哲理文/騷客vlog李慕白說:「我們能觸摸的都沒有永遠。」這句臺詞是李安操刀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中的經典臺詞。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最核心的主題是非常中國式的,這就是中國儒俠的追求:行俠仗義,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境界。
  • 重溫《臥虎藏龍:青冥寶劍》
    《臥虎藏龍:青冥寶劍》雖堪為一部製作精良的武俠動作電影,卻並非當年那高山流水意境為美的傳承之作,如果說前者是一部以江湖俠者為引,令人得見中國文化底蘊的佳釀,後者只是一場空有中國皮囊內容西化的羊頭狗肉,如此臥虎藏龍,早已劍是人非。
  • 李安的《臥虎藏龍》裡,李慕白「臥」於人情,「藏」於世故
    2000年上映的《臥虎藏龍》,由著名的華人導演李安執導,這部電影是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李安用武俠類型片,讓華語電影得到奧斯卡和全球觀眾的認可,是件讓華語電影人值得驕傲的事情。
  • 深度解讀《臥虎藏龍》:李安那柄青冥劍,終究還是給了玉嬌龍
    世紀之交的2000年,《臥虎藏龍》上映。已經年過不惑的李安,早已不再是那個為生計煩惱的年輕人。90年代中期,好萊塢動作片已疲態盡顯;肌肉硬漢的充斥、轟炸槍械的泛濫,荷爾蒙之下的視覺疲勞,觀眾得到的滿足感卻與日俱減。美國主流文化憑藉電影在全球成功輸出之時,生長在好萊塢內部的逆流,也跟隨電影一起滋長;《臥虎藏龍》所承載的更是一股反主流的力量。
  • 李安20年後再談《臥虎藏龍》
    即使導演了一部漫威電影宇宙之前的超級英雄電影,改編了一本「不可能拍成電影」的書,並將早期的數位技術推向了極限,李安仍然認為《臥虎藏龍》是「他拍過的最困難的電影」。」他說),並且希望動作場面能與電影其餘部分的戲劇性高度相匹配。他給袁和平安排的是「非常好的演員」,而不是特技演員,」我談到了表演,這對他來說真的很麻煩。」李安回憶說。「當演員的武鬥戲時,我把它當作一場對話,一場口頭戲劇。」這位導演說。「這是一種關係,一種發展,一種衝突。所以[袁]不能只設計最吸引人的打戲,這是他所做的。
  •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李安,可李安心裡卻只有不安
    曾執導過《飲食男女》《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華人導演李安最近接受了魯豫採訪。本以為這位三次捧回奧斯卡小金人的導演必是自帶光環的大師畫風。能達到放映規格的影院全球不超過個位數,大夥都在等李安導演放出簡配版。「我怕大家說這個東西不能看,怕業界有反彈,怕他們說我爛搞。」在《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中,李安溫文爾雅端坐對面,慢懇懇地說:很新的東西都會遇到牴觸,我心裡蠻忐忑不安的。
  • 拍《臥虎藏龍》時,李安為何冷落章子怡?
    拍《臥虎藏龍》時,李安為何冷落章子怡?
  • 八爺袁和平為什麼如此受人尊敬,看看這些細節你就明白了
    除了在中國影壇吃的開,天下第一武指的招牌在國外也是響噹噹的,和李安導演在《臥虎藏龍》中合作,根據李安的要求,設計出了富於浪漫色彩的動作,助力《臥虎藏龍》拿下國際大獎。眾所周知星爺是一個對電影要求非常完美的人,可是洪金寶一直不能設計出星爺想要的動作,一來二去自然發生了矛盾。之後星爺請來八爺袁和平救場,順利完成《功夫》的拍攝,看到片子凌厲、瀟灑的動作,不得不被八爺折服。
  • 章子怡憶《臥虎藏龍》落淚:李安不給我擁抱
    而在講到2000年的《臥虎藏龍》時,章子怡一度哽咽落淚,直言當年李安沒給她擁抱,令她非常傷心。「《臥虎藏龍》在中國拍了六個月,我每天都在片場多等十幾分鐘,等導演給我擁抱,他每天都會給周潤發擁抱,給其他演員擁抱,但就是沒有擁抱過我。還有傳言說李安對我不滿意,我很傷心。我就跟他助手說,能不能安排我和導演坐一輛車去片場,我要和他聊聊。
  • 《臥虎藏龍:青冥寶劍》江湖十餘光景,青冥誰與爭鋒
    李安用一個快意恩仇的武俠故事,輔以世所共通的愛情與復仇主線,完美填平了東西方文化的溝壑。把武俠片這個再中國不過的電影類型,拍出了打動全世界觀眾的普世審美。有別於千篇一律的打打殺殺,《臥虎藏龍》的核心,是一個擁有雙重解讀的細膩文藝故事。一部武俠片,竟然延伸出關於男女情愛的豐富話題。《臥虎藏龍》也在國內掀起武俠大片的風潮。
  • 奧斯卡電影《臥虎藏龍》:李安武俠夢中的文化底蘊與快意恩仇
    如果說《新龍門客棧》重新引領了武俠電影的風潮,那麼《臥虎藏龍》就是將武俠電影這一概念推廣至全世界,但是《臥虎藏龍》與《新龍門客棧》卻又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導演李安通過他所理解的武俠,詮釋了江湖兒女的情感與欲望世界,將武俠電影挖掘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李安式武俠世界。在《臥虎藏龍》之前的武俠電影,更多的是在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而李安《臥虎藏龍》所塑造的武俠世界,則加入了更多的關於傳統文化與人性的探討。
  • 《臥虎藏龍》20歲了:為什麼臥虎藏龍能獲奧斯卡的大獎?
    二十年後的今天,李安這部功夫片所展現的令人振奮的優雅依舊令人驚嘆。人影在水面上滑行的樣子。它異常的輕盈。它的工藝和舞蹈只是進一步證明了電影中的一句咒語:「劍本身不能統治任何東西。」只有熟練的手才能使它充滿活力。」《臥虎藏龍》給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這要歸功於它獨一無二的對手任玉(章子怡飾演)。她叛逆、野心勃勃,最重要的是,還很平易近人。
  • 20年了,還沒有能超越《臥虎藏龍》的武俠片
    竹林追逐的設計有兩個作用,一是這場戲的節奏較慢,能緩和上一場鏢局打鬥的快節奏,整體看來就張弛有度,觀眾觀感不會太累;二是李安所說的,要表現「意亂情迷」。   這是李安借玉嬌龍想問的問題。這是解讀《臥虎藏龍》的一種。 《臥虎藏龍》不像李安的其他電影那麼表意明晰,李安寫意的曖昧空間創造了大量的留白。所以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觀看《臥虎藏龍》的姿勢。
  • 盤點導演李安的經典,《臥虎藏龍》、《色戒》你看過幾部
    談起經典電影,我們意識會不自覺地蹦出《臥虎藏龍》這部電影,而知道《臥虎藏龍》的,就不允許你不知道該片的導演——李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談談他,這位65歲,高學歷導演。盤點一下那些你知道或又不知道的經典。部部獲獎,部部傳奇。一:推手1990年,臺灣「新聞局」徵集優秀劇本,李安為獲得優秀劇本獎金,李安動手寫了一個電影劇本《推手》。
  • 20年前的《臥虎藏龍》才是中國武俠電影的巔峰
    《龍門客棧》《斷刀》《醉拳》《黃飛鴻》等等電影都早已成為了中國電影在世界影壇的代名詞,但是要說到最譽滿全球的一部一定是《臥虎藏龍》。 當年的《臥虎藏龍》風頭並不比《霸王別姬》低,受邀參加了包括坎城電影節在內的多個國際電影節,李安更是拿到了金球獎最佳導演
  • 《臥虎藏龍》是中國武俠電影唯一的遮羞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並不能算是純粹的武俠電影,而是喜劇電影。次之,則到了8.6分的《新龍門客棧》,它才是正兒八經的武俠電影。8.6分比起9.2分,水準上就差了大半截。《臥虎藏龍》不太受國人待見,但我認為,它的的確確是迄今為止,中國最好的武俠電影,也是唯一能在國際上展現中國武俠電影的神作。
  • 張藝謀《英雄》拍得不比李安《臥虎藏龍》差,為何拿不了奧斯卡?
    但是最終李安的《臥虎藏龍》拿下了奧斯卡,張藝謀的《英雄》卻在奧斯卡鎩羽而歸可是話說回來,國內有很多人都認為《英雄》比《臥虎藏龍》好看,為何最後衝擊奧斯卡,《臥虎藏龍》成功了,《英雄》卻失敗了呢?一部好的電影看到結尾,應該讓給人一種淡淡的悲傷,這種悲傷不知緣何而起,卻在劇終後久久不能散去。
  • 影評:《臥虎藏龍》
    作為新世紀的武俠開山之作,二十年前的2000年,李安的《臥虎藏龍》在國際上收穫了眾多讚美與榮譽,同時也創造了外語片在歐美票房過億的記錄,可謂既叫好又賣座,但在國內的反響卻是平平。這樣的傳播效應的特殊性從《臥虎藏龍》現象出現之後就一直被反覆地討論。
  • 李安奧斯卡獲獎電影《臥虎藏龍》劇本
    2000年,李安導演的武俠電影《臥虎藏龍》是華語電影歷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影片。